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淺釋(中4~7品)宣化上人
[p=30, 2, left][size=3][color=#333399]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x*MoA%u:h5g4t6M[/color][/size][/p][p=30, 2, left][size=3](Q2m$wvn3fY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利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以來。六道眾生。遣令度脫。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color][/size][/b][/p][p=30, 2, left][b]P3U/Z*KcS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當爾之時,地藏菩薩大菩薩對釋迦牟尼佛說:「世尊!我地藏仰承佛如來大威神力的緣故,到百千萬億世界去,分佈我的身形,尋聲救苦,拔濟一切受罪報眾生的苦難。假如不是因為如來的大慈悲大力量的緣故,我地藏即不能做這種分身變化的神通力量。我現在又承蒙佛的吩咐,一直等到阿逸多菩薩(彌勒菩薩)成了佛以來,所有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在六道裏輪迴的眾生,遣令我把他們救度脫離苦難,稟承佛陀的意旨,我必定依教奉行,但願世尊您不必掛慮。」[/size][/p][p=30, 2, left][b]0g-q0|l6w` YH
[size=3][/size][/b][/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轉輪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禍障難。如魚游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以是等輩。吾當憂念。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廣度罪輩。吾復何慮。
[/color][/size][/b][/p][p=30, 2, left][b] yx H/L&}6B@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又告訴地藏菩薩說:「一切眾生還沒有得到解脫自由,他們的性情飄搖不定,心猿意馬,騰躍踔躑,難以禁制。他們常常改變主意,好像就以信佛來說,有時相信,有時又懷疑了,這就是沒有定性,知識也不足夠,所以說性識無定,無論從惡習結成的業障,從善習積來的善果報,無論造善造惡,都是隨境奔馳,不憚勞倦,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眾生都習慣了逐境而生,所以環境對我們人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墮落到五道裏頭輪迴不息(五道就是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佛繼續說:「經過微塵數的劫數,受迷惑暗障的苦難,好像魚游入網,誤之為長流的水道,而眾生剛剛脫出羅網,眨眼間又復投入,輾轉輪迴,永無出期。因為這類剛強的眾生,很難教化,我本來非常憂慮掛念,但你現在就快要圓滿你以前所發的願了,你累劫所發的重誓,是要廣泛度脫造罪的眾生,你的願力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既有這麼大的願力,我還有什麼憂愁呢?」[/size][/p][p=30, 2, left][size=3]Cx6yZTl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以來。各發何願。今蒙世尊慇懃讚歎。唯願世尊。略而說之。I7G5b8Yk.@sqQX4b
[/color][/size][/b][/p][p=30, 2, left][b]Z k0s3|dd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佛說這些話時,會中有一位大菩薩,名字叫定自在王(這位菩薩因攝心入定,得大自在,故名)。對佛說道:「世尊!我現在很希望聽地藏菩薩累劫以來,每一生各發的是什麼願?承蒙世尊在這法會中再三的讚揚稱歎他,很希望世尊大約地為我們說一說。」[/size][/p][p=30, 2, left][b]_un+e6T6@^*Vn
[size=3][/size][/b][/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l"Ul/i.Z0y^ |#K
[/color][/size][/b][/p][p=30, 2, left][b]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這時候佛告訴定自在王菩薩說:「你們應該特別注意聽!注意聽!好好地研究思念他。我一定會替你分別解說地藏菩薩所發的大願。」[/size][/p][p=30, 2, left][size=3]]7TeAl(OI`$MlZ~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眾惡。二王計議。廣設方便。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H8A m)] R6nOA
