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呼吸念佛方法

呼吸念佛方法
強牛居士講於峨嵋山
2003年7月

諸位同修,諸位師父:
在我閉關的兩年多時間裡,今天有特殊的因緣,受許多同修邀請,我再講一講如何修行呼吸念佛的方法和如何送往生。在這閉關的兩年多時間我沒有和同修結法緣,有好多同修到吉林大悲村去找我,順便我告知同修今後不要到大悲村找我去了,我也不在大悲村了。我在哪裡呢?處處無家處處家。

人這個色身早晚要扔掉,何必找一個固定地點去扔呢?這就是「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只要因緣具足,在哪裡都要往生,往生是一件大事。至於這個臭皮囊扔到什麼地方都不要考慮了。我們如果有緣,和同修終有相遇之時,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相會,這是最圓滿不過了。這些老居士要求我講呼吸念佛方法和如何送往生,這是兩件自利和利他的兩大問題。同修們到處找我,也不過是對這兩大問題有些疑惑或有些問題,沒能夠真正地很妥切地解決。今天借這個機緣,把這兩個問題我再詳細地講一講,這樣同修就可以在家老老實實地修行,就不要這跑那跑了。
下面就以我自己的親身體會和同修共同探討這兩個問題。

我們淨土宗以念佛了斷生死。念佛的方法,三歲的兒童都會念,但是八十歲的老人還沒念明白,不太通啊 。這個法門本來是萬人修萬人可成就的殊勝法門,但是真正成就的只佔萬分之一、二。為什麼呢?不是法門不靈,因為它是八萬四千法門之外,佛陀為末法福淺、業重、障深這些眾生而開闢的一條高深、易學、難信之法,只有用念佛的方法才可以帶業往生,可當生見佛成佛。為什麼能帶業往生?這個法門十地以上的大菩薩們也不知道它的道理何在。既然如此奧妙的法門,為什麼我們同修往生者少呢?為什麼這個法門不靈呢?主要是不契理呀。《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對這句話我們許多同修不夠真正地瞭解。

都攝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六塵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要真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佛號要達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能念之心,所念之佛,兩邊不執著。無念就是《金剛經》的無住,它非實——空寂;那麼念呢就是生心,它非虛——是妙有。

這就是古德所講的「捨識用根」。識是妄心,是分別,是執著。根沒有毛病,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沒有毛病。毛病出在什麼地方呢?毛病就出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產生了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識是什麼呢?識是妄想、分別和執著。一有識,不但染污了六根,更染污、遮障了清淨的性體,使我們的本體不能夠顯露。佛說:「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能,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執著就是我們這個識心,它不是我們的清淨的本體,它就是識在起作用的分別心、妄想心和執著心。

六根接觸六塵的境緣都是相,是觸所。所以我們佛門把六根和六塵稱為十二處,這十二處無不是假的,是虛妄的幻相。為什麼說它是假的呢?因為這些東西都是無常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我們凡夫不明白這個道理,當識起作用的時候,就執著於幻相、假相而為真實,這樣就產生了貪、嗔、癡、慢、疑,就產生了你、我、他的分別。這就是佛所講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順自己意的則歡喜,不順自己意的則煩惱和厭惡,而有了見、聞、覺、知。這就是煩惱,就是無明。這是我們凡夫的一個通病。

那麼如何來對治和解決呢?不解決這些問題要想往生,確確實實不可能。那麼就必須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什麼是菩提心呢?直心、深心、大悲心。黃念祖老居士在生前解釋菩提心的時候,他解釋為三大——大慈悲、大願力、大智慧。淨空法師他曾經解釋菩提心,他說四弘誓願是菩提心,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藕益大師給這菩提心下一個定義,就更好理解了,什麼是菩提心呢?他老人家說:「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的心就是菩提心。」

