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佛說當來變經講記--淨空法師

佛說當來變經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于美國舊金山大覺蓮社

心惠記

韓瑛校


本經經文不長,但是很契機。就是說,我們從這部小經,可以發現佛早在三千年前,已經看出現代社會的現象。


本經經題是《佛說當來變經》,簡單的解釋:「當來」指我們現代;「變」是變化的意思,是講現代人心變化、世界變化,連佛教也起了變化。至於變化之後,是好還是壞?修行的人,又該如何成就自己的道業?本經正是講我們切身的問題。


談到世界的變化,以近二、三十年最為劇烈,難道就是基督教所說的「世界末日」到了嗎?


談到人心變化,由於現代資訊發達,不難觀察到各各地方的人心。經云:「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指人的身心;「依報」指生活環境。現在社會環境的安危,全繫在人心的厚薄。自古至今,有歷史的治亂為證,古今中外,都是以觀察人心來推測吉凶禍福,所以很重視倫常道德理念。可是現代人不講這些道德理念,而是以爭名奪利為主,因而導致社會不安定。


再看佛門,二千年來變化的幅度不太大,因為保持了某些標準原則。自從近年崇尚民主自由以來,強調言論自由、出版自由,佛教將面臨許多不可預料的變化。假如我們不冷靜觀察與思惟,則無法面對現實社會變遷,更不知如何修行?佛在本經對我們有所啟示。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聞如是」是早期翻譯的文句,也就是「如是我聞」。這一段序分,同樣具足六種成就。「聞如是」是聞成就。「如是」是信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主成就。「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處成就。「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是眾成就。


佛講這一部經的地點與《阿彌陀經》相同,當時有常隨眾及菩薩眾在場,所以本經不光是講小乘法,而是大、小乘法修行的根本。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將來之世。當有比丘。因有一法不從法化。令法毀滅。不得長益。何謂為一。不護禁戒。不能守心。不修智慧。放逸其意。唯求善名。不順道教。不肯勤慕度世之業。是為一事。令法毀滅。


這一段經文是正宗分的第一段,整個意思以現代人的說法,叫它是一種預言。簡單的說,佛告訴在場的比丘,將來會有一些比丘,因為不順從佛的教法弘化,演變到佛法走向毀滅,使得依法修學的人,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佛還舉了六樁事情,任何一樁事,都足以令法毀滅。


第一、「不護禁戒」:是指輕視戒律的人,不能持戒。經上講:「禪是佛心;教下是佛的言語;戒律是佛的行持。」假如捨去戒律,禪與教,則淪為空談,佛法不能存在世間。簡單的說:一個國家靠法治來維繫人心及社會的安全秩序,佛教的戒律就像國家的法律,佛教以戒律規範佛弟子身心;戒律又像儒家孔、孟所提倡的禮節,禮節是根本,一旦捨棄禮節——根本既斷掉——還談什麼為學之道呢!戒和禮一樣,都是根本,學佛捨棄根本,還談什麼開花結果!


為什麼說「戒」是學佛的根本?佛法無論大、小乘,都建立在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基礎上。守戒才能生定;因定而開慧。學佛最終目標是開智慧,智慧來自定力,亦即是來自清淨平等心。然而唯有「持戒」,才能使心清淨平等。戒律的精神,正是印祖所講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善惡在於一念心,去掉分別、妄想、執著,清淨心自然現前,心地清淨則智慧開啟,佛出世全為此事而來,所以戒律的重要性即在此。


第二、「不能守心」:一切法都是由自心變現出來的,心善則萬法皆善,心惡則萬法皆惡。現代社會看似在進步,其實剛好在倒退。因為以前大家生活安居樂業,現在世界都在動亂,原因是現代人心不淳厚、不講道義,只圖利害關係,有利於自己才是朋友,不利自己的即是敵人,大家都不能守著善心,社會豈能安定!古聖人孟子云:「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意思是說,求學之道,只在收回妄想雜念,如同《彌陀經》所講的「一心不亂」。


第三、「不修智慧」:智慧的反面就是愚癡;愚癡的人,不知道自己愚癡,成天顛倒亂想,真假、邪正不分,時常把邪法當作正法,把正法當成邪法,非常可憐!修智慧有二種方法:一是禪定(參禪),二是教下所說的讀誦大乘經典。讀誦大乘也須要懂得要領,否則仍舊墮入愚癡。讀經同禪定一樣,專修清淨心。誦經好比石頭壓草,須要字字分明,不能在誦經時胡思亂想經文意思。假如有妄念現前,不要管它,再繼續誦下去,去掉妄想、執著,不研究討論,豈到智慧現前,自然本性光明顯發。