[/color][/size][/b][/p][p=30, 2, left][b]R.t*H8S4HwFo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乃於以往過去無量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劫數以前,那時候有一位佛,他的名字叫一切智慧都能成就如來。這一位佛堪能受人天的供養,是具有正遍知的大覺者,他能普遍知道一切法。再者他的聰明智慧都滿足了,福慧雙圓,他所到的地方即是最好的地方,即自由自在入涅槃。他又能瞭解一切世間的事理,也是至高無上之士,能調御人間的大丈夫,也是天人的師表,是一切天人的大導師。所以佛世尊是天人所共同尊敬的佛。以上的十個名稱,是每一位佛的通稱。這位佛的壽命長六萬劫。在他還沒有出家時,曾做過小國的國王,他和一位鄰近的國王做朋友,一同修身不犯殺、盜、淫,口不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不犯貪、瞋、癡這十善道行,來利益當時的一切眾生。」[/size][/p][p=30, 2, left][size=3]&m:[zo ze#m
[/size][/p][p=30, 2, left][size=3]「在一切智成就如來其鄰國所有的人民,多數造種種惡業,因此兩位國王就討論研究,怎樣能令眾生改過自新,去惡從善。於是便計劃,廣泛的設立方便方法,來引導眾生回頭向善。彼此議決了,便各自發起大願來,一位國王發願說:『願我早成佛道,一定來度脫這些造惡業的人民,都得成佛,沒有一個留下的。』另一位國王即發願說:『假如我不先完全度完這些造惡業的眾生,令他們皆得安樂先成佛道,他們若有一個未成佛,我也不願意成佛。』」[/size][/p][p=30, 2, left][size=3]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N[d n LA-d6w Z8S
[/color][/size][/b][/p][p=30, 2, left][b]1@9pw!eXmw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佛告訴定自在王菩薩說:「當時一王發願要早成佛者,就是現在一切智成就如來。一王發願要先度盡罪苦眾生,不願先成佛者,即是『眾生未成佛,他就不成佛』—這一位王就是現在這位地藏王菩薩。」[/size][/p][p=30, 2, left][size=3]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復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
[/color][/size][/b][/p][p=30, 2, left][b]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又在過去無量無數那麼多的大劫,在那時有一位佛出世,名叫清淨蓮華目如來,他的壽命有四十大劫那麼長。」[/size][/p][p=30, 2, left][size=3]e.n#]F5@y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
[/color][/size][/b][/p][p=30, 2, left][b]k4wr$n+mp?*N0^.Z-U.a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這位佛的正法時代過去了,在他的像法之中,有一位證聖果的阿羅漢。他做眾生的福田,眾生供養他,能種植福報,所以經上常鼓勵人廣修福德供養三寶,意思就是出家人為眾生的福田。你能供養,則增福增慧,若欲求福慧雙增的人,就要誠心供養三寶,所以說『福度眾生』。這位羅漢因依次第教化所有眾生,某天遇到一位女居士,這位女居士名叫光目女,她預備了很多飲食齋菜等,恭敬誠懇地供養這位羅漢。」[/size][/p][p=30, 2, left][size=3]"I @k5A1]%BDE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羅漢問之。欲願何等。_u`$Z{
[/color][/size][/b][/p][p=30, 2, left][b]+`1Kmg*E(`g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羅漢問她說:『你現在來供養我,你希望要求些什麼?』」[/size][/p][p=30, 2, left][size=3]M.cV9Y8SK1@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光目答曰。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9k]XH(KmR}
[/color][/size][/b][/p][p=30, 2, left][b]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光目答道:『我的母親才死不久,故設齋供養,藉出資財物的方法,為我母親修福,藉三寶的力量來救拔她,但是不知道我的母親,已往生到什麼地方去了,投生那一道呢?』」[/size][/p][p=30, 2, left][size=3]*lc:EW8m3c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羅漢愍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羅漢問光目言。汝母在生做何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SuO7O1{
