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淺釋─序品第一
[size=4][align=center]妙法蓮華經淺釋 宣化上人[/align][/size]]2n^`f:k[size=3]卷一 序品第一
2bCqy](}
妙法蓮華經有二十八品,第一品是序文;敘述經文的因緣。本來所有的經文第一品不叫序品,可是只有這部法華經,以整個第一品作為序文。
0u I^!I*gL5ol6U
[color=Teal]如是我聞。[/color]
8b Zd5Q3r't-sI
「如是」是信成就。如是的法才可以信,不是如是的法就不可信。「我聞」是聞成就。是什麼「我」呢?有凡夫的假我和外道的神我。這個「我」是假我,不是真我。為何說「我聞」,而不說「耳聞」?因為耳朵只是身體的一部份,而「我」是身體的總稱。所以阿難說:「我聞」。「如是我聞」有多種意思,今舉說數項:
(1)斷眾疑。阿難結集經藏時,初登法座,感佛陀相好,因而大眾頓起三疑。第一懷疑:這些菩薩、羅漢、比丘們以為釋迦牟尼佛沒有入涅槃,又來講經說法。第二懷疑:大眾以為這位佛或許是他方來的。第三懷疑:大眾萬分驚訝,以為阿難已成佛了,否則他怎會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如此的紫磨金色光?可是當阿難登法座,一講:「如是我聞」,立刻三疑頓息。所有的菩薩、羅漢、比丘們都知道是阿難在說:「如是之法,是我阿難親自聽見佛所說的,非我自創。」
(2)尊佛囑。佛入涅槃的時候,咐囑阿難:「一切經典的前面,都應該以『如是我聞』為開始。」為了尊重佛的吩咐,阿難在結集經典時,首先說「如是我聞」四字。
(3)息爭論。阿難是佛最年輕的弟子,如果他不講明這部經是他聽佛所說,而不是自己說的,在大眾中一定會起爭論:「你可以講,我也可以講!」大家定會議論紛紛。可是阿難一講這部經是佛所說的,即刻平息了大眾的爭論與不平。Z8fEX&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