從中我們同修可以善思維呀,你發願求生西方淨土而成佛,成佛是幹什麼呢?成佛不是度眾生嗎?說往生往生,是度眾生的心才能往生啊。可見得要想往生,必須要一向專念,這個就是大勢至菩薩成就的經驗——淨念相繼。什麼叫淨念呢?淨念——心不住法相,亦不住非法相。因為若住法相必執著有,起貪心、起嗔恚心;住非法相若偏執於空而不相信因果,必然產生斷滅想。佛說:「若著於空,諸佛不能度。」淨念就是沒有妄念和煩惱,心空空靈靈,湛然寂靜,這才是我們的真心啊。淨心是我們的真心。我們薄地凡夫做不到啊,尤其是末法眾生,善根、福德、因緣都達不到斷煩惱、除妄想,但是不讓煩惱起現行還是可以做到的。那麼用什麼方法呢?念佛。妄念一起,即用「阿彌陀佛」的佛號來伏住它。「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啊。這就叫以石頭壓草的方法,伏住妄念就是淨念。

相繼。相繼是不斷的意思,除了佛號外,沒有別的想法和念頭。這個佛號要起於心、出於口、入於耳,循環不息。要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要是如此念,那麼我們的心就可以令遍如虛空,這個就是佛之念;可以彌覆虛空,一切法不住,就是不執著、不分別。佛號一停,妄念必生,妄念生起,心則被染,心就不淨了。因為淨念沒了,相繼沒做到嘛。念佛、誦經、聽法都是如此。念而無念是不住法相,離有;無念而念是不住非法相,又不落空。空、有兩邊不執著,空有一如。除了佛號以外,我們的心裡任何妄念都不存,這就是如如不動,老實念佛,一心念佛。真要是能如此去修行念佛方法,心則可以不著物質的環境,不被它所誘惑,漸淨色、聲、香、味、觸、法。能夠不動心,就是大修行。

由此可見六根沒有毛病,六塵它是外面的境緣相,它也沒有毛病。毛病就出在六識上,識是起分別作用的。所以說我們修行人、學佛的同修一定要明瞭,我們無始劫修不出去,是我們沒有找到障礙我們成佛的根源哪。識就是禍根,它是專門起妄想、分別作用,染污清淨心的發源地。所以一個真的修行人要從起心動念上下手,不著於識。對外境的干擾要時時注意,時時提起警覺心,這樣的修行就叫做銷歸自性。
我遵照印光大師「死守一句佛號」和淨空法師他老人家讓我們「一心念佛、老實念佛」的教誨,我這一句佛號整整念了七年,不看任何經典,不參加任何法會呀、拜懺啊、放焰口啊等等,就是提起佛號,唸唸相繼,整整念了七年。我收到了不可思議的效果,最低起碼身體的一身病全念沒了。在從中我體會到,佛法是——「愈高深愈精要,愈簡捷愈有效」。再簡捷也簡捷不過「阿彌陀佛」了吧?所以有效。我們世間人講話「靈驗啊,真是靈驗啊」!

我們好多同修不明白這個道理,雖然說也叫修淨土法門,但淨心念佛沒做到,相繼不斷也沒做到。初一念,十五念,早晚課念,平時不念;醒時念,睡時不念……甚至還提了許多的清規戒律,什麼洗衣服不能念,切菜不能念,切肉不能念,上廁所不能念……哎呀這個不能念太多了。這怎麼叫相繼呢?相繼是不斷啊,做任何事情都要念。這就叫「佛號不間斷,清淨平等就是佛」。

我們不要用分別心念佛。佛在《華嚴經》講的非常清楚,「至心一處,無事不做」。這句話在我們淨土法門最好做,「至心一處」就是老念佛,在念佛當中任何事情都不要影響,都要去做,這就對了。所以念佛,只要是念佛,沒有淨也沒有穢呀,都要念,以達到佛號在二、六時中不間斷。我們既聞到這個殊勝無比的念佛成佛之法,就必須要使佛號真的不間斷,真的相繼。
為了使同修真正達到二、六時中不間斷,而能成為淨念相繼,就必須要學會呼吸念佛。呼吸念佛方法,倓虛法師、弘一大師、虛雲老和尚還有慧明老和尚,在他們的遺著和開示中都提倡此方法。他不叫呼吸念佛方法,叫出息入息,出息入息就是呼吸念佛。為了使同修達到一心不亂,奠定往生的資糧,真正達到淨念相繼,真正做到識自心、見自性、脫輪迴、證法身,下面我講一下呼吸念佛的方法。
為了使同修便於記憶和修行,對呼吸念佛方法可以總結出六句話,哪六句話呢?
息慮專一持佛名。胡思亂想啊,都把它排除,單把佛號提起來。這叫息慮專一持佛名。
氣出氣入一佛聲。什麼叫呼吸念佛?呼吸念佛同修一定要記住,它是「佛號一定要融於呼吸當中」。現在好多同修找我,什麼原因呢?他們錯誤地理解和運用了呼吸念佛方法,感到胸口悶、頭暈,心臟跳動,甚至小腹有憋氣的感覺和膨脹的感覺。什麼原因呢?很簡單,就是使呼吸隨著佛號了。

