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靜老說的話─肆、念佛觀念解行

本帖最後由 菩提心 於 2011-2-16 14:24 編輯

肆、念佛觀念解行


一、十方世界佛的老師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無量壽,無量光佛。


二、佛有三身:「法身」,無形無相(不動尊)、「報身」,徹知一切真相(慧身)、「化身」,隨度衆生而方便用的色身(如人身、動物身、天人、鬼…等,隨類應化之身)。


三、世尊(釋迦牟尼佛)出世,是為了告訴眾生了生死的教理與方法,幫助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凡夫心的品質無法看到佛的法身,也聽不到佛講的話,為了救眾生,所以祂才用肉體出世為人(應化身)。


四、世尊出世時雖貴為皇子,但祂放下所有名利、地位,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這些舉動並非無情,而是為了救度眾生,成就大事,所以「演現放下」,為的是幫助眾生了生死、成佛。


五、世尊的隨眾,即聲聞眾生(大比丘僧),過去都學邪道,跟了世尊之後,個個都去邪法歸正法,個個皆修行成功。(在學佛修行的道路上,若發現自己走不對路的時候,當知懸崖勒馬,回頭是岸)。


六、佛在經書裡講的法,與當時衪教導身邊弟子的佛法,全都是在教導要如何改習氣(調整知見、想法、方法),才能入佛心、佛行。


七、佛、菩薩原本都是世間的人(凡夫),祂們全都是利用可以成佛、往生西方的教理及方法,清掉凡夫心的一切污染(習氣種子)而成佛,成為西方世界之『人』。只要我們老老實實的用佛經的教導來落實,
一定也會成功。


八、「持名念佛」是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為了要救度我們末法時期的眾生脫離六道輪迴之苦,而合作出來的最特別的方法。


九、末法時代的眾生一定要用念佛法門(淨土)才能了生死(如同穿衣服一樣,需隨著朝代而改變款式才合適)。佛在世間時是正法時期,當時的環境人心忠厚單純,適合以小乘方法修行;末法時期的環境,佛法衰微,且人心較雜亂,故適合用淨土法門(即大乘)來念佛修行。(自己可以想想古代、現代的環境與人心,是否有所差別?)


十、持名念佛並不在八萬四千法門之內,但卻包含八萬四千法門,是最殊勝、安全、易懂、簡單、快速,且不論上、中、下根的人都適合使用的方法。


十一、只要真信願行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必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因為南無阿彌陀佛早已把祂無上大慈悲、無上大願力、無上大醫王,及可解決一切問題的無上大藥王,全都輸入在這六個字裡面了。


十二、「南無阿彌陀佛」是一切佛號、經書的總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就代表已念到一切諸佛了。一切諸佛、菩薩皆會為有真信願行念佛的人「助念」。除淨土法門之外,其他法門皆需靠自力,沒有佛力護念。


十三、「信願行念佛」是指:信佛講的教理及方法,並且落實去行。(心裡有往可成佛的教理及方法去落實,因為有走對路,即能相應到真佛力的幫助,所以心的品質自然也會跟著轉換到正的跑道,則往六道走的習氣,即不用刻意捨,亦會自然捨)。


十四、依《大寶積經》的法意:末法眾生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有念佛得度生死。


十五、念佛名義上是「淨土法門」,其實也就是「心地法門」。


十六、過去的高僧大德,其修行成就的方法不一定是淨土法門,但為了不退其正等正覺(不退轉),亦會老實念佛。


十七、清淨心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佛,就是西方極樂世界。


十八、《阿彌陀經》,是佛唯一的自說經,內容所講的皆是信、願、行念佛。「念佛」是無上甚深微妙法,不要小看這一句佛號,不要想再外加        
其他方法來修行,才覺得更有效果,這是不對的想法。


十九、佛是無上綜合大「醫王」;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是無上綜合大「藥王」;「真」善知識是無上有效的「助緣」,可治六道的一切痛苦。