[/color][/size][/b][/p][p=30, 2, left][b]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這位羅漢同情她的緣故,乃為她靜坐入定觀察,看見光目女的母親墮落到惡道中,受著極大的苦報。羅漢就問光目女說:『你的母親在世時,做了些什麼事業?現墮在惡道裡,受很大的苦報。』」[/size][/p][p=30, 2, left][size=3]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光目答言。我母所習。唯好食噉魚鱉之屬。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噉。計其命數。千萬復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W*ZZp'D^w
[/color][/size][/b][/p][p=30, 2, left][b]z`w8XCJ9[%V7?$f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光目答道:『我的母親在世時,最喜歡吃魚虌之類,並且多數是吃魚子,有時是炒的,有時是煮的,為滿足一時之口腹,不惜恣情殺害烹宰任意亂食。如計算這些魚類的性命,不止千萬之數,請尊者慈悲可憐我,想法子救救我母親。』」[/size][/p][p=30, 2, left][size=3]q6P KM1Z.[4x;|!T:i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羅漢愍之。為作方便。勸光目言。汝可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行像。存亡或報。
[/color][/size][/b][/p][p=30, 2, left][b]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羅漢憐愍她,替她想出方便的方法,乃勸光目女說:『你可以以最虔誠之心,專念清淨蓮華目如來的名字,再去塑畫這尊佛的形像。若這樣做法,無論是生存的子女,和你死去的母親,都可獲得好的果報。』」[/size][/p][p=30, 2, left][b]
[size=3][/size][/b][/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光目聞已。即捨所愛。尋畫佛像而供養之。復恭敬心。悲泣瞻禮。忽於夜後。夢見佛身金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當生汝家。纔覺飢寒。即當言說。
[/color][/size][/b][/p][p=30, 2, left][b]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光目女聽說了之後,即刻捨去心裏所愛的東西,找人來塑畫佛像,而虔誠尊敬的供奉承事,悲泣哀戀地瞻望佛像,恭謹勤懇地禮拜佛像。忽然在晚間,光目女夢見佛的身體發出萬丈金光,照耀晃晃,遐邇通明。其佛身高大如須彌山,整個身體發出赫奕的光明,並且告訴光目女說:『你的母親再過不久,應當投生到你家裏來,嬰兒才曉得飢餓寒冷,就會說話了。』」[/size][/p][p=30, 2, left][size=3]!La#TSf8nW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稽首悲泣。告於光目。生死業緣。果報自受。我是汝母。久處暗冥。自別汝來。累墮大地獄。蒙汝福力。方得受生。為下賤人。又復短命。壽年十三。更落惡道。汝有何計。另吾脫免。/b2h ~7s-Yp\ E%J&@
[/color][/size][/b][/p][p=30, 2, left][b]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在這以後,她家裏的婢女,果然生下一個兒子,還不到三天,就會說話。那嬰兒還懂得作揖問訊,悲傷飲泣,告訴光目女:『生死造業的因緣果報,都是各人自作自承當的,我就是你已死的母親。自死了以後,長久住在幽冥的地方,從離別你以後,每次都墮落到大地獄裏受苦。承蒙你修福至誠地念清淨蓮華目如來的功德力量,至今才能投生到這襄來做下賤人,且又很短命,我只有十三歲的壽命而已,死後又要墮落到惡道裏去受苦。女兒你有什麼辦法,可令我脫離這罪業,免再受苦報?』」[/size][/p][p=30, 2, left][size=3]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光目聞說。知母無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吾母。合知本罪。作何行業。墮於惡道。;QZ"d(^.E
[/color][/size][/b][/p][p=30, 2, left][b]v3k Pg ZJQ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光目女聽了婢子說了以上的話後,知道這嬰兒確是她的母親無疑。於是感傷得悲泣慟哭不已,連話也說不出來了,好久才對這婢子說:『你既然是我的母親,應該知道你自己本身所做是什麼樣的罪業,使你墮落到惡道裡去呢?』」[/size][/p][p=30, 2, left][size=3]~(h)mv^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婢子答言。以殺害毀罵二業受報。若非蒙福。救拔吾難。以是業故。未合解脫。BQV"[x{5?