真正的呼吸念佛方法是不改變呼吸的頻率(佛號隨著呼吸),在正常的呼吸情況下,用第六識的意識把佛號融於呼吸的規律當中。這麼:「阿彌(呼)—陀佛(吸)」、「阿彌(呼)—陀佛(吸)」……或者是這樣也可以: 「阿彌(吸)—陀佛(呼)」、「阿彌(吸)—陀佛(呼)」……也可以。還可以四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一呼一吸四個字也可以。還可以一個字一念也可以:「阿(吸)—彌(呼)—陀(吸)—佛(呼)」……這樣也可以。
但一定要記住,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和你運用當中認為哪一方面比較好,適合你就可以了,不要強求一致。當然我現在運用的是兩個字,我已經念七年了:「阿彌(呼)—陀佛(吸)」、「阿彌(呼)—陀佛(吸)」……我是這樣念。當然了,我不需要用第六識了,因為什麼呢?七年了,已經把第七識——末那識,培養成了。一喘氣就是佛號,不需要我再想「我要念佛了……」沒有這個意識了。
第三句,專聞自心突突跳。這一句話是給那些極個別人說的。

有的人學習呼吸念佛的方法,念了一兩個月以後,感到心臟突然有這麼一天,就是跳動得非常非常激烈。當然這是指的什麼呢?不是躺臥時會出現的,這是在靜止狀態下,就是打坐的時候。當然我們說的打坐,不能說總得單盤哪、雙盤哪,或者怎麼樣地盤哪,我們不追求這個。我們是練習呼吸念佛方法,能盤就盤,不能盤就老老實實坐那就可以了。就是在靜坐的時候容易出現這個境界。什麼境界呢?當然這是極少數人,不出現更好,出現也不要害怕。這個心臟跳動得非常非常強烈,「匡當匡當、匡當匡當、匡當匡當……」——震腦海!這時候怎麼辦呢?馬上轉。怎麼轉?轉什麼呢?因為你呼吸念佛方法被心臟強烈的跳動聲所干擾了,已經是不能在呼吸念佛了。那怎麼辦呢?就隨著它的跳動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般多長時間呢?三到五天就可消失了。如果長期這樣,那就要趕快到醫院去檢查一下,看心臟有沒有什麼毛病。三到五天消失以後恢復平靜,還是用呼吸念佛方法。當然這是極少數人出現的。

隨聲默念一梵音。就是(呼吸念佛方法被心臟強烈的跳動聲所干擾時)隨著心臟的跳動聲念佛號。
外音入耳猶幻夢。在你打坐的時候,或者是你睡覺前、醒了後,給個手印——念佛,用呼吸念佛方法。外邊的聲音傳過來以後,不要特意地去捕捉,這個聲音是哪傳過來的呀?是木頭聲啊?還是鐵器聲啊?還是音樂聲啊?這些都不要去特意地捕捉。聽沒聽到?聽到。聽到也就完了,就像做夢一樣。不捕捉,它對我們呼吸念佛方法根本不起作用,不會干擾。如果你捕捉,精神頭來了,就把呼吸念佛方法忘了。就像做夢一樣,猶如幻夢。
久習空寂大千心。你真要是念上一年半載以後,你也就不知道「我」,也不搞「人我」相、也不搞分別,你的心量就大了,就真可謂是「盡虛空、遍法界」呀。