二十、真正知道正確的教理及方法只是「處方」,有拿到處方藥且「有服用」,病才會好。且一路上要「一直服用」,直到往生西方,到了安全的世界,才不會再犯「六道輪迴之病」。


二一、唯有佛才有無上的正知正覺,明白宇宙的一切真相與真理,我們凡夫無法衡量祂的一切。唯有照佛講的教理及方法(指標)去實行,才能真正永遠離苦,也才有智慧做出平等、大愛的事情。


二二、若要接觸多種或其他法門之前,要先知道自己的根性在那裡,才不會走冤枉路。


二三、一方面修行,一方面研讀佛經,要花很多時間,所以修行所需的時間亦會延長。若尚未真正開悟,看經書反而可能誤解法意、增長慢心,而障礙修行,所以還不如單純且老實的念佛號,既可保證安全,且成就又大。


二四、有小部份的人,看書聞法,只是為了要跟別人講,但自己並不實修。或看書、聽到佛法當時很高興,是在高興自己明白意思了,但卻不知因自己心不誠敬,明白的亦只是文字上片面的意理,但真法並未入心,當真正要用時,又用到岔路去了,所以,誠心恭敬是很重要的。明白正確的教理與方法之後,入心實修,等修出成就時,才是真快樂。


二五、講錯法,會傷害眾人的慧根,故不可隨便講經說法。有時因為一句話,就會背負大因果。


二六、若想邊念佛又想邊看經書者,初學者可參考看《阿彌陀經》,等過一段時間,念佛的底子打穩了,再參考看《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等念佛有成就時,再參考看一些般若經書,如:《心經》、《金剛經》、《楞嚴經》等。看經書,要先看完一本再看另一本。平時、早晚課時,都要以一心念佛為主。看經書的時間,不須刻意安排,平時有空閒時再看即可。若能真正把一部經書的法意通徹到底,其他一切經書雖不看但亦可全部都通徹。


二七、佛經的教理及方法是佛講的,所以關鍵是在於要把佛經的法意拿來「實修」,才是心裡有佛,而不是要拿來「念」給佛聽。


二八、念佛念到成就時,三藏十二部經自然全都包括在心中了;過去修行大德,有的人原本不識字,但修到後來不但能看經書、能說法,甚至能寫字弘法。


二九、所有一切語言文字、一切相,皆是生滅相(方便用的假相)。唯有「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可幫助末法眾生離六塵一切相,且成佛。


三十、在尚未真正開悟而修至證正果位、未往生西方之前,皆還不算是真正修行成功,皆要持續的真心念佛。


三一、若還沒走到「心不住相念佛」的層次,可先從基本的知足、感恩做起,並漸漸學習放下六塵一切妄相,當心不專事時,只要記得,心就回來念佛。若能真正依照這些方法走下去,心的品質自然會向上提升。


三二、念佛人,不要用自己習氣的那一把尺去測量佛菩薩及他人,或因生活較平順了,自以為念佛的成就都歸功於自己。亦不可使用任何策略、技巧、觀想、壓抑、排斥、心生憂喜,或追求身心有怎樣的感應、見光…等攀幻境之偏法。「正法的工具,只要到達彼岸,皆要捨去,何況非正法的工具,所以路程的風光皆不可攀,心只攀佛號才安全」。


三三、佛不但告訴我們,要如何走向通往解脫之路,亦有真實的力量及平等心要幫助眾生離一切苦。自己要真相信佛講的教理與方法(指標)去實修,即是與佛相應,這樣才是有至誠心,願意讓佛救度的人,自然可消災、消業障,平安、有智慧、和諧自在的過日子,與世間緣盡了,也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我們罪業凡夫,因有走到正路,而可得到如此珍貴的「相應」。且現在不知道的事相,等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即可一切都明白了,亦可心想事成,其他更多更大,正當的好處與利益,看你要什麼,就能全部由你要由你得。


