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蓮池大師【竹窗二筆】願 力


蓮池大師【竹窗二筆】願


呂文正公每晨興禮佛,祝云:不信三寶者願弗生我家。願子孫世世食祿,護持佛法。後呂氏所出,若公著,若好問,若用中,皆貴顯而奉佛。夫文正亦只是人世之善願,而竟酬所期,至累世不絕。況求生淨土,為出世間之大願乎?文正之願,取必於子孫者,得否未可知。況求生淨土,取必於自己者乎?故知淨土不成,良以其精誠之未至耳。昔有貴室供養一僧,問僧云:師百年後,肯來某家否?僧一笑,遂為其子。近世總戎範君,亦其父所供僧也。二事正類。夫一時之笑諾,即孕質於豪門,豈得積久之精誠,不托胎於蓮品?因果必然,無容擬議矣!


【譯文】

北宋大臣呂文正公每天早晨必禮佛,然後祝願道:不信三寶的人願不要生我家。願子孫世世食祿,護持佛法。後來呂氏所出的子孫,像呂公著、呂好問、呂用中,果然都是地位貴顯並能崇奉佛教。這位文正公所禱的只是人世間的善願,尚且能滿其所願,至累世不絕,何況念佛的人求生淨土,乃是出世間的大願呢?文正公的願,取決於子孫,能否實現並不知道,然而畢竟得償所願,何況求生淨土是取決於自己呢?由此可知,若不能往生淨土,必定是精誠不夠懇切的緣故。從前有顯貴人家供養一僧人,主人試探地向僧人問道:師百年後,肯來投生我家否?僧微微一笑,後來即投生為他的兒子。近世總戎範君,也是他父親供養的僧人轉世而來的。這二事正好類似。只不過一時的笑諾,便致投生豪門;何況長期累積的精誠,豈能不托胎於蓮品?這是因果必然的規律,沒有什麼可擬議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