但需要提一點注意事項,就是我們在修習呼吸念佛方法時,一般的情況是在靜止狀態下。就是不動了,身體沒有活計干了,也不走動了、也不做家務了,躺在床上睡覺前、醒了後,或者坐在椅子上、沙發上,都可以。就這樣不需要動了,這種情況下練最好練。但是極個別的,現在我所知道的有三位老居士,他們在行住坐臥一切活動當中都不能影響他的呼吸念佛。但這樣根性的人,我不如,我也做不到。因為什麼呢?身體一活動以後,這個微弱的思維就干擾呼吸念佛方法,所以說不好修,但極個別的根性好的人也可以做到。
我們就是在靜止狀態下,要排除妄念,但最主要的就是,佛號不要影響正常的呼吸,自然呼吸的頻律不要改變。因為什麼是佛法呢?順其自然是佛法,恢復本原是佛法。如果改變了正常的呼吸頻律,那就不是佛法。所以不要改變呼吸的頻律,就在正常的呼吸當中加上兩個字、加上一個字都可以。這就叫做法無定法,佛法沒有定法。如何修行呢?就看我們同修的根性如何。所以說對外境的干擾,我們不能靜下心來念佛,和外境沒有關係,還是要在你自己內心裡找原因。正像一首古詩中的這幾句話:「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可見得「境緣無好壞,得失在自心,只要心如如,覺性化六塵」。所以這個方法不要加任何的意念,我們修行的是淨心。有的同修就對呼吸念佛方法理解偏了,有的同修講要「氣入丹田……」,還什麼「再通過會陰到達百會……」我們那樣就變成氣功了。我們是修行啊,我們不是氣功,這樣全理解錯了。這樣一加意念,有見聞覺知就是凡夫啊!就不是佛法了。佛法絕對是清淨心,沒有任何的附加條件。身體不好,心淨體亦淨,老實念佛,身體就好了。

但是我再順便說一點,我們有的同修願意打坐,經常打坐,這個方法學會了以後,就是我們在打坐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什麼呢?可以先亡四肢,後亡身體。我們正常打坐,自己通過呼吸念佛方法以後,這個佛號把一切妄念都伏住了,這個時候就感覺到自己的四肢沒了,身體沒了……忽忽悠悠,忽忽悠悠也不知道哪去了……

當然像這個境界不出現更好,出現以後也不要怕,出現以後也不要歡喜。有好多同修聽到我講這個就到處找我,問我呀:「我這呼吸念佛好幾年了也沒出現,這是可能的嗎?」我告訴同修,我們佛門沒有什麼可能不可能,可能裡頭有不可能,不可能還有可能,可能不可能是一不是二。說你沒達到,你沒達到不見得別人就沒達到,不能以你為軸心去想這些問題。沒達到更好,你好好念要真是把呼吸念佛方法學會了不更好嗎?出現這個情況同修不要恐懼,一剎那以後又醒過來了,毫無影響,不要有恐懼心理。一恐懼——「哎呀!我怎麼身體沒了?我這四肢哪去了……」在今後恐怕再想達到這個境界就很不容易了。

這個境界一定會達到,一定能達到,只要你老實念,就會達到。但它也不是什麼特了不得的修行,很正常的情況。因為啥呢?妄念沒了嘛——你這個色身本來就是一個妄念的大本營嘛。剛開始的時候,真正掌握了以後會把四肢先亡掉,以後亡身體,自己也不知道我究竟處在什麼位置了,這個不要恐怖,慢慢還回來。

但是你呼吸念佛方法修的如何,可以做檢驗。「我這個呼吸念佛方法到底是不是呼吸念佛方法?我睡夢中念不念佛呀……」怎麼檢驗呢?第一個是無夢;第二飯量減少,睡眠減少,體力增強,有使不完的力量。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時間去做夢了,你把做夢的時間全念佛了,你哪來的夢啊?一天天睡覺的時候我們要給個手印(雙手合十),這樣啊(雙手合十放於枕邊腮側)。我看純印老人家她這一生就是這樣,這麼樣躺著(右側身)就是這樣(手印放於右側枕邊),或者這樣(左側身躺著手印放於左側枕邊)都可以。如果是仰臥,當然老人家沒有仰臥過呀,我好仰臥,也給它個手印,給個彌陀印就可以了(結印後自然放於小腹部)。這樣就是提醒念佛,日久天長你一給印,馬上就進入到深綿呼吸的念佛狀態下……一喘氣、一入氣都是佛號,你哪有妄念呢?沒有妄念你怎麼能有夢呢?飯量減少了絕不是病態,精神非常飽滿就可以了,這是心淨的反應。許多的出家師父日中一食、過午不食、吃兩餐的……好多居士打八齋戒,也能這樣做。這都是正常現象。