三四、不能才念佛幾天、幾年,覺得沒有什麼效果時,就不再信、不再修此法了。此時應自己誠實的靜下心來,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真相信、真照佛講的教理及方法去行?「若有真依照佛經的教理及方法實修,即使不想要順利、不想要好處、不想往生西方也難」。


三五、若有真誠心在念佛號,即是真心要跟佛走的人,「即是真走對路,修行的層次會自然提升到,心裡有佛,心不離佛的層次」。


三六、雖然很用功在念佛,但還是沒有智慧、不能往生西方的原因是:A、一般人都希望在有困難、臨命終時能得到佛力的幫助,但內心所想所做的,卻是跟出六道,跟佛都連不上線的那一套教理及方法。B、因不瞭解法意而反被法相束縛,或表相上有在用功念佛,但心又同時亂想或攀幻相,且心裡無佛。C、見惑(妄想雜念)易斷,但思惑(貪瞋痴)不易斷,念佛難入一心。


三七、念佛時若心裡無佛(心隨妄念習氣雜相走,是在靠自力念佛),那即使念一輩子也相應不到佛力的幫助;但若沿路心口一致,真信願行念佛,那麼不用斷盡見思惑,亦可得到佛力的幫助,不但能消業障,且在世間的日子也能過得自在舒服,與世間緣盡時亦可帶業往生西方。


三八、有些人表相看起來很用功在念佛,很懂經書,很相信佛法的樣子,但因心裡「自以為是的主觀習氣太剛強,且跟著妄心的合理化走」,所以才會依自己的習氣,且攀幻境為主修。像這樣的修行者,就算修行了幾十年幾輩子,還不如用清淨心念一句佛號所得的利益。


三九、修行之人的目標只有一個│讓自己活在世間時能「改掉執取六塵的習氣」,能一心念佛,且與世間緣盡之後能往生西方,沒其它花樣。
      (修行的過程要實在,才不會因為著相,招引幻境,而往偏路走)。


四十、「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是指:心已證入正一相念佛三昧的層次,雖然有在念佛號,但並無念佛號之相,是心乾淨,無習氣無法無雜相,斷盡見思惑之人。一般人有時心裡亦會自動有佛號跑出來,但因見思惑未斷,所以用的仍是以習氣在念佛號的層次,但若能念到這樣,亦是有在用功念佛而得到的成就。


四一、不是要刻意「造」個清淨心、不住相的心、不亂的心來念佛,而是念佛時,心裡萬緣放下,什麼相都不黏,心裡有佛,心只輕鬆的黏住這一句佛號。不可外加什麼技巧或其他任何花樣去造作念佛,這樣才是往清淨心安全的方向走。


四二、雖然有在念佛,但心裡「想的」皆是世間的人事物、或執攀幻想幻相…等等六塵之事相,就不是真心要跟著佛走,那麼佛也幫不上忙。


四三、因為宇宙間有很多條路,亦有很多方法在運作,但結果都不同。如果你是要成為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你就要心不離佛,及真誠心念佛號。


四四、修行這條路,有人是走錯路而不自知;有人則是知道走錯路,但卻為了面子,執意不願落實換跑道。這都是敗給自己的習氣(業障)。


四五、雖然念佛號單純且成就大,但因凡夫心雜亂而無智慧,能真正純信的人很少,所以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很不容易。心若隨六塵相走,就會像迷路的小孩一樣,回不了家。心若跟著佛走(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就可往生西方,回歸到清淨的家。


四六、雖然有在用功念佛,但不是真正願意往生西方(心捨不得丟掉攀緣、攀相的習慣,且心裡無佛),導致正解脫法無法入心,那麼縱使整天念佛,亦只是跟佛號「結個緣」而已,念一輩子,也是枉然。


