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法華經淺釋─序品第一 [打印本頁]

作者: 地藏王菩薩    時間: 2011-1-4 03:01     標題: 法華經淺釋─序品第一

妙法蓮華經淺釋  宣化上人

; d/ D  A$ P2 U( I; h9 Y* }) `0 k

- V: N$ |) m9 P4 }* {$ D% y3 {卷一  序品第一
1 W/ A8 u* k" b; O& q1 X4 R
+ o% \2 ]. t( q0 J) x2 j妙法蓮華經有二十八品,第一品是序文;敘述經文的因緣。本來所有的經文第一品不叫序品,可是只有這部法華經,以整個第一品作為序文。" ^( ~' e$ X# J9 m* y& q! i$ d- q, c
0 g' C9 A9 X  {# A. ^7 n
如是我聞。
) v% J- ^8 i7 e( |5 v6 G  W# T' g1 h( U4 R/ A3 F; s
「如是」是信成就。如是的法才可以信,不是如是的法就不可信。「我聞」是聞成就。是什麼「我」呢?有凡夫的假我和外道的神我。這個「我」是假我,不是真我。為何說「我聞」,而不說「耳聞」?因為耳朵只是身體的一部份,而「我」是身體的總稱。所以阿難說:「我聞」。「如是我聞」有多種意思,今舉說數項:
" d+ g! `, z5 k( F2 V# i# T# q, f/ p4 \# c
(1)斷眾疑。阿難結集經藏時,初登法座,感佛陀相好,因而大眾頓起三疑。第一懷疑:這些菩薩、羅漢、比丘們以為釋迦牟尼佛沒有入涅槃,又來講經說法。第二懷疑:大眾以為這位佛或許是他方來的。第三懷疑:大眾萬分驚訝,以為阿難已成佛了,否則他怎會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如此的紫磨金色光?可是當阿難登法座,一講:「如是我聞」,立刻三疑頓息。所有的菩薩、羅漢、比丘們都知道是阿難在說:「如是之法,是我阿難親自聽見佛所說的,非我自創。」7 f' ~- @2 P# ?* w; J* D

. h3 h6 N1 L, r# g: q, [(2)尊佛囑。佛入涅槃的時候,咐囑阿難:「一切經典的前面,都應該以『如是我聞』為開始。」為了尊重佛的吩咐,阿難在結集經典時,首先說「如是我聞」四字。
0 g, ~# S/ U1 @6 Y8 _# N" b7 b- _2 i. R
(3)息爭論。阿難是佛最年輕的弟子,如果他不講明這部經是他聽佛所說,而不是自己說的,在大眾中一定會起爭論:「你可以講,我也可以講!」大家定會議論紛紛。可是阿難一講這部經是佛所說的,即刻平息了大眾的爭論與不平。
1 x% b& @& |' M; L- K  q; H% s/ t: W; d
(4)異外道。外道以「阿嚘」兩字作為他們經典的開始,阿是無,嚘是有的意思。因為外道說一切萬法不是有就是無,不是無就是有。佛所說的經典用「如是我聞」為開始,以異於外道迷糊籠統、雜亂無章之經相。
- k  ~4 t2 i, v( n9 O. e2 c( r$ u( F! @) n/ O  n- ]9 _
當釋迦牟尼佛將入涅槃時,阿難以四事問佛:世尊入滅後,(一)結集經典時,其開頭應怎樣說才能使人相信是佛說的?(二)以後的修行方法,應依什麼而住?(三)我們以後將依什麼為師?(四)那些惡性的比丘,我們應如何對待之?佛答覆道:( ^' b( F; u; h2 y! y7 _! u% x- ?6 q
' M3 m4 Y: R/ ^* k) P# G' l
第一、結集經藏時,經的前面以「如是我聞」為開始。. \2 _' C" |; M7 P4 z+ i# p& Y
5 d, ?$ r! `/ V" z* r0 ]/ s
第二、依四念處而住。四念處即身、受、心、法。(1)觀身不淨。我們的身體就算洗得多乾淨,也有汗流出,如果不洗,簡直是臭不可聞!身上九孔常流不淨:眼屎、耳垢、鼻涕、痰、唾沫、大小便等骯髒流液,時刻無不在流。故要觀身不淨。多貪淫欲的人應以不淨觀來對住,觀再美貌的男女也是污穢不淨,既然不淨,又有什麼可貪戀的呢?知道不淨也就不會貪著,而沒有那麼大的淫欲心。(2)觀受是苦。受是領受,無論什麼善惡順逆境界現前,你有所領受,就會動搖你的心。有動搖就是苦。所有的接受、領納,一切的境界都是苦的。你若知道它是苦,不會貪享受,求欲樂,這樣就可以斷滅苦。(3)觀心無常。我們人的心,有如大海裡的水波浪,前念滅,後念生,念念遷流,生生不息,可是每一念都是無常虛妄的。(4)觀法無我。法有色法、心法。在百法明門論上說:「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個心所法,二十四個不相應,六個無為成百法。」「色法十一心法八」有十九法,加上「五十一個心所法」有七十法,再加上「二十四個不相應」,與「六個無為」,合起來即是百法。雖然有這麼多法,可是無我,所以不要執著法。金剛經上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修行修到極點,是人法雙亡。人未明白佛法前,我執深重,一切都屬於我,什麼都是我的。但明白佛法之後,便執著於法,而變成法執,有所執著就有罣礙,有罣礙就起顛倒,起顛倒就生夢想。若觀我既沒有了,那還有個法呢?故要觀法無我。從觀身不淨,推而觀心、受、法也都是不淨。觀受是苦,推而觀身、心、法也都是無常。觀法無我,推而觀身、受、心也都是無我。所以雖然說是四念處,可是它們互相有連帶關係。在佛入涅槃之後,每一位比丘都應該依四念處而住,不能絲毫捨離的。
8 a) v7 l4 ?) D
( Y) ^8 Q& ]2 O+ D% @# b第三、要以戒為師。所有出家人必須依照戒律修行,若不依戒律修行,佛法就會滅亡。若依照戒律修行,佛法則可以長久住世。有一人依戒律修行,佛教就有一分光明。有十人就有十分光明。有百人、千人、萬人,以至人人都依照戒律修行而不毀犯,這時佛教就有無量無邊的光明,照破消滅世間所有諸黑闇。所以持淨戒,依戒律修行,是最重要的我佛最後教誡。戒是現在比丘修行之師。' Z  }. A6 _2 u2 J9 q3 I0 }1 j% v

6 ]* j+ z/ l* E+ Y2 k: g/ E) f" a第四、不與惡性比丘爭辯,不要理他,以沉默對待之。惡性比丘是不講道理的,故不和他爭辯,讓其自生慚愧心,以此影響他反過來遵守規矩,所以這是最好的辦法。, J) ^4 O2 ]! V  V

1 b+ r5 ?- j# E- |+ \阿難以四事問佛,佛一一答覆咐囑,所以一切經典前面都以「如是我聞」為開始。「如是」是指法之詞,即是說這部經法,叫信成就,你信它就是如是,不信它就不如是了。「如」是不變,隨緣是「是」。「如是」即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也就是如如不動,了了常明。又「如是」是印可之一,就是你若做對了,與佛心相契合,就是如是。若與佛心相違背,則叫不如是。「我聞」是阿難說:「如是之法是我阿難親自聽佛所說的,而不是我自己杜撰編造。」阿難比佛小很多歲,佛三十歲成道,也正是阿難出世時。阿難二十五歲才出家,那麼二十五歲以前佛所說的經典他也沒聽過,他又如何去結集經藏呢?阿難是佛的堂弟,雖然二十五歲才出家,可是他請求佛把以前的經典,再重說一遍。因此佛用神通力,將以前所說過的經典再對阿難重說一遍。阿難的記憶力很好,一歷耳根永不忘失。所以說「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又阿難也是大權示現,因為往昔一切佛所說的經藏,都是由阿難結集的。而且每位佛所說的法都是一樣,所以阿難開悟之後,對於過去所有佛所說的法藏,都可以回憶起來,完全記得。
% h7 K* d0 g+ v2 {2 R7 I0 |; D8 A" W9 I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 M8 m1 I3 C: ^- t7 w0 z4 J& k

" J7 l4 C3 R  a2 D  B: V0 [「一時」是時成就。所以不說明一個確實的日期,是為了避免歷史學家無意義的追根溯柢考證。這兒的一時,即是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的時候,就是那個時候。+ C' K2 s4 w  _% e7 p6 k6 A5 T
$ {3 ^1 g1 ^" z' M( d& J) r
「佛」是主成就。「佛」是半梵話,具足是「佛陀耶」。佛者,覺也。現在解釋三種覺:一、本覺——本有的佛性就是覺悟的,不需要經過修行而具足覺悟。二、始覺——剛開始覺悟。我們發心想要學佛法,研究經典教理,這叫始覺。三、究竟覺——開始覺悟後,一天比一天精進悟解佛法,等到完全明白佛法,成了佛,這就叫究竟覺。又有另外一種三覺的講法:一、自覺——自己覺悟真理。如二乘人(聲聞、緣覺)只能自覺而不能覺他,故又叫小乘人。二、覺他——自己覺悟道理後,也要把真理發揚光大,教化眾生,令其他的人也都覺悟。而菩薩是自度度他、自利利他。小乘人只知利己而不知利他,只想做個自了漢。所以佛斥責小乘人是焦芽敗種,不能弘揚光大佛法。三、覺行圓滿——這是佛的圓滿。佛是三覺圓,萬德備。, s% }& m0 ^% O3 s9 b9 R

) v1 b+ s5 a  A+ d! ?$ M這位佛是指誰呢?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出生,淨飯王的太子,俗名悉達多。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 w% Z9 s+ T, v" T# ^

0 x2 u  f3 ~) I  u7 I! w「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住即是在的意思。王舍城就是摩竭陀國的京都,是頻婆娑羅王(佛的弟子)所住之城,該城四周有五座大山圍繞,在東北方的山,就是靈山。耆闍崛山也就是靈鷲山,因為山形好像一隻鷲鳥,故稱之。「王舍城耆闍崛山」是處成就。
! u# w, B9 B1 Q  @, L; m& _# P! Y* M( t3 j  h
「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是眾成就。其他經典多數是說二百五十人俱,可是法華會上的人特別多,有萬二千人聚集。大比丘就是將要證果成阿羅漢的比丘,因而稱為大比丘。比丘是梵語,具足三義:一、乞士——比丘不立煙爨,每天到吃飯時,便托缽到城裡或鄉村乞食化齋。這樣不僅身安道存,且又福利施主。佛制比丘有的日中一食,有的過午不食,這都是行頭陀行。二、怖魔——出家人受比丘戒時,三師七證就問道:「汝是大丈夫否?」答:「是大丈夫。」問:「汝已發菩提心否?」答:「已發菩提心。」在羯磨問答中,你答說已發菩提心,這時就有地行夜叉傳話給空行夜叉,空行夜叉又轉報給六欲天的天魔聽,說:「人間又有某某人出家,佛的眷屬又增加了一個,而我們魔的眷屬反少了一個。」魔王聽了報告之後,心生嫉妒和恐懼,所以又叫怖魔。三、破惡——破什麼惡呢?即是破煩惱惡、無明惡,與貪瞋癡三毒惡。3 z1 I, V& |+ a1 Y7 f# ?4 {
4 M4 w0 c7 ~0 T2 l) a- E
在每一部經前面都有六種成就——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與眾成就。有這六種成就,佛才說法。如果六種有一種不成就,就不能說法。
2 a/ h6 T. {. U% s+ c' f
+ D* v! ?: \9 {8 v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 _- \6 t! z- J; s
1 E3 M6 K5 r/ T「皆是阿羅漢」,這是歎德,讚歎阿羅漢的功德。阿羅漢是梵語,也是和比丘一樣有三種意思。比丘就是阿羅漢的因,阿羅漢即是比丘的果。一、應供——在因地時,比丘是乞士。故在果地時,阿羅漢是應供,即是人間的人與天上的人應當供養的。也叫「供應」,即是去供養其他的比丘。在佛住世時,一切比丘都要供佛,但是有一次,佛就變成一個道人轉供養一切的比丘,故叫「供應」。二、殺賊——殺無明賊、煩惱賊、眼耳鼻舌身意六賊。阿羅漢把這些賊全部消滅殺盡了。不但殺「賊」,也殺「不賊」。為何「不賊」也殺?因為那些小乘人認為不是賊的,但在佛菩薩看來也都是賊,故也要殺「不賊」。三、無生——證到四果阿羅漢,就悟了無生法忍。在三千大千世界裡,不見有少法生,也不見有少法滅。這種境界是說不出、講不來的,但只可忍受於心,所以叫無生法忍。" L; z3 v: }; t

2 L. }% H2 i! r/ Z" T& b6 M阿羅漢有四個階級:初果、二果、三果與四果。
: M! f) [  h& E3 I4 o# z* e5 p# y) I; d- P' n5 Z: p; r
初果阿羅漢又叫須陀洹果,是羅漢的初步。證得初果的羅漢,生死還未了,故叫見道位。須陀洹是梵語,譯為「入流」,入聖人的法性流,逆凡夫的六塵流。六塵即是色、聲、香、味、觸、法。色塵:證得初果之人不入六塵,他有一種定力,無論再好的美色當前,他也不動心。聲塵:一般人喜好聽悅耳的音樂歌曲。但是證得初果的人,無論善惡好壞是非聲音,他都不動搖,不為聲塵所轉,而能轉聲塵。香塵:人喜歡聞香味,但嗅著臭味則起厭惡心,有個歡喜與厭惡,即是有愛憎心,起愛憎心就被香塵所轉。味塵:平常人吃到好滋味,則大吃特吃。但一到不好的滋味,就不喜歡吃,這又是被味塵所轉。觸塵:平凡人貪著觸覺,乃至貪戀不捨男女之間的情愛,貪著觸摸華麗細滑的金銀寶飾物質。這都是沒有看破,不能轉觸塵。法塵:執著於種種的法,這即是法塵。初果阿羅漢全不被以上六塵所轉,他達到這種境界。
+ {! I4 ?" Z4 H6 B& c" Y* x: K9 i5 k8 m
若有人說他自己證果或得道開悟,要試驗他是否真實的,就給他做一樣最美味的食品,另外再做一樣最難吃的。看他選擇那一樣?但不可讓他知道你在試驗他,他若是知道了,就專門吃難吃的東西,也是被香味塵所轉。這即是矯揉造作,帶副假面具來騙人。因為不被味塵所轉,是一點分別選擇也沒有的,好的壞的一起吃,這才可以證明修行人有一點功夫。所以證到初果的聖人是必須有證據的,不是誰都可以說自己已證果開悟。7 L/ r/ {. K  g

1 w* n! P$ n) e0 I二果阿羅漢又叫斯陀含果,斯陀含是梵語,譯為「一來」,假如不再向前修行,則還要一生天上,二來人間,故二果是一來果。初果則還要受七番生死。( B1 a, }" @# A/ E: z
9 B$ o! s" X8 K  G8 O1 I7 `
三果阿羅漢叫阿那含果,也是梵語,譯為「不來」,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初果是見道位,二果三果是修道位,四果阿羅漢是無學位,不需要再學習,了盡生死。但四果只斷了「分段生死」,而「變易生死」還未了。現略釋這兩種生死:
  K- o+ a9 l  l/ \* {, x# d/ L
8 n+ K1 b% W0 P" ~一、分段生死——每人都各自有一份身形,其身形皆有分別,其壽命皆有分限。二、變易生死——在心念裡,前念滅,後念生,後念滅,後後念又生,念念生滅遷變不止。菩薩已了斷變易生死。
' m3 z* A( i& S. q$ h) s3 p7 r9 m% @1 i* p; r
證到四果阿羅漢的人,他的神通變化是不可思議的,微妙難言的境界。他有五眼六通,又可踴身到虛空中走路、翻觔斗。他可以身上出火,身下出水;上邊出水,下邊出火。總之,在虛空裡他可以有十八變神通。因為四果阿羅漢有神通的關係,所以在佛教裡就列為四聖之一:佛、菩薩、緣覺、聲聞。
5 `% ]5 i, R) s2 _7 L7 k" ~
  M- I6 V6 y+ F: f, f從前有位羅漢,帶著新收的徒弟去遊歷,他這個徒弟一路上揹著衣單行李,而想:「行菩薩道是最無上的,我一定要發心修菩薩道,來度一切眾生。」徒弟這麼一想,羅漢立刻就知道。「啊!」他想:「徒弟現在發菩薩心了,而我只是個羅漢,我應該來揹著行李。」於是就把徒弟所揹荷的行李全都自己來揹著。走了一段路,徒弟又想:「舍利弗剛行菩薩道,就有人向他化眼睛,挖出左眼,人家反而不要,還說不對,說要的是右眼。唉!菩薩道真是難行難忍,我還是不要修菩薩道好,還是去修阿羅漢法,做個自了漢算了。」羅漢師父又即刻知道徒弟的心念已從大退小,故把行李全都交還徒弟揹著。這徒弟揹著行李沒多久,又發起菩薩心來,羅漢知道,又把行李衣單接過來揹著。這麼一接一給,把徒弟弄得莫名其妙,而問道:「師父!您一下子要揹,一下子又交給我,現在您又拿回去揹,這不是很麻煩嗎?」羅漢答道:「一路上,你先發菩薩心,迴小向大,所以行李應由我行羅漢法的人揹負。過一陣子,你又迴大向小,不修菩薩道而想羅漢法,所以行李仍應交由你揹負。現在你又發起大心,這些行李又應該我來揹負。」徒弟聽了之後,知道自己的師父是真有來歷的,於是他就發大菩提心,行菩薩道。
; h7 `7 G: p# J# H
" t3 s: N! f! q8 j2 W; Q在阿難尊者結集經藏的時候,因他還未證得四果,沒有得到漏盡通。結集經藏的人,大家開會講明只能證得四果阿羅漢的人才可以參加。而阿難只證到三果地位,所以大家不讓他進去。他站在門外焦急萬分的想:「怎麼辦?所有佛所說的經典,我都記得。但現在只因我未證得四果,而不能參加結集經藏法會,這怎麼辦?」就在這一著急之下,他即刻證得四果阿羅漢。於是他喊道:「我現在已證得四果了,你們可以開門讓我進來了吧!」裡面的大羅漢們就說:「你若證得四果,又何必要開門才進得來呢?從鑰匙孔就可以鑽進來嘛!」阿難一聽,想:「對啊!何必要開門呢?」於是他就運用神通從鑰匙孔鑽身到裡面去。所以證得阿羅漢果的人,進出是不需要開門的。若有人說已證果,但要開門才可以進得來,就可知道那人是打大妄語,說假話。5 }4 W8 T# A4 b

) @/ u. L8 Q2 l4 q" s: `證得四果阿羅漢才能夠諸漏已盡,煩惱就是漏,有八萬四千種煩惱,就有八萬四千種漏。生出煩惱即是向下漏,名有漏,漏到欲界、色界、無色界裡去。所有一切的毛病、欲念心、貪戀美味、悅音、洋房、汽車等等,都叫漏。你所喜愛貪著的,或放不下的,都叫漏。所有的惡習氣怪毛病,如喜歡抽煙、喝酒、賭博、找女人,這都叫漏。女人喜歡找男人也一樣是漏,女人每月都有月經來,所以女人漏得更多。男女放不下淫慾心,這叫最大的漏。我們人的身體就叫有漏身,眼、耳、鼻、口、大小便處都叫漏。明白的講,你心裡打妄想,保持不住自己的精氣神,這就叫漏。這些漏就好像瓶子的底有洞孔,裝多少水就漏掉多少,做了多少功德就漏多少。諸漏是太多了,數也數不盡,其實還不只八萬四千種。可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已盡」不是說已經漏完;而是已經完全沒有漏了。不是說漏完了,就叫盡;而是根本已沒有漏,根本就不漏了,這才叫「漏盡」。所以大家看經文要特別清楚明瞭這個意思。漏盡通就是諸漏已盡,要證到四果的羅漢才能得到。現在這些萬二千大羅漢們,都是諸漏已盡,沒有一點習氣毛病的聖人。
. N+ _8 O+ F" g1 C9 d
( `6 f, {7 Y1 t4 ^這些大阿羅漢們,因為都已得到漏盡通,所以無復煩惱。「無復」即是不會再有的意思。他們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生死已了,所以無煩惱。煩惱究竟有多少呢?有八萬四千那麼多,八萬四千種是太多了,故把它們總括起來即是無明。無明生出所有的煩惱,分類成三種,就是貪、瞋、癡三毒。這三毒把所有人的佛性都遮蓋住。我們從無始到現在,所以還未成佛的原因,就因有這三種煩惱。三毒把人毒得醉生夢死,總也不能返本還原,恢復本來的真面目。但是若修三無漏學——戒、定、慧,就可以滅除這三毒,恢復清淨。  U" V* X0 y" K" p) ~
9 d! G0 q" M! m7 G8 \  Y3 h
戒:玫就是止惡防非,對治貪心。貪心就是貪而無厭,不知滿足。野心大的當政者總想吞併掠奪別國的土地資產。貪婪的人則常希望世界所有的物質都歸為己有。有了貪心就會生出邪念,而去貪不應得的財寶物質。為何會生出貪?即是不懂得戒。戒是止惡防非,叫你知足知止,不要妄貪。你能守持戒律,就可以戰勝這個貪心。( s) x6 Q* Q4 B
. _: S# S- c1 [$ K- z$ }
定:就是有定力。沒有定力就會起瞋心,看人看事都覺得不順眼。若沒有旁人,則看自己不順眼,而發起自己的脾氣。有某某人不但對自己發脾氣,甚至還打起自己來,給了左頰一巴掌,又怕右頰會吃醋,所以又送上一巴掌。
# W2 m+ r5 J7 q; O0 ^& i
, _% H9 ]# y; R1 h' x3 {$ f. H「吃醋」是中國古代一個有趣的公案。唐朝有個皇帝,在他屬下有個怕老婆怕得很厲害的大臣。這大臣每次若晚回家,他太太就要他跪在床前,直到她的准許,他才敢站起來。這大臣白日見到皇帝則要叩頭,晚間回去晚了,又要跪太太。大臣因為和皇帝很要好,於是就把情形告訴皇帝,皇帝立刻說他有辦法。第二天,下一道聖旨召見大臣的太太到宮內,皇帝就對她說:「你的丈夫既沒有與其他的女人亂搞,也沒有做錯事,只是晚回家而已,你為什麼要他在床前罰跪呢?這是極不對的。你若以後能不再管他,我就赦你無罪,但你若以後仍那麼嚴厲的管他,我就要賜你死,你必須喝下我手上所拿的這一碗毒藥水。」你猜她怎麼說?她說:「好!我喝了它。我寧願死,也要管著他。」於是就拿起毒藥水一口氣喝下,可是喝完之後並沒有死,只覺得肚裡酸溜溜的。原來不是毒藥水,而是一碗醋。皇帝故意說醋為毒藥,就是要試她敢不敢喝,沒想到這女人勇氣十足,她寧可毒死了,也不願意不管丈夫。所以由此以後,中國就留下這一則公案說是「喝醋」或「吃醋」,意思就是太太很嚴厲不放鬆的管著丈夫。
1 B" d2 j! r. [. V/ R6 P: z& `! v+ h; T( m
那麼那個大脾氣的人為何要打自己呢?他就是沒有定力,所以看人看事看己都覺得討厭不順眼。所以要修定,一有了定力,則不起瞋恚心,而能夠降服瞋魔。1 H" i0 n; i4 k: h" Z
8 w6 p' l0 h# N2 O5 R# e. b
慧:為何愚癡?就是沒有智慧,一天到晚打妄想,把心支配得不能休息。就因為沒有智慧,所以對任何事都認不清楚,糊塗顛倒。有智慧的人,「事來則應,事去則靜。」什麼事情來了,就應付它,都能迎刃而解,得心應手。事情去了,就叫自己的心休息,而不支配它去做身體的奴隸。我再告訴你們一句真話:「這個愚癡是什麼?就是智慧。」那麼你說:「你又把我講糊塗了,假若愚癡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愚癡,那為何還要學智慧,而摒棄愚癡呢?」3 Z0 t7 x7 P4 s- m. J. Y

1 ]4 Y. I3 m8 ^: h你不要把我這個說法混雜了,我說這愚癡的本體就可以變成智慧,不是說離開這愚癡而另外去找智慧。這個智慧本來就在愚癡裡邊的,但你不會用它。你若會用它,它就是智慧,不會用就是愚癡。
0 ^4 s+ e0 b" Q8 H7 ]' y5 ?6 i% q/ X3 f' H; L# Z* q" k3 G
譬如,定也就是瞋,瞋也就是定。你想得到定力,將這個瞋就可以變成定力。你真想要持戒,就在貪上也就會變成戒,而不是向外去尋找的。這些都是在你的自性裡,你會用它就是戒定慧,不會用就是貪瞋癡。妙理即在此,你不明白也就在此。
" Y, R$ h5 P$ L* e9 V
- q1 m& C: ~7 H7 l; [8 G  w這些阿羅漢們因為諸漏已盡,無復煩惱,所以逮得己利。我們為什麼不能得到自己的利益呢?就因為隨得隨失,即有即丟。怎樣才叫真正得到自己的利益?就是真明白,得到真實智慧,證到阿羅漢果,自己覺悟了而又利益自己。
# f: f- W5 B: E- v
$ M, U+ Z* t, b0 f/ H# Z8 v6 l' M「盡諸有結」,什麼叫諸有結?「有」就是有業和障,就是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又叫三有。這三有分開來說有二十五有。在欲界有十四有:就是四大洲(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四惡趣(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欲天(四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在色界有七有:就是四禪天(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大梵天、無想天、五不還天。在無色界有四有:就是四空處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這個盡諸有結就是超出三界,不在欲界、色界、無色界裡。所謂:「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樣才是真正的了生脫死。
3 z/ M: Y. K8 D1 }5 X' w# }2 q+ Y% {8 O
有些不明白佛法的人,以為修到四禪天就是最了不得。其實這還在三界二十五有裡面,根本就談不到有什麼好處,在修行上可以說是遠之又遠的,可是那些糊塗師父就告訴人說這已是最高境界了。好像無聞比丘,以四禪為四果,到了四禪天以為證果了,當他再墮落時,就誹謗佛:「佛說證四果是已經了生死的,怎麼我現在還要墮落?」這麼一誹謗佛,更墮落到四惡趣裡,永遠都出不來,不但無聞比丘一人墮到地獄,連他的幾萬萬徒弟們也都跟著墮到地獄去。故云:「懵懂傅懵懂,一傳兩不懂;師父下地獄,徒弟往裡拱。」( P4 d6 [( F- u+ W( E' W- K
! X  K2 y, ?* \7 t  `
「心得自在」,這些大阿羅漢們心裡快樂無邊,逍遙自在。好像觀自在菩薩一天到晚坐著打坐,非常快樂無比,毫無一絲煩惱,心真正得到自在、智慧。這裡快樂是內裡真正的自在,而不是外表故意矯揉造作的來大聲嘻嘻哈哈。你不要以為一天到晚嘻嘻哈哈地就是快樂,那反而是煩惱顛倒呢!為什麼?你見到你所喜歡的事情,就被其所轉動,自己沒有定力,而哈哈狂笑起來,這有什麼真正的快樂?沒有的!
$ N1 v7 _# Y! Z# i& M* h) b- I8 Q5 `8 {9 S/ _
其名曰。阿若憍陳如。摩訶迦葉。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旃延。阿冕樓馱。劫賓那。憍梵波提。離婆多。畢陵伽婆蹉。薄拘羅。摩訶拘絺羅。難陀。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阿難。羅侯羅。! E; s3 E) f" Y9 O" B( e
( U3 c$ n9 _% b" |5 V9 _& R
以上所舉的名字,是萬二千人法華大會中,大眾所熟悉的二十一位大聲聞弟子。5 |3 A! J+ V$ G# z: D/ e

+ \. ~6 d; Z5 w, ]+ j2 Pl「阿若憍陳如」。他是佛最先得度的五比丘之一。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於是三嘆奇故道:「大地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釋迦牟尼佛只說大地眾生皆有佛性,皆可作佛,並沒有說一切眾生就是佛,可是一些後世佛教徒,或者偽佛教徒就說:「人人都是佛,人與佛沒有區別。」這即是以盲引盲,想瞎人天眼目。
$ j8 P' T5 k, I7 }0 T  C
9 S! q/ M- ?! @, m+ S! |* @0 j釋迦牟尼佛三嘆奇哉後,即以妙觀察智觀察知道要先度在鹿野苑的憍陳如等五人。為何呢?在過去世中,這五人專門破壞、誹謗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無量劫前,雖然六人一起發心修道,可是他們五人時常聯合起來欺負佛。有時打他、罵他、吃他的肉,或者喝他的血,可是釋迦牟尼佛不但不起瞋恨心,反而發願說:「你們真是在幫助我修道啊!如果我將來能成佛,一定要先度你們。你們現在對我這樣不好,可是我一點也不煩惱瞋恨,我對你們反而要更好。」釋迦牟尼佛這種忍辱精神實在太偉大了,是我們每個修道人所應該效法學習的。) d. v2 `3 {+ ]# R# H, I; f
3 _( u- R  j/ F
又有一則最大公案,即是「歌利王與忍辱仙人」。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行時,專修忍辱法門,所以稱為忍辱仙人。有一天,歌利王(阿若憍陳如)帶著一班宮娥婇女到山裡打獵,宮妃們無意中見到忍辱仙人在山洞裡打坐,於是就圍繞著他問忍辱法門。歌利王還以為忍辱仙人在引誘他的妃嬪,於是大生嫉妒心,就把忍辱仙人的手足四肢一一割解。每當割完一肢後,歌利王就問道:「你心裡瞋恨我嗎?」忍辱仙人答:「我不瞋恨你,我如果沒有瞋恨心,我的四肢會再長出來,如果有瞋恨心,我的四肢則不會重生。」說完這話,手足果然又生出來。這時,一切護法善神惱怒得下大雹雨,打歌利王。可是釋迦牟尼佛就向護法善神求情:「不要怪他,他是來考驗我,成就我的道業。將來盡未來際,我成佛時,第一個人我要度的即是他。」雖然阿若憍陳如對佛如此不客氣,但釋迦牟尼佛成佛後仍是先度他。「阿若」的意思是解本際,也叫最初解,即是最初開悟的。- k6 R0 [% t1 e) N  B1 x: u6 P, ~
7 S8 b+ V9 S+ ~. i$ B
2「摩訶迦葉」。摩訶是大的意思,故摩訶迦葉即大迦葉。「迦葉」譯為飲光、光波,又叫大龜氏。大龜民是他的姓,因為他祖上的人修道時,看見有隻大龜馱著一個圖,所以就以此為姓。
- e- n; Y: s" P- N2 S6 B
% M' Y) }: u" x, _# v大迦葉的名字叫庇缽羅。庇缽羅是樹名,因為他父母向這樹祈禱而生了他,所以以庇缽羅作為他的名字。又他的身上有光,能隱蔽其他所有的光,好像飲盡一切的光。他怎麼有這個光呢?有個公案:他的妻子(紫金光比丘尼)在往昔是個很窮的女人。在毘婆尸佛滅度之後,有人為佛造塔做佛像,但時間一久,塔倒像壞。這窮女人看了之後就發菩提心要重新造廟補像。於是她各處向人討飯乞錢,把每天乞來的錢買金子。辛苦了十九年,也積下了一筆不少的金子,她就請一位冶金師來為佛像修補裝金。當這冶金師知悉她如此辛苦地向人募捐,以便修補佛像,令他十分感動,故也發心要來幫她,重修整頓。兩人共同把廟與佛像都安裝好後,這金匠就向窮女人求婚,窮女人也很歡喜的答應。兩人結婚後就發願生生世世都要做夫婦,因為給佛裝金的緣故,所以兩人身體都放金光,故迦葉一出生,身上就有金光。當他長大時,他父母要他娶妻子,他就說:「我身放金光,要找個女人身上有金光的,才可以和我結婚,否則我就抱獨身主義。」恰巧在另一國家,有個女人身上也是放同樣的金光,所以兩人就結婚了。兩人結婚後,皆一起出家修道,證到阿羅漢果位後,才知道在往昔曾發願生生世世都要做夫婦。8 ^* K& M; i/ H; X7 ^% x4 W+ k
7 E) b" U$ p# T! i" R  O
你千萬不要誤會他們發願生生世世都做夫婦,而說:「將來我遇到一個男子(女人),我也要和他(她)這麼發願——生生世世做夫婦。」千萬不要這樣,人家發願生生世世做夫婦是要修道的,都要皈依三寶出家了道的。你不要發願生生世世做夫婦,因為越做越墮到地獄去。必須要出家修道才可以的,所以迦葉和他太太一出家都證果。# H. [# k& l1 y! X

