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共修道場's Archiver

地藏王菩薩 發表於 2011-1-4 00:43

法華經淺釋─授記品第六

[font=tahoma, ����][size=12px][p=30, 2, center][size=12px]妙法蓮華經淺釋 宣化上人主講[/size][/p]UP svf
[p=30, 2, center][size=12px]授記品第六[/size][/p]
b?1x,gI3dJ [font=tahoma, ����][size=18px][p=30, 2, left]卷三  授記品第六[/p][p=30, 2, left]第六品是授記品。授記又叫授決。佛預先告訴你將來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國土成佛,叫什麼名號,你的國土有什麼特色,佛壽命有多長,法住世有多久等等。你一旦接受了這個記決,就叫做「授記」。什麼叫授決呢?決是決所真理。你自已所決定的一個佛號。你的名號與其他的佛不同,因為每一位佛都有他一個特別的名號,就像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名字一樣。授決就是說你將來決定可以成佛,無所懷疑的這個記決號乃要由佛親賜,旁人沒有這個資格。[/p]
d jH*iQ [p=30, 2, left][b][color=teal]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大眾。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訶迦葉。於未來世。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廣宣諸佛。無量大法。[/color][/b][/p]
^Z%ub'{ [p=30, 2, left]這個時候,即是釋迦牟尼佛說完前面藥草喻品的偈頌之後,就告訴所有大眾說:「我這一個弟子大迦葉,你們大家應該認識他。」佛在世時,迦葉尊者已一百六十歲,至今他還未死呢!現在他在中國雲南雞足山打坐入定。可以看得見他嗎?可以的。如果你有誠心就可以看見他,佛教就是講一個「誠」字。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有一個誠心,必定有辦法。譬如,修行人若有真正的誠心,就不怕沒人來供養。為什麼沒有人來供養呢?就因為你在前生修慧不修福。所謂:「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若知道這個道理,就應該趕快修福修慧,多做一點好事,使福慧雙圓。[/p][p=30, 2, left]摩訶迦葉在未來劫中,將得供養恭敬和覲見三百萬億的諸佛世尊,他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一切諸佛,廣利諸佛,宣說無量大法。[/p] ga0z/hRtug
[p=30, 2, left][b][color=teal]於最後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color][/b][/p](hOP7~!}4s#U2[6Q
[p=30, 2, left]就在他最後的一身,得成佛道,那時他的佛號名光明如來,因為他身上放出金光,所以就為他取名為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此是每位佛共有之十號。[/p]
+kB CP;`c F'DwG [l [p=30, 2, left][b][color=teal]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color][/b][/p]
U$Pq5}-\8EMJ [p=30, 2, left]他成佛的國土名叫光德,因為彼國土裡的人民都有光和德行,所以叫做光德。劫名為大莊嚴,這個劫莊嚴了無量無邊的大菩薩。[/p] n/S'B|Gl
[p=30, 2, left][b][color=teal]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color][/b][/p]%VD0Z!v@N{)j
[p=30, 2, left]這位光明佛的壽命長達十二個小劫,佛的正法住於世間是二十小劫,像法亦然。[/p]q+]*t1HyZw9]
[p=30, 2, left][b][color=teal]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瓦礫荊棘。便利不淨。o9Gk'o7B"\Wv#j
[/color][/b][/p]
/r5W;W4ew-b [p=30, 2, left]這個國土非常的莊嚴美麗,沒有一點不乾淨,也無種種惡穢,更無瓦礫或荊棘。此國土的人民也都沒有大小便等髒東西,因為他們都是禪定相,離世清淨。[/p]9s7g)EG8qb7ikp
[p=30, 2, left][b][color=teal]其土平正。無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為地。寶樹行列。黃金為繩。以界道側。散諸寶華。周遍清淨。其國菩薩。無量千億。諸聲聞眾。亦復無數。無有魔事。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color][/b][/p]8XHX~;~)N;x0t.h}0[e
[p=30, 2, left]此國的土地平坦,沒有高低不平,也沒有坑坎、土堆、山谷。而國土以琉璃為地,有七寶行列整齊的寶樹。用黃金做的繩子,像欄杆似的圍繞著界道,常散出種種的寶華,四周圍遍佈清淨,有無量千億那麼多的大菩薩來莊嚴此國土。還有一切的聲聞眾等,他們數量也是無有窮盡。此土沒有一切魔障,沒有魔障也就是沒有煩惱。為什麼沒有煩惱呢?就因為人民都修禪定,所以雖有魔王及魔民,但他們都是來護持佛法,沒有破壞佛法的。為何有如此殊勝的境界呢?因為迦葉尊者在因地修行的時候,起初修種種的清淨頭陀苦行,戰勝一切的魔軍,所以降伏了一切魔王,使他們都變成了佛教的護法。[/p]