四七、念佛號很「簡單」,有嘴巴的人都會念,三歲小孩也都會念佛號,關鍵只在於,自己是否真有走對路(念佛號,且心裡亦要有佛)。


四八、若不知知足惜福,即不能真正放下,修行就會進進退退,在逆境裡肯學,變順境就不學了,或想到時就念幾句佛號來「安自己的心」,就打混過去了。光知道眼前之事,不知眼後之事,其人可憐,罪還不知要受到何時才能止。


四九、當我們還沒有做到一切相都不入心之前,若想利用看電視來「調整一下心情」,最好能在未看之前就先把預計要看電視的時間設定好。如果原本預計要看十分鐘,等時間一到,不管劇情有多吸引人,最好能慢慢訓練自己能做到離座或者不看。因為若能做到以這樣的心態去看電視,才能說是休閒,而不是一直放任自己的心與電視裡的相合。(但因為是事先預定好的,所以既使能做到以上所說的事相,也不能當做是自己修行所得的成績) 。


五十、心很煩亂又沒辦法伏住亂心時,不要急著念佛或想任何事情,先讓心靜下來,什麼都不要想,「讓心休息一下」,等心態比較平靜時再念佛,自然可把事情處理的更平順,念佛也才能念得更好。


五一、發現妄想生起時,只要知道就好,不要再跟著它往下想。只管念佛號,才不會妄念「長似連續劇」。


五二、並非要等有空才念佛,而是心不須專用在某件事時,記得就要念佛。


五三、「只要習慣念佛的種子,勝過習氣的種子,即能慢慢破除妄想執著,往一心念佛的層次走」。


五四、早晚課念佛畢,亦把平時所有善行,都回向往生西方,不要再眷戀世間福了。心裡有佛,真心念佛,真心真意要往生西方的人,即是真心要跟佛走的人,亦是最圓滿的方法及道路了,所以不需再加其他法。


五五、念佛時,有妄念出現,並非全是不好,正因為有在念佛修行,才會「發現」自己的妄念,所以不要覺得懊惱。只要心有佛,及真誠心念佛號,「不去管妄念」,那麼反而可藉妄念來修行。久了妄念、習氣自然會慢慢消減。(沒有念佛、沒有修改習氣的一般人,根本不會「發現」自己的妄念、習氣)。


五六、若念佛時,心有佛號與妄念同時並行,就如同走到「分叉路」,只要不往妄念的那一條路走(不往妄念那邊的題目去想),只往念佛號這一條路走(心跟著佛號走),就是走對路。


五七、念佛念不好,並不是你笨,而是因為這一條路你還不熟悉,不要懊惱、氣餒,只要心裡有佛,及常常念佛,念佛修行的層次自然會慢慢提升至「心不離佛、佛不離心」。


五八、「心不離佛,佛不離心」是指:佛走到哪裡,就跟到哪裡,思思念念皆是佛。


五九、對於自己最珍愛最重視的人事物,因感情深厚,所以會最放不下,會最想念他,工作時想,吃飯時也想,走、站、坐、躺,思思念念「想」的都是他。若我們能把這樣的感情拿來「想念佛」,那麼很自然的就不會再忘記念佛了。


六十、假設某大賣場在舉辦三分鐘免費搬東西的活動,賣場裡的一切東西都可以自由搬回家去…。我們若能把在搬東西那時的專注及迫切的心態,拿來用在念佛修行,分分秒秒不敢懈怠,則今生一定會有成就。


六一、一般人都只知重視六塵、六道之事,卻不知道要重視了生死的大事,所以才會忘記念佛。


六二、修行若一下很用功,一下又放鬆回來,像是要報答自己剛剛用功的辛勞;或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又執著六塵相,一再加重習氣;或不肯腳踏實地,心裡老想著最好有一個方法,聽一次就能得戒定慧,把問題都解決了…,這些都不是正確的修行之道。


六三、生氣、煩悶、心酸的時候,雖然也是有在念佛號,但若生氣、煩的心情還是存在,那念佛號的效果就會比較不理想。應把生氣、心酸的心情放掉,若放不掉就不要去管它,任憑它出來吧。只管心不離佛,及真心念佛號,就不會再被意識心出來的產物「牽著走」而加深業力(習氣)。