第四、「放逸其意」:即是世人所說的隨心所欲。簡單的說,即是貪、瞋、癡、慢、疑諸妄念心起作用。


第五、「唯求善名」:如世間人所講的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現代佛教形態也有所變化,現前有宗教式的佛教、學術性的佛教、邪教的佛教,及傳統式的佛教,目前更發現有一種「作秀」的佛教——大作廣告,有活動時講究排場熱鬧,十足的迎合現代化,並未有真正的佛法內涵,這也就是亂世的現象。


第六、「不順道教。不肯勤慕度世之業」:指弘法比丘,不依從佛陀的教誨去修行,只是口裡修行,身行不修。「勤慕度世之業」,是說修行人仰慕佛法,並做到自利利他的事業。然而末法修行人,修行道心不堅定,對自己的善根不相信,荒廢自度和度化眾生的事業,非常可惜,使得佛法更加沒落。


下面這段經文是正宗分的第二段,佛又告訴比丘們,還有兩件事會令佛法毀滅。



佛告比丘。復有二事。令法毀滅。何謂為二。

一、不護禁戒。不攝其心。不修智慧。畜妻養子。放心恣意。賈作治生。以共相活。

二、伴黨相著。憎奉法者。欲令陷墮。故為言義。謂之諛諂。內犯惡行。外佯清白。是為二事。令法毀滅。


第一、「不護禁戒。不攝其心(不能守心)。不修智慧」:前面已經解釋過,此地不再贅述。「畜妻養子」:指末法時期出家人竟有養妻子兒女的。從前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因為是國家的政策,出家的人,一定要娶妻生子,而後才准許出家。至今,除高山上的苦行僧外,平地的日本出家人,大多都有家室。「放心恣意」與放逸其意相同。「賈作治生。以共相活」:指現代心不向道的出家人,生活並不仰賴在家二眾供養,他們也有種種生財之道,如此不如法的行為,心不能安住在道上,更不能清淨。


第二、「伴黨相著」:指出家眾分黨分派,製造小組織、小圈子,排斥與自己利害互相衝突的人與事。「憎奉法者」:凡是真正修行的人,想辦法對他排斥,不擁護,處處障礙。「故為言義。謂之諛諂」:一些能言善道,專會奉承巴結人的,口頭上說得好聽,不明白的人,以為句句是善言,最後受騙受害。真正善知識則處世、待人、接物,態度完全不同於此類。凡是勸世的善知識,所說的話都是忠言逆耳的,可是現代人偏偏聽騙不聽勸。


「內犯惡行。外佯清白」:這一句經文是說:有些出家人,裝出道貌岸然的樣子,外表好像很如法,莊嚴得像佛菩薩一樣,內裡的思想、見解、行為,甚至比世間人還不如。以上這二條是毀滅佛法的要素。



佛告諸比丘。復有三事。令法毀滅。何謂為三。

一、既不護禁戒。不能攝心。不修智慧。

二、自讀文字。不識句逗。以上著下。以下著上。頭尾顛倒。不能解了義之所歸。自以為是。

三、明者呵之。不從其教。反懷瞋恨。謂相嫉妒。識義者少。多不別理。咸云為是。是為三事。令法毀滅。


這一段經文,是本經正宗分的第三段。佛說會有三樁事情,能夠叫佛法在這個世間漸漸的毀滅掉。


第一、「既不護禁戒。不能攝心。不修智慧」:在前面已經說明過,這裡不重贅述。


第二、「自讀文字。不識句逗。以上著下。以下著上。頭尾顛倒。不能解了義之所歸。自以為是。」


以世間學問來說,就是文學底子不好,把文章的句點、逗點等標點弄錯,上下句子不順,斷章取義,與原文的本意不相契合。


以佛學來說,佛的經典無論是大小乘都是從佛的真如本性發揮出來的。雖然佛經翻譯過來的文字比中國古文淺顯易讀,可是其中奧義,絕對不容易體會。所以末法眾生,智慧淺薄,很容易曲解經義,句點、逗點不能分明,語句常常念錯,前言不符後語,頭尾顛倒,不能徹底瞭解經義,卻自以為對,而且還誤導他人,後果堪虞。