這個方法需要修多長時間呢?三個月、五個月、半年。這還不是大便宜的事情嗎?你不用這個方法,你念佛念得再好,你一睡覺就把佛號丟了,丟了就不能相繼了,不相繼了就是斷線了。古人不總結了嘛:「佛號如珠,念頭如線,分則相離,合則成串。」你老是分哪,分就是把這些個珠子穿來穿去、穿來穿去的你又把它們分開,一分開這些珠子又散落了,你怎麼能成片呢?所以說我們先不達到成片,最低起碼你也得先達到不斷哪。那你不用呼吸念佛方法,睡覺就把佛號忘了,不就斷了嗎?
為什麼要修這個方法呢?主要就是培養第六、第七識。這就是轉八識為四智。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這叫八識。只有轉識成智,才能夠「一念相應一念佛,唸唸相應唸唸佛」。

這個色身不是真我,家親眷屬也是緣生。家親眷屬是四種緣組成的:報恩的、報怨的、討債的、還債的。這四種緣組成的家庭,也不要把它當作真實,它必然有緣聚緣散。對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我們平常所說這個八風啊,這些個東西都是夢幻泡影,都是不實之物。只要對這些能看開、放下、不起心、不動念,真的生起堅定的念佛成佛之心,當生必然能成就。這就必須要以佛號伏住妄想、分別和執著,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但是並不改變生活,要利用生活,而不執著生活之相。苦樂自當,隨遇而安,這就叫做修行。

具體講就是讓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離心意識。真的能做到離心意識,就是分別一切法,不做分別想。這個心就是我們所說的那個識心——八識。心的作用的識,就是阿賴耶識,也叫神識。它是善惡業的含藏識,業力投生它起作用。第六識叫做意,它是起分別、妄想的,起知見和思維,起見、聞、覺、知。它是塵勞、無明的發源地。第七識——末那識,這個識它的作用是不分是非,執著於「我」不變,起心動念,言語造做,一絲不漏、一毫不差地都給你儲存在阿賴耶識裡,就好像是我們世間人的那個搬運工。

所謂轉八識為四智,要在轉上下功夫。怎麼轉呢?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轉凡夫而成聖人。那麼具體講怎麼轉呢?實際要會修,轉並不難啊。就是一句話,妄想、分別放下了就轉了。因為這些都是法相啊,離一切法即一切法,清淨心現前就轉了。煩惱減一分,智慧增一分。還是一句話:事照做心不動——「至心一處,無事不做」。轉八識為四智,我們要抓主要矛盾才能做到真正地轉以四智。識是煩惱,智是智慧,智是覺悟。

所以說我們修行一定要明理,不明理修行,即使是往生,到西方極世界以後,品位也不會太高。所以在娑婆世界修一天,等於到極樂世界修一百年,就是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定要明理。怎麼轉呢?就是首先抓第六識、第七識,它倆是最主要的。起分別主導作用的是第六識,要將第六的意識轉為妙觀察智。怎麼轉妙觀察智呢?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觀察一切法,不再產生妄想、分別了。這就是《壇經》所說的「分別亦非意」。搞不搞分別?搞分別,但是不是用第六識搞分別,不用識去分別。這就是《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樣做就叫做妙觀察。

轉第七識末那識為平等性智。就是把執著於我見去掉,而證得自他平等之理。我們用呼吸念佛方法,主要是解決第七識末那識,就是要改變它、訓練它、培養它。我們有些同修現在修的很好,上樓時隨著腳步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走路時也可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蹬自行車也是這個規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不是你心裡想的是我要這麼做呢?不是。這個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在培養訓練當中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這習慣是哪來的呢?第七識,把第七識培養好了。