六四、心有事就有苦,心無事就不會苦,心裡有佛,心黏在佛號,就會自在,有煩惱有苦皆是自找的。


六五、念佛須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真言,最好加「南無」表示恭敬及皈依,但隨眾念時則可隨緣。


六六、早晨醒來的第一個念頭及日常生活,心皆要有佛,心不專事時,心亦要「回來」念佛號;晚上睡覺時,身心平靜放輕鬆,心裡亦要有佛及默念佛號。睡前念佛,關鍵不在於念多或念少,要平靜的念,自然的睡著,不要提著一份心在念,才不會影響睡眠。


六七、念佛號時不論是默念、出聲念、金剛念(雙唇微動)皆可,沒有規定要以什麼形式來念,只要適合自己,「自然」就好。


六八、A、「只有念佛,不外加其他方法」,這是老實念佛的根本。
B、「心不攀相,一心一意攝在佛號」,這就是老實念佛。
修行過程不要東加西改,才不會又走向岔路。只要有真正一門深入,老實念佛,修行的程度自然會愈修愈提升。


六九、初學者想用個方法,使自己念佛能更加攝心,可參考用:「字字自然念清楚,字字自然聽清楚」的方法。


七十、心平靜不亂想,把佛號字字「自然」念清楚、字字「自然」聽清楚,目的是要幫助我們攝心,才能破除妄想、攀一切相…等習氣,讓心慢慢能更清淨念佛。


七一、念佛時「不要用刻意」去聽佛號或任何的聲音。一切都要「自然」,才不會「著相」。


七二、原本用計數念佛、拜佛,可參考改用計時念佛、拜佛,會比較自然。


七三、念佛的關鍵不在於用何種念法,主要是在於;念佛號心裡亦要有佛。很忙碌的人,即使只有早晚課各念十句都可以,一切端看是否真心。


七四、若早晚課一作好,就覺得輕鬆了,那表示是用應付的心態在作。不管是作早晚課時,或是平時念佛,心都要平靜放輕鬆,自在的念,才不會覺得累。作早晚課亦不要缺課,若停作一次,即會前功盡棄。


七五、初學的人念佛,比較容易感到昏沈,靜坐時若是有深重的昏沈出現時,就休息一下,等睡飽再念佛;若是輕微昏沈,心裡亦要念佛,或起來拜佛,或走動一下,喝點水…等等。活動是身體在動,吃東西是嘴巴在吃東西,不需要用到心去走動或用心吃東西,所以要心不離佛及真心念佛號。


七六、靜坐時要以念佛為主,心不要放空亦不亂想、心不要攀相,才安全。


七七、洗澡、睡覺、上廁所、在不潔之處時,念佛要改用默念,表示恭敬。


七八、念佛時,若心裡念出來的佛號有特定的「節奏」,那是因為意識心把念佛的念頭「提得太用力」的關係,只要心放輕鬆,平靜的念佛,自然就會改善。


七九、心外的念佛聲(例如念佛機等),是提醒自己心裡要念佛的助緣,心不要去攀相,「心」要貼著自己心裡念的佛號,才是走對路。


八十、念佛時,心不要急,心只有佛號,一心一意的念,一句接一句。把「念佛但又同時在想事情」的習慣丟掉不再用它。肉體的一切感受、世間的一切六塵相雖然都在,但心都不要去管它。不是硬撐、不是壓抑,要自然面對一切緣相過正當生活:餓了就吃、癢就抓、冷就加衣…等等,主要是心不攀六塵相,心甘情願念佛,才能入「念佛之門」。