第三、「明者呵之。不從其教。反懷瞋恨。謂相嫉妒。識義者少。多不別理。咸云為是。是為三事。令法毀滅。」


末法時期能不能成就自己的道業,就要看懂這一段經文。這一段意思是說,一個明心見性的人,或者說心地光明的人,看到修行人走錯路,好意的給予指導,對方不但不聽,不能順從修正,反而嫉妒懷恨,甚至於處心積慮的要加以陷害善知識。很多人不知道如來所謂的真實義,對錯不能分辨、善惡常弄顛倒,人云亦云的群眾,反倒認為錯誤是對的,擁護知見不正的人,疏遠善知識,結果就是一起造三惡道的業因。


以上三樁事情,雖然沒讓佛法在這個世間斷滅,但是使佛教變了質。以前李炳南老師說:「佛法漸漸衰微。」此話如果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不能完全相信,因為現代科學發達,印刷快速,佛經可以大量印刷,不易失傳,遠比以前一書難求來得殊勝,幾乎每人手中一冊大藏經,怎能說是佛法漸漸衰微呢?到現在我才恍然大悟,如果用我們凡夫心來解釋佛經,經書再多也完全變質,就是說將如來的真如本性,換作凡夫的心意識。換句話說,就是以凡夫的意識心曲解佛的經義,佛法就因此而消失,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佛告諸比丘。復有四事。令法毀滅。何謂為四。

一、將來比丘。已捨家業。在空閑處。不修道業。

二、僖遊人間。憒鬧之中。行來談言。求好袈裟。五色之服。

三、高聽遠視。以為綺雅。自以高德。無能及者。以雜碎智。比日月之明畜已。

四、不攝三事。不護根門。行婦女間。宣文飾辭。多言合偶。以動人心。使清變濁。身行荒亂。正法廢遲。是為四事。令法毀滅。


這一段多半是針對出家人而說的,屬正宗分的第四段。佛對比丘說:「將來有四種情形,將令佛法毀滅。」


第一、「將來比丘。已捨家業。在空閑處。不修道業。」


這一條的關鍵,就是「在空閑處」。這一句話的意思,不是指遠離都市到山野裡沒有人跡的地方修行,亦不是指休閒,正是今天我們在社會上作謀生的工作,工作完就是空閑處。出家人將在家的工作辭掉,發心出家,不是要得空閑,而是出家有出家的事業。所以出家人是要將這些空閑時間,用來修行辦道。這句話意思簡單的說:「將來比丘,捨棄在家營生的事業而出家,可是不辦道、不修行,不荷擔如來家業,虛度光陰。」


何謂不修道業?本師釋迦牟尼佛教學的宗旨,就是讓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指我們的生活環境;人生是指自己。我們修行,就是修到能自覺自悟,即是真修行。相反的,就是迷惑顛倒。出家修行的目的,就是學佛的德能覺道,不迷惑顛倒,確認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個人能夠自悟,悟到諸法實相,當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而不被境界所轉,心地清淨,一心向道,自然能夠荷擔如來家業,作弘法利生的工作,這就是出家人應修的道業。出家人所要做的是修行辦道,並不是捨棄世間事,到寺院裡圖個悠閒清淨,虛度光陰。


第二、「僖遊人間。憒鬧之中。行來談言。求好袈裟。五色之服。」


這一條是屬於現代佛教現象的第五種「作秀的佛教」,完全違背佛陀的教誡。如一般講經法會,講究排場華麗,把道場裝飾得美侖美奐,沒有一點莊嚴清淨的氣氛;甚至於散花、唱歌等,會場設計得像作秀的舞台,而作出來的又不自然,看起來不倫不類的。出家人求美麗的袈裟,這種作法,會使將來的世間人對出家人不再尊敬。


第三、「高聽遠視。以為綺雅。自以高德。無能及者。以雜碎智。比日月之明畜已。」


這一條是講傲慢。自己貢高,輕視一切,以世智辯聰比作諸佛菩薩的真實智慧,甚至於認為諸佛菩薩還不如他。更有甚者說:「經典都不可靠。」好像他自己真的要成仙成佛,所以要造新經;他們認為舊的經典都應該淘汰,這不但是令法毀滅,而且是令法增加毀滅的速度。


