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蓮池大師【竹窗二筆】喜怒哀樂未發(一)

蓮池大師【竹窗二筆】喜怒哀樂未發(一)


予初入道,憶子思以喜怒哀樂未發為中,意此中即空劫以前自己也。既而參諸楞嚴,則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夫見聞泯,覺知絕,似喜怒哀樂未發,而曰法塵分別者,何也?意,根也。法,塵也。根與塵對,順境感而喜與樂發,逆境感而怒與哀發,是意根分別法塵也。未發則塵未交於外,根未起於內,寂然悄然,應是本體。不知向緣動境,今緣靜境,向固法塵之粗分別也,今亦法塵之細分別也,皆影事也,非真實也。謂之幽閒,特幽勝顯、閑勝鬧耳,空劫以前自己,尚隔遠在。此處更當諦審精察,研之又研,窮之又窮,不可草草。


【注釋】

子思:即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孫。戰國時魯國陬邑人。相傳受業于曾子,以中庸為其學說核心。後被尊為述聖


【譯文】

我在初入道時,憶及子思在《中庸》稱喜怒哀樂之未發為之中。以為這個是指空劫以前的自己。隨後參究《楞嚴經》,經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見聞和覺知都泯滅了,似乎就是喜怒哀樂未發時的情形,而經文卻謂是法塵分別,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我們的識,稱為。我們所面對的一切,稱為。當根與塵相對時,若為順境所感就會產生喜與樂的情緒,若為逆境所感就會發起怒與哀的情緒,這是意根分別法塵時發生的情況。未發是由於塵未交於外,根未起於內,此時寂然悄然,應是本體。不知我們一向所緣的都是動境,如今所緣的是靜境。動境固然是法塵的粗分別,靜境卻是法塵的細分別,都是屬於影事,不是真實的。稱之為幽閒,是幽勝於顯、閑勝於鬧罷了,而於空劫以前的自己,還差得遠呢。像這些緊要的地方應更精確地加於審察,研之又研,窮之又窮,不可以草草敷衍過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