八一、有些人雖然妄念減輕了,「但心裡的想法仍然不對」,即無法捨掉往六道走的習氣,且會直造新業,所以又留在六道輪迴了。


八二、心不離佛,及真心念佛號,即能「伏惑」(伏住往六道走的習氣),即能離相念佛(一心念佛、清淨心念佛、無相念佛)。


八三、凡夫心的「本質」是雜相心,心裡的妄相,原本就自然會出現。當妄相出現時,只要心裡知道就好,不要害怕,不要跟著它走(心不與相合),也不須要刻意去使用觀看心念、移情、壓抑…等等雜相法去對付它。否則就容易落入偏空或偏有法,而往邪路走。心不要隨著六塵相起舞,只要你心裡有佛,及真心念佛號,習氣久了即會「自討沒趣」,而慢慢減弱、消失。(一個巴掌拍不響)。


八四、念佛修行的過程,會因心態的轉變,而感到不習慣,以及因為你的用功,而把八識裡,習氣的種子「逼出來」,心裡的妄念、感受,將會比未念佛、未改習氣之前,變得更多、更孤單寂寞、心的感受會更苦或更亂…。但此階段只是必經的過程,是在幫助我們清垃圾、改習氣的好機會,亦是修行的關鍵處,千萬別放棄或苦惱。遇到這種狀況時,只管放輕鬆,心裡認定念佛號才是「真」,千萬不要再被習氣牽著跑,或再外加其他方法,才不會又往岔路走。只要你心裡有佛,及真誠意念佛號,佛菩薩自然會幫助你平順通過這些過程。


八五、如果所在的場合不方便念佛,或遇到有人不願意見到你念佛時,則可改為在心裡默念即可,不須要因為任何狀況的阻撓而改變自己念佛修行的心意。(自己心裡在念佛,凡夫不會知道你心裡在做什麼)。


八六、走路時,眼睛可以觀看一切萬物,但相皆不要往心裡面放,即是「入流」,但心亦不要忘記佛,心要有佛,及真心念佛號,才是用對法。


八七、當在看書、工作、講話、算錢、計劃事情…等心須專用的時候,就先專心的做好事情,等事情做好了再念佛。但如果是做一般家庭瑣事,或在做不須要很專心的事,則表相上雖然在做事,但心裡亦要念佛。


八八、當我們在把修行的路想清楚時,或是在計劃某件正當的事情時,因為自己還沒有走到有慧照力的層次,即需要靠「想」臨時方便用,但心亦「不要同時念佛」。等把事情想好了,即要把妄想執著的心念全部放下,「轉為念佛」,如果能依照這樣做,即不算是妄念。


八九、念佛不是為了要肯定自己或精神寄託、與他人比高低比名氣、或做人情跟流行。在修行的過程也不要因為有一點小悟出現,就認為自己有多了不起(有得),若有這種傲慢心,就很容易會失去正確的方向。


九十、順境時不可執相,逆境時更不可執相。好壞念頭、所有習氣出現,皆是可使修行人藉修行將八識裡的污染去除掉的好機會。修行人要有決     心與耐心,不要急躁或嫌無聊,應一路不更改的一門深入再深入。


九一、「至心信樂」是指:堅定的信佛、念佛,而不求世間福。面對正法,心裡的堅定要如同「釘子釘住了」一般!一旦確定了,心就不再動搖,從此一門深入,心除了念佛,心不入其它相,「即能意不顛倒」。


◎小結語:
只要念佛修行能讓我們得到清淨心,遠離一切痛苦,那麼所有入世、出世的一切念頭,還有那個念頭比「念佛」這一念還要好?


不要因認為自己罪業深重,就產生懷疑自己有資格往生西方嗎?佛會救度我嗎?…等等擔憂疑慮的心態,才不會加深雜念,而阻擋自己信願行念佛,往生西方的機會。


今世有幸得人身,不管自己長相如何、身份地位高低、過去是好人或壞人,從現在起:自己真心願意在道德之下過日常生活,把執著六塵相的習氣,換為信願行念佛的習氣,即是歸依佛,即是佛弟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