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蓮池大師【竹窗二筆】呂文正公

蓮池大師【竹窗二筆】呂文正公

呂文正公既貴顯入相,上所賜予,皆封識不用。上知之,問故。公對曰:臣有私恩未報。蓋公微時,受恩於僧寺也。今相傳公少貧,讀書寺中,候僧食時鐘鳴即往赴。僧厭之,飯訖乃聲鐘。公至大窘,題壁云:十度投齋九度空,可耐闍黎飯後鐘。公及第,僧以紗籠其詩。公至寺續云:二十年前塵土面,而今始見碧紗籠。據前說,則僧何賢;據後說,則僧何不肖也。倘誣枉賢者,則成口業。而世所傳,出野史戲場中,恐不足信。


【譯文】

呂文正:即北宋呂蒙正,字聖功。河南洛陽人,家貧寒,邂逅一僧,憐其窮窘,給以衣食,得銳志讀書。太平興國中,舉進士第一。自淳化咸平凡三入相,遇事敢言,時稱賢相。封許國公。嘗為僧修營寺宇,晨興禮佛祝曰:不信三寶者願不生我家,願子孫世世食祿於朝,護持佛法。卒諡文穆


【譯文】

呂文正公貴為宰相,皇帝曾賜給他許多貴重物品,他都封存不用。皇帝知道後,便追問其原由。文正公答說:臣有私恩未報。原來文正公未顯達時,曾受恩於僧寺。如今有人相傳文正公年少家貧,曾寄讀於寺中,每天候僧食時鳴鐘,即隨往用餐。日久僧人生厭,便改為飯後才鳴鐘。文正公至時卻吃不到剩飯大為窘迫,於是題詩壁上云:十度投齋九度空,可耐闍黎飯後鐘。及至文正公考中進士,僧人便用碧紗籠罩在他所題的詩上。文正公至寺續詩道:二十年前塵土面,而今始見碧紗籠。據前一種說法,則寺僧是何等的賢良;據後一種傳言,則寺僧又是何等的不肖。倘若有人故意誣衊冤枉賢者,那就是造口業了。而世間所傳的往往都是出自野史戲場中,恐不足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