既然我們走路能把第七識培養好,就是每當在走一步路的時候,能夠起一句佛號,那麼我們現在再給它改變一下子呼吸——在一呼一吸當中「阿彌—陀佛」、「阿彌— 陀佛」……那麼日久天長,第七識不照樣可以改變嗎?每當我們呼吸的時候,它都給你往阿賴耶識裡頭搬一個「阿彌陀佛」,這就改變第七識末那識了,因為它是起執著作用的。它執著什麼呢?執著你呼吸之中有「阿彌陀佛」。那麼你在臨終的時候,只要這口氣不斷,它就會給你往阿賴耶識裡頭搬入「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念一輩子的佛,最後臨終昏沉了,不念佛了,這是最可怕的呀。

我接觸過許許多多這樣的大善知識啊,臨終不知道什麼叫念佛了。這都是人們公認的善知識啊,修行了十幾年的、二十幾年的都有啊,最後不知道跑哪道去了。什麼原因呢?臨終昏沉,臨終不念佛了,這是最可怕的呀。所以我們呼吸念佛方法學會了,又能隨緣做善,又有往生後度眾生的大願,怎麼能不成佛呢?怎麼能不成就呢?

所以說呼吸念佛方法同修要會了以後,必然能使第七識隨著你的呼吸聲,將「阿彌陀佛」搬入你的大圓鏡智——阿賴耶識裡。這就是「能念之心、所念之佛」都沒有「我」。呼吸念佛方法學會以後,我們隨著呼吸的頻率一出一入,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將佛號儲存在阿賴耶識,就是第八識中。這樣一是佛號可以伏住妄念,二是佛號在行、住、坐、臥、醒、睡,二六時中不間斷。因為連睡覺的一呼一吸都是佛號,所以當命終的時候,可隨此「阿彌陀佛」的念頭往生極樂世界。

幾年前,在梅河有一位唐秋玉老居士,她呼吸念佛方法已經會了一年多,突然得了大面積腦出血,到醫院搶救,醫院說沒有搶救價值了,說不能搶救了。因為整個腦袋裡大面積都出血了,搶救不了,最後就剩一口氣。這個時候我趕到了,她的老伴很好,是個念佛人。他說,「這佛算白念了,我們老兩口都念二十來年了,呼吸念佛方法也會了,這回看來是不行了,人事不知啊不能念佛了。」我到那一看,發現她的左手在捯氣兒的時候,也就是在很不規律地喘氣的時候,她這個左手老是隨著呼吸這麼一動一動……我見到非常高興,我說她能往生,「她現在還在念佛!她用呼吸念佛的方法,已經將第七識培養成了!」他們不相信,不相信我就把她自己平時用的那個念珠給她放到手裡,結果捯一口氣兒,她這個手就會捻一個念珠,就隨著呼吸不自覺地捻一個念珠。一捯氣兒就「叭啦」上來一個念珠,再捯一口氣兒,「叭啦」又上來一個念珠……結果走得非常非常殊勝。她們那一共是四層樓,她家在二樓,她這一斷氣,一咽這口氣以後,整個這棟樓從下往上樓道放香……身體非常柔軟,面相比她生前還要年輕十幾歲呀,這個嘴唇就像誰給化妝了似的,非常非常好,走得非常好。可見得呼吸念佛方法,確確實實對我們往生是有很大的好處。唐秋玉老居士這一走度了好多的人啊。
所以說我們修淨土法門的只要佛號不間斷,又有往生的大願,日常還能夠隨緣做善,一定會往生,一定能往生!這樣佛力和自力二力相應,怎麼能不萬人修萬人去呢?只要契理契機地修行,當生都會成就。