第四、「不攝三事。不護根門。行婦女間。宣文飾辭。多言合偶。以動人心。使清變濁。身行荒亂。正法廢遲。是為四事。令法毀滅。」


「不攝三事」就是不守身、語、意三業。「不護根門」指不護六根。以上這兩句話合起來說,就是前面所提的不守戒律、不守規矩,甚至連世間的禮法都不顧。


「行婦女間。宣文飾辭。多言合偶。以動人心。使清變濁。身行荒亂。正法廢遲。」這裡面比較不好懂的是「多言合偶」。這部經是南北朝翻譯的,距離漢朝很近,在當時的「偶」字,是很通用的術語,意思是「迎合人心的花言巧語」,即是說好話的意思。此地與佛教的四攝法「愛語」不同,四攝法是以理智為基礎;換句話說,出家人不教人行正法,反而誘人行邪道,不是好事。


合起來的意思,是指出家人不守戒律、規矩。尤其在現代言論、出版自由,見解、思想混亂的時代,更是不能建立六和敬。僧團不和睦,而失去教化眾生的功能,平時與婦女們毫不避諱,言不中肯。文辭都注重華麗,迎合人心,不弘揚正法,反而作些荒亂身心的事,違背清淨法,走向混濁。如果有這四樁事情,佛法在這個世間,雖然保有形式,實質上已經不再存在或已經變質了。



佛告比丘。復有五事。令法毀滅。何謂為五。

一、或有比丘。本以法故。出家修道。廢深經教。十二因緣。三十七品。方等深妙玄虛之慧。智度無極。善權方便。空無相願。至化之節。

二、反習雜句淺末小經。世俗行故。王者經典亂道之原。好講此業。易解世事。趣得人心。令其歡喜。因致名聞。

三、新聞法人。淺解之士。意用妙快。深達之士。不用為佳。

四、天龍鬼神不以為喜。心懷悒慼。口發斯言。大法欲滅。故使其然。捨妙法化。反宣雜句。諸天流淚。速逝而去。

五、由是正法。稍稍見捨。無精修者。是為五事。令法毀滅。


這是本經正宗分最後一段,佛告訴比丘們又有五樁事,使法毀滅。


第一、「或有比丘。本以法故。出家修道。廢深經教。十二因緣。三十七品。方等深妙玄虛之慧。智度無極。善權方便。空無相願。至化之節。」


這是指有些比丘,發正心出家,非常難得。可是他們卻放棄深廣的經典不學,只看些粗淺文字,或者現代人所編寫的一般佛學概論、佛學入門、好看好學的白話文,至於經典原文看不懂,也不認真的深入瞭解。如: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方等經典等,這些智慧高深,至極善巧,權實方便的法典,倒反不去深究,發願學習,作一個真正通達佛法的出家人。


第二、「反習雜句淺末小經。世俗行故。王者經典亂道之原。好講此業。易解世事。趣得人心。令其歡喜。因致名聞。」


這是說明出家人不學經教,完全以現代人的文章、雜誌、報紙等作教材。「王者」不是指仁王,而是魔王。魔王要破壞正法;仁王是教人修十善,維繫社會安全。現代人所寫的文章,正是毀滅佛法的,他們的目的只在求名聞利養,不是在弘法利生,所以內容盡是講些世事閒談,趣得人心,譁眾取寵,無非是在造三惡道業因,怎能與佛經的真實義趣相比呢?


第三、「新聞法人。淺解之士。意用妙快。深達之士。不用為佳。」


有些從事教育文化事業,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文章都是以淺顯易懂的為主,現代人看了這些文章著作,馬上能說善道。但是這些言語、文字,都是意識心的作用,專在人我是非之間巧妙運用,以求快意人心,比起佛經天地之差,凡是多讀不正當的文字傳說,容易增加迷惑顛倒;若是讀誦大乘經典,可以幫助開悟。經典雖然深奧難懂,熟讀自然能入境界。所謂「經書不厭百回讀」,讀經可以修戒、定、慧三學,去掉執著、分別、妄想;只要是通達之士,都深知這個道理。當然對雜書淺文,以不取用最好。


第四、「天龍鬼神不以為喜。心懷悒慼。口發斯言。大法欲滅。故使其然。捨妙法化。反宣雜句。諸天流淚。速逝而去。」


凡是龍天護法鬼神、菩薩等,皆與釋迦牟尼佛一樣,看到以上的現象,都非常悲痛流淚,沒有不嘆息的。邪知邪見擾亂世人的清淨,擾亂世間,毀滅佛法。聖人有言:「國之將亡,必出妖孽。」也就是佛法將滅,邪知邪見、妖魔鬼怪必定出現,擾亂世間,毀滅佛法。如果我們佛門裡面的護法,不能大力護持正法的弘揚,反而捨棄弘法教化眾生的事業,贊同這些膚淺的言論雜誌,促使正法滅亡,連護法龍天都會流著眼淚離開我們。


