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6. 是一不是二

6. 是一不是二



世間的相法看似對立,其實是一體的,就跟大小波浪一樣,大小看似對立,其實終究一體。

善惡、好壞、長短、高低、美醜、大小、明暗,這些名詞都是我們人自己發明的,當初發明的目的,只是為了方便「形容」這些境界相,並沒有教我們去「分別執著」這些境界相,但是為什麼我們會不知不覺的開始執著這些境界相呢?就是因為我們不識真心,真心沒有對立,妄心才有對立。


這世間本來一切相就是沒有對立的,道家講無極,無極就是真心,就是自己本來面目,回歸無極就是回歸自性。


善惡、好壞、長短、高低、大小、明暗、美醜………等等都是無極所生,自性所出。它們看似對立,實是一體,它們不是雙胞胎,而是連體嬰,雙胞胎死了一個,另外一個還能活著,可是連體嬰就不行,因為它們是生命共同體。


沒有善,惡也就不存在,沒有大,小也就不存在,沒有好,壞也就不存在;就像這世界上,如果沒有了壞人,好人這個名詞也就不存在了,它們本身是一體的,只是用來形容不同的境界相,如果我們自己回歸真心,就能看清一切相跟我們都是一體的,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這就是佛家說的「性相一如」。


自性就像是電視的屏幕,它能現一切相,這現的一切相就有如世間種種萬法,不管屏幕裡現什麼相,演著什麼樣的劇情,電視的屏幕都始終如如不動;就像鏡子一樣,鏡子它也能隨緣現一切相,雖能現一切相,但是鏡子它也是始終如如不動。

  

我們看電視時,我們的情緒常常會被屏幕中上演的劇情所牽動,不知不覺地跟著劇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樂,可是當我們看完,關掉電視,一看見電視屏幕時,我們便知道剛才的只是演戲,不是真的,這時候我們的情緒,就會漸漸的平復。


我們今天就是因為一念不覺,一個不小心,起了妄心,一時被自己現的相所轉了,融入那劇情裡面了,怎麼辦呢?轉回來就好啊!是啊!「轉回來就好」講的容易,但是又有幾人能轉的回來呢?為什麼會這麼難轉回來呢?


我們大家仔細想想,我們過去的生生世世,在這生死相的輪迴中,都是用妄心在過生活,再加上這輩子從小養成的習氣及生活習慣,和被方程式套牢所形成的「主觀意識」,我們怎麼能轉的回來,這麼長久的習氣和習慣要改,難啊!


所以佛家重視的不只是傳道,而是「證道」,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並不難,但是真正的修行是在「悟後起修」,悟後起修就是要對治我們長久以來,因妄心而養成的習氣。


我以前初學佛修行的時候很熱心,會到各種公益團體去做義工,也經常參加一些放生法會或佛學講座,在那團體中所產生的氛圍,使人感覺很「安祥、自在」,但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平之事,我依然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些平常的「安祥、自在」都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明朝末年的憨山大師,早年在五台山打坐時得到了一些境界,就自認為悟證了,後來他被人陷害,充軍流放到嶺南,其間經歷了種種苦難艱險,而就在這九死一生之中,才發現原先他打坐所證悟的那些境界,絲毫派不上用場,於是他開始了刻苦銘心的反省,繼而在修行上獲得了重大的突破。


憨山大師在給友人的書信中說到,他非常感謝這一段苦難的經歷,這段經歷就好像天地間巨大的鉗錘,將他內心中的「我執煩惱」錘打的一乾二淨,使他獲益匪淺。


社會上有一些人,他們在生活上衣食無憂,不必為了養家餬口而奔命,也沒有什麼病痛,安閒自在,有足夠的時間來「品味生活」。他們大多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文化水準頗高,也了解一些佛法;在生活中,他們對於「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確實也有一些感悟;他們也形成一套自己的思想,具有「奉獻」、「博愛」、「分享」等等理念,因為他們也懂得「同體大悲」的道理,所以偶爾也有「安祥」、「自在」、「空靈」的覺受,也許他們會認為─「這就是佛法」。


但是我們要知道,這種情境的核心,都還有一個「我」沒捨,只不過是憑藉著過去生和今世修習「世間善法」所得來的福報,因為這福報的示現,而將外界對於「我」的這個侵犯,暫時地掩蓋了,故能「暫時」的保持了一種安祥的假相;但假如這個「我」真的受到某種程度上的侵犯,這樣所謂的「安祥」是不堪一擊的。如果這時,有人突然莫名其妙的重重甩我們一巴掌,平時我們對於「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體悟,是否還能「當下承擔」,不失那安祥與自在呢?


有一位學僧,到南陽慧忠國師處參學,請示道:「禪,是心的別名,而『心』是在佛不增、在凡不減的真如實性,禪宗祖師們將此『心』易名為『性』,請問禪師,心與性有何差別?」


慧忠毫不隱藏地回答:「迷時有差別,悟時則無差別。」


學僧又問:「經上說,佛性是常,心是無常,為什麼你會說無差別呢?」


慧忠國師極其耐心地舉喻說明:「你只依語而不依義,譬如寒時結水成冰,暖時融冰成水;迷時結性成心,悟時融心成性,心性本同,依迷悟而有所差別。」


學僧終於領會於心。


迷悟雖有差,本性則無異。如前面所講的,一塊黃金,它可以製成耳環、戒指、項鍊等各種不同金器,因此金器雖異,實際上還是一塊黃金罷了。


*「行為」,是智慧的一種展現!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學習智慧,而無法將智慧落實在生命中,使自己的生命更祥和、自在,那我們就跟一個擁有巨大財富的「守財奴」一樣,抱著那些財富捨不得花,到死也終生不得受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