' d5 L  k" r/ J4 C摩訶迦葉是第一代祖師。你們想不想見這位尊者啊!他現在還在此世界上——在中國雲南雞足山打坐入定,他將等到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出世成佛時,要把釋迦衣缽交給彌勒尊佛。他現在還未往生,也還未圓寂。所以你們誰若有誠心的話,到雞足山拜摩訶迦葉尊者時,就可以見到他。在這雞足山時常有三種光:佛光、金光、銀光。誰若真有誠心,不但可以見光,而且還可以聽見鐘聲。這鐘聲是自己響的,在幾百哩外都可以聽見。' ~, `+ Y. T- Z. a
5 K3 B9 u) z% F6 y
迦葉在佛的弟子中是最年長的,也是苦行第一。可是他越老越有精神力量,什麼事都是苦幹。他父母親是摩竭提國中非常有錢的人,家中富可敵國,而且摩竭提國國王也曾拜他為師,可是自從他跟佛出家修道之後,不僅他把所有的財產都布施出來,而且又專行頭陀苦行,忍苦耐勞。有一天,當佛在說法時,佛特地分了半邊座,叫迦葉與他共坐。這時迦葉已很老,大概有一百四十五歲。佛就向迦葉說:「你年紀太大了,精神一定不會充足,你行頭陀苦行,恐怕會受不了。你不要再行苦行,改吃點好的、穿點好的,住在較舒適的地方吧!」可是迦葉也沒有聽佛的話去做,他仍是照樣行苦行。因此佛深深地讚歎道:「我佛法能久住於世,與迦葉行頭陀行有大關係。他能這樣行苦行,我佛法一定會久住於世。」所以摩訶迦葉祖師是頭陀第一。4 t" `  K5 A$ [6 {
$ I/ J6 D7 D4 V
有一次,佛正要說法,就有一位大梵天人以金波羅花來供佛。那天人躺在地上,請佛坐到他身上講經說法。佛坐在梵天人身上,手拿起花,對著百萬人天微微一笑,佛這麼一笑,大迦葉也笑了。所以這叫「拈花微笑,傳佛心印。」佛就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教外別傳,以心印心,已囑咐摩訶迦葉。」因此迦葉是西天第一代祖師。在印度這個祖師是一代只傳一代(單傳)。佛只傳給迦葉,迦葉尊者又傳給二祖阿難,阿難尊者又傳給三祖商那和修,商那和修尊者又傳給四祖優婆毹多...一代一代傳下來都是以心印心。由初祖傳到二十八祖菩提達摩,菩提達摩尊者把佛的心印法門整個帶到中國來,傳給二祖慧可(神光)。慧可大師又傳給三祖僧璨...乃至六祖惠能。似後就花開五葉,分出臨濟宗、法眼宗、曹洞宗、溈仰宗、雲門宗。乃至到現在,這個佛法又傳到西方來,這是祖師相傳的大概。
0 @/ {- f; n+ {: ^4 o
1 J+ {0 H. y& t* M: g8 L; s【十二頭陀苦行】:今略釋方才所講到的頭陀苦行。「頭陀」是梵語,中文叫「抖擻」——抖擻精神;意如打禪七時,常講的打起精神——不怕難,越苦越要努力。好像迦葉祖師這麼老了,仍要行頭陀行,抖擻精神行十二種頭陀行。
: L6 h9 ~: _& _& S+ a, z( L% B2 G3 L# p$ C5 R; ~
第一:著百衲衣。百衲衣又叫糞掃衣,即是一件衣服本來是千瘡百孔,是把它左補右補的修縫好。這衣服是別人已不願意穿了,扔在垃圾堆裡,出家人從垃圾糞土中撿出這些爛布後,洗淨它而縫成衣服來穿。穿這衣有何好處?若講起來是太多了。譬如你穿上這衣,自己既無貪心,也息滅別人之貪心。其他比丘看你穿得如此簡樸,而不穿好的,他們也會發起道心來修道。又你穿這爛衣服,打劫的土匪一定不會搶你的;如一九四八年,我在南華寺時,有土匪來搶劫。他們一砸開寺門後,立刻闖進來向我要錢,我就說:「你看我穿這麼樣的衣服,像個有錢的人嗎?」(我當時所穿的衣服,仍是在我母親墳上守孝時穿的那件。守完孝之後,我就永遠穿著它以紀念我母親。因為那件衣服已很破爛,所以在東北時,誰皈依我,誰就給我補個一寸方大的補釘。因此那件衣服真是百補千釘。)雖然我和土匪們說房裡有寶貝,他們可以儘管去拿。但那些土匪看我穿得如此,也不到房裡搶東西,就退走了。(說真的,房裡真有兩個寶貝——活寶貝,兩個怕得躲在床下的小沙彌。)
  v* r5 C/ _1 L3 G& \6 n5 M$ I& m% ^% ]5 F( G
還有,你若穿糞掃衣,有錢人也離你遠遠的,這樣真是少很多麻煩。再有一點最重要的好處,就是女人也離你遠遠的。修道時,若只穿這麼樣的衣服,久則會有一股很奇特的香味,可是這香味對於一般女人來說,則是臭味。所以穿糞掃衣有很多講不完的好處。
+ n# g( b. `2 H/ x: k# T+ D
2 ^: Z& O! X6 ]( y: P0 n7 g$ r' B第二:暫三衣。暫就是僅僅的意思,行頭陀行的比丘只許可存有這三衣。所謂:「身邊無外物,自無煩惱生。」三衣中,第一是祖衣,也叫大衣,梵語是僧伽黎,譯為二十五條衣。二十五條四長一短,共一百二十五格,這是表示種田的形相,所以又叫福田衣。此衣要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才穿的。第二是七衣,七條二長一短共二十一格,梵語是鬱多羅僧,譯為入眾衣。當禮拜誦經齋會、聽經聞法等,大眾會合之時,則要穿這衣。第三是五衣,五條一長一短共十格,梵語是安陀會,譯為作務衣。務勞止逸一切時一切處,都可以穿這五衣。! g$ u$ \( `. K( h+ `
8 J8 ^* \1 V4 q$ t) S/ e! D' {
若行頭陀行的比丘,就應該僅僅有這三衣與缽具。「缽」是比丘吃飯用的碗,「具」是在佛堂禮拜時用的。前面兩個是穿衣服的苦行,穿衣服固然很重要,可是人對於吃飯則是看得更重要,所以下面有五種吃飯的頭陀行。
& R( I4 ?7 ]  I6 p& J5 R8 r/ Z, S. e5 a* ~
第三:乞食。托缽乞食又叫常乞食,即是每一天到吃飯時,則出外乞食,而自己不生火煮飯。在暹羅(泰國)、緬甸、錫蘭等地,當齋主做好飯菜後,就預備出一碗放在一邊,那個比丘先來到他家,齋主就頂著這碗飯跪在地上,把菜飯倒進比丘的缽裡,然後叩三個頭來供養三寶。每個家庭都是如此。
: y/ l+ s  r9 _6 r- ?* Q3 a8 y/ u& y2 j: n1 x' Z2 D
第四:次第循乞。即是挨家挨戶去乞食,而不揀擇這家富貴或那家貧賤。如在楞嚴經上所說:「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這即是次第循乞,把出家人的分別、揀擇心消除,而行平等眾生種福。這是一種大公無私的行為。
7 \. R6 r4 i' W/ Z9 L: D3 a' o# j' t: O9 o- C) b5 N- o' s
第五:日中一食。即是早晚都不食,只有在中午吃一次。這個日中一食是很好的,可惜不容易做得到,為何呢?民以食為天,一切人都有吃東西的食慾,餓一點就想吃東西,所以很多人受不了日中一食這苦行。可是日中一食的功德是說不完。總而言之,你少吃點東西,就少點麻煩;吃得太多,麻煩也就多了。還有,當比丘吃飯時,要有三念五觀:% E% d& P; i2 n; \4 T8 Z4 E
* _) n3 v' e' Z, T+ ?9 H) X, R2 M
三念:(1)願斷一切惡。(2)願修一切善。(3)誓度一切眾生。
$ M# U4 {! L' A- r1 M( U- z" `& A+ Z9 ^
五觀:(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應計算所吃的東西,要花費多少人工才做成。譬如一粒米的形成,要經過播種、灌溉、栽培、研磨等等的辛勞苦工。故粒米維艱,來處不易。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由此我們每個人對於物質都應該愛惜、節省,不要隨便浪費糟蹋,而應該想到它的來處不易。為什麼現在這世界上,有些國家缺乏糧食,人民沒有飯吃?就因為糟蹋的東西太多了,所以沒有飯吃。我們信佛的人,對因果尤其要小心謹慎,什麼物質、飲食、財物,你能用就用,不能用就給別人用,但不應該隨便丟棄糟蹋它。所謂:「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飢人。」所以家裡若有剩飯,應該布施給沒飯吃的人,不要糟蹋。
, X" C. |8 B: w7 R8 R! \
0 s( ?. K1 u0 k3 ?) s' _4 j2 Q1 h(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想一想自己有何德行,可受十方之人供養;度量度量自己的德行夠不夠?是全或缺?可受施主的供養否?若是德行不夠,就應該趕快用功修道。" W/ w. A, f: u4 a. E; L  R
# ?7 l8 K: a0 G$ |3 t: q
(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防守自己的心,和離開過錯。離開什麼過錯?就是離開貪瞋癡三毒。吃東西時,不可以分別食物的好不好味,不應該東西好吃時,就多吃點;若不好吃,就不吃,這樣是不對的。: W( g& q: w& B% X" F

" a0 C3 Q" G, T. D(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比丘吃飯時,應把所吃的東西作藥石想。要想:「我為何要吃這東西呢?這是真正的藥石啊!如果不吃這藥品,我的身體就會逐漸枯槁,而不能生存了。」6 o" A2 Z* V1 Q1 ^

# h  g! r0 u& k9 o3 f(5)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我為何要吃這飯呢?因我想要用功修道。如果我不吃飯,那麼站也站不住,坐也坐不穩。因為我想要修道,故不得不吃這東西。」, _- h9 n, c4 h& Y9 C

$ x5 m! a# E  T* _! A比丘在吃飯時,都應該要作這三念五觀。
- j1 ~: c- \2 m$ a
! B" E9 b" p9 D3 x$ r( Z第六:節量食。即是對飲食要有節制、有數量。不可以當覺得食物美味,吃完了又想吃,時刻念念不忘,這樣就沒有節量了。無論看到什麼好吃的東西,假若我每天照例吃兩碗飯,我就一定吃兩碗。不能說這東西不好吃,我就少吃一碗,但若好吃時,我就多吃了三碗,而自己毫無一點節制。每一個行頭陀行的出家人,本來要吃兩碗才飽,但現在只吃一碗半,節量少吃一點,這就是節量食。
  V: \! L0 u" S1 u! r
" O7 N8 m1 g7 C第七:過午不飲漿。過了午時之後,不飲牛奶、果汁、咖啡、茶或蜂蜜,而只喝水。但這是一個很難行的苦行,因為連茶都算是漿,不准喝的。所以是很不容易行的。8 d* u3 F! l. Q7 v' B8 y$ ^
: `" j' y+ W# F9 |( H
這是飲食的五種頭陀行,下面談五種住的苦行。6 u' `( `2 [3 E  y! l, [/ d9 \
, }1 o( s- F. {. C9 [, i' S
第八:住阿蘭若。阿蘭若是梵語,譯為寂靜處。寂靜就是不喧鬧的地方,沒有任何的聲音。這地方是在山林裡、深谷裡,或遠離城市的地方,是修道人最好的修行處。
7 g& L) n* |$ y
1 T( N7 u" @; S/ f. P第九:樹下住。行頭陀行的比丘,要在樹下坐、樹下食。為什麼要在樹下住呢?因為修道人以天地為盧,四海為家,到處都可以住,並且在樹底下,既可避雨,又很涼爽。可是不能在每棵樹下住超過三天,因為真正的修道人,是很清高超然的,為了避免有人認識他與供養他,所以在每棵樹下,住兩宿就離去,就算有人想供養他,但他都已走了,所以這就是不求任何人的供養。* _8 t4 C. S* A0 Z
4 A4 [0 k6 K8 L1 \& I
第十:露宿住。修道人露宿住時,真是以天地為他的大房子、既有月明,又有星朗。這種生活是非常自在逍遙。所謂「月到天心處,風來水不識,一股清異味,略得少人知。」這種天然的生活,是很少人能領略到其中的妙處。! b6 j2 p; a9 P, g; ]6 Z5 \

! B( v6 u& O2 i, I8 D$ l第十一:塚間住。塚就是墳墓,坐在墳墓。坐在墳墓裡邊,即是與死人住在一起,和一些鬼做朋友。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坐在墳墓的旁邊,自己可以修無常觀,明瞭人生是無常的,無論早晚遲速都會死去,死了之後,進到墳墓裡,化成為一堆白骨。在墳地裡坐著修道,能覺悟到一切都是無常,由此就不會生出種種的貪、瞋、癡心,並且也不再有所執著。
: `# y6 Q' X2 C" i4 h5 r
1 F$ Q' W  T: _6 d* S) x( ^# H第十二:脅著席。脅就是脅肋。在印度有個脅尊者,一生從不躺下,而常坐不臥。人若躺著睡,就越睡越想要睡,而不願起來。可是若常坐不臥,則睡一陣就醒了,醒後很容易又用功修行打坐。所以常坐不臥對於修行方面很有幫助。
* s6 i' d6 ]% Y1 w( v
$ R  w9 |1 J/ Y( T! {" P& t有的人或者僅行一種頭陀行,或幾種,而沒有一定的限制,而是以各人的能力而行。摩訶迦葉雖然很老了,可是能如法修行所有的十二種頭陀行,所以他是頭陀第一。
1 |5 O2 w, b3 n0 ?; ?+ @
& E2 x  z5 o: N- Y3 _" d( C$ r3「優樓頻螺迦葉」。4「伽耶迦葉」。5「那提迦葉」。
3 b1 T3 G; h: z9 X$ p+ _7 x' V0 |& @! k: S
這三位兄弟在未皈依佛之前,都是拜火外道。他們認為火是最神聖的,是萬物之母,所以專門恭敬火,向火叩頭頂禮。你說他們這種行為愚癡不愚癡?拜火又有何用呢?但是他們就是要拜。
3 \4 r2 x; z& T2 x1 W' x
; p+ B  f9 M) ~6 j, Y* I「優樓頻螺」是梵語,譯為木瓜林,緣起是他喜歡在木瓜林中修道,他與他的五百弟子住在尼洛迦河邊。再往河下游走,住著他的兩位弟弟。「伽耶」譯為城,或象頭山,他有三百位弟子。「那提」譯為河或江,他有二百位弟子。所以迦葉兄弟們共有一千位弟子。
# B2 v! p( s+ ^+ M% {
1 H: N* H6 h+ @0 t7 }3 E% p佛悟道後,他先到鹿園去度五比丘。度完之後,佛則觀察下一個要度的即是這三位迦葉兄弟。於是佛就去探訪優樓頻螺迦葉,佛知道若能先把他度了,那麼他的弟弟與所有的弟子也都能度過來。可是佛並不能這麼直截了當的說出其來意,故以權巧方法說道:「天已暗了,很難再往下繼績我的路程,可否在你的山洞住一宿?」優樓頻螺說:「有隻凶猛的火龍住在那個山洞裡,牠一定會把你燒死的。」可是佛答道:「沒有問題,牠不能夠傷到我。」因此優樓頻螺就讓佛到那個山洞裡住。果然在半夜時,一隻大火龍口噴燄火,想把佛燒死。可是佛已入到火光三昧中,一點也不受損傷。佛這時即以神力攝龍於乞食缽裡,然後為牠說法,故龍皈依了佛。( T9 S1 U' v% J2 g- K, D

% ?9 A: F3 G$ u0 a& l- U1 U+ `$ F優樓頻螺迦葉真是太驚訝了。雖然他認為自己是個有功夫的修行者,可是也了解到他究竟比不上佛的境界與神力,所以就帶著五百弟子去皈依佛。當他兩個弟弟聽到他已出家成為比丘時,他們也都發心要出家,與五百弟子同加入僧團裡。出家沒多久,三兄弟都證到果位。
2 J& N! [! \5 |8 k) J' G2 A0 G- D1 |0 k0 @( t" _+ k2 `; z
6「舍利弗」。相信大家對舍利弗是很熟悉的。當舍利弗未出生時,他的母親時常與她的弟弟(摩訶拘絺羅)辯論,可是每次都是她輸。但是她懷孕後,立刻發生奇蹟,就是她再與弟弟辯論時,弟弟反而輸了。所以摩訶拘絺羅立刻知道他姊姊胎裡的小孩一定是很有智慧,為什麼呢?他知道他姊姊以前不是這樣聰明,而現在卻如此伶俐,那一定是有個智子在幫著她。摩訶拘絺羅覺得自己的本領不夠,將來與外甥辯論時,若輸了,真是太丟人倒架子。於是他就到南印度去學法,每天晝夜只顧勤奮讀書,以至於沒有時間來修飾邊幅,而留著大把鬍子頭髮、長指甲,所以一般人都叫他為「長瓜梵志」。2 }) }! d1 T+ [
6 {* F3 i/ _  \5 _' m8 E9 [
當他把南印度一切的醫、卜、星、相、辯論法等都學熟悉後,就返家去見他姊姊找舍利弗。可是他姊姊告訴他說舍利弗已跟佛出家了,他即刻大生驕慢,說道:「我這外甥八歲就登座說法,名震五印度,幾百個論師都被他所論敗,這麼聰明的孩子,怎麼可以跟一個沙門出家?這實在太可惜了!我要去見見這沙門,看他有何本事?」故摩訶拘絺羅就去見佛。他見到佛,你猜怎麼樣?他想盡了方法,使盡了所學來的知識,也無法辯勝佛,最後他就和佛立了一個宗;佛問他:「你以甚麼為宗啊?」他說:「我以不受為宗,無論你講什麼道理,我都不理睬,也不接受,看你有什麼辦法?」佛說:「好,你以不受為宗,那你還受不受你這不受的執見呢?」佛這一問,真把他問倒了!如果說受,那就根本沒有這個宗,更與自己相違背。在未辯論之前,他與佛打賭道:「我若辯論輸了,就把頭割下,你若輸了,就要把我的外甥還給我。」但是這回一辯輸,他就立刻返身逃跑,不想割頭了。跑出沒多遠,又想:「我是個男子漢大丈夫,講出的話一定要算數,怎麼可以反悔呢?還是回去把頭砍下算了!」故又跑回跟佛要刀斬首,可是佛說:「在我佛法裡沒有這種方法,你既辯輸,也就算了,又何必斬頭呢?」然後佛就當場為他說法。一說法,他立刻開法眼,得到法眼淨,知道佛法是奧妙無窮,而自己所學來的外道法,卻連佛法的萬分之一都不如。所以他不但不搶回自己的外甥,反而也跟著佛出家。這是舍利弗與舅舅摩訶拘絺羅的一段因緣。4 M% Q1 `# M& g/ w# W/ O0 b* ]
( v0 j$ w8 L: W* m/ c, Y) R; {
舍利弗是梵語,譯為鶖子,又叫珠子或身子。因為他母親叫鶖,眼睛生得如鶖鷺鳥的眼一樣,非常美麗好看,故叫鶖。又他母親的眼睛也好像珠子一般,故也叫珠。又叫身子,就是他母親生出來的一個兒子。「弗」即子之意。
8 h+ A+ q* u, G# L; \9 k' J3 J; I7 H7 T; t
舍利弗的智慧第一,可是神通也非常之大。有一次,摩訶目犍連和他較量神通;當釋迦牟尼佛到別的地方說法時,所有的弟子都跟著去聽法。唯獨這時候,舍利弗在補衣服,摩訶目犍連就去喊他,但怎樣喊他,他只肯補好衣才去,於是目犍連就使用神通令他衣合,舍利弗即將衣置右上說:你舉起來我便跟你去。誰知用盡所有的神通,不但不能把舍利弗拖起來,連舍利弗之衣角也不能動分毫。你看舍利弗之智慧比神通大!本來目犍連是神通第一的啊!但是和舍利弗的智慧相比,卻鬥不過他,足見智慧是最重要的,神通是次要的。; s2 }2 t( q, A1 g

6 U* W+ K" f% @1 [7「大目犍連」。目犍連是梵語,譯為萊菔根,或采菽氏。他的名字叫庇利缽(樹名),因為他的父母向庇利缽樹祈禱求子而生下他,故以此樹名為其名,情形和大迦葉的因緣相同。
; \8 {5 U. U" @: P5 K6 X5 ~) @
! X! w! o* c; s; I6 Z; _目犍連的母親雖然求神,可是不信佛法僧、不恭敬三寶,而誹謗破壞三寶。所以她死後,就墮入地獄裡。等到目犍連證得五眼六通,得羅漢果之後,他即遍觀世界,找他母親。看到他母親在地獄做餓鬼,受大痛苦;目犍連悲慟哀絕,急忙拿一碗飯給他母親吃,誰知飯一到其口,即刻化為火燄。為什麼呢?因為他母親的罪業障太深重了,所以無論什麼可食的東西,一到她口裡都會化成火,而不能下嚥。
9 u% {+ w2 p3 j2 \4 f# U* g' J5 Q% z0 T! o" r4 W
目犍連雖然是神通第一,如今也無法救他的母親,於是即刻去找佛,泣道:「我母親墮地獄做餓鬼,我送飯給她吃,但飯一到她口,即變成火。我今求世尊慈悲哀憫,救救我母親。」釋迦牟尼佛說:「因為你母親誹謗三寶的罪業太重了,非你一個人的力量所能救度。若想救你母親,應該在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時,在這一天設盂蘭盆(解倒懸)供。先供十方佛、法、僧;在十方僧未吃這東西前,你自己不可以先食,應當供完佛法僧之後,方可食用。這一天你若供養三寶,你母親就會離苦得樂。」目犍連聽了之後,就依照佛的方法來設盂蘭盆施供法會,令其母親脫離地獄苦海,而生到天上享受快樂。
4 x% K9 {1 V/ d% R5 H$ x! d+ d  m7 y# a: j
所以每年到七月十五日,每個寺廟都設盂蘭盆法會,超度過去七世的父母和現生父母。但有人問:「我的父母還未死呢?那我怎麼辦?」你父母還未死,但你超度過去七世的父母,現生父母也會得到增福延壽的利益。
4 _0 S+ e2 @$ ?2 u9 Y
. a0 ?! I, `  ~" c' Y目犍連的神通廣大,他是神通第一。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到仞利天說法,經過須彌山的路上,遇著一隻毒龍。這隻毒龍很嫉妒佛,想阻止佛到天上說法,於是口吐毒沙要毒死佛。可是目犍連運用神通把毒沙都變成細軟的棉花,真把毒龍氣壞了!這時牠又現大身,把須彌山蟠了三匝,但目犍連也現大身,比毒龍的身更大,繞了須彌山九匝。這條毒龍看目犍連比牠還厲害,可是牠還不肯認輸。「好!你不肯認輸。」目犍連就變成一隻小蟲,鑽進毒龍的肚裡,把牠的腸胃咬得非常之痛。毒龍受不了,也沒有其他的神通來抵抗,所以就馴伏的皈依佛。由此可見,目犍連的神通廣大。
( k1 K6 W8 q6 D" W& [# j4 I& Z, H# u3 P
目犍連也就是大願地藏王菩薩,因為看他母視受苦,於心不忍,所以也不忍一切眾生的母親受苦。因此他發願要做地藏王菩薩,到地獄管地獄的事,幫助受苦眾生離苦得樂,他的誓願為:「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9 t: `* I6 i5 M3 E. p% j
, V/ @- J/ ^' d8「摩訶迦旃延」。摩訶是大的意思。迦旃延譯為文飾。他的文章寫得非常生動出色。這位尊者又有個名字叫扇繩;因為他出生之後,父親就死了,他母親想改嫁,可是有了迦旃延這小孩子,就好像一條繩把她拴住,而不能隨意改嫁。他又叫好肩,是他的兩個肩膀生得很好看。又有一個名字叫思勝,是他的思想非常敏銳優勝,一般人都比不上他。
! F: o3 a) k* I5 c: v$ M0 z& q3 n' R& w' e4 c
迦旃延尊者善能說法,無論同他講什麼道理,他都能夠舉出許多道理,令人心悅誠服,所以十大弟子中他是論議第一。有一次,一位專門講斷見的外道遇見尊者,問道:「你們佛教說人死了還有來世,但我這道則是講人死了就沒有來世。我有理由來反駁你。你說人死了又有來世,又去受苦。但是據我所知所死去的人,根本就沒有一個再回來說一說他受的是什麼苦,這怎麼會有來世呢?所以我說人死如燈滅,一定沒有來世的。」迦旃延答覆他:「不回來的人,就好像犯罪者,被人抓去判刑關在監獄裡,他還可以回家嗎?那些墮入地獄的人,即是如此!」外道一聽又說:「可是人若生到天上去,我也沒有見過他們回來啊?在地獄裡不自由不能回來,這還有理可講,但是生到天上是自由的啊!怎麼都不見他們回來過?」迦旃延就說:「生到天上的人就好像人從廁所裡爬出來,用清水洗乾淨了;他還會爬回廚所裡,再滾了一身糞嗎?」! U2 Y3 z8 A5 u, j

7 k  C- O: t7 R外道這時真是啞口無言。還有,迦旃延繼續說道:「忉利天上一晝夜,就是我們人間一百年。你想想那些生到天上的人,是不是要先安排布置一番,等到他休息一五日時間,即是人間三、五百年。那時你早已死去,骨頭都爛了,你還能知道他回來過嗎?」外道至此,乃瞠目結舌,無詞以對,完全被駁倒。所以迦旃延尊者是論議第一。無論什麼道理,都能夠講得頭頭是道,滔滔不絕,令人聽得津津有味。
3 A  d: N7 J% x+ f9 i7 A$ T; v0 ~: y+ G& p& l7 g4 B
9「阿冕樓馱」。這位尊者就是無貧尊者,又叫阿那律。在無量劫以前,他曾經供養過一位辟支佛,可是當他供養時,他並不知道彼是一位辟支佛。那位辟支佛的願力是七天才下一次山,化七家門戶的緣,如果在這七家無人供養,他也就不再化緣,而回山去。本來七天以前,他已化不到飲食,而這次也是如此,於是這位辟支佛又要托著空缽回山去。那時候正好鬧災荒,家家戶戶的生活都發生問題,那還有餘糧布施給出家人呢?阿冕樓馱在當時是個窮農夫,每天耕田以勞力來換取生活的安定,而他所吃的米飯乃是最不值錢的粗米。這天中午,他看見老比丘沒有化到緣,於是生出同情心說:「你出家修道的人遇到饑荒年,都沒有飯吃,太可憐了。你嫌不嫌這袋粗米飯?若你不嫌棄的話,我供養你。」
) S# L# m/ m4 n) Z8 t. O- y% W" T! r3 c2 f/ D& D
辟支佛說:「你肯布施給我真好,我樂意接受你這供養,但你自己吃什麼呢?」阿冕樓馱說:「我今天不吃不要緊的。」於是辟支佛就把這袋米飯吃下。吃完後,辟支佛就顯神通,現十八變,說道:「我受了你的供養,你以後生生世世再也不會貧窮。」老比丘為他迴向後,阿冕樓馱仍繼續耕田,不一會兒從田裡跑出一隻兔子來。兔子奇怪極了!直繞著他蹦跳嬉戲,等一下就一跳,跳到他肩膀上不下來。阿冕樓馱想擺脫牠也沒有辦法,故即趕回家,叫他妻子把兔子拿下來,一拿下來,活兔子早已變成一隻光耀閃閃的黃金兔,於是他就把金兔的前腳剁下,拿去賣換錢,雖然金兔子的前腳被剁下來,但等一下又回復完整如初。所以從此以後,阿冕樓馱不但在此生成為一個富翁,乃至於九十一劫他都富貴榮華,這是阿冕樓馱供養辟支佛,而得到不貧的果報。* {1 d, Q) L) H& G4 g

4 B1 c5 y$ f5 e! [阿冕樓馱最喜歡睡覺,每逢佛一講經說法,他就睡著了,鼻息如雷,呼呼大響。所以佛便呵責他:「咄咄胡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阿冕樓馱慚愧無比,乃剋心發奮永不睡眠。七天七夜沒有睡覺,遂瞎了雙目。釋迦牟尼佛憐憫之,教他修金剛照明三昧。不久即得天眼通,而且半頭都是天眼,所以他視三干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羅果。故阿冕樓馱尊者在佛的弟子中是天眼第一。
3 e( l9 O+ ^" V. y; d3 {- Y4 S. N9 v# [6 I# A* [: l
10「劫賓那」。功賓那的父母到四、五十歲仍沒有兒子,於是到廟裡向二十八宿星辰(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之第四星辰祈禱、求兒。心誠所至,感應靈驗,不久生下一個兒子,以此因緣,故取名為「房宿」。劫賓那尊者就是那第四個星宿。在佛的弟子中,他是星術學第一。
! F# M/ j9 O+ k6 `( h9 f/ U$ A) C( p* G3 {0 C; J' c- P
11「憍梵波提」。這位尊者他有很奇怪的動作,即是每當吃完飯後,總像牛反食嚼草似的,嘴裡仍咀嚼不停,故叫牛司尊者,又叫牛王。因為他有這種習氣迦牟尼佛怕人看見他而生譏謗,是會墮落的。所以佛乃叫他住在天上,受天人之供養。為什麼他有這樣的習氣?就因為惡口之果報。過去無量劫前,當他還是個小沙彌時,曾輕慢誹罵一位老辟支佛吃飯如牛嚼草,雖然辟支佛勸他即刻懺悔,但他反而毫無慚愧,更反駁道:「後悔什麼?我反正都不會像你這樣子!」就因為如此的毀罵欺謗,於是死後轉生做了五百世牛,以後轉復為人,但總也脫不掉做牛之習氣形相,飯後仍像牛反食嚼草。這皆是往昔誹謗辟支佛之緣故啊!由此看來,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要謹慎小心,檢點反省自己,不是可以隨便誹謗破壞別人的。
& X( I  I4 d8 T( U# O& T+ z( I4 e; [- _) [
12「離婆多」。離婆多是梵語,二十八星宿中「室宿」之名,他雙親也是祈星而得此子。他又名「假和合」,未出家前,他窮困非常,有次到一所荒涼破敗的亭子睡覺。晚間來了兩個一大一小的鬼,拖著一具屍體。兩鬼見著他,即問道:「喂!你要我們吃這屍體,還是吃你!」離婆多不理睬他們,於是兩鬼商議由大鬼吃屍體,小鬼則撕裂離婆多的每一部份來補上死屍。不久,大鬼吃光了屍體,離婆多的頭目肢軀也全被小鬼拿去補到死屍上。這時,他萬分驚惶:「我全身已被鬼撕裂了,我現在沒有身子,怎麼辦?」
, L5 a9 k0 S2 v2 }2 E$ m- y$ j/ W) d; G, a
他立刻狂跑到鎮上,見人就問:「我還有沒有個身體,請告訴我!」可是誰都以為他發瘋發狂了。等一會,他遇著一群和尚,又問道:「你們看我有沒有身子?」和尚裡有證果的羅漢,知道可以度他出家,乃說:「人身本假,而非自有,你若修行證果,得自性光明,那才是真實不假,你有沒有這肉身,又有什麼關係呢?」他聽了之後,隨著和尚出家,不久就開悟了。因為他被鬼撕裂吃過,悟人身假和合之理,故名「假和合」。  y8 \$ h( z: e/ N3 t5 u