第五、「由是正法。稍稍見捨。無精修者。是為五事。令法毀滅。」


由於我們不辨是非、善惡、邪正,顛倒錯亂,致使這種現象逐漸擴散到全世界,大眾們積非成是,再也無法認識到真正的佛法,很不容易找到真正精修的人。


下面的經文非常重要,前面是教我們認識環境;後面則是告誡比丘們應當如何修行,才不致於犯錯而誤導眾生。假如我們能聽取佛的教誨,真的改正從前的過失,也可稱為修持。知錯能改,在佛門裡是一種智慧的表現。現在來聽佛告誡我們的話,也是正宗分的總結。



佛告比丘。吾滅度後。有此邪事十五之亂。令法毀滅。一何痛哉。


前面說一法、二法、三法、四法、五法,總共列舉了十五樁末法比丘所犯的邪事,也都是亂世的現象。但是真正不如法的事情太多,不勝枚舉,豈只上面所說的這些!將來這些邪法,一旦出現在這個世間,一定會導致佛法走向毀滅之途。所以佛說到這裡,非常痛心而感嘆,現在佛又說道:



若有比丘。欲諦學道。棄捐綺飾。不求名聞。質朴守真。宣傳正經。


「諦」是真實的意思。佛在此地教誡我們說:如果你們想在修學佛道上,得到真實的成就,必須注意下面的幾項原則:


第一、「棄捐綺飾」:「綺」是美麗的意思;「飾」是裝飾。佛勸告比丘們,應當捨棄物質上的享受。因為現代人講究華麗,生活奢靡,例如道場要建築得富麗堂皇;衣著的色彩要鮮豔華麗;講經說法的時候必須要有場面;在排場上要像舞臺作秀般熱鬧,這些都違背覺道,不是修行人應該有的。


第二、「不求名聞」:名聞包括五欲六塵、七情六欲,這是魔障的根源。修道人尤其要捨得乾乾淨淨,不要沾染,免得磨損道心。


第三、「質朴守真」:這是修行應具備的態度。前面曾說過,我們修行重實質不重形式的道理。「質朴」正是簡樸的意思;「守真」是指真心誠意,是指我們學佛人在生活上,乃至於道場都是愈樸素簡單愈好,不作人情佛事,真實念佛辦道,守著清淨心,莫要接觸煩惱俗事。有一句話說得好:「知事多時是非多。」不關自己的事少接觸,學佛愈單純愈好,能這樣修學,就是「質朴守真」的精神,是修行應具備的態度。


第四、「宣傳正經」:講經的比丘們,為大眾介紹佛法,一定要依據經典——純正的佛經。「正經」亦稱正法;再進一步說,所謂的「宣揚正經」,有必要因時、因地而作決定。比如在舊金山大覺寺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於是我在大藏經裡選了一部《佛說清淨心經》;又有一次,有六個小時的時間,就選擇本經,同屬小部經;另外一種方式,是選擇大經的一品,或者一段,或者幾句經文,視時間而定。當然這些經典,都應當與我們日常生活和修持上的問題及修養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佛之雅典。深法之化。不用多言。案本說經。不捨正句。希言屢中。不失佛意。


這一段開示,是佛教給我們在宣揚佛法時,必須具備的態度。《金剛經》云:「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教給我們對於深奧的佛理,為人講解時,「不用多言。案本說經」:不需要生枝添葉,老老實實照著經典講解就好,自然不會出錯。最怕的就是自己隨意發揮議論,錯誤百出。特別是對初學,經典的選擇,最重要的是注意自己理解的程度;如果自己都看不懂的經典,到外面為別人講解,很容易出錯。同時,講經需要「契理契機」。真正理解經義叫做「契理」;應眾生的需要而講叫做「契機」,並且能令眾生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說,當我們選出來的經典,無論是一部或者一段經文,只要按著佛的意思來說,本分老實的把經典講得活潑生動,加上自己修學的功夫,以及日常生活當中的體驗,使得佛法的精神,真實的讓眾生明白。換句話說,這樣自己才真正得到佛陀教誨的利益,把自己的心得、研習過程,向大家提出詳細的報告,才算是圓滿。


