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蓮池大師【竹窗二筆】僧 堂

蓮池大師【竹窗二筆】僧


古尊宿開堂安眾,或三百五百,乃至黃梅七百,雪峰盈千,徑山千七百。予初慕之,自悲生晚,不得入彼龍象之聚。今老矣,始知正像末法信非虛語,廣群稠會之中,覓一二真實辦道人尚不可得。故金企羅尊者,三人為朋乞食。慈明圓禪師,六人結伴以參汾陽。而三人證羅漢,六人成大器。如其取數多,而證者希、成者寡,雖多奚為?予作僧堂,僅容四十八單,較古人什不及一,茲猶覺其多,仍狹而小之。非無普心,在末法中理應如是。


【注釋】

龍象:佛典中龍象一詞常用來形容、讚美勇猛精進修行的菩薩或出家人。蓋水行龍力最大,陸行象力最大,故以為喻。

金企羅尊者:即金毗羅。為佛弟子,釋迦族人。《中阿含經》載,釋尊至般那蔓闍寺林,時有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難提、尊者金毗羅三人和合共住,勤修梵行。彼尊者等五日一集,或共說法,或聖默然。

慈明圓:即宋朝慈明楚圓禪師。曾與大愚守芝、琅琊慧覺、芭蕉穀泉、法華全舉、天勝浩泰等六位禪師結伴前往汾陽參善昭禪師。汾陽禪師曾有頌曰:胡僧金錫光,請法到汾陽,六人成大器,勸請為敷揚。


【譯文】

古時禪宗尊宿開堂安眾,或者三百、五百,乃至黃梅有住眾七百,雪峰有住眾盈千,徑山有一千七百。我起初甚為嚮往仰慕,自悲生晚,不能加入龍象聚居的地方。現在老了,始知正法、像法、末法的區分確實沒錯。在稠人廣眾之中,想要尋找一、二位真實辦道的人尚且不可得。遙想金企羅尊者等三人為朋乞食,慈明楚圓禪師等六人結伴參汾陽,然而三人皆證羅漢,六人皆成大器。假如聚集人數眾多,結果是證者希、成者寡,人數雖多有什麼用呢?我所建的僧堂,只能容納四十八單,比起古人還不到十分之一,就這個數我也覺得多了,想再減少一些。這並不是我沒有普度眾生的心,而是在末法時期理應如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