9 w/ a3 F& @, \' i# x13「畢陵伽婆蹉」。這位尊者的名字譯為「餘習」,因為他仍未去盡多生多劫所染之習氣。有一次,他要過河,就叫河神停止流水。這河神是個女的,於是他就說道:「小婢,住流!」因為他是個證果阿羅漢,已有神通,雖然這樣講,河神也不敢不聽他的指使,但是心中極不滿意,敢怒不敢言。這種情形又發生多次,女河神忍無可忍,就去向佛抗議,說:「世尊!您有個弟子叫畢陵伽婆蹉,一點也不尊重我。每次到我河邊,就說:『小婢,住流!』這種語氣,太沒禮貌,對人太不客氣啦!」佛就說等他回來,即刻要他向河神道歉認錯。等會兒,尊者回來時,佛乃向尊者說:「你過恆河時,為什麼叫河神『小婢,住流。』這太不禮貌了,趕快去向她道歉認錯。」於是畢陵伽婆蹉就到河岸邊,合起掌來,對河神笑嘻嘻的言道:「啊,小婢,莫瞋!」如此一講,更把河神激得冒火!她就向佛說:「您看,他當著世尊之前,都還這樣叫我。」佛就說:「你不知道啊!在五百世前,妳是畢陵伽婆蹉的工人,他叫你『小婢』叫慣了,現在妳雖然做了河神,可是他的習氣還沒改。因為你們有這種主僕關係,所以他現在仍叫妳小婢。」河神聽佛這樣一講,也就釋然不再計較了。所以畢陵伽婆蹉尊者,因為多生多劫之習氣使然,故名「餘習」。
% R5 X4 i$ _& P2 Z( Q- `* T+ [0 ^2 b- b3 B- q) }8 ?; r0 J2 H
14「薄拘羅」。此尊者之名譯為「善容」,這是他的相貌非常端嚴莊重。薄拘羅尊者在過去無量劫前,專門修「戒殺」;他精持此戒,不但外表不犯殺,連內心也清清淨淨,不起一絲殺念。因為受持精嚴,故感應得到五不死報。
  R7 `5 j" [' L, A4 B! |5 t7 Z1 W4 p+ j3 r9 w* G' y) P
他一出生就會言語,喜笑顏開的叫「爸爸媽媽」,非常活潑可愛。可是卻把他的雙親嚇得魂散九霄,以為他是個妖怪轉世。於是他母親狠下心來,把他放到炒菜鍋上,底下燒紅火,想煎熟了他。但是煎也煎不死,他坐在火紅的鍋上,若無其事,仍是嘻皮笑臉的極為好玩。他母親忖道:「你這妖怪不怕火,可是一定怕水的。」於是又把他放進一大鍋水裡煮,水滾燙得不得了,但仍燙不死他。" U! [9 h5 n" y# X! Y
( u0 u+ `9 c8 p' q; h
15「摩訶拘絺羅」。這位尊者的名字譯為「大膝」,因為他的膝蓋很大。他就是舍利弗的舅父,未出家前,與佛辯論,打賭道:「輸了斬頭,贏了帶回外甥。」最後他辯輸了。但佛不要他斬頭,而當場為他說法,度他出家。摩訶拘絺羅尊者辯才無礙,能言善道,是辯才第一。他與薄拘羅尊者都是佛的常隨眾(影響眾)。! j* S+ N9 {5 }0 V" V+ p

$ v! U0 b- u7 |' `' K$ F+ }: e; }16「難陀」。佛有三個弟子都叫難陀:難陀、阿難陀、孫陀羅難陀。這難陀是指「放牛難陀」,譯曰「善歡喜」。他因問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足一切智,乃跟佛出家,獲阿羅漢果。他極為聰明,音聲絕妙。
. _) D! T6 O1 ~4 m
! c$ J# ]7 x# u17「孫陀羅難陀」。此尊者之名是跟著他妻子(孫陀羅)而立名,因為他極愛戀其妻之緣故。孫陀羅譯曰「好愛」或「端正」,她的相貌美豔無比,是印度國內第一大美女。因之,孫陀羅難陀極愛戀她。當佛見彼之因緣已熟,想度他出家(他是佛的親弟弟,同父異母)。可是他捨不得嬌豔的妻子,所以不出家。於是佛就設一方便法門;有一天,佛到王宮裡化齋乞食,要難陀把齋飯送去祇桓精舍。難陀是寸步不離其妻,可是又不敢違背哥哥(佛)的命令,於是向孫陀羅解釋要出去的原因。孫陀羅在其手心上吐一口口水,限定他要在口水乾前回來,否則她就不准他再進門了。
7 C' W. n* B/ \8 ~" |
3 H0 Y' \3 g. p, m難陀很有把握他一定在口水乾前趕回來,故答應其妻之苛求。誰知到了祇桓精舍,佛就不准他回家,而要他出家,硬給剃了頭。雖然已出家,可是難陀天天想找機會逃回家去,因為他還捨不得孫陀羅哩!
5 i: t. E5 F3 ~7 I. P% _( ^0 ]; H% E0 e  ^% T
佛看他時時悶悶不樂、無精打采,故有一天帶他去山上散心。到了山上,見著很多猴子在玩耍,佛就問:「你比較一下,是孫陀羅美麗?還是這些猴子美麗?」難陀答道:「當然是孫陀羅美麗了!猴子長得這麼醜怪難看,怎能和孫陀羅比較呢?世尊您分明在侮辱孫陀羅嘛!」佛說:「你真聰明,知道美醜之分。好了,該回去啦!」回去之後,思妻益切,雖然時刻想要逃跑,但都沒有機會。1 z$ a/ O$ k- q; X9 Z6 @
1 q' e  J( K) }" S9 k
佛見他天天愁眉不展,於是就帶他到天上遊覽。看到所有的天宮真是莊嚴華麗,又見到某一個天宮裡,有一群美妙絕倫的天女們。佛就問難陀:「你看是天女美麗?還是孫陀羅美麗呢?」難陀說:「當然是天女美麗了,孫陀羅與天女比較,就好像猴子比孫陀羅一樣。孫陀羅怎可跟天女比呢?」他看見一群天女如此嬌美居然沒有主人,於是就去問一位天女:「誰是你們的主人?」天女說:「我們的主人是佛的弟弟l——孫陀羅難陀,他現在已跟佛出家修道,來世則生到此天宮。我們這一些天女都是要陪伴他的。」難陀聽了欣喜若狂:「有這麼多美麗的天女將陪伴著我,我一定要用功修行。」" g' d  s- {" @9 ~
5 p2 r) _  I' P9 }
這回他把孫陀羅完全拋到腦後,不想她了,而只掛念著天女。所以他一反常態,很精勤用功修行,但佛知道他只想修生天做天女的主人。於是有一天,佛乃帶他到地獄去見識見識。到了地獄,真是陰森悽慘恐怖,刀山油蝸火湯以及各種地獄,令人觀之毛骨悚然,全身戰慄!最後來到一所地獄,有兩個鬼守著一油鍋,油鍋底下之火似著似滅,且兩鬼東倒西歪的大打呼呼睡得香沉。「這兩鬼其是懶鬼,連油鍋都不燒滾它,而光睡覺!」於是難陀就叫醒其中一鬼問道:「鬼大哥,你做工有否人來管你啊?你們怎麼不努力點,怎可躲懶偷安而不燒滾油鍋呢?」鬼大打呵欠,揉眼答道:「你知道個什麼!受罪的人到這來還要很長久時間咧!佛有個弟弟叫孫陀羅難陀,現在已經出家修道,但他只想修天福,期望死後生天。天福享盡後,五衰相現,他就要墮入地獄;等他到此油鍋裡炸,距現在還有好多年時間,所以我們又何必忙著燒滾油鍋?我們的工作是很輕鬆的,天天都可以睡覺。」難陀一聽,頓時出了一身冷汗,嚇壞了!「槽糕,原來油鍋是預備給我的,怎麼辦?」於是佛乃帶他回人間,為他說苦、空、無常、無我之法門。這時他便真心用功修行佛法,而證得羅漢果。1 N9 P% Y2 K4 E  P9 x! K8 K

" i$ F1 y/ Z1 o. k0 e孫陀羅難陀雖然當初很愛戀其妻,可是見著比他妻更美麗的天女,就不愛妻子了。一旦知道地獄的苦,才又真正發心修道。如果不知道地獄苦,他一定不會發心修行的。這位難陀也叫善歡喜,與前邊那位難陀一樣別號,不過這位難陀是「孫陀羅難陀」,他是以妻名來作己名。& S( n; Q) x/ a% S
& v+ f6 v+ J$ S2 }
18「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富樓那譯為「滿」,是他父親之名,彌多羅尼譯為「慈」,是他母親之名,整個名意為「滿慈子」。當他出生時,天上雨珠寶到其家,非常吉祥和瑞。他是佛的弟子中,說法第一之阿羅漢。在法華經授記品曰:「佛告諸比丘,汝等見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不,我常稱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1 ]* R0 p/ U5 a, ^) a* v4 H
# o# N6 c# W* a3 @$ \19「須菩提」。當他出生時,家裡所有的珠寶都空了,故叫「空生」。他父親找算卦先生來占算,算出是吉中又吉,故又名「善吉」,過了七天,家中珠寶又都現出來,所以他又名為「善現」。於佛弟子中,他是解空第一。
; \0 ?4 I4 a4 g- y$ w% @  n# p+ Z) D9 x& F2 X; f+ U8 A# I% s
20「阿難」。這位尊者是結集經藏之阿難,乃佛之侍者。他叫「慶喜」,因為釋迦牟尼佛成佛之日,是他出生之日,所以他父親很高興,為他取名「慶喜」,來慶賀佛。& |. C3 w/ D5 j( n0 k
4 T7 X7 P4 G9 m: F
21「羅侯羅」。是佛之子。佛有幾個妻子?佛有三個妻子,大太太叫俱依,二太太叫耶輸,三太太叫鹿野。羅侯羅是第二太太所生。當她生此兒時,惹出很嚴重的是非麻煩——佛已出家六年了,而他這太太卻大起肚子,生下一個嬰孩,所以佛的眷屬非常惱怒,以為她不守婦道,故有人要懲罰她,怒聲沸騰,醜聞遍播全國——「佛不在六年,而佛的妻子卻有了孕!」雖然宮人向佛之父王保證她沒有越軌,小孩的確是釋迦牟尼佛的,但也無人相信。事實上羅侯羅在他母親肚裡住了六年。外緣逼迫之下,耶輸陀羅就發了個願:「若是我不守婦道的話,跳到火坑裡,我與我兒皆會被火燒死。若我是清白的,天神應該擁護我,縱我跳進火坑也燒不死!」乃造一個大火坑,放柴引火點燃,耶輸陀羅抱著羅侯羅往火坑裡跳下,即刻奇蹟出現——火坑變成一池清水,且從水裡生出一朵大蓮華,托著母子二人。從此之後,大眾悉知是冤枉了耶輸陀羅,國人也了解到此是一件不平凡事,也無人再誹謗她了。
5 {+ f7 |$ q1 \
3 x6 T( m- K' e! G- ]羅侯羅的名字譯為「覆障」,因為過去生中,彼為小孩子時,曾用木頭把老鼠洞堵塞了六天才打開,所以他今生要在其母親胎裡住六年,受那六天之果報。吾人當深自警省,因果循環實在是太厲害了!羅侯羅是佛之子,也不能避免往昔自己所造之惡業,而要在母胎裡住六年,故叫「覆障」。這個「覆障」又是針對著耶輸陀羅說的,因為懷著羅侯羅,而產生很多麻煩障礙。
5 R* x/ u' u- T" F2 U
' }  M7 `* X. A7 k; ~! O究竟佛的兒子是怎樣來的?是不是釋迦牟尼佛的親生子?是的。那麼釋迦牟尼佛是否也與普通夫婦一樣行為呢?不是的。是怎樣呢?因為耶輸陀羅喜歡要個兒子,釋迦牟尼佛用手一指,她就懷孕了。這種講法就好像神話,但是在佛教裡,神話是不勝枚舉。此乃一種不可思議之境界,你若一定要去考證探討,我現在是沒有法子教你懂,只有你用功修道,修到那種境界,即可明徹佛境界是微妙難思議的。1 {) \1 t  `: N3 y
, u" L$ p7 u! l- @$ w8 S+ `
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
! s' }+ j* r4 x! O) N( a7 O# Y
「如是」就是指前邊二十一位大阿羅漢。大眾心裡明白是知,眼睛看見是識,心眼俱明白即為「知識」。知識是對著愚癡來講,愚癡人是不知不識,智慧人是知識。可是道理要講兩邊,你若真的不知不識,這才是真正智慧。真正的不知不識,才能真正的無思無慮。能無思無慮,自己的智慧才能顯現,此方為真正之知識智慧。
9 L0 @* E# N1 {; `) ]- ?+ V9 Y+ K7 R, X0 D3 {( K
大阿羅漢是受天人之供養——應供、殺賊、無生。阿羅漢不但殺賊,連「不賊」也殺。有人問:「這豈不是不講理?」你要知道,大阿羅漢是不講道理的。他們有神通變化,你和他們講道理,是沒有辦法的。為何連「不賊」也要殺?因為在阿羅漢的境界上,認為是不賊;可是在菩薩之境界上,可又是賊了。所以若要迴小向大,不賊也要殺。
9 K( k3 h- ]' q* t1 Q: E0 j* y/ c) n/ J; S& r) U" W- L
復有學無學二千人。
1 j2 b# Q- U( ?7 G1 O
& w1 ~* e3 n* r3 M: a, n) x& r- a小乘四果之聖者中,前三果為有學位,證了四果阿羅漢,方為無學。在此法華會上,有學與無學合起來有二千人。這二千人又表示「十如是」——十法界始自地獄,終至佛界,各具十如是因果之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每一個如是又變成十,十又變成百,百又變成千,此即表示有學無學二千人。4 |/ Q# l  H0 L
) w& s3 ~6 \# \/ z/ ~. h: {
* H- c$ r' U- |9 ?% ~
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眷屬六千人俱。羅侯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亦與眷屬俱。
+ k0 D& s& c6 V1 D% ^5 i$ {; K0 A4 @7 _" ^! {
摩訶是大。波闍波提譯為愛道。這位大愛道比丘尼不只是釋迦牟尼佛的姨母,就是每位佛出世,她都做佛的姨母,撫養保護他們長大。眷屬包括六親、朋友等。大愛道比丘尼與她的六千親戚朋友,同在法華會上。  R. s1 n1 a& n/ ?6 N- H# d( A% L
/ M! k. T  E2 R$ a$ m% t, D
羅侯羅母——耶輸陀羅,也跟著佛出家,做佛的徒弟,成為比丘尼。比丘尼也具有相同於比丘之三義:乞士、怖魔、破惡。耶輸陀羅比丘尼與許多眷屬,在此法華會上。1 V9 s" o: e- Y6 c& ~
# G+ @+ a& q1 t6 w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皆得陀羅尼樂說辯才。轉不退轉法輪。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稱歎。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 p' R; X2 K5 [& v3 m

9 x& |6 D* ?& \0 B% e& V1 \+ C「菩薩」是梵文,具足乃「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覺悟有情的一位菩薩,也就是有情中之一位覺悟者——他以覺悟的方法道理,再去覺悟其他有情。另有二個名稱叫「大道心眾生」,或「開士」。「摩訶薩」是菩薩中之大菩薩,具足七大。3 N- T+ x) e  K4 f0 d3 c$ X1 U1 [% ]
- ~+ x$ _/ b& E- B, t( k" q
1、具大根基:他的根基極深極大。有多大?他植眾德本。從多生多劫以來,所種下的善根,既深廣且博大,這善根就叫德本——道德之根本。他所栽下的善根有無量無數那麼多,故說「植眾德本」。又他不只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而是好像在金剛經上所說:「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在無量無邊百千萬億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佛面前,皆已種諸善根。- U4 v: h2 w) J! e
  g' |+ L& Q$ x3 C
2、具大智慧:這個智慧是怎麼個大?他能發大菩提心廣度一切眾生;雖然普度眾生,可是不著度眾生之相,此即是大智大慧。金剛經說:「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沒有一個眾生是佛度的,而皆是眾生自度也。這就是雖然度生而不著度生之相。不像我們人做了一件好事,就大事宣揚:「我度了多少人出家,我度了多少人發心信佛。或某某人是我度的,某某人是我介紹來信佛的。」這儘是著相。為何著相?就因為愚癡。有大智慧的人,就不著一切相。菩薩應離一切相,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離相,即非菩薩。& F  ?) H$ w, P# f
/ D) g" g, a5 D0 Q
3、信大法:大法即是大乘之法。你要深信大乘實相法門,深信因果,深信般若。佛法如大海,唯信可入。若你缺少信心,即使佛法廣大,也不能度你。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善根從何處來?就是從信心來,從信心所生,所以信乃功德之母親。菩薩摩訶薩深信一切大法、無上妙法,尤其對這部妙法蓮華經,他是特別深信重視。
7 t' V3 \, {( p8 _* z; {8 ~6 z! h$ w: V* q. t
我們對於佛法有真正的大信心,我們也就是菩薩摩訶薩。金剛經上說:「乃至一念生淨信,其福德勝過以七寶布施三千大千世界。」你這一念生淨信之功德,等於以七寶來布施給一切世界,而且如來世尊是絕對知道你這心念,不會令其空過的。所以我們學佛法的人,個個都要拿出真正信心來,才能得到這種相應。
- Y1 }, z: ~; @$ B- P& x  [  h$ }: |, z8 B6 o; K, T; j
4、解大理:在華嚴經上講——信、解、行、證。所以解大理必須依照著信心,首先要信,然後明白,使去實行,而後證得。什麼是大理?就是明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也就是六即佛中之「理即佛」。按著理來說,每個眾生都是佛,可是要修行,才能成佛。如果不修行,而儘說自己是佛,那是沒有用的。譬如你自封為王,整天自吹自擂:「我是皇帝!我是皇帝!」可是有沒有一班文武百官來保護著你?有沒有老百姓來支持?若沒有,你只是個光棍皇帝,有何用?所以按理來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可是要修行,才能返本還原,認識自己本來真面目。為什麼要明白眾生本來是佛?因為實相的智慧,不離眾生心,皆是每個眾生自性所具足的,所以要解大理。8 X2 T0 l$ O+ m3 K$ Y* ^) V
; ^9 ?" K2 F" L, r
5、修大行:菩薩摩訶薩勤修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D6 ]$ t4 T2 v- w# r& T9 R2 k7 c7 H$ O7 [) ?) c
(一)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1、財施又有內財(頭目腦髓)與外財(國城妻子)。行菩薩道,是無我相、無人相的,所以菩薩能捨棄種種,布施一切給人。2、法施就是說法利生,為眾生講說佛法。「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法供養就是為一切眾生宣揚佛法。所以學佛法的人,都應該學習講經說法,把佛法介紹給人。我若知道一點,就向人講說一點;知道十分,就講十分。本照自己所知的佛法,為人講說——這即是法施,以法來布施教化眾生。3、無畏施:即是若有人遭遇到飛災橫禍,心中非常恐懼憂苦,而正在此時,你去安慰開導他,令彼消除一切的恐懼憂怖感,而心生安寧。
  N* }3 F/ J" |' ^0 t
  s, z" h& R+ ?(二)持戒: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十重四十八輕戒、比丘戒(二五○條)、比丘尼戒(三四八條)。
0 z$ Y4 m3 J0 F3 E+ c) c& T& i, p: y- r1 C: P
(三)忍辱:忍辱是一個最好、最有用的方法。你若能忍辱,則恰如獲寶也!好像我曾說過一則公案:有位修忍辱行的老修行,於門口掛上一塊匾,寫上:「我性如灰」,意即他性裡亳無火氣,從來不發脾氣。這老修行晝夜精進用功,性情修得柔和無比。可是此時就來了一位菩薩,試驗他的道行。菩薩到彼門前問:「這幾個字寫的是什麼?」答:「性如灰。」一會兒,菩薩走回來又問道:「匾額上寫的是什麼?我記不得了。」答:「性如灰。」如是來回問了幾百次,終於把火問出來了。老修行冒火的大聲大嚷道:「性如灰!性如灰!你這麼囉囉嗦嗦,儘來擾亂我的修行,你居心何在?」菩薩言:「哈!原來灰還有火呢?」說完,即踴身虛空。你道這菩薩是誰?原來是觀世音菩薩來考驗他,結果修了幾十年性如灰,仍有火氣,考不過菩薩的試驗。觀音菩薩臨走前言:「你還須修行!二十年後,我將再來。」由此可見,忍辱是極端不易為之事,最要緊是沒有脾氣。我以前為人徒弟時,無論師父在不在面前,從也不敢發脾氣。我若發脾氣,他則不食而自責道:「我教化徒弟沒教化好。」因為他老人家不吃飯,故我始終不敢發脾氣。
" [2 j8 I5 f4 f
7 D1 P! A6 @1 H2 i% g* p  K那麼我有沒有脾氣呢?我的脾氣比誰都大,但是出家修行後就把脾氣改了。現在到美國新收三個徒弟;美國人未出家前是無脾氣的,但出家後,旁的還未學會,就學會發脾氣冒火。譬如昨晚有二個徒弟到我面前訴說自己發了脾氣,究竟是誰發脾氣,我也不管,不過這回我立下一則規矩:「發脾氣的人,要在佛前跪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時不准起來大小便、吃飯、喝水、睡覺。」如果你不要在佛前跪,那我就來替你跪。還有,無論誰發脾氣,三個美國徒弟要一起跪。沒發脾氣的,照樣跟著跪。「這有何公道?」就是如此不公道——世間上是沒有公道的。你若是怕,就不要發脾氣。為何叫你跪,且不准吃、喝、睡?就因為你有脾氣,故要修忍。「這師父真厲害,再不敢跟他出家了!」但你若是怕,不發脾氣,就無事了嘛!為什麼要立下這規矩?因為以後若徒弟多了,你打我、我罵你,等會兒又全跑到師父面前告狀訴苦,這樣判來判去也判不完的。修道人怎可發脾氣呢?你若有徒弟,為教化他,對他發脾氣還情有可原。但若對師兄弟發脾氣,是萬萬不可之事。所以說:「忍是無價寶,人人使不好;若能會用它,萬事都能了。」
0 Q! {& r' X: e# D5 y2 ^% m* M
: K; f8 b3 d4 \$ S(四)精進:有身精進、心精進。身精進是拜佛、誦經、持咒等等。晝夜六時皆精進用功,一時一刻也不懈怠放逸。真正用功不是儘作假面具,掛修行招牌;而是自己真實去用功,不在眾人面前造作賣弄。心精進是時時念玆在玆,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 z5 P; K- C; I/ ?/ |) ~+ x8 U
* U7 x; |1 `3 _! Q; f(五)禪定:參禪打坐必須要精進來幫助,有精進,則能忍;有忍則能修功德,參禪打坐入定。若不精進,一暴十寒,修行一天,休息十天,是永遠也得不到禪定的。
! K8 }2 G; e; u9 s$ L3 C0 }* P. N- W8 |8 f, t5 Z
(六)般若:般若度是最重要的,修行人一定要有智慧。缺乏智慧,是很難修行的。有智慧之人,隨時隨地皆是在用功,看見什麼都是智慧——「翠竹黃花無非般若」。好像我有個徒弟對我訴說道:「某某師兄一和我說話,就罵我。」罵「誰」呢?這豈不是愚癡。你若有智慧,就算他罵你,而你不接受此罵,這罵就回去了嘛!譬如有人仰天而唾,唾液不久又再落回自己臉上。或者你可想像彼人在為我唱歌,或說外國語文,如此一來,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才是具有真正智慧。不要整天懊惱道:「他在罵我。」究竟「我」又是誰?菩薩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還有個「我」?出家人要把「我相」趕快扔到太平洋去,不要它。8 f' _% Y6 S  D7 s7 @5 E- `
6 A( }+ v+ j( r
菩薩還要掃盡三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過去心:過去已過,故過去心了不可得。現在心:你若說此時是現在,但它剎那不住,又過去了,故現在心了不可得。未來心:未來還未來,從何去找?未來心也了不可得。你若三心皆了,又有什麼可執著的,一切不執著,就是得到解脫,獲真正自由。
) K4 x$ k, a' s9 i0 b. k+ }
# A8 N' Y  v, d. `9 f: z菩薩又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p8 Y$ [) K# G  H
! X8 N; W2 \: \2 N  w, ^6 y  b  n
布施:菩薩要存布施心,普遍施給一切眾生。' v) ^7 j8 F; T  D

' Y; g) \$ C. y: x; g愛語:菩薩無我相,故對一切眾生常生慈愛心,視彼如己,毫無彼此之分。菩薩自度度他,對每位眾生皆發和諧之語。, \9 a- M( X7 S4 T- y; L

4 v: s0 F' |; V8 v" ~- \1 c利行:一切眾生欣喜利益,故菩薩常行利益眾生之事。0 c  e/ X9 S7 N3 i* X9 D

5 h- d' E" k0 Q2 I2 W同事:菩薩化身千萬億,見應以何身得度者,即以何身而度之。當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時,為要度一群鹿,因而化身成鹿去教化牠們,此皆是同事之一。
# i9 ~& |" l4 b- H1 n0 _' d
/ C: n/ h7 e* \1 E, A行菩薩道要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難讓能讓。這都是修大行菩薩所應具備之條件。$ \/ j& `3 Y! e/ @1 B6 ~

8 F6 s; ]/ V: u" _- c6、經大劫:一劫即十三萬九千六百年。一千劫集合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四中劫合起為一大劫。那麼菩薩要修多少劫?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是梵語,譯曰「無量數」。所以作菩薩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必須要經過三個無量數的那麼多大劫時間,方成為菩薩摩訶薩。+ l1 v8 _: A9 x1 M7 f

4 U8 H. r. j8 N& W6 M  A7、求大果:菩薩求什麼大果?他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果——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成彿。) c4 G. l- I% G* o' ~9 m
, B( T( L# R3 h, `
所以「摩訶薩」具足這七大之意義。在此法華會上有多少菩薩摩訶薩?有八萬人那麼多。這八萬人皆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大道,於此道路只往前進,故說「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有三種不退轉:% ]& \! e! ~7 s. ]

$ _# E/ R# p" H& w9 i* Q  z) n7 f(一)位不退:大乘菩薩不退回二乘果位上。
( O9 A% }' |" N$ p' B+ O: n4 {
(二)念不退:菩薩摩訶薩念玆在玆的行菩薩道,修六度萬行。念念之中只有前進,而不後退,從不會想:「我不行菩薩道了,且作個自了漢算啦!」不會的,菩薩從不起這種念頭。
. u1 ]  J. ~3 Y# p
9 S% Z- ~! M) P* d: W(三)行不退:菩薩精進不懈,只有前進,沒有後退。' H& s( e2 a; w: i

1 l  P/ n! L( w- O: S: E  }「皆得陀羅尼樂說辯才」:陀羅尼是梵語,譯曰「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佛所說的法乃是具無量義)。又名「遮持」,或「咒」——陀羅尼是生善滅惡,遮惡持善,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與戒的意思大同小異;不過所持之戒律是要你自己去守持,陀羅尼則是持誦一種咒,咒力能幫助你斷惡生善。陀羅尼有很多種,菩薩悉得之,且又獲樂說辯才;也可以說是得到樂說辯才這種陀羅尼。
! R  x6 a% ?$ u$ A7 c: L
3 a8 K  s; l) }. U. t, G「轉不退轉法輪」:什麼叫轉法輪?菩薩常轉法輪即是轉不退轉法輪。譬如我們現在講經說法,或把經典翻譯成英文,或把佛法介紹給一切人知道,這些都是轉法輪。所有的弘法工作都叫轉法輪。故我們身為佛教徒,皆應把轉法輪這種工作視為己任,勤力盡心而為之。又好像現在是科學時代,有印刷機、打字機,我們利用此類工具,廣佈流通所譯好之英文版經典,以令每人皆有一份,這即是轉法輪,令佛法川流不息,永遠不斷。我年輕時在東北,學佛法不久時,最喜歡印佛經——幾百幾千部。每逢過年過節,或親戚朋友之生日喜慶,我就送他們一件禮物——佛經,令其能對佛法產生興趣,這是我以前所作的不退法輪。希望每個入都能努力盡心流通佛法,令法輪常轉。. o5 p$ e; z& e5 S0 y% X) o: Q

9 U$ h2 P/ ]7 G0 n菩薩摩訶薩供養無量劫無量諸佛,凡於這麼多諸佛場所,培植眾善德本。培植即是供養三寶,轉不退法輪。你能供養三寶,就是在栽培自己的德行根本。所以這八萬菩薩摩訶薩時時刻刻都得到諸佛的稱揚讚歎:「善男子!你行菩薩道不退轉,真好真不錯!」
( z. X+ t4 e9 g! I+ C& R
6 f6 Y% G, [! n6 `" c1 k/ M菩薩摩訶薩以慈悲心教化眾生,並修養己身。他們善能得到佛的智慧,通達獲得最大的智慧,故能到於彼岸。佛慧即是大智,大智即是佛慧。若能得到大智大慧,便能達到彼岸(波羅蜜)。這八萬菩薩摩訶薩的名稱普聞於無量世界,是一切眾生常聞常念常悉知的。在所有無量無邊的世界中,菩薩能度化無數百千那麼多的眾生。/ U4 |; C7 R( f3 I6 a- U9 s& k

, g# B' a9 v8 l% Z!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寶掌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寶月菩薩。月光菩薩。滿月菩薩。大力菩薩。無量力菩薩。越三界菩薩。跋陀婆羅菩薩。彌勒菩薩。寶積菩薩。導師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
$ M# z+ z$ F1 t- L
5 s4 @, f3 ~+ U這八萬菩薩摩訶薩有八萬那麼多的名字,如果一一列出,這部法華經就太長了,故只把其中為首的幾位菩薩提出作為代表。: `2 d( E# ]" D9 d- a+ a+ C

! G( f  M1 _( v0 X: g; q" C8 c代表為首的菩薩有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是梵語,譯曰「妙德」、「妙吉祥」。這位菩薩智慧最博大,資格也最老。他在過去早已成佛,名曰「龍種上尊王佛」,成佛之後,他則隱大示小,行菩薩道教化眾生,助佛揚化。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乃是四大菩薩。文殊菩薩住在中國五台山,他在此道場所顯現的靈感,是不可勝數,此菩薩的神通妙用也是非常不可思議。
5 _6 ^( l. ^  Y3 t
% C8 v, n9 C5 k5 Z* p7 p5 m6 d中國近代高僧上虛下雲老和尚,曾發願朝拜五台山。他從南海普陀山三步一拜,朝拜山西五台山,祈求這位菩薩的感應,令他也得到大智。三步一拜的路程有五、六千哩路長,你說要拜多久才能拜完?是一段很長的時間。想要詳細知道這事蹟,可以閱覽「虛雲老和尚年譜」,或畫傳。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即是虛老拜到黃河時,正遇上隆冬大雪,乃在黃河邊上,路旁一小攤之空茅棚內避雪。一連幾天,大雪漫漫,虛老飽受飢寒,幾乎快死了。這時來一位討飯的叫化子,以圍棚草,烤火煮黃米粥,供給老和尚吃。食後得煖氣,覺得略有精神。虛老問丐者貴姓名及來處。丐曰:「姓文名吉,來自五台,人皆識我。」過後這乞丐幫著虛老揹衣擔行李,虛老三步一拜時,就方便多了。& {7 ?# B: Y3 w* S  k' ~
. o2 }* t- c, A
路上,他們有時在廟上討住,但廟上的和尚專門欺負這乞丐,又罵虛老:「你朝山就朝山,拜佛就拜佛,怎麼還叫個跟班?你在擺什麼架子?」虛老被人罵,乞丐更是被人罵,甚至不准他在廟上住,被趕到廟外去。乞丐就向虛老說道:「此處離五台山已不遠,我先回去,你慢慢來,你的行李不久會有人代你送上山的。」於是就離去了。果然在途中,虛老就遇到一位駕馬車的湖南官人,幫他把行李載到五台山去,而虛老仍舊三步一拜。等到拜到五台山,問遍所有的五台山和尚認不認識一位乞丐叫文吉,但無有知者。後來與一老僧說及情由,老僧合掌曰:「文殊菩薩化身也!」(文——文殊,吉——妙吉祥。)
. T7 U9 l8 i' x0 A2 J& ^* z- K% U) ~1 M5 D( e# L" M* h+ d
虛老拜文殊菩薩,感應到文殊菩薩來替他揹衣單。他和菩薩在一起有很久時間,但也不知道,結果以後知道是文殊菩薩顯聖,然而已看不見了。故文殊菩薩的妙處是不可思議?因為他妙處故,而化成一乞丐;如果他變成個大富長者,或駕著馬車來幫助老和尚,這也可以嘛!但他不這樣做,他也願隨著老和尚受苦。所以這是大智大慧文殊師利菩薩。) z# z  L. {+ ^6 {2 B. U6 Y
3 E4 ]  w: o3 A7 R$ g! t1 n
文殊師利菩薩是位非常特殊的菩薩,當他降生時,有十種祥瑞發生,此即分別出他是不同於其他之菩薩。文殊菩薩以大智慧而聞名,但你或許會問:「舍利弗尊者也是以智慧而聞名,他們的智慧有何分別?」文殊菩薩的智慧是「實」智,大乘智慧,而舍利弗尊者的智慧是「權」智,小乘智慧。$ u) Y1 v0 r/ Q+ _