「不捨正句。希言屢中。不失佛意」:這是指在修行上有成就的人,不僅能依照佛經的本意講解,而且能迎合聽者的根機,說出佛心裡欲講未講的言語,能令眾生洞悉佛意,這是很不簡單的事。比如清朝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就是「不捨正句。希言屢中。不失佛意」的具體說明。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蕅益大師解釋「發菩提心」,是自古以來沒有人闡發過的,一切淨土經論註解「發菩提心」,都與蕅益大師的說法不同。古德所註解的,沒有人看得懂其中的意思,可是經蕅益大師一註解,才恍然大悟。他說:「若能發願求生西方淨土的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大師還說:「釋迦牟尼佛是念『阿彌陀佛』而成佛的。」這真是前所未有的話,我們若仔細想想,一點也不錯,非常圓妙。


還有唐朝一些高僧,為我們說出「《無量壽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頓中之頓」這也是希言。如《華嚴》、《法華》是《無量壽經》的導引,把《華嚴》、《法華》列為序分,《無量壽經》是正宗分,都是妙喻,而且不離佛的真義。明朝蓮池大師曾說:「《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是同一部經。」他稱之為大本與小本;亦就是《無量壽經》是大本的《彌陀經》,《彌陀經》是小本的《無量壽經》。只是經文的長短不同,其內容並無差別。清朝彭際清居士也出希言,他說:「《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八十卷是大本《華嚴》),《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因為《華嚴經》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才算圓滿。這三部經完全相同。「希言屢中」是因為真正修學之人,往往會發現佛的真實義,而真正發現後,就四等、四同;心同佛心,願同佛願,行同佛行,解同佛解。簡言之,身、語、意與佛同,這也是古德最佳名言。下面幾句是佛教我們當前生活方面,必須要遵守的。



粗衣趣食。得美不甘。得粗不惡。衣食好醜。隨施者意。不以瞋喜。


佛告訴比丘說,衣服只要保暖遮體就可以,不要華麗新潮。飲食只求溫飽,粗茶淡飯,不要講究美味。每天托缽來的食物都不相同,若是飯菜很好,不生歡喜心;不合胃口的,也不要起煩惱。所有一切物質上的供養(物質生活),要隨布施者的心意,隨緣不攀緣,不可分別好壞,就在這個境界裡修清淨心。仔細觀察現代比丘,常受在家居士豐富的供養,超出比丘所需要量,往往容易使出家人起了退墮的心,不認真用功。


現代外國人調查,發現中國大陸人民健康長壽居世界之冠。研究其原因,比較之下,他們在飲食方面,並不太講究營養,又不衛生,生活清淡,反而健康長壽;而臺灣有錢的人,樣樣考究衛生,天天講究佳餚美味,每餐不同,腸胃因而負擔太重,結果弄出許多奇怪的病症。看看牛羊專吃青草,照樣又肥又壯,外國人飲食也簡單,可見得最健康的飲食就是「簡單」。俗語說:「青菜豆腐長命百歲,雞鴨魚肉百病禍因。」



攝身口意。守諸根門。不違佛教。


這句話與《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修學綱領「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意思相同,就是守攝身、口、意三業不造作。「諸根門」: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收攝六根,不向六塵奔馳,一心向佛,念念是佛,念到返聞自性,背塵合覺,守得一心,不違背覺悟之道。相反的,若是六根不守,造作身、口、意惡業,不知道覺悟回頭,不但是參禪不能得力;學教也不能大開圓解;念佛也不能得一心。


這一段意思是講,佛對我們所有的教誡與教誨,一定要遵守,決定不能違背。而這些教誡及教誨的話,只要能夠依著「攝身口意。守諸根門」的關鍵要領去做,自然能夠依教奉行,不違佛教。



念命甚炬。恍惚以過。如夢所見。覺不知處。三途之難。不可稱計。勤修佛法。猶救頭然。


這一段是佛警誡大眾的話。


「念命甚炬」:「炬」是火把,比喻火炬燃燒的時間不長,很快就燒盡。我們的生命就像火把一樣的短暫,很快燒完。「恍惚以過。如夢所見。覺不知處」:「覺」,指夢醒過後的意思。這一段經文比喻人生很短暫,而且像作夢一般,恍恍惚惚的過去,等到夢醒之後,再回想夢境,不知夢在那裡!