[/color][/size][/b][/p][p=30, 2, left][b]mY/S'W,?z2@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婢子答道:『我是因為殺害眾生和毀謗咒罵三寶,這兩種罪業,所以感受這種果報。假如不是承蒙你的孝順替我修福作功德,來救度我的苦難,這罪業深重的苦報,焉能有解脫的期望呢?』」[/size][/p][p=30, 2, left][size=3]X'`5c2qn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光目問言。地獄罪報。其事云何。
[/color][/size][/b][/p][p=30, 2, left][b]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光目即問她母親說:『地獄罪報的情形怎樣呢?』」[/size][/p][p=30, 2, left][size=3];B _sU(a%eB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稱說。百千歲中。卒白難竟。
[/color][/size][/b][/p][p=30, 2, left][b]Z.s:j@+X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婢子答道:『罪報受苦的事情,我真是不忍再說了,百千年間也說不完的!』」[/size][/p][p=30, 2, left][size=3]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光目聞已。啼淚號泣而白空界。願我之母。永脫地獄。畢十三歲。更無重罪。及歷惡道。十方諸佛慈哀愍我。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若得我母永離三途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等正覺。]0nBjz+{v$Z
[/color][/size][/b][/p][p=30, 2, left][b]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光目女聽了母親這麼說,不禁號啕大哭,而向著天空發願說:『願我的母親永遠能脫離地獄的果報,等活到十三歲以後,不再因其他重大的罪業,墮落到三惡道裏去。十方諸佛請慈悲可憐我啊!聽我為母親發這麼廣大的誓願。假如我的母親能得永遠脫離畜生、餓鬼、地獄這三途惡道的痛苦,或不生在這樣下賤的家庭,乃至於永劫不再受女人的身體。』『願我從今天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乃至在後百千萬億的劫數中,所有的世界,所有的地獄,以及三惡道裏所生罪報受苦的眾生,我都發願要把他們救濟超拔,使他們都脫離畜生、餓鬼、地獄等惡趣。等到這些受罪報的眾生,完全成佛,而我自己才成佛道。』」[/size][/p][p=30, 2, left][size=3],T/@4~%X*];v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發誓願已。俱問清淨蓮華目如來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為母發如是大願。吾觀汝母十三歲畢。捨此報已。生為梵志。壽年百歲。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劫。後成佛果。廣度人天。數如恆河沙。&qV v*l{6y#C#U;]
[/color][/size][/b][/p][p=30, 2, left][b]!hhoN\'IO~/ZV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光目女發這大願以後,很清楚而又具全地聽到清淨蓮華目如來告訴她說:『光目!你真慈悲愍念一切眾生,替你母親發這樣的大宏誓願。我現在觀察你的母親,她等到十三歲的業報完畢之後,就捨此報身,生到淨梵裔族去上享壽百年。受完這果報後,應當投生到無憂的極樂國土裏去,其壽命是不可計算的劫數,到將來才成佛的果位。復回來廣度人間天上的人,其數目好像恆河沙數那麼多。』」[/size][/p][p=30, 2, left][size=3]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佛告定自在王。爾時羅漢福度光目者。即無盡意菩薩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薩是。過去久遠劫中。如是慈愍。發恆河沙願。廣度眾生。*]O uB2G7E
[/color][/size][/b][/p][p=30, 2, left][b]-?R0Uj fM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佛告訴定自在王說:「在那時候,福度光目的羅漢,就是無盡意菩薩。光目的母親,就是現在的解脫菩薩。光目女呢?就是這位地藏菩薩。他在過去很久劫中,都是本著這樣的慈愍悲心,發了不可計數如恆河沙數的無量大願,要廣泛拯度眾生,離苦得樂。」[/size][/p][p=30, 2, left][size=3]'L7uSN!X\\I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惡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語者。兩舌惡口者。毀謗大乘者。如是諸業眾生。必墮惡趣。若遇善知識。勸令一彈指間。皈依地藏菩薩。是諸眾生。即得解脫三惡道報。2he&`jL#@e y
[/color][/size][/b][/p][p=30, 2, left][b]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在將來的世界中,假如有男子、女人,不修行善業的人,只會造惡的人,甚至不相信因果的人,違犯淫戒,或犯妄語、兩舌、惡口的人,或譏毀大乘經典的人,像這一類造罪苦業的眾生,死後必墮落三惡道裏去。若能遇到善知識指點他勸勉他,即使在一彈指那麼短的時間內,令他發起尊敬心,歸依地藏菩薩,那麼,這些眾生,馬上就能解脫三惡道的苦報了。」[/size][/p][p=30, 2, left][size=3]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若能志心歸敬及瞻禮讚歎。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復飲食。如是奉事者。未來百千萬億劫中。常在諸天受勝妙樂。若福盡。下生人間。猶百千劫常為帝王。能憶宿命因果本末。