- P. M) S- j$ O什麼是文殊師利菩薩降生時,所顯現的十種祥瑞?
5 [2 y  C. N4 Q4 W0 N. {& A. R" T3 h6 C8 j8 w
(一)光明滿室:這光明比任何燈光都亮,代表菩薩的大智慧。  X2 W$ z2 X1 \# G  ?& |
% `3 U% |3 ?* F
(二)甘露盈庭:甘露淨水是極為不可思議的,可治世間上種種疾病。人如果能喝到它,無論什麼生老病死苦,對人毫無威脅。  m  O/ W+ P/ ]# x

0 }, k6 ]. h( s1 N(三)地湧七珍:七珍寶是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為什麼珍寶湧現?因為文殊菩薩已修成極究竟圓滿的六度萬行,所以他到那裡,皆感應珠寶珍玉從地出現。$ r$ `2 ~0 ~; s1 W: S5 c0 G5 }

6 H5 k4 v* w0 ~% m(四)神開伏藏:文殊菩薩的大神通力使得地裂而暴露出地底下隱伏的寶藏。此與第三之地湧七珍不同,這裡是地裂而顯露出寶藏來。
' ]6 }( [; z% H1 t  M* Q" F( ~8 X7 X3 Z" U4 l  X/ l' V* b
(五)雞生鳳子:此項吉事比前面的神開伏藏更不尋常。其實雞只生雞子,可是因為文殊菩薩的出生是一件非常特殊之事,所以母雞孵出鳳凰來。(鳳凰,神鳥也。)
, h: r) Q" B  |, k; w5 N" T" L6 M% Q1 z1 V! f
(六)豬生龍豚:此項吉瑞比雞生鳳子更希奇罕見。你若已覺得太不可思議,且再看下面幾項。7 H3 B2 I8 D& E0 Q2 `1 i

" A& Z+ `) w0 K8 L(七)馬產麒麟:麒麟,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此獸溫馴祥和之至,呂氏春秋云:「刳獸食胎,麒麟不來。」管子封禪云:「鳳凰麒麟不來,則嘉穀不生。」0 p2 r4 ^& i1 a
7 y6 G$ l9 i9 m# t/ v- A
(八)牛生白澤:白澤,神獸名,能言語。它是一種非常稀有且吉祥之神獸,不像牛,也不像馬。
* Y9 B. w- D" P. Y
* g* M! P$ V' f; t$ O; {6 @3 R(九)倉變金粟:你們想這是不是很奇異,有些人認為這太奇異了,故不相信。若你不信,乃是因為你不明白。若你不明白,毫無疑問的,你以前一定沒有聽過這些事情,所以你怎能相信?不過,這世界是那麼大,我們所見所聞極為有限,因此我們若未聽過一些希異的現象,並不足為奇!當這些粟殼轉變成金粟後,即不能再當食物吃。但是,只需少許的金粟,就可換成大批的食物。
6 s# [: {" ~" b; r  ]! ~+ u/ Z; ]# f. z% l6 l7 N4 B& R
(十)象具六牙:我們知道大象通常只有兩只象牙。不過,當文殊菩薩出生時,大象全現出六只象牙來,你說這是不是很希異?
, R& v1 K9 m4 B% m3 m2 s/ P' W' ?3 f3 z9 V9 e  ^2 E" ~
一位優婆塞問:「為什麼象具六牙?」
0 I. Q6 e. e# O) }, X7 t0 H6 K' H% N6 X/ R9 u* O: [! s' s4 V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六牙代表六度,大象代表萬行。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V! y4 e; L' i1 [
( G- L/ b8 {' e* J4 ?
文殊菩薩降生時所顯現的這十種吉瑞,也表示他說法辯才無礙。文殊菩薩是菩薩眾中,智慧第一,具足勇猛實智,說法圓融無礙,假如你們能聽到文殊菩薩的說法,你們就會不希罕我的講法,因為根本無可比較。你或許會說:「我們喜歡聽法師講法,我覺得法師說得很好。」可是你們若聽過文殊菩薩的講法,將會知道他是無與倫比的。
: H0 n5 K* _3 c8 v, \2 E  F
9 ^( p2 ]8 T' I" \5 v, M$ a「觀世音菩薩」:這位菩薩的名字,又叫「觀自在」。「觀世音」——觀察世間的音聲。我們都應認識這位菩薩,因為他最慈悲。像個慈愛的母親,給予眾生所祈求的一切。故在中國有首名聯:「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大弟子,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之教主,在他左側為觀世音菩薩,右側為大勢至菩薩;他們即是西方三聖。當阿彌陀佛不作教主時,觀世音菩薩將接任其位,成為教主;然後當觀世音菩薩不作教主時,大勢至菩薩再接替教主位。
8 W# d# C, T! U/ I% ~6 }+ ^' s: X) [8 ~2 h& x; v: o* B/ [3 T" H
因為觀世音菩薩能化現無量數身形來救度眾生的苦難,所以他名稱為「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他以千眼照見眾生沉溺於苦海中,故以千手護持拔濟眾生脫離苦海,令彼皆至快樂安穩處。
0 ]8 @" Z. O2 g2 ^9 B
% ~( P& q0 e; {4 i% h法華經第二十五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專門說這位菩薩的不可思議神力,我們將在這一品繼續研究。
/ i. \# r/ o& W/ `$ r! \( d3 U* {5 f; X9 C1 ]% C) f
「得大勢菩薩」:就是大勢至菩薩。每當這位菩薩一舉步,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皆發生六種震動,這就是他名為「得大勢」菩薩的原因。什麼是六種震動?動、湧、起(以上形變)、震、吼、擊(以上聲變)。這些震動所起的大威猛力量,是我們現代最強烈的炸彈也不能相比的。不過它們並不是像新製武器,會破壞摧毀一切物,這六種震動毫不損傷任何生物器品。
- s- m5 g1 _" y' j/ o5 \. ~5 u1 t6 i3 h" z4 c) z$ a$ j4 {+ t
得大勢菩薩又叫作無邊光熾身菩薩,因為誰見到這菩薩一毛孔的光明,就可像見到十方諸佛如來的清淨微妙光明一樣。. {) O5 n9 V! Z, B( n
! h, |3 \* s6 ?" w6 Z
「常精進菩薩」:「常」意謂從不退棄。「精進」有兩種,身精進與心精進。這位菩薩於修行道上,從不停止精進。他勤修萬行來教化眾生,非常勇猛精進。他不像我們有些人,剛開始進行一項計畫,若遇著難題就退縮放棄。常精進菩薩從不睡眠,時刻努力工作。他可能經過無量劫這麼久的時間,而試著去教化一個眾生,並且幫助其發大菩提心。他教導這個眾生無數法門,費盡力量與時間,或許仍然無法救度他;雖然如此,常精進菩薩從不厭倦或退失毅力。所以我們想要救度眾生,應該學習這位菩薩的榜樣;如果在這一世,度不了某人,我們應該發心在下一世定要度他,或者更下世、下下世也如此發心,直到成功為止。
0 `* i& \% a( o/ G. \( B8 b/ t- z7 o9 V; I" S( G2 ?( _
另一方面來講,如果你注意到某人常跟隨著你,試著來教化引導你,你就應該立刻奉行彼之訓誨,且生出大信心。那個人很可能就是常精進菩薩,不畏麻煩願力,而經過生生世世嘗試著教化救度你!你不應該再不理他,或不受他的教誨,應該聽他的話!* V8 ~: L) t3 a6 {9 r: E

+ _1 i0 l# s: L: ~心精進意謂從不畏縮於心,從不想:「太難了!」並且你也不覺得教化他人是困苦艱辛的。常精進就是不退心的勤勉努力。+ G8 N3 H1 e9 L% r7 E5 }

; x4 x4 d& O4 ]: t5 t+ f「不休息菩薩」:你或許想:「常精進與不休息到底有什麼分別?這兩個名詞不是相似嗎?為什麼我們需要兩位不同的菩薩名字呢?」( ~. m8 h5 j0 Q9 s

8 i3 N8 \& s+ G! C實際上,不知道有多少位常精進菩薩,也無法計算出有多少位不休息菩薩,他們都是無量無數那麼多。換句話說,如果你於修習佛法道上,時刻常精進,那麼你自己就是常精進菩薩。假若你追求研究佛法從不休息,那麼你也就是不休息菩薩。在這兒必須明白清楚的是——有不可計數那麼多的這類菩薩。: R+ r! c7 f$ d! [
7 |6 o* v" C: I% ?$ W# n
「可是他們究竟有什麼分別?」
" p( R  x+ r, y1 E9 E1 @3 N6 d7 Y. Q+ l. I3 c3 q0 o
雖然基本上他們是相同,但假如你要說說他們的不同,那麼常精進菩薩是繼續不斷的入生死流,以救度眾生;不休息菩薩是經過廣大長遠的時間,在生死流中而從不疲厭。6 w/ G( D4 h2 ^# W& I/ o

' a* B, r: ]# Q( X$ c; S「不疲厭」意謂他不怕疲勞困倦。如果禮佛,或誦經,他不會因一點點的疲倦,就去休息舒鬆。無論做什麼,他從也不休息。不休息菩薩總是非常忙碌,但他絕不起懊喪心,或者無人知曉他所作的善行,他仍是精進不休息的繼續工作。他從來不賣弄自己之功德。2 p' k" w+ \. t" b' P" M
/ _1 S6 S" X, ]8 @2 @
有些居士,常到這裡來廣播他的功德,宣揚自己作了多少功德,或出了多少錢,他這種人十足的與不休息菩薩相反。不休息菩薩經過如恆河沙數那麼多的大劫,從不休息或懶惰。日積成月,月積成年,年積成百千萬億劫,而不休息菩薩從不休息。8 J% C& q- K! @9 I  A( `
; C3 o% o6 |, Y9 Z" b
「寶掌菩薩」:寶就是寶貝,也就是法寶;掌是手掌。菩薩有以他的行門命名(行門——他修行的法門);有的用他的德行來取名;有的用他的本願來命名(本願——他在因地時發這種願來取名)。這位寶掌菩薩的手掌有種種法寶。他掌上第一法寶是如意珠,這如意珠是遂心如意,無所不至。第二手是絹索手。第三是寶缽手。第四是寶劍手。第五是跋折手。第六是金剛杵手。第七是施無畏手,他這施無畏手是對一切都無所畏懼。這位寶掌菩薩在因地時,修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四十二手眼,所以得到寶掌。因為他的掌裡具足一切法寶,故叫寶掌菩薩。
& c! C  J+ X8 Z) f
6 h: A: m' S2 c「藥王菩薩」:聽楞嚴經時,還記得在二十五聖各述圓通,其中就有藥王、藥上這兩位菩薩。這位菩薩在佛教裡有一段因緣:在往昔有位轉輪聖王,他有一千個兒子。一千個兒子一起發願出家修行,就是賢劫的千佛。釋迦牟尼佛乃賢劫中之第四位佛。轉輪聖王另外有個妾妃,又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發願要護持這一千個哥哥的法,每一位佛出世,他都要護法。小兒子見他哥哥發願作護法,他就發願在一千個哥哥成佛時,無論那一個成佛,他都要首先來供養佛;在佛住世時,他都永遠來供養。不是只供養一位哥哥,而是一千個哥哥成佛時,他都去供養。在佛入涅槃之後,到了末法時代,他又發願救度眾生,用種種的藥品來醫治眾生的病。無論火災、刀兵、水災、瘟疫災,藥王菩薩發願來救度這一切有病苦災禍的眾生。所以這是藥王菩薩宿世的因緣。' s' x3 U% Z5 e: F, D  ^
, N. q% z0 Y5 M6 |, `1 y1 O4 J
藥王菩薩專門醫治眾生的病,他不但醫治眾生的身病,也醫治眾生的心病。眾生的身心病都治好了,才能修行。. _" g* }6 e& m9 R

/ r1 f3 N' U  h! O' r2 h「勇施菩薩」:勇,勇氣;施,布施。布施要有一股勇氣,才能行布施。如果沒有勇氣,就不會布施。在六度萬行中,布施是第一。萬行之中,以六度為主體,六度又以布施為主體。所以我們行布施就是包括六度萬行。4 s2 f# ?! o3 a; b) |/ D

- ]4 M8 g7 |9 |& k4 X, ^( D! D/ [布施要有勇猛心,這種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你布施的時候,以一種不思議的精神來作布施,所得的果報也是不可思議。我們作布施是好的,可是如果又想起自己:「我這錢若布施給他人,那我自己又怎麼辦呢?我這衣服如果布施給他人,我自己又穿什麼呢?我這房子布施給他人,那我自己又住什麼呢?」這就是沒有勇氣。一想起自己,就不肯布施——「若我把這飲食給人吃,我自己又吃什麼呢?」一旦想起自己,勇氣就消散了,再也沒有布施的精神。可是勇施菩薩他所作的布施是不假思索,不加考慮的。他看某人有困難,就去幫他,送衣送食,自己能布施多少就多少,總是盡力而為。因為勇施菩薩最勇猛於布施,勇於財施、法施、無畏施,所以叫勇施菩薩。6 S3 W; M* I- Z  M
# H# `2 D* u: N  @& a! f' L' ^5 p
「寶月菩薩」:這位菩薩以寶月為名。「月光菩薩」:這位菩薩以月光為其名,月光能除晚間的一切黑暗。「滿月菩薩」:這位菩薩功德如十五滿月。以上菩薩精持戒律,所謂:「嚴持毘尼,宏範三界,能於國土成就威儀。」毘尼即戒律。他們嚴持戒律猶如寶月那麼光明、圓滿,能作為三界的大模範、大榜樣。所以三位菩薩是寶月菩薩、月光菩薩、滿月菩薩,所以說:「持戒精進如滿月,身口清淨無瑕疵。」% U; C" l% U! ^3 D6 _4 ~8 Q
+ s0 Y& S! z, m( c
「大力菩薩」:這位菩薩的力量特別大,與得大勢菩薩的力量不相上下。「無量力菩薩」、「越三界菩薩」:二位菩薩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怎麼超越的呢?也就因為有大力,因為有無量力。
/ _* H* G* [! p4 D; B
" q; W% |: r& v$ R3 `2 J$ `7 P這三位大力、無量力、越三界菩薩都是修同一種行門——精進波羅蜜行門,向前勇邁前進。現在由大力、無量力、越三界來證明,這三個名字都是一樣的。大力就是無量力,無量力也就是越三界。他們若沒有大力、無量力,也就不可能越三界了。為什麼修精進波羅蜜?就因為皆得大力、無量力,得到超越三界的勇氣。所以他們常常精進不懈,總向前邁進,這是三位菩薩名字的由來。
: D+ j, |3 ]4 B/ f* q# J9 Y! u4 I) f4 d& Y- w( \9 @2 K
「跋陀婆羅菩薩」:「跋陀婆羅」有三種翻譯法:1、賢守。2、賢首。3、賢護。這位菩薩修禪定波羅蜜。
7 k7 _8 C( U0 _9 l  V; t$ |4 c( T- m7 x. j* c1 S# _' A  }& Y
1、賢守:因為這位菩薩能看守住佛的家業,故叫賢守。2、賢首:這位菩薩是作眾賢之首,在菩薩裡是作上座的。他是菩薩中的大菩薩,為菩薩之首,賢人之首。3、賢護:他是聖賢中能護持眾生的一位菩薩。
8 y( H; {9 O, ?2 h$ x3 j7 U( W0 i4 v6 r* g) A% e
「彌勒菩薩」:他又叫作阿逸多菩薩。「彌勒」譯曰慈氏;「阿逸多」譯曰無能勝,沒有任何的天魔外道能勝得了他,他住在兜率內院。他修慈心三昧,也就是修忍辱三昧,對一切眾生都有一種慈悲心,所以每一位眾生見著他,都會發出慈愛心。
1 P+ X4 U0 |5 ~9 [7 X8 Z; N2 K$ F7 P( M6 S9 z% P( h
彌勒菩薩等釋迦牟尼佛不作娑婆世界的教主時,他就來接替佛的教主位。在什麼時候他將來接替呢?有一些外道就講:「彌勒菩薩已出世了。」這簡直是在說夢話!釋迦牟尼佛說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在這個世界(賢劫)每過一百年,人的身材矮了一寸,壽命減去一歲,減到人壽十歲止;那時候再增,也就是每一百年身材增高一寸,壽命增加一歲,等到人壽命增到八萬四千歲,然後再減到人壽八萬歲時,彌勒菩薩才出現於世,教化眾生。那時候也就是龍華三會。所以現在這一些外道,不懂佛法,只會亂講亂說。$ P0 g' B9 z" Q7 A0 K6 |1 Z
3 k6 E! Z: N# J. G0 y# a. b
現在人的壽命大概是在六十至六十五歲之間,那麼等到人壽命減到十歲時,你想一想還有多長的時間?然後再增到八萬四千歲,這又有多長的時候?然後再減到八萬歲時,彌勒菩薩才出世。所以那些邪門外道儘在說夢話。! X7 A: {/ c% N) Q
# n! @* s  I* F0 B
「寶積菩薩」:這位菩薩積蓄很多寶貴的東西——無量無邊的功德。功德就猶如寶貝、法寶一樣。" D" P' |+ T- d, X( ~( x0 S
1 \$ q% H) T& X7 x8 ~! j
「導師菩薩」:什麼叫導師?導,引導;師,師父。他作眾生的引導師父,接引眾生,就是引導人歸向正路,歸於佛道。引導什麼樣的人?引導墮地獄的人。這人墮地獄了,在那兒受罪受苦,也不曉得要發菩提心,也不知道懺悔,所以導師菩薩就用種種方便法門去引導他,教他再發菩提心,走菩提道。$ w! o& f, r4 f* E9 ~0 _. [/ P
; {5 x' E2 X: j, V9 p
「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像前面所說的菩薩摩訶薩有八萬人那麼多。  @& x2 h( c( p, a/ l- R
7 w3 D, x6 q: u$ _, N+ ?/ Y
爾時釋提桓因。與其眷屬二萬天子俱。復有明月天子。普香天子。寶光天子。四大天王。與其眷屬萬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與其眷屬三萬天子俱。 + j4 z+ _' U0 M( h
- N) J- K, z, \% \3 b% Y0 F2 E+ e
# C( q6 |& T0 J4 e  t
「爾時」,當爾之時。那個時候,就是釋迦牟尼佛說這一部法華經之時。在那時有八萬菩薩同時來到法會道場。這八萬位菩薩都是大菩薩,皆是佛之子。佛為法王,菩薩為法王之子。所以在彌陀經上說:「文殊師利法王子...。」在這一部法華經,這些大菩薩都是法王子。
- R) W! C; ~* D$ L
* g' N+ w! _5 T( d" L: ?/ G( T% g佛有三個子:1、真子:就是菩薩法王子。他們是佛的外眷屬,在外邊護持佛。2、內子:一切比丘與羅漢都是佛的內子,佛教裡邊的眷屬。3、外子:一切凡夫眾生等,也都是佛的子,不過是佛的外子,在佛法的外邊,未學習佛法。這也可以指在佛法裡邊的外子;他們雖然學習佛法,但未證果,仍在凡夫地位上。,還未達到聖賢之地位,故叫外子。
/ t1 _# L$ n/ U. X( m
& h" g! ^( E( B6 l: K. L; Z$ J5 t佛的三個子就包括菩薩、羅漢,與六道眾生。三聖六凡合起來就是九法界眾生。( s. p4 O+ i1 b0 X

1 i$ F: ~% }! M, ^3 K「釋提桓因」:是梵語,翻譯曰「能作」。能作什麼呢?能作天主。釋提桓因就是一般人所崇拜的天主、老天爺。釋提桓因在楞嚴咒裡即是「因陀囉耶」——南無因陀囉耶。因陀囉耶也就是釋提桓因。他作三十三天(忉利天)的天主,也就是中國一般人所恭敬的玉皇大帝。他雖在天上作皇帝,但還在六凡法界中,談不上聖賢。所以釋提桓因在佛教裡來說,是個護法,護持佛教。釋提桓因是怎樣來的?他在往昔於迦葉佛時,是個很窮的乞婆子。有次見到一座破廟裡的佛像金漆剝落,於是就發心聯合三十二位女人共同重修廟宇,裝飾佛金身。完成了這種殊勝功德,三十三人命終後,皆感現作天主。做首領的窮女人就作忉利天主,其餘三十二女人就於東八天、西八天、南八天、北八天,各為天主。忉利天是在須彌山頂上,四王天在須彌山半腰。
4 }1 B7 d4 O! K' p8 Y) U
7 t8 b6 O, z# v5 t; p7 I) V9 R* o釋提桓因與其眷屬二萬天人,同時到法華會上。還有明月天子:此天子如明月之皎潔分輝,令人見到心悅清涼。又有普香天子:此天子喜歡香氣,身上常常放香,普薰法界。又有寶光天子:此天子喜歡寶貝,身上有股寶光。普香天子知道一切眾生也都歡喜香,於是放出一種普香於世上,把臭氣全都驅除。如果不是這位天子放香的話,我們人在世上就真的臭不可聞。寶光天子也知道一切眾生都有貪心,喜好珍貴之物,故他放出寶光,滿眾生願望。願滿則會發菩提心。這兩位天子不是只有自己喜歡香與寶,而是因為一切眾生都歡喜聞香與寶貝,所以他們放出香氣寶光,滿足眾生心願。也令眾生覺悟在世界上,有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而發無上菩提心。香是持戒清淨,寶乃無相布施。! }) S7 v, x9 z" h+ e

; K8 N2 y8 f) J+ O+ o* k' w  z又有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多聞天王,北方廣目天王。四大天王住在須彌山之半腰,他們保護著這個世界所有的眾生,故稱為護世四王。四大天王與其同類之眷屬有一萬多天人,齊到法華會上。
3 E$ ]# j* k) e( X3 m- P* y8 N* X- B
, u6 x- B/ W$ S6 g7 b還有自在天子:此天子非常自在,住在化樂天上。化樂天的快樂是由變化而產生的,在其他天上的快樂,他可以把這快樂變化到自己的天來享受。又有大自在天子:就是他化自在天子。他那種快樂不是本天所有的,而是由其他的天,由他化現出來。此天子與其同類眷屬三萬天子俱,同赴法華會。
+ g, T# a' c9 m1 c& v5 T2 q9 |" h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光明大梵等。與其眷屬萬二千天子俱。
( X. A. r  W' J% q" V( B% {
6 k0 q6 ]3 M7 Q! H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語。娑婆世界是個什麼世界?是甜的世界,此世界最甜了。% ]7 X6 Y1 |  }, \4 S) s7 J
$ e. J1 u5 @' U
有人說:「法師啊!我聽您講經那麼久,也沒聽您講錯過,但這回可真講錯啦!我看『娑婆』的翻譯是最苦的,您現在怎麼說是甜的呢?」# ?3 ^4 l  P) I  ^# S4 i: U

5 a( A1 Q& {. M5 M7 t& r「哦,那你知道是苦的,就不要留戀囉!為什麼你還捨不了這世界?為什麼我說它是甜的?就因為我看你捨不得這世界,所以當然就是甜的吧!若是苦的,你早就捨了嘛!」9 I- F1 O5 i1 d5 p

* T  ?0 H0 g8 |( g: J. ?「法師您這樣講,我也沒有什麼話可講。」& C8 f3 U8 y& E% J& v* H: V. `
: h+ e. _% P8 ]# }: e* c
「嘿!你沒有話講,我又有話講了。什麼話?這個世界既非苦,也非甜,而是一個沒有味道的世界。雖然什麼味道都沒有,但麻煩很多,有很痛苦的麻煩。所以『娑婆』譯曰堪忍,堪能忍受一切苦的環境。苦的環境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 g' u6 n& m. v* c7 S) i8 D) K

& ^% x3 V# X2 s/ S7 E- X: ^三苦——3 U% q0 X7 e8 B/ f
- Y* Q$ f6 U& G$ g/ W  Q3 C
1、苦苦:苦中之苦,貧窮困苦,既無飯吃,無衣穿,又無屋住,你說這苦不苦?
8 ~6 s3 @" c" T5 {$ {+ F- U
! ?- |& L  G' D2、壞苦:或有富人,不但有屋住,且還住高棲大廈。不但有衣穿,且還穿最時髦美麗的綾羅綢緞。不但有飯吃,而且所吃的都是珍饈佳餚,山珍海味,嚐盡天下美味。但好景不常,忽然間遭遇意外損傷,或者著火、撞車、被賊打劫...等,所有的富貴快樂都被破壞了,這即是壞苦。
2 |$ h$ M' S6 t* w, m! e2 a( m; B; A8 x% E) j" A
3、行苦:非貧窮之苦苦,也非富貴之壞苦。但還有一樣苦,什麼苦?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病,由病而死。念念遷流不停,如隨波逐流,生生滅滅無有止境,這叫行苦。5 R% p6 g1 D' u( p! v5 t! ^

1 n+ Z6 J1 K/ H& L八苦——# [( P+ B# U. [
) @! q% Y) [. ]1 x3 Q
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愛別離苦:你越愛一個人,但環境逼迫,不得不離開,你說這痛苦不痛苦?- J! i6 D: M" X, m6 V2 F1 U

  |$ s. `- N6 J# x+ h# L4 I6、怨憎會苦:你很討厭一個人,不願與他在一起,而到另一地方去。但到另外一個地方,又遇到另一個人與你所討厭的人一樣,令你頭痛討厭。你說苦嗎?/ S, X9 v, J  y! H

& a( U7 v  p+ E7、求不得苦:你想希求的,但求不到。苦嗎?
3 J' b. q/ W& p- k: Q% e
" z% W, E% M+ \/ o' S  H8、五陰熾盛苦:這更厲害了。五陰(色受想行識)常跟著你,寸步不離,行住坐臥皆與你在一起,如火似的旺盛。這也是苦。
# o' d  a' U! o
: U) R* d  L8 g有這麼多苦,皆堪能忍受,處之泰然。一般人都以為這世界如蘋果,是香甜的,其實吃了才知道比黃連更苦!那麼知道這世界的苦,若於修道上能受更多的苦,總是一定會成佛。6 K% ~. W1 t4 z/ C# m8 z, Z
" r0 r/ b3 `/ [+ ~0 C% ]# ?8 W2 Y
我以前有個弟子果舜,抗戰期間被日本人捉去做勞工,吃不飽、穿不暖、睡不夠,人若修道能受勞工所受的苦之一半,定會成佛的。所以他出家之後,日中一食,長坐不臥,行頭陀行。在我所有弟子中,他是頭陀行第一。; m6 r/ J( A4 C/ d  V2 ]3 ^

7 a1 ^3 \  ^; N以後,他自己不願意再逗留在娑婆世界上,所以用火自焚。燒完之後,身體仍是坐著,等到有人去看,用手摸他的身體,一碰就全落成灰,這就證明他有一種定力。如果沒有入定的功夫,我們普通人用火往身上一燒,定會蹦跳起來。所以無論那個人說自己有定力,能入定,你可以試驗他,用火燒一燒他,他若不跳起來,就真有定力。像果舜自焚化成灰,還是在那兒坐著,這才真有定力。沒有這樣的定力,就不要自誇有定力。所以我自己不敢說我有定力,否則就要受試驗了。
; x4 K! X/ I. N6 u; I6 `! V7 e9 {9 I& M  \: z) W. a  Q6 ?% G
主梵天王:「主」,做主;梵,大梵天王。
6 ]9 l1 ~, I% i# `2 L( O2 _% [  e8 I. |$ h. \- N7 d) h: `
尸棄大梵:「尸棄」是梵語,譯曰肉髻。
' T- o7 L4 H5 |2 [# l+ a" \" K: e- v% f! t
光明大梵等:又有一位天王叫光明大梵,與其他天王等,有一萬二千天子那麼多都來到法華大會。
/ B& y8 X% i9 A  V! X9 @5 d, }9 ?8 z* p) }. _( G* A! E; [: \
有八龍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娑伽羅龍王。和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摩那斯龍王。優缽羅龍王等。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i* Y  O) V3 [" A5 A  v2 M0 s

+ E: {% M6 r1 E4 W. d: M龍在以前有很多,人人都可見到。到今時,龍卻不出現。為什麼現在龍不出現?因為現在人太多了,把龍嚇得不敢出來。
3 C( t( I- i0 E1 c1 a0 n7 c
( K5 u2 p" m& I7 }$ @龍乃屬於畜類,但與一般畜生不同;牠有神通變化,能變大變小,能隱能顯。龍是怎樣做龍的呢?龍的前生是修道人,修道時因「乘急戒緩」,故墮人龍身。現在略釋乘急戒緩。) U1 @3 K) J* F0 W

- c5 w: Z- ?2 |% g「乘急戒緩」:「乘」即大小乘之乘,「戒」即戒律之戒。這人修道雖很急進,但不守戒律,慾念未斷,尤其是淫慾未斷,對戒律苟且馬虎散漫,所以墮入龍身。但因他修大乘佛道很精勤勇猛,所以有神通。7 l$ R" t2 z( X* q8 x: B
  d* c; I0 e$ ?5 |" b" g
「戒急乘緩」:嚴守戒律,但不精進於大乘法。這種修道人來生也為人。做什麼樣的人?很富貴,但不太聰明。他修持戒律很嚴謹,故做富貴人。但他不讀誦大乘經典,不研究佛法,所以沒有智慧,不太聰明。
( v2 d% H2 S% h' n
3 t9 i, S0 R& c7 ]: y3 c「乘戒俱急」:不但對大乘佛法非常精勤的向前修行,戒律也守得精嚴。這種修道人可以開悟證果。若不能證果,也將生到天上去,享受天福。# a0 R) ~( M* Y5 o. n9 h0 s
0 L' f( ]  |5 ^3 o0 Z: C- ?
「乘戒俱緩」:這種人既不修大乘佛法,也不持戒律,一天到晚非常懶惰。早晨睡到十點才起身,晚間早早就休息了。好像「日高三竿身未起,算來名利不如閒。」(一竿大約有三丈高,三竿就有十丈高。)意思是太陽高有十幾丈了,但這個和尚還在床上睡覺未起身。那些求名求利的人不如我這麼清閒,什麼也不做,懶洋洋的更自在。乘戒俱緩者,不守戒律也不研究佛法。雖然掛名出家,實際上不修行不用功。歡喜躲懶偷安,有什麼工作都不去做,儘往後退。但有什麼好吃的,先偷吃些。時常好吃懶做,將來就會下地獄,一天到晚要你吃熱鐵丸子。歡喜吃喔!就請你吃這個。歡喜不做工,不歡喜研究佛法,到那地方不要你做,但只叫你受罪——上刀山、爬劍樹、下油鍋...,令你嚐遍滋味,看你還懶不懶?
* B4 S" v2 P* J8 K9 D7 L! t
4 f8 ]5 B! ~3 h: @' e3 }在此法華會上有八龍王,其餘有許多小龍。講到此處,我就想起在東北時,果舜(前面講他將自己火焚,是個乘戒俱急的修道人,又守戒律又修大乘佛法)用茅草蓋了一間茅棚,請我去為他開光。我帶領果能、果市、果佑數弟子前往。晚上在他的茅棚住宿。於是就來了十條龍,要求皈依三寶。當時天正大旱,沒有下雨,我便問十條龍:「龍是管下雨的,為什麼你們不下雨呢?」
! X" \: u) l7 a. T6 T$ G
9 G3 l* V/ N3 k% j3 [+ T) P + V1 v5 e2 I5 b