我再舉個例子,前幾年吉林省通榆縣香海寺,那個時候香海寺還是一片荒漠,它是全國八大困難區之一,八百里的鹽鹼地。這個寺院在幾十年前被破壞了,片瓦無存,除了有幾棵古黃榆樹,就是四個人摟抱不過來的榆樹。但是這些榆樹是古化石,它開花。除了這幾棵大樹以外,什麼什麼都沒有,一片鹽鹼地。有一位師父要發心要修這個寺院,要重建,在奠基的時候,我和十幾位同修到香海寺去參加奠基典禮。在我們一起去的同修當中,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居士,她叫鄒桂英。在火車上她說她學會了呼吸念佛方法已經一年多了,把心臟病、高血壓都念好了,還說她的六、七個孩子沒有一個信佛的。「我現在已經會呼吸念佛方法了,佛號基本成片了,按理說應該能夠往生,但是我將來要往生決不在家裡走,在家裡沒有把握……」因為兒女是她的惡緣,是冤家呀。

我們參加完奠基儀式以後第三天,由香海寺回到開通縣。我們是坐汽車回到的縣城,在開通縣的縣城吃午飯的時候,她還樂呵呵地搶了一個鏡頭,這個鏡頭我們一會兒可以給同修看一看,這是她在往生前一個小時照的。也不知道什麼原因,照她的時候,她的身上都是紅光。在返回往車站走的路上,鄒桂英老居士走得非常慢,好像有心事。我讓她快點走,說火車來的時間很緊了。她說啥呢?「唉,我真不願意回家呀,要在這往生多好啊!你們這些人還都在我身旁,還能送我一程。」我說:「你快走吧,別胡思亂想了,這個美事兒哪能都讓你貪上啊。」就這樣,我們誰也沒在意。

但是在檢完票,離車到還有十來分鐘的時候,因為這時是三九天,通榆縣非常冷,它是一片荒漠,都是鹽鹼地。我們幾個人就躲在候車室的牆角避風,她看見我在那,她從站台上就樂呵呵地奔我走來了。我想可能是老居士也冷了,上我這來避避風也好,結果走到我的面前,她突然就跪下了,樂呵呵地就下跪。我說這車眼瞅就到了,在站台上你下什麼跪呀?我這用手一攙扶她,結果這個口水就從她嘴角下來了,當時腦袋就低下了。

哎呀,我當時就明白了,「老居士啊,你可太聰明了!你到我這給我跪下,意思是求我把你這個臭皮囊給你處理處理……」真是特聰明,也確確實實是了不起!當時氣溫在零下三十八、九度啊。這時車站職工就找來了大夫,一檢查,說這個人已經走了,已經嚥氣了。一點病苦沒有。鄒桂英如果不會呼吸念佛,她不會走得這麼自在呀,如果她在家走也決定往生不了,因為她的兒女都是她的冤親債主。可見得呼吸念佛方法如果會了的話,真正對往生會有很大的把握。這是培養第七識。

第八識叫阿賴耶識,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那個神識,它是真如自性與無明的惑業合和而生的這麼一個神識。也可以說它是善惡的種子齊聚、染淨混合,叫能藏—— 把染污的種子和淨的種子都藏到這裡面。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這七識雜染熏修的業惑都含藏在第八識裡,所以說又叫做所藏。既能藏,又所藏,就形成一個有淨、有染。當然了,在我們這個阿賴耶識裡頭,污染的源很多,污染的業很多。為什麼呢?因為自私自利的心很重啊,真正為他人著想的可太少太少了。

所以說這個識裡所儲藏的是個大雜燴呀,染多淨少啊。這個倉庫裡面的保管,這個業識真是盡職盡職呀,它不會變質,無量劫的業識,不管是善的惡的,不會丟也不會變質,也不會多一點,也不會少一點,恰到好處。它遇不同的緣,就會結不同的果,就是我們所說那個果報。
如果第六識轉妙觀察,不分別我了,將有漏的第六識,轉為佛菩薩觀察諸法及一切眾生的根器而因病予藥與轉凡成聖的智慧,這就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達到如此的境界,就叫妙觀察。因為它擺脫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四相,這就成為妙觀察智。

將第七的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轉平等性智,是將有漏的執著轉為通達無我的平等道理,不再執著我了,而對一切眾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智慧,就是叫平等性智。第六識、第七識一轉,必然帶動第八識,就是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為什麼能轉大圓鏡智呢?它是轉有漏的含藏為佛的妙觀察和照見,對一切理、事、相和清淨的自性無不明白這樣的智慧。這個智慧清淨圓明,洞徹內外,洞照萬物而不染,猶如大圓鏡體,物來則映,物去則空,不留絲毫的痕跡。「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把阿賴耶識的染污的源去掉了,這就是大圓鏡智,轉第八識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