「三途之難。不可稱計」:「三途」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稱」是稱說,「計」是計算、計度的意思。佛說「人身難得」,失人身容易,而且墮落三途更加容易。三惡道的苦難無數,無法計算,也不能說明清楚。如經上所說,鬼道一天是人間一個月。我們初一、十五祭祀鬼神,等於是請他們吃中飯和晚飯。人間一年,鬼道才十二天,所以他們的歲數,少說也有千歲、千千歲。地獄更苦,地獄一天是人間兩千七百多年。中國號稱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在地獄還不到兩天。如此算來,地獄壽命算是萬歲、萬萬歲,實在太可怕!造三惡道的罪業,進去容易,出來難,不能不警覺。所以下面教我們「勤修佛法。猶救頭然」:「然」與「燃」意思相同;「頭然」,指三惡道所受的苦,像火燃燒眉頭一樣。假若能覺悟到墮三途的可怕,就應當勤快修學佛法,好像救拔頭上正在燃燒的火一樣急切。



五戒十善。六度無極。四等四恩。智慧善權。咸可精行。雖不值佛世。出家為道。學不唐捐。平其本心。愍念一切。十方蒙恩。佛說如是。


「五戒十善」是修學佛法的根本基礎。「六度無極」:「六度」是大乘菩薩的大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布施,簡單說就是放下,持戒就是守法,忍辱是要有耐心,精進即是認真,禪定指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能像菩薩修到般若智慧現前,六度做得圓滿無量,稱為「六度無極」。


「四等四恩」:「四等」出自《楞伽經》裡:


第一、名字相等:指諸佛的名字同等。名字是從佛的智慧德能上建立的。比如釋迦牟尼佛是能仁、寂默的意思。指佛在娑婆堪忍世界修行成就,故而得名;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覺的意思,是願力成就的。名號雖然不同,但是一切諸佛的智慧德能相同,要看看與眾生因緣而定,修行人不可以在這裡分別、執著,或者有門戶之見。


第二、語等:是指諸佛的言語相同,無有差別。


第三、身等:是指諸佛法身、相好完全相同,同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第四、法等:凡是諸佛所說的一切法皆相同、相等。我們依照一尊佛教化,等於依照一切諸佛的教化,無二無別。念阿彌陀佛能成就;念觀音菩薩也能成就;念藥師如來也能成就;或者念地藏菩薩都能成就。但是必須要有原則,就是一個法門學到底,一生不要更改,決定成就。像我們現在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迴向發願求生西方,修到心地清淨,當臨命終時佛菩薩必定來接引。


「四恩」是平常所說的父母恩、佛恩、國家恩、眾生恩。


「智慧善權。咸可精行。雖不值佛世。出家為道。學不唐捐。平其本心。愍念一切。十方蒙恩。佛說如是。」


佛勸誡我們,修行應當以理智為基礎,不可感情用事。把握這個原則,自己修行才不致於被障礙,接觸大眾也不會障礙他人,進而自行化他,更加能精進修行。雖然現在佛不在這個世間,既然已經出家修道,就應當遵守佛的教誡,視同佛在世一樣,依教奉行,所學的教法定不會白費,必有成就。


「平其本心」就是心地保持清淨平等,慈悲待人,正所謂「平常心是道」。平心辦道則功到自然成。不但自己得利,十方眾生學習這種榜樣,也蒙其恩惠,得到好處。縱然沒有意思去弘化,這個真實的佛法已經弘揚到十方。經文的序分、正宗分就到此地為止,以上都是佛親口所說。末後一句,是阿難尊者結集經典所說的。



諸比丘悲喜前自歸佛。作禮而去。


這末後一段是本經的流通分。由於是早期所翻譯的經典,所以與序分一樣,句子短而且簡單。後期(隋唐以後)譯經工作比較完備,文字長,句子也明顯。


這一段流通分雖然簡潔,意思還是圓滿的。明白的說:當大眾聽過佛所講的這番話,一則以悲;一則以喜。「悲」是悲愍末世的衰相,感到遺憾及痛心;「喜」是慶幸自己能夠遇到世尊,聽聞正法。於是大家都到佛的跟前,請求受持三歸,作禮而去。


我們讀過這部經,雖不值佛世也跟當時與會的大眾心情相同。我們也可以到佛像面前,歸依自性三寶,依教奉行,不辜負佛的這一番教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