3 D2 _& w/ a) K5 k        龍說:「下雨需要有天帝釋吩咐,有他的命令才可以下雨。否則我們是不敢隨便下雨的。」, _6 V' u* O' z: P

$ Y2 ~, I$ R: ^5 J9 G% \當時我跟龍說:「你們應該到釋提桓因那裡去替我請求,我的要求是在我這方圓四十里內下雨。如果明天你們能請玉帝准許下雨,後天我就為你們授皈依,收你們作佛門弟子。」
( b7 i- N. m) m7 a2 E, m! }7 T
9 l  V- H% e( }# E9 L( s我這樣子對牠們講,果然第二天就下雨了,而且只在方圓四十里內下雨,四十里外就無雨下,所以在那後天我就給這十條龍授皈依。授皈依之後,諸龍皆發心修行。& B" y+ ^  O* I. G: F
& P4 Q, ?( `5 i
我給這十位龍王同起法名叫「急修、快度」——意謂快快修以便快快救度所有其他的龍種族。所以牠們現在的工作就是教化龍呢!因當時在這十條龍未皈依前下雨,所以我把果舜的茅棚命名為「龍雨茅棚」。下過雨之後,就舉行皈依儀式。講起這話,好像是神話似的,實際上一點也不是神話,這是我現生的經驗。
+ @; b3 m; _) X& u7 w% l
% q& e: k9 K. q: f0 C龍可以變化無窮,有神通。雖然人看不見,但是有龍的存在。現在在法華會上有八位龍王,皆各有其名。& ?! t! X. `3 W9 I0 {
0 ?; ^" n! Z. V) X* e+ O% B9 w
1、難陀龍王。2、跋難陀龍王:「難陀」是梵語,譯曰歡喜。「跋難陀」譯曰善歡喜。這兩龍王是兩兄弟,以前很不守規矩,但遇到摩訶目犍連尊者把他們兩人降服了,以後就做佛教的護法,所以現在趕來法華會上聽經。他們兄弟兩人擁護摩羯陀國,風調雨順、風雨及時、五穀豐收。所以兩龍王對人很有益處。
9 w4 Y, f# a9 O9 S! u! s
  L% m2 ?2 A+ P: k: q3、娑伽羅龍王:「娑伽羅」譯曰鹹海。這龍王是住在鹹海裡。
% U. d$ s, o, e
& Q. v) e' B) z% N. c3 M4、和修吉龍王:「和修吉」也是梵語,譯曰多頭。一個龍身,有的生七頭、或九頭、或十二頭、或十五頭。此龍王是位多頭龍王。
2 o9 J- I! U: k# R, o
8 M8 A; e9 J; y7 S% A  A8 t4 m5、德叉迦龍王:「德叉迦」譯曰現毒。他能現出很多毒氣,人受此毒,則會死亡。
9 }8 {& x# R* I2 O; e. ]# ~2 F+ K1 h, H% ?, [
6、阿那婆達多龍王:「阿那婆達多」譯曰無熱惱,沒有熱的煩惱。- Z  Z0 N& C* t3 U# h

" ]5 M8 a( Y" M1 b  F+ ^7、摩那斯龍王:「摩那斯」譯曰大身。此龍王身體龐大,叫大身龍王。
0 J) N! L0 p5 p6 A0 P. h
4 b! X! h" o! A; [8、優缽羅龍王:「優缽羅」也是梵語,譯曰青蓮華。這龍王叫青蓮華龍王。
2 U/ R+ K6 }) M  o& c3 ?. k. K% ?5 ]7 }0 Z  x
「等」:不僅僅這八龍王,又有很多其他龍族。每一個龍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帶了許多龍子龍孫、小龍們,皆趕到法華會上來聽佛講經。
" E! A$ {, b" g6 p4 ~
& i% ^9 u% q$ i6 S* S. k: p6 I有四緊那羅王。法緊那羅王。妙法緊那羅王。大法緊那羅王。持法緊那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6 E+ k5 a, v: |* r0 S, |, }+ b+ k4 ?" D) P
不但有龍,又有緊那羅,也是天龍八部之一。「緊那羅」譯曰疑神,因為他好像人,但頭上生了一個犄角。他是玉帝之樂神,常為釋提桓因奏音樂。
: ]  v. I) ^5 R5 k- i! x3 R
: Q  B$ q+ r5 q2 ?( U( i8 |8 b$ A1、法緊那羅王:他有種種的方法來奏音樂。
4 p! U6 T! Y& O6 `1 U- |6 }* K* D9 Q0 w8 s( `- h; u5 {
2、妙法緊那羅王:他不但有法,而且還非常的妙,奏的音樂是美妙中聽,人人都歡喜聽。
% t0 I# ~) Y& ~# l
9 N0 ?  R+ \" r3、大法緊那羅王:他所奏的音樂非常浩大,法也大,聲也大。; l( c6 J1 m  b% {+ r, z
0 _+ s: T# V% R+ t1 s6 ?* Y: n
4、持法緊那羅王:他奏出的音樂,會令人生出歡喜心,依法修行。
' A0 T  s$ L! v/ @7 w9 d" q5 \6 P  E' Y, ~
有四乾闥婆王。樂乾闥婆王。樂音乾闥婆王。美乾闥婆王。美音乾闥婆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z- v- q4 I9 G0 L3 X3 `
0 _0 Y) ^# u$ m, X0 U% q
乾闊婆王亦是玉帝的樂神,為釋提桓因奏輕鬆的音樂。
1 V- z9 ?6 W3 u: i# o7 H1 [% A/ }, m, F- N4 M8 l
1、樂乾闥婆王:所奏之音樂,非常好聽。
8 T- F6 H1 S: c
/ r8 R. Y5 L. H% a2、樂音乾闥婆王:他所奏出來之音樂,比樂乾闊婆王還更好聽。3 @- l3 x7 r$ f  E

1 o- z* w5 {# K3、美乾闥婆王:能奏出非常美妙動聽之音樂。/ m$ m  h9 t* I1 p( W5 C

4 J+ n( u: V. Q+ N& {/ ]4、美音乾闥婆王:能奏優美的音樂,最微妙最悅耳。! J' i& J: k) ^. W/ J: y: q

6 u' Y9 Q5 Y! [% a2 F他們最愛嗅香,以香為食,所以當玉帝想聽音樂時,只要點起栴檀香,他們就帶著百千眷屬來參加法會。
6 F- G5 z0 S/ ^/ R$ e9 F' L- K" S9 G# @3 T% B' J9 {7 Q# d  V
在這部經裡雖有提到能奏各種美妙音樂的神眾,但他們本非佛教所有,而是歸玉帝所管轄。玉帝在皈依佛後,他和他的眷屬部下都成為天龍護法。
* |+ t  E' L+ s+ ~1 s  s2 S" I
& h7 c  y+ {  A7 X有四阿修羅王。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馱阿修羅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侯阿修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 c0 E8 H/ ?+ |- z- ]  y
7 y) [. k  q6 X6 ?7 k& h5 I阿修羅王又名無端正,也稱為無酒,因為彼有天福而無天權,男的面貌奇醜,女的卻很漂亮。他們愛鬥爭作戰,一如世上好戰份子及凶狠之猛獸。3 @9 J9 u2 \; [' G( \! V

9 R1 q$ D* y% U9 A1、婆稚阿修羅王:「婆稚」是被綁之意,被誰綁?被天兵天將所綁也。或譯為最勝,能勝一切情欲境故。# O  q8 l. ^; ?0 |: |

3 v  N8 F8 H2 l: t) @2 S+ D2、佉羅騫馱阿修羅王:此謂廣肩髀(大肩膀),以能荷法故。
: y1 U1 u, z: l% h
7 Z+ }' y+ ~5 x, g! _* y3、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毘摩質多羅」是海水波音之義,或譯為淨心。他是玉帝之岳父。6 M; V9 u- G9 y) H  K( W6 i3 `7 M
, ]5 o) D- I) [# d  R) Q
4、羅侯阿修羅王:此云障持,其身長廣,手持日月,障覆光明,換言之,他時時為煩惱所障礙,以致終日發脾氣。
/ X$ c  j9 K! |1 M& q; ~# `
* L) M! z$ v0 W這四種修羅之眷屬皆來聽聞佛法。' M$ r4 n8 K" U, Y6 I
, w9 z$ C7 i. T; c5 h7 y
有四迦樓羅王。大威德迦樓羅王。大身迦樓羅王。大滿迦樓羅王。如意迦樓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9 I$ \" }9 w' S/ d% S  h3 h
( A8 {( p7 S9 U* F# n, O
迦樓羅王是大鵬金翅鳥,羽毛金色。4 }- L5 z2 e) U' V6 H
' q1 V% X  l+ u1 |
1、大威德迦樓羅王:其威德最大,勝諸同類,能遮天蓋地。
$ t+ p+ [* l+ v6 M# c7 t0 K$ P, ^- i: N+ U
2、大身迦樓羅王:他居住在金剛山大樹之上,兩翅展開長達三百三十六由旬。9 [! |4 S. l  ?

  @/ q; r1 {8 O7 H3、大滿迦樓羅王:此鳥只要往海中一蹲,海水儘瀉,並能以翅搧開海水,及入海噉食而大滿其意。; A6 s1 ?: w; ?/ X! W, e$ {4 R. T

- h; W+ t. p3 z. v4、如意迦樓羅王:此鳥頸上有如意珠。只要他想到吃龍,龍皆自動入其口,非常如意。就因為金翅鳥有吃龍之本領,以致龍幾乎斷種,為了保護其生存,龍王乃求救於佛。佛遂將其舊袈裟給龍王,龍王將之分為一條條線,每一隻龍予一縷線。果然金翅鳥不得食其肉。於是金翅鳥也向佛抱怨,佛於是趁機勸他勿再吃龍肉,並答應以後在僧伽用飯時,分一些給他吃。此四大鵬金翅鳥遂皈依佛陀。現在帶著他們的眷屬到法會聽法。
% f; D) S, c2 J& \& j8 @
! k2 h6 m+ B% `0 @# d6 C韋提希子阿闍世王。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X, B1 e; y* c2 t! `2 f% {2 r

8 m- {: t1 s' M& \6 ^* j. x阿闍世王即韋提希子,是頻毗娑婆王之子,亦是眾王中最兇惡者。因彼曾犯五逆重罪: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及破和合僧眾。他之所以這麼大逆不道,皆因提婆達多(佛陀之堂弟)從中挑撥離間。因為提婆達多早已想謀奪佛位,所以唆使阿闍世弒父、弒母以奪王位,欲仗阿闍世王之勢力來對付佛陀。沒有人性之阿闍世,將其父王囚禁於七重牆門之監獄內,想要活活將之餓死,且不准人見大王。其母韋提希唯有偷偷的將葡萄漿水裝入空心之瓔珞內,然後親自交給其夫作為充饑之用,兩人相對啼哭,痛不欲生,天地間豈有弒父之子?在悲痛之餘,生起求助於佛之心。此念一生,佛馬上得知,並派遣十大弟子之一目犍連,到獄中為彼等說十六觀經,彼等依法修行,果然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0 t. T8 J: k* b' ?# f
4 N, I8 o# }( E  [「韋提希」是思惟之義。5 r/ X2 P6 T- T2 j% C1 e$ L5 ~# s. a' Z

: T: K" ]# f, P& u; G; b「阿闍世」,此云未生怨(未出生前就不吉祥)或為斷指之義。在他出生後,其母極為厭惡之,而將其手指咬斷,故稱折指或斷指。8 {! c* i" R% V. A

+ V! l5 L( u' i/ W( C% r阿闍世王本來罪無可恕,應墮無間地獄,所幸他後來能真正起大懺悔心,改惡從善,皈依佛陀,並帶了眷屬到法會聞佛法,向佛頂禮後,退身就一面坐。# R. R: C' x, k1 S1 z
6 A% q1 t' o9 {- h8 X5 O
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M+ ^! o1 E8 p& Z; {! K  k8 [

, F3 t" t6 E1 @$ Q' A+ Y4 F& n4 C. i這時,所有的天龍八部紛紛向佛頂禮,各安其位。「四眾」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在家男居士)及優婆夷(在家女居士)。四眾另外的一個意思是發起眾、當機眾、影響眾及結緣眾。發起眾——知道眾生機緣成熟而向佛發出問題,有權巧方便之智慧。當機眾——從佛聞法,得道授記,如金剛絰之當機眾為須菩提。阿難及二十五聖是楞嚴經之當機眾。阿彌陀經的當機眾是舍利弗及大阿羅漢、菩薩等。影響眾——大菩薩們早已聽過許多佛所說之法,並已明瞭,但是為了影響他人對法生起信心及誠心,也特地來擁護道場,使他們注目聚神而洗耳恭聽。結緣眾——餘雖預聞,心未明瞭,用為遠因,結緣眾也。彼等亦以物品或食品來供養三寶及與法會大眾結緣。# b* l4 L5 j; ^* n

: `6 C* C, `. V5 r當時四眾弟子周圍旋繞,繞佛三匝,由右邊繞至左邊(因為當時四眾不知如何繞佛,淨居天人就化成人,帶領他們從右往左邊繞,然後退坐一面)。除了繞佛外,尚要五體投地,恭敬頂禮佛、供養佛、讚歎佛。我們在唱讚中有一句「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或「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些都是禮佛作觀的偈語。' h8 A+ A" l4 a* I  V

1 N$ O' ]' ~" ~1 I1 J6 K+ r再講一講結緣之重要性。如果沒有「緣」,即使你對他再好,他也還是對你不滿意。從前,有一位能過目不忘、辯才無礙之法師,天人都來聽他演說微妙之法,只是與人無緣,故無人來聽他說法。因其深明因果故,特地購買許多米,然後到深山飼餵小鳥,並不停的念大悲咒、楞嚴咒加持這些米,觀想所有小鳥吃下此米後,得以托身為人,捨離飛禽身。過了二十年,這位法師再出來演說妙法時,竟然有許多人,且都是年輕人來聽法,都是必恭必敬、五體投地。這群年輕人皆是昔日之小鳥,得其法施故方能為人。為報恩德,特來擁護道場。是故要常與人結善緣,不要以瞋心對人,否則與人無緣,人人皆避而遠之。
9 w0 j5 n# h# c
4 T7 ~8 o8 o9 Q* D0 \+ I/ `' b「供養」,是要用誠懇及真心來供養。真心即是能捨之心,能捨掉所心愛執著的東西。誠懇心就是沒有雜亂心,做事要實實在在,專心一致。6 [9 e" k+ V6 C
. N9 ]! ?3 S# J/ x8 `4 `) I0 y: D
從前,有一個乞丐,因見人供養三寶修功德,而引起他也要供養之心,但因錢不多,只足以購買一瓶油來供養三寶。這時廟上之方丈和尚(具有天眼通)卻出來迎接他,並請他吃素。於此之同時,又有一個富人,也送來了一簍油,有三百多斤,作為供養三寶之用,然而,方丈卻不親自出來會客,只叫知客僧招呼他了事。許多僧人皆不明其意——為何方丈如此厚待一個只能以一瓶油來供養三寶之窮人,卻冷落另一個送三百斤油來的富人?當他們在議論紛紛時,方丈就解釋說:「以一個富人,買二、三百斤的油算不了什麼。然而,以一個窮人份上,能將身上僅有的錢,全拿出來供養三寶,雖然只是一小瓶油,但其功德卻遠遠超過那個富人。這叫難捨能捨,他才是以其真心來供養三寶,他是一位大護法!人在極為窮困時,還會想到供養三寶,這個功德才偉大哩!而一個人今生富有,也就因為他前生所修的難捨能捨、難行能行所積下來的福蔭。」聽完這一番話,眾徒方明白,供養三寶需要有真心及誠心,才名為真供養。
' N* v, a: u* x8 N5 J( W4 E$ U, f( l/ S: |% h
恭敬佛時要身心恭敬,內外合一,尊敬而不輕慢。
% ?8 g) e, [9 V! u0 l
1 Y9 n7 ~8 t  T& ~5 a3 w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 l' e# Y6 G; }  ]. j: Z# c2 G; w

/ B% r6 k9 G0 k( g7 p. P佛說法時有六種祥瑞:(一)說法瑞、(二)入定瑞、(三)雨華瑞、(四)地動瑞、(五)眾喜瑞、(六)放光瑞。
. t4 v1 P5 m# S0 v$ h0 D3 f/ K0 p3 d+ d7 o6 _
佛陀這一次的說法跟以往不同,因為此次是先說法而後入定。佛陀為一切菩薩,在大法華會上,講大乘經典,名為無量義。「大乘經」,有七義:(一)法大——即包括所有三藏十二部經亦包含一切小乘法在內。(二)發大菩提心——由凡夫修至成佛,此心永不退轉,名為發大菩提心。(三)解大藏——明白大藏教法的道理,依教奉行。(四)淨大——能見道而淨心大。(五)莊嚴大——即福智大。(六)時大——佛能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是很長的時間,亦可稱為因大。(七)具足大——是六度萬行都圓滿了,以相好自嚴而得此菩薩果,亦可稱為果大。因為有這七種意思,所以叫大藏,摩訶薩有七種大,但跟這個是迥然不同的。
6 Y" E4 q8 Q2 c: ]! m. c
* C4 z5 F% }% ~「說大乘經」,上契佛經之理,下契眾生之根機,故名契經。在說法華經前,佛陀先說無量義經。「無量義」,即無數量之義。無量乃從有量而來,有量從一而來,一則從無相而來,無相卻從實相而來,所以無量義亦是實相義經。所謂實相無相——無生死之相、無無相、無涅槃相,而無所不相。無量為一,一為無量,也即是實相。甚至連一也沒有,只是人頭上安頭,弄出一個「一」來,這是自尋煩惱而已。
% Y4 \! F- w: a- O
1 B7 C5 L- [% D8 \! p6 M- h7 ^2 `$ X「無量義經」,是教化大乘菩薩的一個方法,「為佛所護念」,無量義經是佛自所證得,下文云:佛自住大乘也,雖欲開示,而眾生根鈍,久默斯要,不務速說,故言護念。- V- {; z, F% X5 k! T1 {6 ^. y
2 x$ H$ ]6 a7 I8 Y
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 m7 d$ |! ~& s( \3 D
' \. R5 u2 q6 j2 k* w
佛說完了無量義經後,就結跏趺坐,亦名蓮花坐、金剛坐。結跏趺坐,非常有助於修道,不會使人昏沉打瞌睡,且易生出定力。由定自然發慧。人能端然正坐,即本有之戒體能現前。一切天龍八部皆來擁護,其他妖魔鬼怪自然會避而遠之,所以金剛跏趺坐是修道最圓滿的一個坐法。現在以一公案來證明其重要性。7 ~' g4 F, _" c2 K$ E5 `  N# J
) c& J3 u: l* Z1 ~
關忠喜是我的朋友,他是一個修外道的,有徒眾三千人,但他卻了解本身無道業,未能了生脫死,為此他急於求正道,到處找尋明眼善知識,但過了三年仍遍訪未遇。7 v  Y8 a8 D- [7 H

4 [  i) t1 p1 c/ F+ @! U一夜,他的姪子關占海,從未見過我,竟夢見我,且求道於我,而我卻用手從他頭頂往下撕扯,剝下了一張豬皮,並說這張孽皮去掉後就可以修道。第二天,我去拜訪他的叔叔時,關占海一眼就認出我,並從他叔叔口中得悉我在亡母墳旁守孝三年之事。兩人驚喜萬分,認為「道」送上門來,竟一起跪下來要向我求道。但我說我沒有道行,不能收彼為徒,可是我能帶他們去找名師。結果因為關忠喜找不到令他滿意之師父,他又回來向我求道。我說我沒有道,不過卻能教他修行之方法,但他必須先學好雙跏趺坐。他果然依法修行。此人雙膝奇大,要學雙跏趺坐實在相當困難。他的一邊腳,蹺起來有半尺多高,怎樣也不能貼地。然而他一點也不怕辛苦困難,仍然堅持要坐下去。這麼一坐,可把兩個膝蓋弄得又紅又腫。過了七十多天,我去看他時,他竟連走路也不行了!我勸他不要過分為難自己,但他卻堅決的說,除非自己死了,否則一定要把它學好。如果連雙跏趺都練不成,還說什麼修道呢?
6 E/ w- T# d/ H) E  _+ |9 r+ y+ t+ K- q
過了一百天後,我再去看他時,哦!他的雙膝不腫、不痛了。非但如此,他還能把腿盤得很好,有志者事竟成,他的雙跏趺成功了!我遂教他坐禪之方法。! O+ O3 U, w) k; W) r6 |
+ H2 o& q+ ^8 S# b* F
他的姪子關占海,一如其叔叔,尋師五年亦未能如願。結果還是再回來,並抓著我的袖袍跪下。我問他:「你做什麼?」他說:「我尋師多年,如今才發覺您才是最真的,希望您收我為徒!」眼看他拉著我的袖子,我就裝著發脾氣,並拂袖而去。那知走了半里多路後,回頭一看——他還跪著!「你在做什麼?」「您不收我為徒,我就跪死在這兒!」為了試驗他的誠意,我再次拂袖而去,這回走了一里多路,回頭見他還是跪著不動,足見其誠意十足,於是收之為徒。他是我在東北所收的第一個徒弟。
! S" ^! f' t: m2 i, z: w% W: `8 ^7 g8 N
" L, g6 c' k- v關忠喜依法修行了五年後,有所成就,就想見我,並要說感激的話,因為他已預知往生的日子。但這一件事他一直都不能滿願,因為由始至終,我都未能與之聯絡。果然,正如他自己所預科的那一天,他便端坐安詳往生了。是日,許多忖人皆夢見有兩位青衣童子領著他到西方去!所以結跏趺坐,對於修道上有莫大的幫助。  }* |: [. N& L! Z" d
4 }6 U0 [+ `; [" I
佛說完無量義經後就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也即入實相定。「身心不動」,身不動即心不動,心不動則身不動,這個真心(非肉團心)本來就不動。這是佛之入定瑞。
2 A7 M+ c3 r( p' ?! Z* A
$ j0 [* P- d4 g/ S6 T*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h8 T# W: r8 h9 ^

0 ?/ w+ H! o5 F這一段文是雨華瑞。在佛陀入定,身心不動之時,天華從天下降。曼陀羅華即小白華,摩訶曼陀羅華即大白華。曼殊沙華是赤紅小華,而摩訶曼殊沙華是大赤紅華。這四種華都散在佛陀身上,及法會所有大眾,皆得供養。這四種華代表四種位置:十住、十行、十迴向及十地;也即菩薩道的四種進度,是修行所必經之階段。
( W1 K7 i  w/ K: \8 N4 b, ]8 F" g8 ]; y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5 s$ _. J8 r: R- X4 Q
3 n" D. Z- G& M$ {+ j& V' T
這是地動瑞。佛陀為了表示法華經之重要,而現出種種祥瑞。普遍十方三世佛的國土,都有這六種震動——震、吼、擊(聲音),動、湧、起(形像)。這些震動喻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將其擴大,六種震動中,每一種內分三種,共為十八種,亦即喻為十八界。如何將每一種又再分為三種?譬如「動」——可分為動、遍動、等遍動。「震」——震、遍震、等遍震。「吼」——吼、遍吼、等遍吼。「擊」——擊、遍擊、等遍擊。「湧」——湧、遍湧、等遍湧。「起」——起、遍起、等遍起。2 X' s( W# [! f: r. F, e
: {, n- s/ _( U; N
「動」,只是一個地方的震動。「遍動」,是一四天下(南瞻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及北俱盧洲),皆為震動。「等遍動」,即三千大千世界皆震動了。
& `' V1 H0 Y8 @6 Q* L2 I  q6 f% d; o9 Y2 x( M7 h" G- l
這六種震動代表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及妙覺。亦即表示,欲破無明,先要經過六次遍動的階段。修習禪定者皆會親身體驗,經過這些階段。對沒有修禪者來講,這只是六根之震動而已。) U! Q( Y7 j; z8 h$ U4 W

. V3 b: y; {" h: o. P. u「湧」,從東邊湧出而西邊落;東湧西沒。東為木,也即青色;青色喻肝臟,屬於眼根。南方為紅色;火也,也喻心,屬於舌根。西方是白色,屬金;指肺部,屬鼻根。這表示「眼」之功德生,則鼻之煩惱滅;眼之煩惱滅了,則鼻之功德生。這六根皆有其功德,功德生時煩惱滅,煩惱生時功德滅,也即是六種震動。北方是黑色,屬水;喻腎臟,屬於耳根,亦與其他五根互相交流功德及煩惱。身屬於四方(眼耳鼻舌皆在其內)。意有攀緣這四方之功能。所以十住、十行、十迴向、等覺及妙覺是外之震動,而眼耳鼻舌身意卻是內之震動。" m; _3 @5 w2 W- Y6 S8 z

& e, s) J+ D+ C/ H- w8 p! a6 P) O6 O* _( B這六種震動是「地動瑞」,表示六根門頭之震動。這六根互相幫忙,結成一黨,狼狽為奸,能造善,亦能造惡。造惡時會使法身墮落三惡道中(地獄、餓鬼及畜生)。但人成佛,亦要靠六根之互相幫助。如鼻子之功德生出來時,眼睛之煩惱則滅。什麼是眼睛之煩惱?什麼是眼睛之功德?當眼見自己所喜愛的色(物質),但又得不到時,就會產生煩惱,隨而起貪著之心,也即是煩惱之根源。然而眼睛也會帶來不少的功德,它能助人看經典,研究佛理,深入經藏;或見到佛像而起恭敬禮拜之心。以此類推,此六根皆具有協助或破壞之功能,就看我們如何去運用它。用之為善,則有功德;用之為惡,必墮落無疑。所以楞嚴經云:「成佛或墮地獄皆依此六根也。」所以說愚癡即是智慧,這個道理跟六根的運用是一樣的。比方說若能善加利用耳根來聞法,佛法聽多後,一通一切通,一了一切了;一知一切知,一覺一切覺。「自性如虛空,真妄在其中,悟徹本來理,一通一切通。」
  ?  w" [  A% [( |' ~4 L- {" z5 ]
9 `0 Q3 M/ Z' O此等道理,可以將衣食住行作為比喻。人為什麼要吃飯?為養命故。穿著衣裳,為禦寒故。所以吃飯、穿衣、睡覺是生命中所不能缺少的。而我們自性卻極需要佛法來滋養,不然問題就會產生。因此就得利用六根來成無上覺道,此謂六根震動也。學過坐禪的人,會有這種震動的經驗,或手,或眼,或耳、鼻、舌、身六根震動之情況。楞嚴經云:靜極光通達,別有一重天;此是修禪之功夫到了極點,現出來之一種境界。如果不起執著,將是一個善境界。% M. j3 W  A9 q9 k+ C& q! {
/ e4 R: c% O8 _
在這個暑假的楞嚴法會中,有人坐禪時,手會自動,這是身體之變化,動則變,變則化。身體的自動,是人在修禪時曾下過一番苦功才發生的現象,但必須經明眼善知識的指點,才不會誤入歧途或生恐懼心,或因此而放棄修禪。其實這種恐懼是多餘的,此自動不外是六種震動之一。佛經上所謂之道理,必定和我們的自性身體都相合,無非是為我們找一條相應之道路,而這條道路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用來對治我們八萬四千種惡習壞毛病。然而人雖有這種種之壞習,卻不能自知,以致終日為塵勞所轉,以苦為樂,一天天往下墮,還不醒覺。因之,佛於此經中以六種震動為喻,來對治六根,作為消除惡習之方法。「震動」即是破除無明煩惱。六種震動是破六種無明;破初果、二果、三果及四果之無明;然後再破十地、等覺之無明,此為六種成佛之階段,也即是六種次第成佛之果位。
! H( x! r) S% h6 F" S. f" Z! ^, K6 [
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及諸小王。轉輪聖王。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一心觀佛。5 Y: s; v6 ~! B
8 J6 v9 L7 I+ @+ F5 x
這是眾喜瑞。
; Q- ]1 f0 t" B5 \! T( U
. {- _1 z, ^1 }' @* Q當爾之時,也即是在六種震動之時,於法會中有大比丘、比丘尼...。「比丘」有三義:(一)乞食、(二)怖魔、(三)破惡。「比丘尼」,其義同上,是出家之女眾。從前,有一位修行者,為了確定自己真已開悟,就去參訪一位已開了五眼六通之高僧。當高僧知其來意時,就開始「考」他:「你有什麼所得?」修行者:「我沒有所得。」高僧再問:「你開的什麼悟?」他回答:「我知道比丘尼是女人做的!」高僧一聽,馬上給他印證,說他真的已開悟了。為什麼說他已開悟?因為高僧知道來者沒有一絲一毫打妄語,他是很肯定的答話。那麼,如果我們作同樣的答覆,是否亦算是開悟呢?非也。開悟不是拾人牙慧,凡是學人已講過的都不是真開悟。除非是自己悟出來,另有一番見地,而這句話又要是從未有人說過的。: Q( L/ ^/ F0 n' _& V- ~

' X0 l3 P( q/ f+ }6 f「優婆塞、優婆夷」,有兩義:(一)近事男或近事女。(二)住在廟裡的男居士或女居士,或稱為近住男或近住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及優婆夷為四眾弟子。此外,還有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諸小王、轉輪聖王...。「夜叉」,是速疾鬼,又名勇健;勇猛捷健之義。此大力鬼神,可以移山倒海,一手把山推至百里外,另一手又將它拉回來。「摩侯羅伽」,是一種比龍之身型較小之大蟒蛇。「非人」,為八部鬼神之一。「轉輪聖王」,有大福報,有千子,又擁有七寶,其中一寶是如意寶珠。此寶珠能令其主人隨時隨地得到所需要的錢物,要多少有多少,遂心如願。此外,他有金輪車,可在轉眼間載他周遊四天下,路程比去月球還遠得多哩!是以,當初若釋迦牟尼佛身為太子時,不放棄王位去修無上佛道,就只能成為一個轉輪聖王而已。有人會很狐疑的問:「佛陀時代若沒有轉輪聖王,那麼,轉輪王到底從那裡來?」轉輪聖王由他方而來,不是我們所能見到或聽到的。「知者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要以為自己所見不著的就說沒有這一回事。一個人除了自己之居所外,尚有鄰居、有城鎮、各大城市等等,因此要把視野放寬,不能以一個鄉巴佬之眼光來看城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因未曾聽說過此佛法,故「歡喜合掌,一心觀佛」。4 T7 U7 V' j4 d) t