_n&H NZ t [p=30, 2, left][b][color=teal]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color][/b][/p]
8\f3E1HmxP [p=30, 2, left]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想再把前面所說的義理,重複的告訴大眾,因此用偈頌說。[/p]
9SR"dA:t%Z(p [p=30, 2, left][b][color=teal]告諸比丘    我以佛眼    見是迦葉    於未來世    過無數劫[/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當得作佛    而於來世    供養奉覲    三百萬億    諸佛世尊[/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為佛智慧    淨修梵行    供養最上    二足尊已    修習一切[/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無上之慧    於最後身    得成為佛[/color][/b][/p]$|0WM!M6k2K)?*z
[p=30, 2, left]釋迦牟尼佛告訴所有在會的比丘、比丘尼,也包括所有的優婆塞、優婆夷,一切菩薩、聲聞、羅漢、天龍八部等。佛說我用佛眼觀察迦葉,在未來世中,經過了無量數那麼多的大劫後,他決定成佛。在他未成佛之前,以及在將來的世界中,他將供養恭敬親近三百萬億那麼多的諸佛世尊。他都是用他最虔誠懇切的心恭敬、供養、禮拜、讚歎一切的諸佛世尊。為了想得到佛的智慧,所以他修種種的清淨苦行,因此供養最上福慧二足尊,修習所有一切最崇高的智慧,就在他最後的一身,即得成佛。[/p]
3? W1iRA7[1E,} [p=30, 2, left][b][color=teal]其土清淨    琉璃為地    多諸寶樹   行列道側    金繩界道[/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見者歡喜    常出好香    散眾名華    種種奇妙    以為莊嚴[/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其地平正    無有邱坑    諸菩薩眾    不可稱計    其心調柔[/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逮大神通    奉持諸佛    大乘經典    諸聲聞眾    無漏後身[/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法王之子    亦不可計    乃以天眼    不能數知[/color][/b][/p]'` ['V |^L@q/~
[p=30, 2, left]他的國土非常清淨,因為他在因地時修清淨的頭陀行而得到此果報。其佛國裡的土地是琉璃造成,並種植種種寶樹,這些寶樹一行二行排列在路旁,還有黃金做成的繩子圍成界道,人人見到這莊嚴的國土都會感到非常歡喜。此國土及所有的人民都時常放出芬芳的香味,仙女常在虛空中散華,以種種的華,種種的香,種種的奇妙來莊嚴這個國土。其土地面平穩,沒有山丘和土坑。這是因為迦葉在因地時修平等的慈悲行,所得到的果報。一切的諸菩薩眾,有無可計算那麼多。他們的心地都很調順柔和,也都得到五眼六通的神通之力,修持佛所說的大乘經典。一切的聲聞弟子都得到無漏身,作法王之子。他們的數目也是多得不可計算,即使用天眼來計算也算不完。[/p]
o7\7]*WH.lI [p=30, 2, left][b][color=teal]其佛當壽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二十小劫    光明世尊    其事如是[/color][/b][/p]q^ H BU[(k
[p=30, 2, left]這位佛的壽命長十二小劫,正法住世有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也二十小劫。其國土名為光德。「光」是指智慧光明,「德」是指般若之德。因眾善奉行,所以他的國土及人民都具足智慧光明和般若德行,一點癡迷也沒有,所以稱為光明世尊、光德國土。[/p]
+qm\H\@bdp [p=30, 2, left][b][color=teal]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皆悉悚慄。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即共同聲而說偈言。[/color][/b][/p]
'H:a M[Q~"s^T [p=30, 2, left]佛為迦葉授記完之後,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佛的大弟子也焦急起來。他們心裡都在想:「佛已經給迦葉授了記,而我們又不知道何時才得到佛的授記呢?」因此他們心裡都是戰戰兢兢。而後他們平心靜氣的恭敬合掌,目不轉睛地看著佛,即時大家異口同聲,說出偈言。[/p]:J8\ ylPx,e&v
[p=30, 2, left][b][color=teal]大雄猛世尊    諸釋之法王    哀愍我等故    而賜佛音聲[/color][/b][/p]
T]9w(KF7y [p=30, 2, left]佛是世間上最具足威德的大英明聖雄,一切的釋族生出來的法王。請求佛慈悲喜捨,哀惜憐愍我等一切眾生,而賜給我們佛的音聲。[/p])~m y.w4A.FX7kS}
[p=30, 2, left][b][color=teal]若知我深心    見為授記者    如以甘露灑    除熱得清涼[/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如從饑國來    忽遇大王膳    心猶懷疑懼    未敢即便食[/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若復得王教    然後乃敢食[/color][/b][/p]