大圓鏡智一轉,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些有漏的業識,必定轉為佛菩薩成功所做一切普利眾生的智慧,就叫做成所作智。佛菩薩就依賴、仰仗成所作智來度眾生。前五識一轉,佛菩薩就一定能夠做到普度眾生、利樂有情。這就叫八識和四智的關係。簡單說前五識轉成所作智,這是菩薩在將來度眾生時運用的;第六識轉妙觀察智;第七識轉平等性智;第八識轉大圓鏡智。智是真實的智慧,智是覺悟。這就叫轉八識為四智。為什麼這樣講呢?就為讓我們明白呼吸念佛方法究竟要解決哪個識的問題——培養哪個識啊?要轉哪個識啊?就是轉第七識——末那識。
以上就是八識與四智的關係及呼吸念佛方法可達相繼不斷的道理。

怎麼樣修呢?恆心練習,三、五個月可成,最多半年可學會。先用第六識意識去支配,隨著一呼一吸給它加倆字。一呼一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先用第六識。你修學練成了以後,就不用我們再想「我得記著往呼吸裡裝倆字……」——第六識不用了,自然而然地就是呼吸加佛號。(練習時)最好給個手印,往這邊躺給這個手印,往那邊躺給這個手印(雙手合十放於枕邊腮側),仰臥給一個彌陀印(將彌陀印自然安放於小腹部)。

我們修淨土法門的應如何來修呢?有四句話,這也是我在這七年當中自己的體會:「隨緣勿攀,隨遇而安,常發菩提,佛號不斷」。再具體一點也可以,有這麼一首偈子,同修你要能如此修,必然當生能成就。這就是要守住身、口、意,守住什麼身、口、意呢?「口不論是非,行不介入社會,身不沾惡緣,心不離彌陀。聞而未聞無煩惱,見而不見少是非;事事變化心無住,一心只求真智慧」。這個就是具體的修行方法。

我們修淨土法門的大原則就是純印老人給留下的那四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遠離名利,一心念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告訴我們一定要持戒,持戒不是說我們不幹壞事了。不幹壞事,好事你也不做,那不叫持戒。對眾生有利的事情,哪怕一點小的善事都要做,這就叫眾善奉行。能眾善奉行,自己又不做惡了,改變貪、嗔、癡、慢的習性了,這才叫做持戒 。
  「遠離名利」——這叫修定。名利是我們修道人的禍根哪!佛對名利怎麼講的呢?佛說:「名利可破道人之皮,名利可破道人之肉,名利可破道人之骨,名利可破道人之髓。」什麼是皮、肉、骨、髓呢?佛給我們解開了,他說:「皮者戒也,肉者定也,骨者慧也,髓者無上菩提也。」就是戒、定、慧和菩提心。可見得純印老人家給我們留下的這句「遠離名利」是多麼地重要!名利真是害死人哪,稍一定力不足必然倒在名利的泥坑中啊。

第四句「一心念佛」。一心念佛是修慧,清淨心現前,智慧必然生起。智慧是在哪裡生的呢?智慧決不是在經典中生的,也不是般若經裡生的,智慧是在清淨心裡生啊。智慧是本來本有的,只要心清淨。所以不要再往裡鑽雜念了,應該往外倒啊,通過佛號往外倒啊,把垃圾都倒出來,般若智慧就生起了。現在有好多同修修行的方法走歪了,不是學佛,也不是修行,變成佛學了。問哪部經我都懂,問哪一個佛門的名詞還都會,這叫做佛學,你不能往生啊。為什麼呢?心裡的雜亂太多了,障礙你的般若智慧,它是般若智慧的障道緣,絕對不是真正的智慧呀。另外你所理解的那些也是錯解如來真實義,依文解義嘛。
上面我所講的就是呼吸念佛方法,只要同修老老實實念,掌握住這個原則——將佛號融入到呼吸當中去,很快就會有感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