; L: F" r: y. N! X! r) i& ~( W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靡不周遍。
1 B' {0 C7 b$ K" T! U" K9 `
1 v: V( V9 [3 a( I- p當時,眾生皆歡喜而專心觀佛,佛亦歡喜,故眉間放出白毫光。這是說法瑞之六——放光瑞。現代之造佛像者,皆在佛像眉間鑲上一粒珠或寶石來代表佛之白毫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東方屬木——象徵春天萬物生長。此喻萬八千世界之眾生慧命皆在佛光周遍普照下得以增長。以上六種說法瑞皆為得度之放光瑞。
# d; P' O- ?  _# e$ E' C+ x/ O0 p9 x  E1 h& `5 M
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
; t' y- a2 a& d4 J+ i& K
$ d* J0 o3 e( U3 a# o* h現在所現的為他方得度之祥瑞。佛所放之光,非但照見此世界之祥瑞,甚至能往下照至阿鼻地獄(無間地獄),此地獄一人下去即滿,多人下去亦滿,受苦的時間和空間皆無間斷。只要罪孽深重,而墮入其中,則萬劫難復矣。「阿迦尼吒天」,是色究竟天,即色界之最上一重天。從這娑婆世界之東邊看去萬八千的國度,可盡見彼土的六道眾生(六趣眾生),每一種的果報皆能清楚看見。1 K1 I9 N  ?0 _, l$ z6 u; y0 Y
2 T# l& z) @& k6 p, l- i. f
「六道輪迴」,是天趣、阿修羅趣、人趣三善道。地獄、餓鬼、畜生是三惡道。阿修羅有時亦可列入三惡道中而成為四惡趣。「天」,是因為修五戒十善而得生天。作為一個人之最基本條件是持五戒:(一)不殺生戒。持此戒者,能得壽命增長,有長壽報。相反的,嗜殺生者,會有短壽命或夭亡之果報。這亦說明人為何有長壽或短命之分。(二)不偷盜戒。偷,損壞他人之財物及福命;盜,即未得他人之許可而擅自拿去某種物件或錢財。果報是在今生或來生中,自己的財產亦會被人偷盜或搶走。如果能夠持不偷盜戒,則得以富貴增長。(三)不邪淫戒。淫人妻女者,將來之果報即被人玩弄,或自己的配偶不貞,婚姻出毛病,家庭破裂等等障礙煩惱。(四)不妄語戒。即不以謊話騙人。然而有些人卻說,我這一生都是老老實實,從未騙過人,又沒害過人,為什麼老是被人騙?被人害?須知這種果報非為一生所造,而是通三世,即過去、現在及未來。從前所造下之妄語業,在因緣成熟時,業報現前,就要受被騙害之果報。經云:「縱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五)不飲酒戒,也包括吸煙、抽大麻、吃迷幻藥、吸毒及麻醉性能使人失去理性之藥品。飲酒會令人越喝越多,喝越多就越糊塗,以致擾亂性情,而做出種種酒後失常之罪行,再回頭已是百年身。現時醫學界對藥品之濫用,亦應列入此戒內。因為過份的使用麻醉或刺激性藥品唯有使病人之病情惡化,使精神更加散亂而不安寧。/ C; {& H9 m' W% i1 G
3 e1 C9 `  y& ]" s. P
五戒,就是做人的根本道理,主要在於淨化身、口、意三業的惡習,更進一步,連殺、盜、淫、妄及飲酒之念亦不起。凡未獲得他人之許可而偷偷的拿去使用,即是犯盜。譬如見人買了一瓶酒,心裡想:好香的酒,是我的就好了,可以先來一杯...這個念頭一起,則已犯了盜戒及飲酒戒。是不是不飲酒的人就不會犯飲酒戒?非也,人雖不喝酒,但也會飲牛奶或其他飲科,若起貪愛執著之念,亦是犯此戒。譬如,見冰箱內有一罐牛奶,於是一念貪起,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就喝,喝完了後不曉得是誰買的。牛奶是小事,但未經他人之同意而喝了,即犯偷盜戒。反過來說,牛奶被偷者,亦應起反省之心,為什麼他人會偷我的東西?哦!那是我前生曾偷他人財物,這是一種報應。以此作為迴光返照,時時提醒自己,以後不再重犯。但是偷取牛奶者則不能說,現在我偷你的,等來生再償還。須知來生可能無物來償還於人。總而言之,一針一線、一草一木,不是自己所有的,若未獲主人之同意而擅自取走,即犯了偷盜戒。其他基本戒的道理亦復如此。
9 a; [7 Z' x* ~4 r( ~' A/ z+ o& g& O, T5 L! P) @8 |. b
「天」的福報是無窮無盡,但極高也必墮落。福報享盡時,五衰相現,還是會墮落。因此,只修天福而不修慧,則永遠輾轉於六道輪迴中。「阿修羅」,亦是修五戒十善,但卻壞在以鬥爭心來做功德,在行善布施時總愛出風頭,爭第一,在眾人前更是以大慈善家之姿態出現,出的錢一定要比別人多。以這種炫耀自我的方式作為布施,簡直是以金錢來買名譽,根本不是真心行善,故所得之功德亦是有漏的。更有一些虛偽之士,表面上靜悄悄的行善,暗地裡卻又故意讓人知道他們在布施——這種偷偷摸摸,自我宣傳之偽君子,比那些在人前大事宣傳自我功德之輩,更為陰險欺詐,屬於陰性之修羅。「因地不真,果招紆曲」。在種因時心不真,將來所得之果亦會變成惡果。若其心不正、好鬥爭、瞋心重,來生會成為阿修羅,因此在布施時不要錯因果,應以真誠及樂善好施之心來行事,才會有善果。「人」,亦是修五戒十善而來,屬下品之五戒十善,阿修羅是中品之五戒十善,而天是上品之五戒十善;這三種皆為三善道。5 X; Z; r& V! S6 j3 X

1 a' N% S) l! z; F: [  i* f% s三惡道之果報皆由貪、瞋、癡而起。「貪」太多會成為餓鬼。人在生時太貪吃,結果死後什麼也吃不到,一無所有。「瞋恨」心太重者,會在死後入地獄受種種苦刑,如入油鍋上刀山或劍樹等等。因此脾氣壞的人要改過,沒有脾氣的則不要使之生起。學佛可以使人明是非辨事理,明白因果後就不會有愚癡的行為,而能得般若智慧。人太過愚癡,則其果報會隨其業力而淪為畜生。愚癡的言行即是誹謗三寶、撥無因果,自己不但不信佛,還慫恿別人也不要信佛,自以為很聰明,硬說學佛是很笨很迷信的事,結果得畜生之果報。& S7 k% `( L) I3 x# B

3 t9 m! x( M# t: W# }所以在六道輪迴中,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成佛之因可成佛。但若是種下地獄之因,定會下地獄去,是以要上升或下墜之權力,皆在人本身之抉擇。六趣眾生之種種相貌皆在佛陀之白毫光顯現出來。這一段是他土六瑞——(一)六趣瑞。(二)見諸佛瑞。(三)聞說法瑞。(四)見眾得道瑞(證果瑞),是人法一雙。(五)見菩薩行行瑞。(六)見諸佛涅槃瑞,是始終一雙。「白毫光」,表示中道了義,不偏左,不偏右,而在兩眉之間;亦表示法華經圓頓法門,中道實相之道理。
# i; f  w7 d9 e8 O$ g; V
6 f6 k' R1 K$ R( x; j2 x) r5 x: i白毫光能伸能縮,近時亦能照遠,猶如琉璃筒,光明遍照。這情形就好像在黑暗中,忽然開了手電筒或車頭燈,一道光明劃破黑暗而直射向前,能照遠處。而此白毫光是遍滿整個宇宙虛空,隨意照那一方皆可,現在所照的是東方萬八千國土。佛陀在過去沒有示現眉間放白毫光,只有在法華經法會中才現此瑞相。在楞嚴法會中,佛陀說法時,是從肉髻中湧百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這兩種光皆有不同之意義。人只要能聽到法華經中之一偈一句,即能種下成佛之因。但要多久?這可不一定。能聞法華經者,皆有善根因緣。故佛法與我們有重大關係,可以使我們悟道成佛。有些人卻不以為然,還說我才不相信我會成佛。然而,佛法是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容的。盡法界的眾生都包含在佛教內。即使他現在不相信,將來他也會相信,也能成佛,這就是妙法蓮華經微妙之處。
1 x2 E$ E4 G8 r" J- U5 I% q' V2 W+ Z: l& z. e9 o6 q5 B1 ^
又見彼土現在諸佛。/ e9 C  h: N) _4 Q* j
" }6 F3 }1 X. p, ?$ m- ?2 A% F* z& k
這是見諸佛瑞,是聖和凡相對;聖是佛,凡是人。如來之白毫相現出了諸佛國土及諸佛,在教化眾生。是以白毫光又有兩義—(一)應機設教。(二)斷惑除疑。像阿彌陀佛亦有白毫相光,如阿彌陀佛讚偈云:「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表示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光明是無與倫比。「白毫宛韓五須彌」,眉宇間所放出之白毫光不停的在轉動如龍舞,光之寬度如五座須彌山。「紺目澄清四大海」,清澈明亮的眼睛如四個大海水。「光中化佛無數億」,彌陀佛於白毫光中又再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亦化成無量無邊之菩薩。「四十八願度眾生」,每一願皆令眾生成佛。「九品咸令登彼岸」,人可分為上、中、下品,從三品中又分為九品。故九品蓮華即上上品、上中品及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及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及下下品。這九品之眾生在阿彌陀佛加被下都能登涅槃之彼岸。- \4 S% d2 g! [+ @; d/ y; x8 ?
5 r8 [8 k. G/ f: j
釋迦牟尼佛之白毫光亦大如五座須彌山。在觀佛三昧海經云:釋迦牟尼佛在出世時,白毫光是五尺,修苦行時是十四尺,成佛時則有十五尺。白毫相中間空,白色如琉璃筒——表示常樂我淨,即涅槃四德。中間空代表中道,亦是「常」之義。其相柔軟表示「樂」卷舒自在,隨意的可長可短代表真「我」。白色是清淨,亦喻為涅槃四德——常德、樂德、我德、淨德。是中道、實相之寶印,於白毫相光中又見他方國土之諸佛,而釋迦牟尼佛由出生乃至於涅槃,一切修苦行,種種相貌及功德,亦在光中顯現。
4 ]' c# t3 L: j
- U# _8 r: h9 }及聞諸佛所說經法。并見彼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修行得道者。復見諸菩薩摩訶薩。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行菩薩道。復見諸佛般涅槃者。復見諸佛般涅槃後。以佛舍利起七寶塔。
. Q+ _1 s# C) |% v. A6 p* ~$ X
9 `% R3 q( @$ J* P& Y  t這是聞說法瑞。諸佛皆在每一個國土說法教化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及優婆夷),使他們依法修行而證得阿羅漢,或成菩薩,或得佛果。此為證果瑞。是人和法相對,亦即聞法瑞和證果瑞之相對。「復見諸菩薩摩訶薩」,又見菩薩及大菩薩。「種種因緣」,以種種因緣來修種種之法門及教化種種眾生。「種種信解」,指四諦法、十二因緣,或六度萬行等之種種信解。「種種相貌」,以種種行門,修種種法。「行菩薩道」,佛陀之白毫相光由此土到他土,表示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即行菩薩道。. {! y& ?& D4 T; m7 W. ^
: j$ _: ]# X1 V( f
「復見諸佛般涅槃者」,「復見諸佛般涅槃後」,「般」,是入滅之義。涅槃是不生不滅,圓寂之義。功無不圓,德無不寂——功德圓滿。此現諸佛施教化眾生之事畢,收無量法還歸一法;示現滅息教化。乃至起塔而做佛事,是以表示始於出世,而終於像法。「以佛之舍利起七寶塔」,以佛之舍利來建塔。「舍利」,是靈骨之義。這是在佛入滅後,以火焚之獲得的舍利,其數無量,故建塔而供養。「塔」,有兩義:(一)方墳。(二)高顯。此七寶塔供養舍利,表示佛之法身所在,這是現佛涅槃瑞。菩薩行行瑞及諸佛涅槃瑞,是始終一對。菩薩為始,佛為終。以上所講皆為他方國土瑞。「涅槃」,有四種:(一)自性清淨涅槃。(二)有餘涅槃。(三)無餘涅槃。(四)無住處涅槃。
, U1 D* q& O* Q* {' v& b. T  F: G1 d0 l, ?9 k
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今者世尊現神變相。以何因緣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於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當以問誰。誰能答者。復作此念。是文殊師利法王之子。已曾親近供養過去無量諸佛。必應見此希有之相。我今當問。/ e/ L  r1 T& X7 O/ }- ^+ T

( l5 A. x" T3 ^3 u' q* f彌勒菩薩是當來下生之佛,是補處菩薩。「彌勒」譯為慈氏;又名為「阿逸多」,無能勝之義。他以慈眼平等視一切眾生而不起分別心。現在他不明白佛陀為何要以白毫相光現神變相(化現神通力,變淨土相),於是引起他一連串三個念頭——為什麼佛陀要現六種瑞相?今世尊入於三昧乃不可思議希有之事,應該問誰?哦!可以問文殊師利菩薩,上座法王子。他曾經供養過去無量諸佛,自然會明瞭此希有祥瑞之事,我就應當去問他。「文殊師利」,妙極或妙樂之義。為何彌勒菩薩會起疑問呢?因為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九地菩薩又不知十地菩薩,十地菩薩亦不知等覺菩薩之境界;何況是佛境呢?所謂庸人不知智者。庸愚之人不知有智慧者之境界,不是過之就是不及;心散之人不知定者。總是心神不寧,瞻前顧後,心根散亂,不會了解人定之境界,所以凡夫不知聖者,小乘不知大乘。舍利弗是小乘阿羅漢中之大智者,可是舍利弗又不能了解菩薩之境界。一般菩薩又不能明瞭補處菩薩之境界。「補處」,將來補釋迦牟尼佛之佛位。彌勒菩薩也就是一生補處菩薩。然而,補處菩薩又不知尊極之佛果菩薩,是故他才會起疑念。
) y2 }# o; @! |* X$ Z# t/ |) T, c$ M# e6 \4 ~* R" h
爾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當問誰。
+ H8 Q7 ]* x: y+ n, ^/ i4 Q. H$ T1 T  O- k" |4 j  D
不但是彌勒菩薩,連這四眾及天龍鬼神等也起了懷疑之念頭,為什麼佛陀要現光明神通之相?其實彌勒菩薩並非真的不知佛陀現瑞相之因緣,他也曾供養過無數過去諸佛;他只是為了請法,為了替大眾釋疑,才現懷疑之相而咨詢文殊師利菩薩。( y+ u$ s2 S$ K9 D& G' q

6 J0 E: @: O$ I: D$ P7 Y  ]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又觀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眾會之心。而問文殊師利言。以何因緣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於東方萬八千土。悉見彼佛國界莊嚴。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J( m8 ^& j' a# E1 M5 `- d

/ R' Y9 {3 p2 k' y# o這時彌勒菩薩欲求開示決疑,又見四眾弟子及諸天龍鬼神等生出疑念,於是問文殊師利菩薩。「鬼」,分為餓或飽鬼。鬼之義為皈也,皈回去。人人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因無明煩惱而造業,死後由其業力帶去(皈去)地獄、餓鬼道。因為生時不會好好利用此「人身」來修善,死後方知錯用心,走錯路了,以致背覺合塵而沉淪於苦海中,苦不堪言。但是若能及時回頭,知迷返覺,佛陀亦能令之登彼岸,終能成佛。「神」,天心之義,有神通及自然之感應。彌勒菩薩對文殊師利菩薩言:「請您慈悲告訴我們,什麼因緣,佛要現此希有神通之相,放大光明而照於東方萬八千土?同時又俱見無數億佛之國土及佛宣說法相祥瑞。」以目前科學界最先進之發展,以為登陸月球或發射人造衛星到別的星球就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似白毫相光早已悉知悉見一切宇宙多度空間之祕密。顯現在白毫相光中之萬八千國土,一切眾生及諸佛是那麼清晰、美麗而莊嚴。為了令眾生明白佛意,於是彌勒菩薩再以偈問曰。
! J% a( w% Q: B+ E! y
+ B5 n% l1 J) u. k! ^9 r
  e/ ~3 g* `; n+ N% _. O. ^/ `文殊師利    導師何故    眉間白毫    大光普照    雨曼陀羅
9 o0 x( ^8 R' x9 O
$ D& v& E( x6 A+ ]' z曼殊沙華    栴檀香風    悅可眾心    以是因緣    地皆嚴淨/ ?- J- Q( A& x4 B4 L
3 h1 I7 y7 d! l% J( h1 S+ B$ H
而此世界    六種震動    時四部眾    咸皆歡喜    身意快然# |9 i# _+ e: A3 \0 p% ^& L& I( y

" _2 x. o8 i2 W* k得未曾有
+ O4 n% [9 X- e# x9 [1 T- k

5 H9 y" d6 Y) W4 C文殊師利菩薩,我們的導師——佛陀何故眉間白毫,大放光明普照呢?「導」,是引導。導師即是釋迦牟尼佛。他引導我們從黑暗走到光明之路,回到老家去。是那一個家?常寂光淨土也。這時天上降下白色及紅色的曼陀羅及曼殊沙華,不但美麗柔軟,並且散發出栴檀香味,直到周圍四十里。所以眾生皆歡喜而滿足。天華既集,地則莊嚴而清淨,而此世界,又發生六種震動,四眾都因睹瑞而身心暢快喜悅,這是前所未有之希有事。  A6 F/ _7 I  |. ~) q- p
0 j" T- x% y" q5 R: b
眉間光明    照於東方    萬八千土    皆如金色    從阿鼻獄2 S, Z% J6 `5 T+ ^( T7 g5 L- ?

; y+ g5 n; @2 l) S5 n$ Y上至有頂    諸世界中    六道眾生    生死所趣    善惡業緣
9 B4 M8 v" N# ^- d5 |7 U! ]
5 w# ^8 V8 b9 h. T8 S/ M受報好醜    於此悉見

3 @8 |3 ^( t. P, t
1 m3 @$ j. b  w5 b2 t3 Q+ T6 H佛陀之中道白毫光先照東方,再照滿八千土,乃至整個虛空,皆成了金色之瑞相。「從阿鼻獄,上至有頂,諸世界中。」「有」,是欲界、色界及無色界。有頂即是三界中最高之非想非非想天。此天界原為無色界,無形色故不可見,但卻於白毫光中而能承光遠見。眾生在六道輪迴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輾轉難出。生死即是所趣之五陰(色、受、想、行、識,也即指精神與身體)。「善惡業緣」,是趣因,「好醜」,是趣果。正是善惡兩條路,修的修,造的造,看你住那邊跑而已。修的是修善業,造的是造惡業,要上昇或下墮,全在自己掌握中。人身難得矣,若不趕快修五戒十善而行惡,則來生不易再為人。
  U; K2 \( x- g5 e: W1 {. f
3 W0 s8 o/ H) Y: p「受報好醜,於此悉見」,這是就因地而說。修善者得好的果報,若造惡則得醜之果報。這一切都是順心性,順著業力而趣。故眾生於六道中互相造業而互相受報,輾轉輪迴,旋出旋入,永無了期。這一切業緣果報,皆在白毫光中盡見。; Y% c3 x! y+ a2 L+ }
& u* }* N" _1 G+ Y
又睹諸佛    聖主師子    演說經典    微妙第一    其聲清淨
2 z6 e( t2 P! L+ W" F$ F+ A' v- Y* ^! h3 a( ~( h
出柔軟音    教諸菩薩    無數億萬    梵音深妙    令人樂聞
+ H  e! e3 t# ^( _" O$ {" w! k8 `6 S" F! M  i# @) a$ a
各於世界    講說正法

* Q5 v, `# \5 |3 e% T2 \
  E: G' K- b0 U+ b# i8 j又見諸佛,佛是聖中之主,猶如師子一般。這一種法既微且妙,極為希有。佛之聲音非常清淨,言詞非常流利圓滿,既響亮又柔軟,悅耳動聽。每一個人歡喜那一類的聲音,佛陀就能以那一種聲音來說法,教化無數億萬菩薩。「梵音深妙」,這種清淨之音非常深妙,令一切眾生歡喜信受而深信佛乃勝智。同時他方世界每一位佛皆在其世界演說正法。9 w4 h, ^  A- f) _) d7 A' R

) ^* j, q& ?! d" r5 c種種因緣    以無量喻    照明佛法    開悟眾生    若人遭苦6 {' \; h, L; j  B5 b
) G8 h4 G  N; A/ j
厭老病死    為說涅槃    盡諸苦際    若人有福    曾供養佛7 C# a6 T1 v2 \& h4 R1 o6 W5 T

0 W- j1 m6 a8 K! W志求勝法    為說緣覺    若有佛子    修種種行    求無上慧8 B- ?% p: y$ ]9 q" \
, R1 N$ B& z- V9 s$ s1 p" }
為說淨道    文殊師利    我住於此    見聞若斯    及千億事  Q, @9 N0 F6 h; h' a8 o5 i7 d" }

9 X8 f. S4 E, ~* W& p如是眾多    今當略說    我見彼土    恆沙菩薩    種種因緣- `$ n3 b# [' g' u4 E
" {. @1 h# P( p- z% r3 a2 n
而求佛道    或有行施    金銀珊瑚    真珠摩尼    硨磲瑪瑙
" S8 R% o0 g5 u+ g9 q: C
4 ?! m3 G2 T. [5 f+ X全剛諸珍    奴婢車乘    寶飾輦輿    歡喜布施    迴向佛道; R* ^6 W1 c$ @2 e* J- Z

* Z! F! s$ a3 W5 y: M8 Q/ u' K% `6 w願得是乘    三界第一    諸佛所歎

1 s: o$ x' v+ u8 p( L
" @& K& @3 P) Q  `8 S; m「種種因綠」:因為人有種種根機及種種習氣毛病,是故要以無量比喻而為眾生說法,使他們得以明瞭真正之佛法,而依教奉行。「照明佛法」:以智慧之光明來了解一切佛法。「開悟眾生」:使眾生之智慧及菩提增長,一如金礦,若不將它開發,則永遠不會取到真金,這也是比喻。人本來具足佛性,可惜不能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但若能遇善知識為其點破,及諄諄善誘,則可依教奉行而得返本還原。所謂「且破心頭一點癡,十方何處不加持,圓明佛眼常相照,只是當人不自知。」
2 v9 C0 `$ ^3 {& R& E$ i
( S7 p: ]9 I" w& b「若人遭苦」:一般的凡夫,雖然身心皆受苦,卻不知是苦,反而以苦為樂,於是苦上加苦;越受苦時則越要造苦。無明煩惱為苦之來源,可是人卻執著而不願捨棄它,故不能脫離苦海,反更墮入地獄,永遠受苦沉淪而不能自拔。而外道亦為要了苦而尋求門路,卻摸不著了苦之路,終因背道而馳,墮入餓鬼道中。
: a3 j; b4 Y5 B# {6 I% C) q5 o% F7 Q
有些世智辯聰之人,雖然有點小聰明,也通達世間法,卻不明瞭出世間法。因此,當苦難來臨時就不懂得如何去應付,要了苦時反更造苦。當一個人處於貧病交迫之逆境時,若能了解「受苦即是了苦」倒好,知道這是前生所造業而招來之果報,今生就要安份做人。但若抗債不還,自造業而不自己去承當,反更怨天尤入,甚至於利用小聰明去偷、搶、拐、騙;那麼「上得山多終遇虎」,騙人之伎倆終會為人所識破。當計謀一敗露、盜鈴一響,警察馬上來抓人。於是就得到坐牢之果報,或長期或短期,皆由其犯罪之輕重而定。這種果報只限於身體上受苦而已,最嚴重的莫過於此種惡業會導致將來得到畜生之果報。人之所以會遭苦,皆因本身所造種種惡業。若再不醒悟,則不能再為人而墮入三惡道中,亦稱為三塗苦。5 Y; \' p; y! j8 }
; b; v2 y  s: @
「厭老病死」:苦有三種:(一)苦苦:苦中之苦。(二)壞苦:本來沒有苦,但因為快樂是很短暫,樂不久住,是以稱為壞苦。(三)行苦:人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念念遷流,念念不停。猶如大海中之波浪,前浪滅時,後浪又生;後浪滅時,後後浪又生,循環不息。因此行苦是任何人避免不了的。此外,尚有八苦:(一)生苦:當小孩呱呱墜地就哭著:「苦啊!苦啊!」可見世間有多苦。但是在此堪忍(娑婆)世界住久了,反而以苦為樂,流連忘返。在母胎中,若母親吃熱的食物,胎兒猶如處於火山內。若其母吃冷的食品,胎兒卻有冰冷之感覺,如置身於冰冷地獄一般。奈何身在母胎中,只能身受其苦而不能出言伸訴。在出生之際,猶如兩山相壓;出生後,經風一吹,身體又像被刀割,痛入心肺。但是對於這種種「生苦」,一般人過了三歲後也就漸漸淡忘。(二)老苦:年紀大了,健康衰退,眼矇耳聾,又因牙齒殘缺而味同嚼蠟,老態龍鍾,五官不再受其指揮。換言之,無人能阻止自己日漸衰老,這不是很苦嗎?(三)病苦:這苦更是無人可避免,不管你是國王,或總統,或大臣等等叱吒風雲之人物,都得屈服在病魔老死之下。病症有種種,而患病所帶來之痛苦亦數之不盡。(四)死苦:最苦莫過於死苦及生苦。生時如生龜脫殼,死時如活牛剝皮。是以學佛之目的為何?即為了生死而脫輪迴。. X7 k# q% Z2 o& @

2 ^7 `0 \2 m. E, t. q4 n" n! T" U/ @(五)愛別離苦:世俗多貪著情愛,難分難捨。但越是恩愛,到要生離死別時越痛苦。一般人誤將愛情當作生命中最重要之一部份,而自命為多情,或以癡情種子自居,於是愛人去那裡,他也緊緊跟著,那怕是上月亮或往太陽處,皆尾隨不捨。有的甚至為了愛人而殉情,這些都是最愚癡之行為,因為,殉情豈不成了「死苦」!為愛人之去留而煩惱,也即為愛別離苦所困。這些情愛皆為沉淪苦海之因,若能拔除出來,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即不再受輪迴。否則於苦海中頭出頭沒,永無了期。
! u0 p! a/ e: [, K' j5 v) \9 N9 n! ]* J8 t; Y; |
(六)怨憎會苦:這個人我最討厭!我不想見他!但若對自己的太太亦起了厭惡之心,而她卻常常緊跟不捨,那真是「相見憎如不見」,或者自己討厭某人而要避開他,可是偏偏又窄路相逢!這些都是「怨憎會苦」。然而,心自在則一切自在,心如意則一切如意。如心內有著太多厭惡憎恨,所見所聞亦不能使自己如意,就是自討苦吃。
- |! S  Y. r  z+ T- s1 f6 }, ^: E4 N' E6 T5 j' A3 `
(七)求不得苦:所求不遂亦是苦。若想陞官發財,或男的想求個好太太,而女的又想嫁個好丈夫,但是都不成功,於是煩惱生起,夜不安寢,食不知味,精神恍惚,心神不定,苦也!有些人說我並沒有這些貪求,該是沒有煩惱了吧!但是,殊不知這五蘊(色受想行識)在一天天的要我們的命。(八)五陰熾盛苦:身體原本為苦,是無常。是故此八種苦時刻逼迫我們,支配我們,心為形役。故佛陀「為說涅槃」法。涅者不生,槃者不滅。若不執著此假軀殼,而求無上道,則能得涅槃。亦即常樂我淨,涅槃四德之樂,故「盡諸苦際」,一切苦之邊際亦能了。
7 \- u' `" J) P# @9 P: g* L& I0 |: f4 d+ R; _6 N8 ~9 V
人想要了痛苦就要廣種福田、恭敬禮拜及供養三寶(佛、法、僧),止惡行善等等功德。但不能執著自己曾出過多少錢或干涉這些錢的用法。應以最真誠之心行布施,修福德及慧德,亦即福慧雙修。作功德即修福;聽經、誦經及研究佛法能開智慧,則名為修慧。所以「若人有福,曾供養佛」。「志求勝法」,立志欲求殊勝之法。「為說緣覺」,十二因緣法,令觀世緣,覺了法性。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此為二乘人所修之法。「若有佛子修種種行,求無上慧,為說淨道」,如有佛弟子要求無上道,修習六度萬行,佛陀就為他說清淨之佛道,即六度波羅蜜。文殊師利菩薩,我住於此娑婆世界。「見聞若斯」,所見之佛境,耳聞佛音,皆是如此。3 {; }( u2 k( t+ f
; a: B0 j* t1 y% }( J& J
「及千億事」:還有許多事。「如是眾多」:指所見聞其相甚多。「今當略說」:我現在要與文殊菩薩略說。「我見彼土,恆沙菩薩,種種因緣,而求佛道」:我見到彼土,如恆河沙眾多之菩薩,以種種因緣修行。人若要求佛道,必先作功德;而要得智慧,更非下一番苦功不可!恆河沙數之菩薩尚且要以種種因緣來修福慧,以求佛果,更何況是凡夫呢!「或有行施」:有一人用七寶作為布施,以求佛道,這七寶是「金銀、珊瑚」,海中有寶,秀氣結成,其色紅潤,如樹之形,名曰珊瑚。「真珠、摩尼」:摩尼又名為如意珠。「硨磲、瑪瑙」:海中大貝如車之渠,即大海螺。瑪瑙為石中秀氣,其色紅潤,如馬腦。「金剛、諸珍」:金剛即鑽石,及各種珍寶。「奴婢、車乘」:此人甚至於將其佣人、私家車等作為布施。「寶飾輦輿」:鑲上珠寶之車子,一如古代皇帝所用之交通工具。牽挽曰輦,肩荷曰輿。「歡喜布施,迴向佛道」:這個人非常樂意以其七寶作為布施。反觀現代人士,只出了區區五塊、十塊或二十塊錢就以為很了不起,而牢記於心。殊不知真正之布施功德,除了能毫不慳惜的將其心愛之寶物捨棄之外,亦要心不起執著,方能契合佛道。「願得是乘」:願得佛乘。「三界第一」:於欲界、色界及無色界中成佛,故為三界第一。「諸佛所歎」:成佛後,為十方諸佛所讚歎歡喜。* T7 V" L/ c" H+ `4 i. Y6 Q# v

# D+ W: R8 k& `+ Y* I) d8 [$ T
5 X1 D, h$ _0 q3 O. f: X$ H或有菩薩    駟馬寶車    欄楣華蓋    軒飾布施    復見菩薩
4 |: s2 B# b; b# e7 A6 t/ ~( x& Z
3 [! [6 U7 S# X4 I身肉手足    及妻子施    求無上道    又見菩薩    頭目身體
7 u  W+ H# f( t, l: o7 G1 _5 n3 A! s* ?
欣樂施與    求佛智慧    文殊師利    我見諸王    往詣佛所
. ~( u+ {# f' ]+ {; p. a. Y- z1 B  T. |
問無上道    便捨樂土    宮殿臣妾    剃除鬚髮    而被法服* G+ P# V9 p' F/ R

9 P/ r4 k9 o5 r或見菩薩    而作比丘    獨處閒靜    樂誦經典    又見菩薩( e! S* M1 Q, `! F& n4 }

5 Q2 t+ I! b6 U& D勇猛精進    入於深山    思惟佛道

1 o& N2 s( n% s; {8 F3 t) N( g9 x1 v
: w, o% }( g7 g" B彌勒菩薩對文殊菩薩說:我在世尊(釋迦牟尼佛)白毫相中,又見到一些菩薩行布施。他以「駟馬寶車」:四馬拉車,以寶飾車。「欄楯華蓋」:橫者曰欄,豎者曰循,即車欄;寶車頂上有華飾之蓋。「軒飾布施」:以此最勝莊嚴具作為布施。「復見菩薩,身肉手足」:又見一些菩薩,不但以一切珍寶財物,甚至以其身肉、手或足,或妻子作為布施。此非難行能行之布施嗎?可笑我們凡夫,稍倣了一點善事或布施,就心滿意足而沾沾自喜,哦!以為有多了不起。而一位菩薩本著慈悲為懷之救世精神,不但捨去一切身外物,甚至是自己身肉乃至於手足或妻子,在眾生需要時,都樂於布施人。何謂菩薩身體之布施?譬如有人遇車禍或意外中喪失其手腳,菩薩就會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的手腳乃至於心肝脾肺腎,施之於急需之病人,拔一切眾生之病苦,而使他們脫離恐懼與災難,這是內財施。「及妻子施」:即外財施。人間也有菩薩,只要一個人能發大慈悲心,為了眾生而行難捨能捨之布施,即稱為菩薩。因為在世俗,最難捨棄者,莫過於夫婦之間的恩愛。若他連這種難擺脫之情感都能放下,足見其心之堅定與自在,故名為菩薩。
8 O+ C4 F* [' D2 N" P! f9 A
; j# s' z3 \, }6 ?0 u7 |在水鏡回天錄中,有一段記載上常下仁老和尚,未出家前,曾為了修道而布施其妻予人。他因父母雙亡而於墓旁守孝三年。如此一來,其妻無異是守活寡,因不甘寂寞,故三番二次勸他回家相聚,但他修道心切而婉拒之。然而,人越要向上則越會遇魔考。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高一丈,魔在頭上。常仁大師越要專心修道,越遭受其妻之干優,甚至吵著要下堂另嫁他人,最後竟帶了一個男人到墓地去威脅她的丈夫,若他再不回家,她就要跟這個男人結婚。但常仁上人並無半點惱怒,反更寬宏大量地成全他們,足見他修行功夫及涵養之深厚。此乃難行而能行,難捨卻能捨。心無貪著時,就不會為染污之塵境所轉;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而得出三界,故唯有菩薩方能「以妻子施」,而求得佛道。0 r9 `0 w* D% S6 ]  M

% O% p; p+ ^' y5 n「又見菩薩,頭目身體」:這一些菩薩不但能捨內財及外財,甚至頭、目及整個身體皆欣樂施與。這是無畏施,他以身心性命布施予人,為求無上道,故能了生脫死。若人慳貪不捨,亦不行布施,則永遠不能了生死。而此布施必須是樂意之施捨,全無一絲毫鬥爭之意。有些卻不是以真心作布施,若見人出一萬塊錢時,他就要出兩萬塊作布施,若人亦出兩萬,他就非出三萬不可,一定要讓別人輸了才甘心,這是不如法之布施,亦全無誠心行善。這一段是講六度中之布施度。
" }  \5 h3 l& g, ^: R! T% M; c* s0 C" M: D
文殊師利(妙德)菩薩,我又見諸王,「往詣佛所」:也到佛處。「問無上道」:向諸佛請問無上道。佛即開示苦空無常無我、四念處等之道理。有一首西江月,相傳是莊子作的,所說的也是苦空無常無我之道理。詞云:「富貴五更春夢,功名一月浮雲,眼前骨肉已非真,恩愛反成仇恨。莫把金枷套頸,休將玉鎖纏身,清心寡欲脫紅塵,快樂風光本分。」諸王一聽此四念處之說,「便捨樂土」:毫不猶豫的捨掉享受五欲樂之土。把宮殿臣妾都捨棄而「剃除鬚髮」,「而被法服」:穿上出家稟具之三法衣,袈裟。這段文是指六度中之戒度。7 G5 i' y" K& g, U: \3 @% ^

