  
- 積分
- 428
蓮花- 407 朵
功德- 1099 點
福報- 2366 分
- 在線時間
- 21 小時
   
|
地震與海嘯後被火吞滅的氣仙沼市─魚刺的真相
去年,日本的捕鯊業中心氣仙沼市總共捕殺了約31500噸的鯊魚,而產自這里的鯊魚鰭有一半被銷往中國香港和上海等地。香港攝影師Alex Hofford只身潛入氣仙沼市,拍下魚翅背後骯髒的真相


清晨5點,破曉,在日本最大島嶼本州島東北端的氣仙沼市,75噸死鯊正在被小心翼翼地做處理,每20只鯊魚為一堆,井然有序地堆放在“屠場”當中。氣仙沼市的漁港位于日本東北部的宮城縣,也是日本唯一被用于捕鯊的港口。

在這里,每周六天,工人們靜靜地穿梭于被鯊魚堆分開的過道,熟練而迅速地從這些被奪去生命的灰白色尸體上割掉胸鰭、背鰭和尾鰭。

在開始取鯊魚的胸鰭、背鰭和尾鰭前,工人總是把鯊魚尸體排放成整齊的一堆堆。在今年7月初僅僅兩天的時間里,便有119噸大青鯊(Prionaceglaucaof)、10噸鼠鯊 (Lamnaditropis)以及3噸短鰭尖吻鯖鯊(Isurusoxyrinchus)被擱在氣仙沼市的碼頭。更別提那數以噸計的即將滅絕的藍鰭金槍魚(Thunnusthynnus)。
網易探索7月20日報道 現在是5點,破曉,在日本最大島嶼本州島的東北端,75噸死鯊正在被小心翼翼地做處理,每20只鯊魚為一堆,井然有序地堆放在“屠場”當中。
如果你認為獵鯊取鰭只是中國獨有的問題,請重新考慮。歡迎來到氣仙沼市——日本的魚翅首府。
在這里,每周六天,一隊隊人數並不多的日本工人正靜靜地進行著產業化的獵鯊取鰭工程。
6 點30分,鯊魚堆基本分配完畢,工作開始。第一道工序——這些可憐的鯊魚先被掏空內髒。它們的心髒,一個個被穿著色彩明亮的膠靴和背帶褲的男人們熟練地取出。緊接著,上午7點,鯊魚的尸體被工人們用輸水管沖洗干淨。到了8點,這些小團隊開始靜靜地穿梭于被鯊魚堆分開的過道,就像日本汽車工廠里的機械人一樣,迅速地從這些被奪去生命的灰白色尸體上割掉胸鰭、背鰭和尾鰭。陰暗處,饑餓的黑色大烏鴉正盯著這些血淋淋的食物。落刀之處,鯊魚鰭撲通一聲掉進黃色的小塑膠籃子里,這些籃子很快就會裝滿,然而稱重,最後送到附近一架卡車上,由一個拿著記事本的男人負責交易細節。9點30分,這一天的任務全部結束。叉式運貨車鏟起數十噸被截肢的鯊魚尸體,然後將它們傾卸至一部大卡車里。整個過程已不足以用殘忍來形容,膽小的人切勿靠近。
氣仙沼市的漁港位于日本東北部的宮城縣,也是日本唯一被用于捕鯊的港口。

上午7點,鯊魚的尸體被一些工人們用輸水管沖洗干淨。另一些工人,開著推車把鯊魚尸體碼放成干淨整齊的一堆堆。

早上8點,工人們組成小團隊,開始靜靜地穿梭于被鯊魚堆分開的過道,就像日本汽車工廠里的機械人一樣,迅速地從這些被奪去生命的灰白色尸體上割掉胸鰭、背鰭和尾鰭。

被掏空內髒、割掉胸鰭、背鰭和尾鰭的鯊魚僅剩下一具空空的皮囊。圖為被處理後的鯊魚尸體被堆疊在一起。

在工人們處理鯊魚的時候,仍然不斷有新捕撈來的鯊魚源源不斷的運進工廠。魚翅湯是氣仙沼市當地的傳統菜肴,在古代它還是日本一個被遺忘的小角落。然而伴隨現代捕魚技術的日趨先進,這一傳統得以發展,比如,更堅韌更長的魚線的出現,以及船只遠離港口的時間和距離的增長,無疑成為了鯊魚生存災難的根源。

一條鯊魚的尸體被托進鯊魚處理工廠。據日本漁業署數據顯示,日本國內獵鯊取鰭的數目自上世紀60年代末以來有減半趨勢1969年,日本捕捉並上岸的鯊魚總數約6萬5千噸。而去年的總數則降低到3萬5千噸,其中氣仙沼市的捕鯊量佔了全國約90%。
看到日本的震災
真的體悟了因果報應不爽
氣仙沼市以產魚翅最富盛名
日本人多年來對大海無節制的豪奪
是全世界對魚種利用最超過的國家
今天終於受到大海毀滅性的反擊!!
別說老天無情,應該是人類先不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