[/color][/size][/b][/p][p=30, 2, left][b]Vz)_E dX/j!Y2nC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假如能夠發至誠心來歸依禮敬讚歎地藏菩薩,用香華衣服,或者各種珍貴寶貝,或用食物飲料果品等來供養地藏菩薩,像這樣奉敬承事的人,死了之後,可以在未來的百千萬億劫中,常生在天上受最好最妙的快樂。假如天福享完了,再投生下降人間來,還能夠在百千劫中,常做帝王,並且仍能夠清楚地記憶其幾世以前因果的事。」[/size][/p][p=30, 2, left][size=3]3H"O/[S+z7M6c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定自在王。如是地藏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大威神力。廣利眾生。汝等諸菩薩當記是經。廣宣流布。
[/color][/size][/b][/p][p=30, 2, left][b]+\Uc%Xm%sG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佛稱一聲定自在王說:「像地藏菩薩,有這麼不可思議大威神的力量,廣泛的利益一切眾生,你們諸位大菩薩,應當牢記這部地藏經,廣大地弘揚流通地藏菩薩的法門。」[/size][/p][p=30, 2, left][size=3]S+F6AcD\QF;q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願不有慮。我等百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必能承佛威神廣演是經。於閻浮提利益眾生。定自在王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禮而退。
[/color][/size][/b][/p][p=30, 2, left][b]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定自在王菩薩就對佛說:「世尊!請不要憂慮這件事情,我們千萬億的大菩薩,必定能夠接受佛的威德神通力,廣大地宣說這部經。在這南閻浮提世界利益一切眾生。」定自在王菩薩對世尊說後,恭敬地合掌頂禮而退同原位。[/size][/p][p=30, 2, left][size=3]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爾時四方天王俱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於久遠劫來。發如是大願。云何至今猶未度絕。更發廣大誓言。唯願世尊為我等說。
[/color][/size][/b][/p][p=30, 2, left][b]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在那時候,東南西北四方的大天王,即是:在西方有能說各種語言的廣目天王,在北方有福德多聞的多聞天王,東方有維持國土的持國天王,南方有能令人民增長善根的增長天王,都從座位站起來,合掌恭敬地對佛說:「世尊!這位地藏菩薩,在這麼久的無量劫數以來,發了像前面的大宏誓願,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把眾生度完,還又要再發這麼廣大的誓願呢?我們只希望世尊為我們再說一說。」[/size][/p][p=30, 2, left][size=3]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為汝及未來現在天人眾等。廣利益故。說地藏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內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脫一切罪苦眾生方便之事。四天王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H/kj!qoF*X;F
[/color][/size][/b][/p][p=30, 2, left][b]HE^{ X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佛對四大天王說:「好極了,你們問得非常的好!我現在為你們四大天王和現在、未來、天上及人間的一切眾生等,欲廣利益的緣故,而說地藏菩薩,在娑婆世界南閻浮提裏,生生死死道途中,其慈悲哀愍,如何救拔度脫一切造罪受苦的眾生,及他所用的種種方便法門。」四天王聽後答道:「是的,世尊!我們極願意、極喜歡聽!」[/size][/p][p=30, 2, left][size=3]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薩久遠劫來。迄至於今。度脫眾生。猶未畢願。慈愍此世罪苦眾生。復觀未來無量劫中。因蔓不斷。以是之故。又發重願。如是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中。百千萬億方便。而為教化。
[/color][/size][/b][/p][p=30, 2, left][b]&a-j6[c+?^Z&^a*FH
[size=3][/size][/b][/p][p=30, 2, left][size=3]佛告訴四大天王說:「地藏菩薩自從無量劫數直到現在,雖已度脫了一切罪報受苦的眾生,仍還沒有完畢他累劫以來所發的願,此乃是因為他慈悲愍念這世界,受罪報受苦的眾生。又再觀察,在未來的無量數劫中,這些眾生的罪孽惡因,像蔓草一樣牽連不斷。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他又再發出重大的誓願來救度眾生。為了這樣,所以地藏菩薩在這娑婆世界,南閻浮提國土之中,現出種種百千萬億的方便,隨機化身,而來教化度生。」[/size][/p][p=30, 2, left][size=3]
[/size][/p][p=30, 2, left][b][size=3][color=teal]四天王。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淫者。說雀鴿鴛鴦報。若遇惡口者。說眷屬鬥諍報。若遇毀謗者。說無舌瘡口報。若遇瞋恚者。說醜陋聾殘報。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飢渴咽病報。若遇畋獵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若遇網補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若遇毀謗三寶者。說盲聾瘖啞報。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迴地獄報。若遇污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牲道。若遇湯火斬斫傷者。說輪迴遞償報。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飢惡報。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若遇兩舌鬥亂者。說無舌百舌報。若遇邪見者。說邊地受生報。qOs8E\4lv%D8q
[/color][/size][/b][/p][p=30, 2, lef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