  ^6 q" C. n! f, {! @「或見菩薩,而作比丘,獨處閒靜,樂誦經典」:這一段喻為忍辱波羅蜜。一位比丘,獨自住在山洞內,難免會遇惡人之打罵,或毒蛇猛獸侵害,但他都願忍受而不生恐懼心,此即生忍。自節守志即苦行忍。誦經求佛是第一義忍,是以若人能誦持佛經,其功德是不可思議。我在南華寺時,曾有一個由六位比丘所主持之金剛法會,報名捐款之參加者極為踴躍,人數直達一萬,一些護法居士們因家務、事業所纏而未能參與,唯有以財施作為擁護道場。0 e, [1 _  z% z7 u+ ^# `& I
3 v* H$ u1 ]* y: \
「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思惟佛道」:這是第四度之精進波羅蜜。此為廢寢忘食而求佛道之精進表現。他到深山「思惟佛道」:正念思惟佛所行處,即觀照禪。3 M0 x7 k) F" V: h. k+ K0 i

* U& {9 `3 A- `+ z  v又見離欲    常處空閒    深修禪定    得五神通    又見菩薩0 b6 N7 u3 U1 u# q

2 F2 B. P: {7 S6 G# O" G0 G: m安禪合掌    以千萬偈    讚諸法王
. E1 P' p- k$ F
  h+ o, P( B, m. h
彌勒菩薩又說:我又見到離欲之人,不貪財、色、名、食、睡之修行者。住於「空閒」:即是在郊外,日夜修禪,毫無間斷。若人要真正修道,就必須努力。應天天修習禪定,而不能有一日乃至一時之休息。若躲懶偷安,好逸惡勞,則永遠不會有成果,是故每日亦要在百忙中抽空修禪。修禪可得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及神足通,但卻未能得漏盡通。唯有四果羅漢及菩薩位以上才會有此神通。除修禪定外,若能專心修念佛法門或念經持咒,亦能得五神通。如智者大師,他是因為誦持法華經而開悟。當他誦至藥王菩薩本事品:「焚身供佛,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的經文時,就入了法華一旋三昧之最高境界。在定中看見靈山法會,儼然未散,見到釋迦牟尼佛仍然在說法。所以持誦經典亦能開悟,但要專心致志,而非一邊念佛一邊打妄想。若人在念佛時還在盤算著怎樣去賺錢,必定不能開悟,因為這是在念錢而非念佛。* a) B0 `$ _' K- g2 V7 l! Y

* v& [& @3 j3 k6 Q9 t! U! L+ z又見菩薩,安住禪定,並端心合掌,以千萬首偈來讚歎十方佛。: Q" S# L1 A7 P, b

) d9 q; P) v& Y4 M! t/ w復見菩薩    智深志固    能問諸佛    聞悉受持    又見佛子
! d# d/ M8 g/ h( R/ Z9 U5 ~" \( B) B# l: M" p
定慧具足    以無量喻    為眾講法    欣樂說法    化諸菩薩
$ }! J) |+ U7 o( W6 [( \
9 c  i" M; W4 m3 ]) H: _: P破魔兵眾    而擊法鼓    又見菩薩    寂然宴默    天龍恭敬4 h6 X+ k9 u; @$ x0 W3 [3 f

# I4 A6 {/ g  e8 N不以為喜    又見菩薩    處林放光    濟地獄苦    令入佛道: T" D  @: Z; z0 T* e* ?" e- x

0 R& d; G' ]6 I% i7 ^7 W又見佛子    未嘗睡眠    經行林中    勤求佛道    又見具戒& L. L, \/ E" O0 q1 [

. I1 m! w! z& W0 ^4 H威儀無缺    淨如寶珠    以求佛道
& C/ y. D# v& i5 L) C: k- ^
1 q: H+ a0 r. e6 ]. k/ g
又見一些菩薩,有深遠之智慧及堅固之志氣。「能問諸佛」:善於問法。「聞悉受持」:聽法即能依教奉行。又見佛子,「定慧具足」:定以攝教,慧以破昏;定慧等持,名為具足。此菩薩能善巧方便的以無量事作為比喻而為眾生說法。「破庵兵眾」:彼等假名為佛子,但非行正道,反而以盲引盲者是名魔兵。故以正法眼破除群邪,名破魔也。這一段是般若度。
6 r. y: x% ~! |% o2 I, G" ?4 t
! ^- @5 n" K. E  @1 \) T「又見菩薩,寂然宴默」:又見一些菩薩,結跏趺坐。因為有禪定功夫,故天龍皆恭敬禮拜,但他並不因此而生出歡喜心。因為定能發慧,故心不為物轉,亦不動念。若無妄念,則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故無是無非、無善無惡,即能自性清淨,得真如妙性。但不能說我已無念,因為說無念時已有個念。知無念者能伏其心,知無念者當破魔兵眾,是以無念為最妙!它包含了忍辱及生忍,既不會為美言所勤,亦不會為了逆境而起恐懼或瞋恨心。
( C* ~6 S2 a( |$ w' i8 S. w0 l' t
- {* _! K& n: ^4 k% ~! _$ V達摩祖師未到中國前,曾派遣佛馱及耶舍兩弟子先去中國弘法。師徒們皆為印度人。兩人遂演講禪宗,不立文字,見性成佛之妙法。當時中國亦有一位從印度來之小乘和尚—菩提流支,他見到這兩位新來的大乘禪師,竟聯合所有的出家人杯葛他們,並將他們從長安趕到盧山。佛馱、耶舍卻意外的見到遠公大師,並將個中情形告訴大師。當大師問及他們傳的是什麼法?他們將手一伸開,然後又把拳收回來,並問這樣一伸一縮是不是很快?大師答:「是。」兩位禪師意謂煩惱與菩提,其變化之快速亦復如是。譬如一伸、一縮,皆同是一隻手,卻有掌與拳之分別。同理,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兩者實非分開,是二而不二。即心即佛,明心見性。故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無念即涅槃,有念即有生死。唯有一念不生全體現,本有佛性現前時,連鬼神也會肅然起敬,若無念,能返本還原,此為本地風光也。「天龍恭敬,不以為喜」:所以天龍的恭敬亦是本有;不以為喜,即捨禪。! |3 m" {6 z' R& G) ?: O

& t1 L8 f3 l& z- p+ p4 e- }, u「又見菩薩,處林放光,濟地獄苦,令入佛道」:又見到一些菩薩在林中修禪,即自利。同時發出清淨光,照地獄眾生,即利他。以大悲心救拔地獄罪苦眾生,此為悲禪。
& C: O& d8 Q# f
" R  O" p4 O& w# }# W* @9 q「又見菩薩,未嘗睡眠,經行林中,勤求佛道」:這些是在林中或室內修常行不坐不臥的苦行菩薩。此法門名為般舟三昧,亦是佛力三昧,九十日中常行不坐不臥,為除睡魔而勤求佛道。% G" ?& l  F2 {0 L# I" S: \

4 h6 {6 \3 n! U5 G4 q" p$ P: N" U「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又見一些菩薩受持十種具足清淨大戒如淨寶珠。戒禁身口,名威儀。自淨其意即無所缺犯。(一)不缺戒。謂重罪無犯。若犯十惡五逆重罪,如浮囊缺失。(二)不破戒。謂中罪無犯。若犯中罪,如浮囊殘破。(三)不穿戒。謂小罪無犯。若犯小罪,如浮囊穿穴,此為律儀攝。(四)不雜戒。謂不起惡念,若起惡念,則身口雖淨,意雜煩惱故,此又名定共戒。(五)隨道戒。如初果者耕地,蟲離四寸等。(六)無著戒,又名道共戒。如阿羅漢於三界六塵,永無貪著。(七)智所讚戒。謂善能出假涉俗利生,即能以權巧方便法來弘法利生,故為有智者所讚歎。(八)自在戒。謂遊戲神通逆順示現,但不犯性戒(若生一邪念即犯戒,此無形)及遮戒(身口不得犯,此乃有形)。因為有自在及神通故,能假以造罪及殺生示現以教化人,是以不犯性遮二戒。' X, ]# Y# d. Z1 o

- h9 H6 u0 T* k; q+ _譬如楞嚴經內,護法摧碎魔王的頭。又如梁武帝在位時,有一位寶誌禪師,每餐皆吃兩隻白鴿,吃得連骨頭也不剩。一天,其廚子偷吃了其中一隻白鴿之翅膀,以為將之剎碎後,可以瞞騙過去。那知誌公上人一看便說:「你偷吃了鴿子。」廚子雖然驚怕,卻矢口否認。這時誌公上人也不跟他爭辯就將鴿肉吞下。奇異之事發生了!誌公上人吞下碎鴿子肉後,居然又吐出了兩隻活生生的白鴿。其中一隻白鴿,正好是少了一邊翅膀。故誌公上人為一異人。苦人能吃下煮熟的鴿子而吐出活鴿子,或吞下牛肉而吐出活牛,才算不犯殺生戒。若沒有這種本領而隨便吃眾生肉,將來就要還報及墮地獄。此戒又名俗諦戒。(九)隨定戒。行住坐臥,一舉一動,一言二行,皆在定中,皆有威儀。(十)具足戒。謂戒波羅蜜畢竟圓滿,無法不備,又名為中道第一義諦戒。. Q, A4 f; N9 [- C7 q" v

& r7 _( j4 q% |$ S8 G# F又見佛子    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    惡罵捶打    皆悉能忍# l- }" `, M: e% }
1 w  `/ k) d" Y6 B
以求佛道    又見菩薩    離諸戲笑    及癡眷屬    親近智者6 v6 M& S6 A* K; F5 q! b

4 V# j/ Q: F( o+ ]: h一心除亂    攝念山林    億千萬歲    以求佛道    或見菩薩/ d: A3 T( R6 m) z# x- G: M! @
* ?8 O% H. b) b7 y1 D- @* `
肴膳飲食    百種湯藥    施佛及僧    名衣上服    價直千萬* U9 {) F) T) j# C- P" E2 m& {

. ^7 F3 g: W* u* e. y或無價衣    施佛及僧    干萬億種    栴檀寶舍    眾妙臥具
0 i+ K$ C# u+ ~" J9 ?7 \- v3 n; N
. K  z+ d9 J& O4 Z' x9 ]- M, z, X: j施佛及僧    清淨園林    華果茂盛    流泉浴池    施佛及僧
1 C, o5 y1 E  P. w: y" r3 |- V$ ]3 L2 {- {8 t
如是等施    種種微妙    歡喜無厭    求無上道

! c1 i) h" I5 `0 v  W) c7 s' v: Q) Q
又見佛弟子,專心致志的在修忍辱行門。忍辱能對治瞋恚心,故能忍受一切惡罵捶打,乃至面觀一切順或逆境,皆能處之泰然。但修行者切勿因為要去研究他人忍辱之深淺,而將自己的修行放鬆了。譬如要去紐約,可以利用各種交通工具,很快就能到達目的地;但若兜著圈子走,就會耽誤很多時間。故應自修而非修人,否則,別人要經三大阿僧祇劫成佛,而你自己卻要等到九大阿僧祇劫方能成佛。當你能於空中現十八變之神通,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而互不相礙,才能有資格去試驗他人之禪定功夫。% }/ P" m, o" l+ t& t
4 K+ p3 k# h  N  N* N+ F: ]
「增上慢人」:指驕傲而目空一切的人。驕者不但必敗,也是最愚癡的行為。何以故?釋迦牟尼佛是一位大覺者,他以孝順、平等及慈悲心來對待一切眾生,因為他悉知悉見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皆為自己過去之父母。大覺大悟者尚且不驕不慢,更何況是凡夫呢?所以,唯有愚癡者才會起驕傲心而輕慢他人。
9 @% Q8 U5 i* u' K& R. Z: H
" d8 g; V+ i4 t8 J8 e( ]2 x' i3 U又見不苟言笑,光明以自嚴而離掉舉的菩薩。「掉舉」即是三心兩意,不知何去何從,心不自主,既追悔過去又冥想未來;又名掉悔蓋。「及癡眷屬」:是瞋蓋,即無明,不懂因果。發脾氣是最傷神,也會使人失去理智而犯下種種過錯。許多罪惡的發生乃至於殺人,都是一念「瞋」而起,故瞋是最可怕,它會使人做出愚癡的行為及十惡五逆謗法謗人等罪而種了下地獄、餓鬼及畜生之果報。「親近智者」:若能改惡從善而親近善知識,則能日漸在潛移默化下,將惡習除去,改邪歸正;此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俗語說:「善一夥,惡一群」,物以類聚。如現時在萬佛聖城,每日都有法會,這即是親近智者,因為多聞佛法能使人的智慧增長。
5 H! i& b& b) L/ }  M8 X  w3 T) g8 P0 i. v& u9 X. I9 @2 q
若一心除亂,能去貪蓋。不貪,自然不會犯五戒十善。貪,會令人觸事昏迷,舉心縛著而障礙道業。然而世人多貪欲,為口奔馳,為利忘軀,終日為賺錢而絞盡腦汁。甚至為了錢而不擇手段,六親不認,自讚毀他,損人利己。這些惡業,不但損人,亦傷害到自己的自性,把本有的智慧遮蓋住,以致廣造眾罪。所以,唯有斷除貪欲才能使自性光明顯現。! J$ K% R* L9 s$ F
7 M/ J* K) m6 [6 T( R
「攝念山林」:十法界不離一念心。天堂、地獄或人間,不離於當念。故要成佛、菩薩、阿羅漢,皆由一念所生。人之一念雖能達萬八千里,但全無光明,唯有佛陀的白毫相光既能通達萬八千里,又能徹知徹見盡虛空之萬事萬物,圓融無礙。「攝念」,即是將散出的心收回來,而安住於一念——念佛,此謂「以毒攻毒」之法門。將萬緣放下,僅存一念。最好是達到無念,本有的大覺圓明佛性則自然現前。故攝念山林為除睡蓋義。睡覺是修行者的障礙,因為在睡夢中不容易持戒,自然而然會被夢境所轉,而魔王最愛在夢中擾亂修行者的定力,使其犯戒而起貪瞋癡之念頭,而遮蓋自性。是以此菩薩能捨去三毒及五欲等無明煩惱而安心辦道,並持之以恆,永不退轉。
) r' q/ L" W7 i' i& N6 p
' a: E1 K7 V) O% e/ w8 t5 S6 \9 A又見菩薩以上好的飲食、衣服、臥具及湯藥或栴檀寶舍、清淨園林、華果茂盛、流源浴池等千萬種布施來供養佛法僧。/ S) |! r2 h2 j- B- n" U0 T0 r& W7 z

8 m2 p. w* x9 M9 E+ C9 |或有菩薩    說寂滅法    種種教詔    無數眾生    或見菩薩
+ S8 i1 D& F; s: o/ x' i% D& Z! P6 l. L/ D8 J* W9 C: w# C' G
觀諸法性    無有二相    猶如虛空    又見佛子    心無所著
* B3 K1 A4 p, s9 t1 Q1 c* G4 L& P
以此妙慧    求無上道

! H2 h5 V( R" Q% _
% N7 J2 k3 G! x+ l$ j" Y! G或見菩薩在說寂滅法。寂滅之法,本不可言說,但以慈悲故,以種種方便法教化無數眾生。& ?6 X- A* ?/ w4 j! W8 U

% x# F$ H6 d1 Y( ]或見菩薩,以智慧觀察諸法之體性,乃無形無相,非長短方圓,亦非青、黃、紅、白、黑等色,猶如虛空,空無所有,但一切形相,卻又未離開虛空而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若將地面挖開一尺,就有一尺的虛空,若挖一丈,就有一丈的虛空。但在未挖前亦一樣有一尺的虛空,未曾有增減。是以雖有形相,形相不能包含虛空,而虛空卻能包含一切形相。故云:「自性如虛空,真妄在其中」。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諸法本無真假之分,這種名相上的分別,只不過是眾生之分別心在作怪。故自性本空,亦即諸法實相。可是這樣一說就把有些人嚇壞了!什麼都沒有,那麼「我」不是完了嗎?哦!那可不用怕,什麼都沒有才是真有。若能無罣礙、無執著,則所有山河大地乃至森羅萬象,無一不在你自性內包含著。但若尚存一絲一毫之執著罣礙,則不能承受此殊勝微妙法,否則你將會是一個法財偉士,盡虛空遍法界皆包含於自性內。故悟徹本來體,一通一切通。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乃本有之家珍,何須外求乎?因此現在我說法是無一法可說,而你也無一法可聽,這才是真正的般若妙慧!
; I" o! S% W( Y7 L$ Z) Z8 s: L
( v3 j9 W  y8 M# V! l7 p6 i又見佛子,法王之子,其心於諸緣而無所染著。故其智慧及自性光明顯現。若對任何事物放不下、捨不掉,不要說成佛了,連起碼的妙慧都沒有。所以一個真正的修行者,尤其是出家弟子,應該「心無所著」,即是「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捨命為佛事,造命為本事,正命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以此般若妙慧弘法利生,延續佛法明燈,不許有末法之存在,只准正法長存。否則出家只為討一張長期飯票而不修行、不做僧事,或心身染著名聞利養,楞嚴經云:「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出家人若不精進修禪習定,持咒誦經,嚴守戒律,而倚佛吃飯,賴佛穿衣,將必墮三途。古德云:「施主一粒米,重如須彌山,吃了不修道,披毛戴角還。」諸修行人要戒之慎之!梵網經亦云:「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腳跡。一切世人皆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若故毀正戒者,犯輕垢罪。」這段戒文足為我們借鏡。" J2 p& p; l2 y' ?1 l
& C  |1 t! Z5 {* |! N* o
我一向的宗旨是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是故初到香港的那一年,在郭寬蒲介紹下,在芙蓉山觀音洞裡住。裡面除了四壁外,空無所有,且極為潮濕。我就在一塊平滑之石上打坐。三天後,雙腳開始麻木,非常難受。將生起退心,但一轉念,寧可修行死,莫為偷安活,況且是他人介紹之美意,怎能半途而廢?於是再住了半個月,雙腳已恢復自如。每日皆下山到竹林禪寺乞食。由於洞內太潮濕,有礙修行。一年後,我在洞外搭個小茅棚。不料引起隔鄰某法師的妒忌。他儘歪曲事實,指我有能力搭棚亦應有能力自供糧食。是故,在他慫恿下,竹林禪寺住持也從此不再給予我任何齋飯。哦!沒飯吃更好!我索性端坐用功,一連數日,未覺飢餓。時有一勞寬勝女居士,因其腳被惡犬咬傷,久不能癒,醫藥罔效,巫禱不靈。在徬徨之際,一連數日,夜夢韋陀菩薩告訴她,若要病癒,得先供養一位住於觀音洞之安慈法師,並為她示現此人之相貌。寬勝驚喜之餘,備糧供養,前往觀音洞。孰知我隔鄰之法師一見齋主來臨,便往前迎接,並自稱為住持,硬要施主之物。勞居士說他非夢中所見之人,堅持不給。因此,兩人起了爭執。吵聲將我引出洞外,勞居士一見我出來,馬上認出這位才是安慈法師,而將供養品全部交給我。我即時將它分一半給該法師,但他毫無滿足之意,且氣猶未消,憤憤然的對勞居士說:「下一次妳來時,必定將供養品給我!」寬勝的腳則霍然而癒,消息一傳開,許多齋主源源而來,每一次我都將供品分一半給該法師,但這未能減低他對我的仇視及種種破壞誹謗。0 x- l7 r! Q) z3 t4 W

* V* `  |! L: ]7 Z4 z2 [不久我搬到一向鬧水荒之筲箕灣西灣河馬山村之山脊一荒地。於此西樂圓精舍落成後,竟有水源自來,且聚成水塘,毫無旱象。而我曾住過的觀音洞附近,聽說水源突斷而成旱象。故許多人歎為奇蹟,並認為是我將水源遷走。
. X2 C/ h6 }$ G4 n
# X$ ~$ ^4 \8 Y+ \出家人若能不貪求名聞利養,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受佛正戒,成就威儀,嚴淨毗尼,弘範三界,自然天、龍、人恭敬供養,十方諸佛菩薩護持,歡喜讚歎。此乃頂天立地大丈夫之行為,不失為僧寶之本色也。
& @1 L; p/ H  t, O* l" N; |  b7 E+ \9 \9 w0 ^, e' {
文殊師利    又有菩薩    佛滅度後    供養舍利    又見佛子+ w$ G, g  A0 Z; w# V

( G! ]6 j$ N3 S, Y造諸塔廟    無數恆沙    嚴飾國界    寶塔高妙    五千由旬
. D: v" m* K$ x) _7 V: o! b* ~% P
5 [  I! D+ m  w縱廣正等    二千由旬    一一塔廟    各千幢旛    珠交露幔
" v# }  a, h3 ]5 g5 Z  s" H! H/ W# r  N
% B6 i! x: h1 ~& r+ i寶鈴和鳴    諸天龍神    人及非人    香華伎樂    常以供養

. @3 T; ?$ x/ [7 E& }0 l
' h0 G+ L; k/ P! m文殊師利菩薩,我又見到一些菩薩,於佛滅度後供養舍利。供養舍利,亦同於供養三寶,同為供佛無異。但要以真心而非以染污心作供養。心有所求有所期望,即非清淨心。應視供養布施為己重任,是則名為報佛、法、僧寶之恩惠。若無三寶住持正法城,則魔王現世,亦即世界毀滅之日;是以每日食飯前,應作如是觀。若不供養三寶,則飯食難消。講的是法,修的是道,應福慧雙修。現在不供養三寶,將來即使成了阿羅漢也一樣托空缽而無人供養。供養三寶是修福,印刷經典、宣揚佛法是修慧。
8 b$ s/ Q$ k. i" b4 Z8 ~
# h1 a. R( X9 a7 r& r# X又見佛子造無數恆河沙之塔廟嚴飾國土。塔——供養舍利。廟——供養佛像。這裡有一個相當有趣的公案,是有關於寶塔。佛陀在世時,有一長相極為怪異之人。一般人之高度為五尺多,肩闊二尺,他卻正好相反,身高兩尺半而肩闊五尺!他雖然身形奇異,猶如黑鍋,卻擁有婉轉動聽的歌喉,聲音清脆,如引磬又如洪鐘。由於此人之果報太特殊,引起徒眾之疑惑,而請示於佛。佛見眾徒迷惑的神情,乃微笑說,此人於過去無量劫中曾為佛弟子,見人欲造妙高寶塔,心存妒意而批評說:「何必造那麼高呢!太高了連塔項都見不著!」「不過我倒贊成有個鈴鐺掛在塔頂,我就布施這個!」就因為心存惡意脫了一句:「不用太高...」,他生生世世的高度都不超過三尺!但因為尚有善心布施鈴鐺,故得聲量如洪鐘之善報。是以煩惱只因多開口,無益語言不能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若能發大菩提心修布施功德,將來之福德亦是無量無邊。建造妙高寶塔莊嚴國土,各懸一千寶幢寶旛,以珠交羅作露塔幔。風動寶鈴,微妙雅和之音等,皆為供佛之最勝莊嚴具,諸天龍神、人及非人,香花伎樂,無時不供養。(小由旬,四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大由旬,八十里。)9 E6 B% Z9 g! P) z# I& E& u

3 ~) B4 I  }/ W6 c( p1 A文殊師利    諸佛子等    為供舍利    嚴飾塔廟    國界自然+ E) a. n/ J8 H7 K

1 B) e3 O8 s" P! w殊特妙好    如天樹王    其華開敷    佛放一光    我及眾會; n2 {% v8 o, N" q, e, Y  R7 O* `/ R

7 \0 p3 f4 q+ }* }$ Y0 a' Z見此國界    種種殊妙    諸佛神力    智慧希有    放一淨光* v% e8 d! i( c. m  f2 W

' f4 w: @6 Y8 \4 \# ?% x照無量國    我等見此    得未曾有    佛子文殊    願決眾疑
0 a7 G& N7 f' _% X' H3 h2 a
4 M" R# P  Q- o四眾欣仰    瞻仁及我    世尊何故    放斯光明    佛子時答
3 _6 ~# d3 _  C! b
0 g  M1 t1 F; y2 V決疑令喜    何所饒益    演斯光明    佛坐道場    所得妙法
7 p5 c9 F$ `9 C6 c1 k9 e  a6 _9 Z
  v9 w2 t- ^2 ]5 O+ \0 {! M為欲說此    為當授記    示諸佛土    眾寶嚴淨    及見諸佛1 L8 p, U) U2 l/ T

5 s& r% {0 G9 ?3 @* s- c此非小緣    文殊當知    四眾龍神    瞻察仁者    為說何等
4 c' e5 W* E; C2 ?2 j8 Z" [

$ ?: Q7 G/ L. g$ v  Z; n文殊菩薩,諸佛弟子,以塔廟供舍利及佛像,莊嚴處所,使此國之妙境界,出乎自然,美好殊勝。天樹王(波利質多樹),長於帝釋天園內,枝葉遍覆五十由旬。此喻塔廟嚴飾如樹華開。# Q$ H% a1 Y5 @( D
2 ~1 r: w$ s* K5 R5 r8 n. d) b
釋迦牟尼佛所放之白毫相光,使我們得見萬八千國土中諸佛希有之智慧與神力。此殊勝境界實為罕見,是故必有大因緣,佛陀示現此等之瑞相。是欲為大眾宣說無上妙法,抑或為眾授菩提記呢?我與四眾天龍八部等殷勤啟請,文殊菩薩為我等釋疑。「瞻仁及我」:彼此懷疑的對望。「瞻察仁者」:瞻仰觀察仁者文殊。「四眾欣仰」:即僧尼士女欣然仰慕之義。
' b8 y/ H6 F$ l( `. F
  ^2 s+ S2 c+ b" }" Z0 |  j4 u爾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摩訶薩。及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放斯光已。即說大法。
- {7 ]& O! E  |3 f" A! e
3 Q! i3 v" b) N! X% a$ L- F) a0 L' l( Q當爾之時,文殊菩薩聽聞此語,即為彌勒菩薩及諸大眾說:「以我過去的經驗,凡是諸佛放這種光,即說大乘佛法,如大雨滋潤眾生,吹大法螺以號召一切眾生,擊大法鼓以驚醒迷夢。」
& @# [) [5 l/ b6 d1 C7 g+ t
4 x# o" R" m& G是故當知今佛現光。亦復如是。欲令眾生。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瑞。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 ^3 Z  z- u
$ o) ~. m+ F2 N" |' Q4 R& ~; i
是以現在釋迦牟尼佛現出光明,亦復如是。佛陀先說三藏教理,小乘經典,淺顯易懂,後現光示瑞相,使眾生如實知解一切世間、三界所難信之圓頓法門,繼而為大眾解說妙義,令入佛智。8 Z* ^# l6 u+ d+ m$ V. U+ H; H
3 B) w; {# z" }0 |
諸善男子,譬如過去不可思議無量劫中,有一古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日」,表慧光破人天長夜,洞明黯闇宇宙。「月」,表定力。「燈」,表戒智。故戒定慧圓滿具足。! I5 p2 ^8 |3 ~& `5 i8 S0 x9 ]
; m- X( a) r2 {7 k
一切諸佛皆有通名及別名二種稱號。日月燈明,即別號。如來乃至世尊,此十種是諸佛之通名。每一位佛的名號原有一萬,代表萬德莊嚴,但人類之記憶力太差,根機鈍,以至減為五千,又再減至一千、一百,到最後便固定十個名號作為諸佛之通號,今淺釋如下:「如來」:即是佛,然而許多不明白佛理的人常說如來佛,這是錯誤的。「如來」,如者不變,靜。來者隨緣,動。動靜一如,互不相礙。般若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此即不生不滅法身如來。」成實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即有生有滅,應身如來也」。
1 v1 x* `( T0 q7 [: W& c/ t: P' C& W; d5 t
「應供」:如來世尊,具足萬德,應受人天供養。1 i) G$ G% @9 i( t8 v* J3 [+ O

6 L0 h  F! T* P  C) m2 u0 d「正遍知」:知現前一念能生萬法,名正知。知萬法不離一念心,為遍知,故名正遍知。/ l1 h, H0 u! n! a" A3 S. j2 K$ Q

' N3 b6 R9 Q0 [, B' _1 p6 D# I「明行足」:福德智慧兩具足。: M9 u8 M# t/ i- d6 C
" @9 N, M7 n4 ^; F8 ^6 e
「善逝」:往最好處去,即從迷鄉往於智地。
' U9 e# I+ V- F* r* V& i7 R4 d
1 x8 K& o0 H4 i$ y3 ~9 B「世間解」:善解世間及出世間法。+ T- V! t" }3 _  M/ K' p9 p
# F* A, J& k) o4 Q8 f
「無上士」:諸菩薩等無明未盡,有佛在上,名有上士。如來極證,名為無上士。
2 d! V+ f0 h; l: I3 Z% F
) G& |( B, P( W' U3 c4 |「調御丈夫」:調,有威德故眾生恭敬,而能調伏之。御,能以善巧方便法攝受一切眾生。佛是大丈夫,能調御一切眾生。
2 F& n. Y6 X% \/ O
0 ^" S( J5 D  D6 r「天人師」:天及人間之導師。" a2 }, ~7 q1 O3 R6 c4 Q
- I. l; Q: ?$ a/ l8 z
「佛」:具足為佛陀耶(梵語),此云自覺、覺他及覺行圓滿。凡夫身陷三界火宅,堪忍苦海,不想出離,名為不覺。羅漢能知其煎迫而欲脫離三界,能自覺。而菩薩不但自覺,亦能覺他,度脫罪苦眾生,但猶未覺滿。唯有佛陀,能自覺、覺他,覺行亦圓滿。故佛就是一位最圓滿之大覺者。5 Q& y( Z# n! b3 U

, `$ l4 \9 B; o5 @5 X0 `- b* Y「世尊」:為出世間及世間人天賢聖所尊敬。( g: m* i- x( B( ?1 w* N. @

3 o8 s2 ?. f  E! W4 d0 M/ {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0 G5 W4 w) d# L) L# `
' O  e& |' Q% p% f
「演說正法」:權巧方便法,因人施教,故不定。與根性深厚者,說自性本體之法;為中等根機者,講倫理法乃至於科學、輪迴等說。而對於無知識者,談業力因果律等法。演說佛法除了契機契理,亦要開合並用。能開不能合謂之有始無終,能合不能開謂之有終無始。亦要隨機應變,若見人打瞌睡,就立刻將話題一轉,把他的注意力重新拉回來。聲音更要有抑揚頓挫之分,偶爾壓低聲音(抑),反而使聽眾之注意力加強。但時間一久,其注意力不再集中時,又得改用「揚」,如大雲起,電光晃耀,雷聲遠震,令眾悅豫。用過了揚就用「頓」,聲音忽然停頓,引起聽眾之好奇而注目凝神。「挫」,即來回重複演說,使彼等印象深刻。聲音用得恰當,攝受一切眾生則事半功倍。4 Q6 z$ d5 }+ G; {3 a* g5 x: k: V: m

( @% j8 W: X: M: E. b. P, n! V從佛陀最初發心出家修菩提道謂「初善」。自爾之後,修苦行,布施內、外財(外財國城妻子,內財頭目腦髓),甚至為眾生而捨棄性命,即「中善」。佛陀說法教化眾生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乃至於涅槃,是「後善」。佛陀在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中,第一劫所修之功德為初善,第二劫所修之功德為中善,第三劫所修之功德為後善。初中後善之整個過程,有本有際。「木」,即最初所發之菩提心;「際」,示現種種所修之法門。法義從初至終,深固幽遠,語言善巧,所說微妙,純一圓頓法門,令人樂聞,具備清淨之相。「具足」,無欠無餘之義。「純一無雜」,一乘純淨,無二無三。1 ]. n' R( V( ~" Q% p

8 L1 f# k8 H% J( Z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8 p6 m  p" Z5 j! N$ v
0 P! p5 B( Z3 T3 u$ B
聲聞緣覺為小乘法,即佛教之初學者。聲聞,顧名思義,是聞佛之聲音而悟道。佛陀在成道後,最初度化五比丘,講的是苦集滅道生滅相應法—四聖諦法。修四諦法可度生老病死,得究竟涅槃,常樂我淨,究竟脫離三界苦果。佛陀為聲聞弟子說四聖諦法、方等乃至般若經,由淺入深,迴小向大,漸次趣入大乘妙義法門。+ n3 g4 f$ N3 K: V+ F0 Y& k! E5 o

1 j+ i2 h1 J: b) ^) n( f& k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
0 @2 q7 E- y1 S- V4 ?( b5 d! v
* F* s6 C  o! R; W: I十二因緣又名十二支,亦即包含了四聖諦之義理。無明、行是能引支,識、名色、六入、觸、受是所引支,愛、取、有是能生支,生、老死是所生支。所引所生即苦諦,能引能生即集諦,無明滅了至老死滅是滅諦,觀因緣智即道諦。聲聞根機較鈍,故為總相說四諦法,而辟支佛根機稍利,故為說因緣法。修辟支佛者,生於佛世,云緣覺。若修行者於無佛出世,觀十二因緣得入道者,名為獨覺。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慶與人同」。此類修行者於深山穹谷中,靜心觀察,見春天萬物齊榮,知世事無常,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故倍復精進,如救頭然。於是善思惟十二因緣法,豁然開悟,知鼻孔由下長,頭髮頂上出,又知此身是九孔常流不淨物,最終歸於老朽,此時了悟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7 {7 t; m9 R: i( @: M9 _% i( a
7 |& d3 P; b; V+ H# @5 F) m7 v
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 L3 Z5 [$ Z$ X
5 o1 M$ e  ?9 K5 m5 p- e
行菩薩道即自利、利他,捨己為人。為救度教化眾生而願下地獄,使罪苦眾生發菩提心而脫離三塗。眾生難度頗堪傷,故菩薩們時常奔走跋涉,不辭勞苦,應身無量,拔濟一切難調難伏之眾生,由生死苦海至菩提涅槃岸。行此六度行門,立功立德,如救自性眾生,故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成一切種智」:言智有三:一切智,空智也;道種智,假智也;一切種智,空假不二,中道了義,三智圓融。「六波羅蜜」:此云到彼岸,即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及智慧六種梵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
0 J$ ?# z1 R5 G9 C* B0 a0 c2 @' P; S9 E  H! e8 C0 |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如是二萬佛皆同一字。號日月燈明。又同一姓。姓頗羅墮。9 c* j" p8 f6 {% @
( ]* Z3 O1 B$ Z/ l
初佛之後乃至於二萬佛皆同名同姓,名為日月燈如來,姓頗羅墮,此云捷疾、利根或滿語三義。(一)捷疾:很快能成佛。(二)利根:有大智慧,因修種種行門,學習經典,讀誦大乘法。(三)滿語:所說之法皆圓滿無礙。
7 j8 X  z! Z# n$ a; @
. F$ c* {$ r! b1 w+ f8 v彌勒當知。初佛後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燈明。十號具足。所可說法。初中後善。其最後佛未出家時。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無量意。四名寶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響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領四天下。是諸王子。聞父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悉捨王位。亦隨出家。發大乘意。常修梵行。皆為法師。已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8 ?, Q0 n. ~; O/ [* r

% Z8 v0 e& h+ _文殊告訴無能勝菩薩,這二萬位日月燈明佛皆演說初、中、後善法。最後的一位日月燈明佛,未出家時曾為王,並有八位王子:(一)名有意:有大乘思想之意。(二)名善意:善發菩提大道心。(三)名無量意:有大智慧解無量義。(四)名寶意:真發明性,內求固有家珍。(五)名增意:增修無上菩提大道。(六)名除疑意:修道人莫起疑,疑心若起便迷途,故除疑惑能使智慧增勝。(七)名響意:修大乘法知法性空,如空谷以傳聲。(八)名法意:能解無上甚深微妙法。0 {% i# M# V7 q0 P8 m

- w7 a% y9 ?/ N1 y這八位王子,皆有威儀德行,各領四天下(四天下就是四大部洲,也就是一個世界那樣大),在父王棄國出家而得無上正等正覺後,亦捨國城妻子,剃度為大乘法師,並發大菩提心修習種種行門。此乃過去承事供養千萬佛之善根因緣。昔佛八子,令佛(釋迦佛)一子,數雖不同,並出同居之土,土有見思,俱示有子。有子事同,一子表一道清淨,八子表八正道也。
+ u4 y4 W$ R# K: J+ _# f4 O
* L" B; \8 n+ n+ Q" i0 g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說是經已。即於大眾中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及諸小王。轉輪聖王等。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一心觀佛。爾時如來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見是諸佛土。: b: V* p8 v/ b9 \3 f
$ _$ u3 o% N4 S+ ^
昔佛亦為四眾、天龍八部、人、非人、諸小王、轉輪聖王等說大乘菩薩無量義法。說是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現說法之六種瑞相:(一)初說法瑞。(二)入定瑞。(三)雨華瑞。(四)地動瑞。(五)眾喜瑞。(六)放光瑞。大眾睹此瑞相,得未曾有,故皆大歡喜,合掌一心觀佛。9 M3 O2 C1 }% L3 ^

2 E/ j6 t8 \* u& ^+ `5 }% g彌勒當知。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樂欲聽法。是諸菩薩。見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末曾有。欲知此光所為因緣。時有菩薩。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F: @3 N' F0 O% X. U

# {% R3 X, L+ H& D文殊告彌勒,在日月燈明佛之無量義會中,有二十億菩薩,見佛之白毫光亦起疑問,欲知此光所為,故亦有發問及回答二序。時有妙光菩薩,即是文殊菩薩前生,有八百弟子。昔佛起定後,因妙光菩薩而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佛所護念。今佛起定後,法不孤起,起必因人,故亦因舍利弗而說此經。
' `- M0 i* H3 u+ G+ g
  Z, H& j  i% Y, U( W# _+ F; o六十小劫。不起於座。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是時眾中無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4 X, W& m  G0 l- r. u( Y$ n7 M

# P7 u; J# f. _% L' M8 \' H日月燈明佛說妙法蓮華經歷時六十小劫,由於昔佛入於定中三昧說法,故令聽者亦入於定中,專心為法而不覺時間長,是以六十小劫,似用一頓飯之時間而已。六十小劫有多長?說長非長,說短非短。一劫為十三萬九千六百年。一千劫共為一個小劫。然而一念是萬劫,萬劫即是一念;萬劫不離一念心,時間的長短無非分別在心。在四王天方一晝夜,而人間已是五十年!三十三天之一晝夜,則為人間一百年。同理,若人修習禪定,不起妄想,即使坐了一日,亦如同幾秒鐘。但若人打坐時妄想紛飛,即使坐了幾秒鐘,亦有度日如年之感,在那兒儘打妄想...「哦!怎麼還不敲引磬?我的腰又痠、腳又痛,噢!真受不了!」又如人聽經,若能專志凝神,必能深入了解經義,而法喜充滿,豈有時間上之觀念?相反的,若人不能暫時將事業或家庭之心放下,而專心聽法,必不能獲得法益,所謂專一則靈,分歧則蔽。9 x: b" }# f  }6 Q* _, J. s
+ K9 l: V& N& F; A2 i
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說是經已。即於梵魔沙門婆羅門。及天人阿修羅眾中。而宣此言。如來於今日中夜。當入無餘涅槃。時有菩薩。名曰德藏。日月燈明佛。即授其記。告諸比丘。是德藏菩薩。次當作佛。號曰淨身。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佛授記已。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經。滿八十小劫。為人演說。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z  X+ U8 D% P/ y- T9 t: B

. ], }4 I* K% B, F 4 f( Y% U+ |, W5 D  U6 j

/ y9 S4 y% w% G) l, U日月燈明佛用了六十小劫,說法華經,大眾皆默然端坐,承受聖旨。說是經已,即於梵(梵天王)、魔(魔王)、沙門(譯作「勤息」,即出家人),及天人、阿修羅等眾中而宣言:如來將入於無餘涅槃。除唯識論之四種涅槃說法外,統論涅槃則有三種:(一)性淨涅槃:凡聖平等,即法身德,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二)圓淨涅槃:出障圓明即般若德。此是如來之三德祕藏。(三)方便淨涅槃:為眾生故,從空出假,非生示生,非滅示滅,即解脫德。於六道中不染纖塵,出涅槃而常樂。所行所作皆為方便涅槃。諸佛皆於中日——陽,出生;於中夜——陰,入滅。中日表光明,中夜表黑暗。又唯識明有四涅槃:(一)自性清淨涅槃:佛與眾生平等共有。(二)有餘依涅槃:因有色身,以假為真,認賊作子,向外馳求,起貪瞋癡等染污念而牽動諸煩惱業障,故云餘依苦未滅。唯有達到灰心泯智,我空法空,破我法二執,方能得入無餘。(三)無餘依涅槃:謂煩惱既盡,苦依亦滅,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四)無住處涅槃:入於寂滅。謂真如兼復出所知障。大悲般若經云:「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盡未來際,寂而常照,利益眾生。」將前三與後四涅槃歸納起來,可解為自性清淨,即是性淨。有餘無餘,出煩惱障。無住,出所知障,即是圓淨。從體起用,示生示滅,而實非生、非滅,即方便淨(方便涅槃)。一切眾生原本性淨(佛性),二乘無學具有前三,唯有佛陀已圓入四種涅槃。5 v  j) C' ^# {, W& @0 X4 O

0 L7 `* q4 U+ j5 P, `這時日月燈明佛在諸比丘及大眾中為德藏菩薩授記,是德藏菩薩次當作佛,號日淨身多陀阿伽度(此云如來)、阿羅訶(應供)、三藐三佛陀(此云正遍知)。佛本具十號,此略與三。佛授記完畢即於中夜入滅。妙光菩薩便承繼佛位演說妙法蓮華經,歷時八十小劫。他亦成為眾王子之尊師,在他教化下,諸王子堅固恆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p+ `0 A4 h! g+ o: c* J' ]6 t' c# h4 O# X0 {
是諸王子。供養無量百千萬億佛已。皆成佛道。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然燈。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號曰求名。貪著利養。雖復讀誦眾經。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號求名。是人亦以種諸善根因緣故。得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彌勒當知。爾時妙光菩薩。豈異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薩。汝身是也。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Z$ N& G3 \! `) }+ ~6 R: z# c3 ^- s, P
2 E+ W6 d' Q0 I$ g( e3 l' d7 l八位王子從無量劫以來曾恭敬供養百千萬億佛,出家後修佛因故皆成佛,法意王子是眾王子中最後成佛者,名曰然燈;法王破有,如燈續明。然燈佛是釋迦牟尼佛之師父,而文殊菩薩卻是然燈佛之老師,若論輩份,文殊菩薩應是釋迦佛之師祖。但佛法平等,無分高下,圓融無礙。諸佛菩薩為救度眾生故示生示滅,假世涉俗利生,現各種相貌角色,猶如在人生舞台上演戲。一旦此劇演完時也就各回本位,而入於寂滅。% b4 v: \# u3 v; C% ?6 q' X9 l  Z
* V( s: k! ?0 d! A" w4 |
在妙光菩薩(文殊)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貪著名聞利養,故其名為求名。因其身心於名利生染著,故不能專一讀誦經典而隨忘,智慧光明久未能顯現。雖然其慧業未修得圓滿,但其福德卻得植無量,因他曾於百劫來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百千萬億諸佛。文殊告彌勒菩薩:「你知道那位妙光菩薩是誰嗎?他就是我的前生,而求名菩薩是誰呢?就是你呀!」文殊菩薩又說:「現在又見此瑞相,我想是佛陀要請妙法蓮華經之預兆。」
" Z3 H6 v% S* W4 A9 D1 U
: C5 s4 W, C% A6 e& T5 L人若真誠讀誦經典,常有天人散花,有異香遍佈,鬼神恭敬供養。若為了貪求名聞利養而出家,最要不得。修道人不應求供養之豐厚,更不應為了供養薄而惱怒於心。真正修道者,多亦少,少亦多,皆以平等視之。我有一在家徒弟,是一外國人,見人封果儀給我,他亦照做。我撕開一看,哦!是一個Penny,我很高興,因為這是他最真誠的心意。第二天他又再供養果儀,並解釋昨天剛好身邊沒帶錢。是故有誠心者,少亦多;若無誠心,多亦少。
) i/ E* ~/ S$ B. L" U: m& R8 L* I+ _8 h/ j) a: J# C8 I) w2 E
我念過去世    無量無數劫    有佛人中尊    號日月燈明
! |9 l, _5 K0 ?% e9 w
5 m0 e* s. l* M7 V0 Z" V世尊演說法    度無量眾生    無數億菩薩    令入佛智慧" [8 j  |5 q1 T3 M6 z

1 a4 ~, j3 \' G: u7 V佛未出家時    所生八王子    見大聖出家    亦隨修梵行
- z4 x2 D* {- l
2 w4 w* C* l& i時佛說大乘    經名無量義    於諸大眾中    而為廣分別9 i; A+ C$ {9 c1 x9 }/ o

- |. S; H, L' z. m8 C7 R0 L佛說此經已    即於法座上    跏趺坐三昧    名無量義處  i2 H/ S/ M# b; E4 w; A! r1 Y% e! E

5 _& w, j) k; q( B3 f% P天雨曼陀華    天鼓自然鳴    諸天龍鬼神    供養人中尊* i' P5 r+ Q7 P7 Y" P2 X4 F* a* H

8 u4 V' O1 a- }: _0 b4 G一切諸佛土    即時大震動    佛放眉間光    現諸希有事
' \: w3 g) d* U6 E- Y" H2 I: t# v: L/ r. [( v+ n
此光照東方    萬八千佛土    示一切眾生    生死業報處) f/ |+ S% R* w- k$ h: |
+ A# D) A, h/ Z. k' H9 ]
有見諸佛土    以眾寶莊嚴    琉璃玻璃色    斯由佛光照
2 [  `3 T, r/ I8 p5 j! ^
' `* A8 o! v, F! |3 t. A6 n
我回想過去無量劫中,有一古佛號日月燈明世尊,曾度脫無量眾生,成就無數菩薩之道業。佛未出家前所生的八王子亦隨大聖修梵行(修諸淨行)。爾時日月燈明佛,為諸大眾,廣分別演說無量義後,即跏趺坐入於無量義三昧中。當時,現說法之六種祥瑞,天鼓空中自嗚,天龍八部恭敬供養人中尊,即日月燈明佛。並於是佛光中見生死業報處,及以琉璃玻璃色(此琉璃形如玻璃,出自波羅奈國,其色瑩潔)等眾寶莊嚴諸佛淨土。7 s) d+ c& t$ Z" \" a

! m7 k# d# S8 G) T  t及見諸天人    龍神夜叉眾    乾闥緊那羅    各供養其佛
1 J# A! V7 \4 J* C  h2 \; d  W0 b; D- M: O& k  h% c
又見諸如來    自然成佛道    身色如金山   端嚴甚微妙! Z" c& f% M1 }, J! i
; r  |' _# B; r% W9 ^
如淨琉璃中    內現真金像    世尊在大眾   敷演深法義7 j8 d  k+ c6 k6 {

$ h. m7 z" v3 I, h一一諸佛土    聲聞眾無數    因佛光所照    悉見彼大眾' p# }  t7 ?; ?- {( m$ Q6 ^

8 S6 b5 f/ o, |6 H9 z3 V或有諸比丘    在於山林中    精進持淨戒    猶如護明珠
7 m. D' x2 n* ^+ f% J

. V* u# _1 N# y; H0 i: ~又在佛光中見天龍八部眾,各各供養其土之佛。又見諸如來演說法義深遠之初、中、後善。自然成佛道,法爾如是,本非造作,佛道清淨,契理悟真,即登正覺,故云自然成。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紫金光聚身,勝妙淨明,如琉璃色淨,內外瑩徹。「內現真金像」:身如金像,性如琉璃。色身微妙,現於性中。# `9 R$ {. C+ c, @: Z4 B

, x2 u* ^4 {( F又見他土諸佛,於無數聲聞等眾會中,敷揚演說,無上甚深微妙法。復見二乘比丘眾,於深山穹谷,精進持淨戒如護明珠。他們晝夜六時皆自嚴守戒律。晝,初、中、後日分為三時;夜,初、中、後夜分三時。能持一分戒律就有一分光明,更何況嚴淨戒律呢?這樣自性光明自然顯現,乃至能成佛。故諸佛教義中,以戒律為最。尤其出家人更應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提,戒定慧,方能永無魔事而成就無上菩提。
& w" w+ x  X8 k: f$ N' t7 A+ ]
+ A2 U/ [9 G4 a五戒十善為做人之最基本條件,持之以恆,能淨化身心。為沙門者每天應念這首偈頌:「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苦行當遠離,如是行者可入世。」此意謂出家人需要自嚴戒律,身口意三業清淨,要成就一切眾生,而非障礙或惱怒他人,乃至一隻畜生或一條蟲都不得令牠起煩惱。非但身不犯過,連起惱人、害人之念皆勿生起。已生起之惡念悉令斷除,未生之善念令之生起,已生起之善念令之增長。5 P( E0 ^$ g& E4 I' z8 ?2 z7 x$ Z

9 h& [+ I) E3 j( x又見諸菩薩    行施忍辱等    其數如恆沙    斯由佛光照
" ?6 N% ~1 ~( `1 F$ w" q8 T* c6 \! t+ W* L8 C$ i/ ^6 i
又見諸菩薩    深入諸禪定    身心寂不動    以求無上道
$ }9 e2 H1 `7 w0 I; U$ d
9 l6 k5 c* h4 h- W又見諸菩薩    知法寂滅相    各於其國土    說法求佛道1 B9 k% |* e/ o: C0 `8 u2 }9 n7 c

. f3 {3 }8 `* y; R+ @! M1 ]; L, N爾時四部眾    見日月燈佛    現大神通力    其心皆歡喜7 G* V9 q; P. `$ O5 @) ]- n0 s

/ F/ m$ B, V- ?. J" u  r各各自相問    是事何因緣    天人所奉尊    適從三昧起
" A0 m1 P/ i! W! h9 }  y* c7 Q5 T' B. R
讚妙光菩薩    汝為世間眼    一切所歸信    能奉持法藏
4 p, |2 [3 ^9 L7 @# o3 c  Z1 ]$ `: {6 `3 \
如我所說法    唯汝能證知    世尊既讚歎    令妙光歡喜9 I! o* @0 h6 @
7 a! k+ C, w4 k- c5 m) w6 ]
說是法華經    滿六十小劫    不起於此座    所說上妙法
# H: ?: r# `! h6 a/ e" ^; f+ G2 M& P7 I6 G( J. y
是妙光法師    悉皆能受持

3 ~) I. u) c+ T( O  M: M. B  U7 n' d0 U% ]+ A
又見恆河沙數之菩薩修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布施有三:財施、法施及無畏施(助人脫離恐怖與困難)。忍辱亦有三:生忍、法忍及無生法忍。% p- N+ R, F( |0 g" e4 n' k
: w3 d- x9 M: |# I: m8 p. ?
又見諸菩薩,深入諸禪定,念玆在玆,晝夜六時皆安住禪定中。「身心寂不動」:內外寂然,身心不動,入於深定,求無上道。8 E/ `  H! T3 o4 K

- W1 f' Q% |# D" o  f' x! n! |又見諸菩薩,已了知諸法寂滅相理,而於其國土說法求佛道。於佛光中所見之瑞相,皆令四眾歡喜而好奇的互相發問,佛為何現此大神通力?正在天人奉敬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而起,並讚歎妙光菩薩,是能奉持及證知如來法藏之一位明眼善知識,故為一切人天所歸依信奉之導師。世尊讚歎,令妙光菩薩歡喜之餘,隨即正式演說法華經,歷時六十小劫,不起於法華座席。所說無上甚深微妙法,令妙光法師頂戴奉旨,信解受持。. h* M9 `( z8 a. I" w' i, I

' e. ]4 n3 i: H& D" D: X佛說是法華    令眾歡喜已    尋即於是日    告於天人眾/ A/ I+ X; R7 [. U1 ~  z" Q8 [

6 w" @/ c" p) T8 Q. t2 K諸法實相義    已為汝等說    我今於中夜    當入於涅槃5 U  n% {1 O1 y) H; x& [

# C/ V: _! G# U+ F; x汝一心精進    當離於放逸    諸佛甚難值    億劫時一遇
& m7 u5 P1 O- M2 c
; `- c) |2 N8 w9 ~1 f世尊諸子等    聞佛入涅槃    各各懷悲惱    佛滅一何速
  |! F) R* `9 H4 y; p  U- n4 Z- z% G) L# K
聖主法之王    安慰無量眾    我若滅度時    汝等勿憂怖0 P( U' u5 v# C- E$ U

/ I" k. }9 Q: y* r! S$ b4 r是德藏菩薩    於無漏實相    心已得通達    其次當作佛$ R9 k$ g% O2 }- O8 V' y

3 d' y" l9 V: v' f' U7 C號曰為淨身    亦度無量眾    佛此夜滅度    如薪盡火滅7 @: v0 a3 V) t  |+ D3 H
& z, x% W+ @' m2 E+ ]$ y: ?
分布諸舍利    而起無量塔    比丘比丘尼    其數如恆沙: ^( Z" ?% O1 ~* |! v7 e, u; A! q

: O" j, [) h4 I* L; k7 D+ l倍復加精進    以求無上道

4 U7 B% X( c' v- a
. I9 ~* m5 h) i佛說此法華經,令大眾歡喜信受,並於是日為天龍八部、鬼神等開示諸法中實相妙義。「諸法」,即一切法,八萬四千法門。法門雖多,只要能知解其中一法門,則一知一切知,一明一切明,聞一知十,一即無量。有人問我,八萬四千法門中,那一個第一?這是個問題,但也不是問題,何以故?不明瞭即是問題,明白後則不成問題。我給他的答案是:八萬四千法門皆為上首。這些法門無非用以對治我們的壞習氣毛病。只要能應病予藥,契合我們的根機,即為無上法門。「實相」,實相者無相,也無所不相,要是有個相就不是實相。一切相皆由實相產生,但它的本體是無相,因本體無相才會產生一切相。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故諸法為單一法,法華經即是實相法。
* d# m( S% z* {7 Z- ]4 t. x  c4 M/ f" {8 b
佛說,我已為汝等如實演說諸法實相,故將於子夜時分入滅,往後汝等應當自勉,一心精進,遠離懈怠放逸。佛示現入滅亦是教化眾生之方法,因為佛若常住於世,眾生會生出依賴及放逸心。出家不修行者,猶如終日數他寶,自無半分錢,於法不修行,其過亦如是。須知佛法難聞,聖僧難求,佛寶更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一如我現在日日說法,但你們因依賴有師在而不發奮努力,不將每日之筆記,細細閱讀,卻置諸高閣。可是人生多悲歡離合,一旦有特別因緣我離開了你們,反而促使你們產生自立之力量,而發奮圖強。切記修行者要仗自力,打起精神,鼓起勇氣,勇猛精進。「佛陀本無種,眾生當自強!」( B, ]$ ?8 ^# K

2 X% }; V  P' ], X; Z# k; J  j當八王子及諸眾等聞佛欲入涅槃時,每一位皆悲從中來,而憂悲苦惱於心,師徒們情同父子,莫不感嘆佛那麼快就要入滅!這時聖主、諸法之王,見到大眾悲哀之神情,即憐愍的安慰大眾說:「你們不用悲傷恐懼,我雖離你們而去,尚有德藏菩薩,次當作佛,號淨身如來。他現已通達無漏實相法,並將繼續我的遺志教化一切眾生。」佛授記傳法後,於當夜入涅槃,如薪盡火滅,機薪即盡,應火亦亡。小乘法中,「薪」,解為有餘涅槃,大乘法則解為眾生之義,薪火即應眾生之根機而逗教。應以三藏或方等或涅槃而得度者,即現何身而度脫之。眾生機盡,應形斯滅,應遍法界,不知其盡也。
" {6 E5 a* G; t: l" G8 h6 k
% u3 h5 m8 {& N& E7 r! I3 x4 f6 I佛之遺體火化後,舍利分佈而起無量塔,以供養佛之法身。佛入滅後,恆河沙數之比丘、比丘尼,皆遵從佛之遺志,而更加精勤修道。比丘、比丘尼有三義:(一)乞食。(二)怖魔。(三)破惡,破無明煩惱而智慧增長。在一位新比丘受具足戒時,有三師七證,合為十比丘,代表諸佛給予受戒。新戒登上戒壇時,得戒和尚問他:「汝是大丈夫否?」答:「是。」又問:「汝已發菩提心否?」答:「已發菩提心!」此言一出,天魔外道,恐怖毛豎,因為魔王眷屬少了一個,而佛弟子又再多添一位。
: a! p  o3 [& k8 M+ n
" T( \+ T9 g( x( W/ Z4 O是妙光法師    奉持佛法藏    八十小劫中    廣宣法華經
% _7 _7 g4 V( }' i+ i; P- R3 p0 A6 _1 ~) F) Y0 o
是諸八王子    妙光所開化    堅固無上道    當見無數佛
! {2 t" C" x$ B9 w: }' l& ?. {
. _: x! c& p) j; n3 u8 ?供養諸佛已    隨順行大道    相繼得成佛    轉次而授記% P: ~5 Q8 \0 x+ T3 J$ A# Q
9 |4 P: r* W; B1 m; w
最後天中天    號曰然燈佛    諸仙之導師    度脫無量眾* j  }. p# `& J# p3 j

% l6 }3 ^: K9 r  C& ?5 i2 B是妙光法師    時有一弟子    心常懷懈怠    貪著於名利
4 d/ K2 V8 v/ d" J1 g
- }5 p; y' R+ Z8 H6 `求名利無厭    多遊族姓家    棄捨所習誦    廢忘不通利
8 ~' S1 N( K5 j$ H7 K6 d+ @! D; U& y! r- Q: J" t; e
以是因緣故    號之為求名    亦行眾善業    得見無數佛
1 c8 n; A7 t$ b( S% j7 c- }4 W; N& z3 S6 ?* o" n  W
供養於諸佛    隨順行大道   具六波羅蜜    今見釋師子' S' Q! k8 I" ~/ b& G' c

0 Y2 |8 b& r9 H; u% _: v& X4 Q其後當作佛    號名曰彌勒    廣度諸眾生    其數無有量
+ D7 Z2 ^0 O3 B; L% P
& ]7 a- C0 l* [, x0 ?" S
妙光法師是燈明如來之護法弟子,用了八十小劫來廣宣演說法華經,以奉持燈明佛之法藏,並教化諸王子,堅固恆持圓頓大乘,即無上道。「堅固法」,不生不滅之義。由是當於來世,得見無量諸佛及供養諸佛,而隨順諸佛行無上道。復次第相繼得成佛道,輾轉依次授補處記。八王子中,最後成佛者,號曰然燈佛,為諸天仙中化導之師,度脫無量眾生。「佛」為天中天,聖中聖。
: q+ m  C7 ?( Q+ i+ h  n2 i) {* M; \) ^
妙光法師有一位弟子,貪求名利不守戒律,少在修行上用功,多會打檀越及富貴人家之主意。他常常自我宣傳,取愚夫愚婦之財物。好「遊族姓家」,即大戶豪富之家。他雖然貪求名利,又荒廢道業,但總算他在另一方面有修行廣大善業,還有機會得見佛及供養諸佛。繼而隨順諸佛,去除諸惡習氣壞毛病而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之六度法門。由是歷盡無量劫之嚴淨修持下,功德聚而戒度悉成就,進而性戒福慧滿,故能於今日得見釋迦牟尼佛,而得授記為當來下生佛,即補釋迦佛之佛位,號曰彌勒佛。彌勒佛將在龍華樹下,在三次法會上說法而廣度無量無邊之眾生。6 E2 i% D9 y+ F

; z( u; y' t- m$ F9 `0 P8 V其實求名菩薩並非真的貪求名利,只因為眾生顛倒愚癡,而他以大慈悲心故,利用權巧方便法,假涉於世俗,隨類而度化一切迷諸塵勞性頓倒之眾生。菩薩現逆順相以示世人,無非破世人之貪著及懈怠。但世俗之人並不了解他奔走跋涉、不辭勞苦地救度眾生之苦心,反而因為他的外形如乞丐而輕視他,甚至於以惡口辱罵及以拳頭相加。但是對於這種種之成敗榮辱,他一點也不在乎。永嘉大師證道歌云:「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此意謂他身心猶如虛空,量周沙界,別人仰唾還從己墮。他所行所作,猶如日月光臨萬方,讚毀豈能損益。
3 Z. A3 P/ q. |9 x$ j' C
6 G& A  I+ f& R' z+ o' X  C以下是一首既風趣而又意義深長之彌勒菩薩偈頌:「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吐在面上,隨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r, Z) v$ e$ s+ O5 ?- _9 `0 D& i2 Q. X
7 R  u6 c2 g% I% U5 J
老拙不但穿破袍,粗茶淡飯,不食鹽、不吃油,更不貪求美食。他無懼於嚴寒飢渴,萬事隨緣了,即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來去自如,所謂逍遙法界任西東。故於諸榮辱何憂喜,對於他人之辱罵手打,不但不生瞋恚,反更生起感激功德之心。因為這些惡言拷打,無非是成就菩薩忍辱波羅蜜之善知識。若非有大雄、大力、大慈、大願、大行之菩薩,不能有此無上忍辱精神的定力。忍辱波羅蜜,知易行難。初發心修行者,要以堅、誠、恆三心助道。人生苦短,諸行無常,生死事大,若不及時修行,將來後悔晚矣。菩薩善知「時光減處命光微」,故把握人身而清淨莊嚴累劫修。修道非難事,只要能腳踏實地,不畏艱難困苦,勇猛精進,必有成果。
+ b8 e' e- v7 |* Z1 U( N  q) ?
# D4 {+ E0 p! i5 I彼佛滅度後    懈怠者汝是    妙光法師者    今則我身是* s& P7 I# B1 f3 z5 g* b

! o9 V  R/ g/ d3 X; k; c我見燈明佛    本光瑞如此    以是知今佛    欲說法華經

- N8 n$ n$ o3 [
. a7 b% y. E5 z% X. r燈明佛入滅後,那個懈怠者就是你,而我呢?即是妙光法師。從我過去之經驗,知道釋迦牟尼佛先現此六瑞,必定是要說妙法蓮華經。
7 e& A8 @, U+ k  }; a& m( c8 z4 ~* p; Y" A3 O
今相如本瑞    是諸佛方便    今佛放光明    助發實相義% z. g, Z/ J! ^6 [0 p5 ^7 v

1 x$ z8 p% |" L5 }! Y0 Y諸人今當知    合掌一心待    佛當雨法雨    充足求道者; L$ ^8 i3 S& K& E+ J4 M  U- R
9 h8 {( Q+ ?1 O* R9 d9 v
諸求三乘人    若有疑悔者    佛當為除斷    令盡無有餘
7 n5 n/ Y: p. m1 y
. c3 A+ I& l2 a, [3 U
諸佛所現說法之瑞相,是一種善巧方便法。現今釋迦牟尼佛放大光明,是扶助開發實相義門,故在會大眾應當恭敬合掌,默然等待佛說法要。眾生念法,如渴思飲。故如來施大法之雨,普潤一切眾生心。此比喻一切眾生猶如花草樹木叢林,在大雨普降中,隨分受潤,稱其大小,各得生長。佛善於觀機逗教,故能三根普被,利鈍兼收,而分別演說大乘、小乘及人天乘法。此三乘即菩薩、聲聞緣覺、人天乘。佛說法要,開闡無遮,度諸疑謗、離諸掉悔,令三乘人得以拔斷疑根,滅除見網,而三惑究竟,令無有餘。
# B; C1 |7 J1 {* p! }4 L
1 c- S: ~7 \; b1 [古人云:「道是行的,不行那有道;德是修的,不修那有德?」人類最終之歸宿是常樂我淨——究竟涅槃,因此先要依法修行,躬行實踐。然而,有些人卻認為未信佛前,未發願前還「相安無事」,一旦信佛了,發了願後,種種障礙就來。這是什麼原因?因為人自無始生死以來,因無明而廣造殺、盜、淫、妄等諸惡業,塵不可出,而隨其生死相續,所作無數惡業皆是夙世業債遞償還報。若人能覺今是而昨非,勤加修行時,往昔所作的業障煩惱就會現前。這些魔考無非是對修行者之一種磨練,所謂「魔是磨真道,其道則有魔。」若能隨緣消舊業,以忍辱心來應對,縱遇橫逆交加,仍處之泰然,並要嚴守戒律,清淨自守必能償還宿債,出離三界。





歡迎光臨 雲端共修道場 (http://www.buddha.twmail.cc/share/)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