4b0nj0v7Ov |wC] [p=30, 2, left]佛現在應該知道我們心裡想些什麼,我們看見摩訶迦葉得到佛的授記,就好像得到佛用甘露法水灑到我們的身上,而感覺到陣陣的清涼,消除了一切熱惱;我們又好像剛從一個饑荒的國家來,忽然遇見了大王所吃的飯食,心裡總覺得懷疑和恐懼而不敢立刻就把那些飯食吃了。若能得到國王的命令,才敢吃那些飯食。[/p]
8E@${)aZE [p=30, 2, left][b][color=teal]我等亦如是    每惟小乘過    不知當云何    得佛無上慧[/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雖聞佛音聲    言我等作佛    心尚懷憂懼    如末敢便食[/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若蒙佛授記    爾乃快安樂[/color][/b][/p]
!g`0UQ-G j2y'|"h8o [p=30, 2, left]我們與一切眾生都是這樣,我等小乘根性的人,不知道應該怎樣才能得到佛的無上智慧。雖然聽到佛的聲音說我等皆堪成佛,心裡猶有點不相信及懷疑:我們二乘人,也可以成佛嗎?就好像遇到國王的飯食而不敢立刻就吃一樣,假使我們能得蒙佛授記,那時候就會十分歡喜和安樂。[/p]p;] j-AdXc(OGva
[p=30, 2, left][b][color=teal]大雄猛世尊    常欲安世間    願賜我等記    如飢須教食[/color][/b][/p]
Ke Vu!NX2u#| [p=30, 2, left]威猛大英雄的世尊,您常常願意使一切眾生安樂,現在希望佛也能為我們授記。迦葉已授記了,我們是不是也有份呢?我們現在就像飢餓的人,急需要佛教的飯食。[/p]
JnHa~s[ [p=30, 2, left][b][color=teal]爾時世尊。知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是須菩提。於當來世。奉覲三百萬億那由他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常修梵行。具菩薩道。[/color][/b][/p]!E+pS2W1a e~
[p=30, 2, left]前文,佛的三位大弟子以偈頌請佛予以授記,佛就已知道他的大弟子們心裡所想念的是什麼。在金剛經上說:「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一切眾生有種種的心念,佛都完全知道。因此佛就告訴所有在法會中的大比丘們:須菩提會在未來劫中,遇見三百萬億那由他佛。他供養恭敬、尊重讚歎這一切的諸佛,時時刻刻都修行清淨的梵行,具足菩薩的六度萬行。[/p]&j2[6j$zv7n+gb1?
[p=30, 2, left][b][color=teal]於最後身。得成為佛。號曰名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color][/b][/p]
R|)d%[2Mg$A"j(`'NB5c [p=30, 2, left]就在須菩提行菩薩道的最後身,他就得成佛道。那時候他的佛號為名相。須菩提是解空第一,他知道諸法空相。一切諸法空也是一個名相,因此他成佛後的名號就叫做「名相」。名相也是實名,有一個相,或者稱為虛空。如來:就是行諸佛之道,來成正覺。應供:是應該受人天的供養。正遍知:知道萬法唯心叫「正知」,知道心生萬法叫「遍知」。明行足:因為修行,故清淨的智慧光明都現出來。善逝世間解:一個圓滿的解脫者,已達到最好的地方。無上士:世間上沒有比他更高尚的。調御丈夫:調御眾生三界的一位大丈夫。天人師: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大導師。佛:什麼叫做「佛」呢?[/p][p=30, 2, left]佛就是人,人就是佛。佛是人修成的。可是我們人必須修行才能成佛,不能現在就說自己是佛。要怎樣修行呢?要先覺悟自己,所謂:「覺者是佛,迷者是眾生」。當你覺悟了,就是眾生中的一位將來佛。當你迷昧時,就變成不覺悟佛性中的眾生了。覺悟就是真正的明白宇宙間的一切道理。為什麼我們不能覺悟呢?因為有許多習氣毛病,無明煩惱,身口意業都不清淨,種種的業力障礙著而不能覺悟。我們如果要覺悟,必須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斷欲去愛,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稱為「自覺」。[/p][p=30, 2, left]若只是自覺不能覺他,那還不夠呢!必須要用自己覺悟的方法去覺悟一切眾生,這也就是發大菩提心,行菩薩道,與一切眾生共成佛道,這叫「自覺覺他」。雖然能自覺覺他,但行願還未圓滿,若能圓滿,那就可稱為「佛」。世尊:入世間和出世間的一位尊者。[/p]
#v J {^}yA+}V M#@0Z [p=30, 2, left][b][color=teal]劫名有寶。國名寶生。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無諸邱坑沙礫荊棘便利之穢。寶華覆地。周遍清淨。其土人民。皆處寶臺珍妙樓閣。聲聞弟子。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諸菩薩眾。無數千萬億那由他。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處虛空。為眾說法。度脫無量菩薩及聲聞眾。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color][/b][/p]
!u v0MEml C [p=30, 2, left]名相如來出生在一個世界,那時的劫數名叫「有寶」。因為在這個劫中具有佛法僧三寶,故稱名為「有寶」。因為有佛法僧三寶生在他的國家,所以他的國名為「寶生」。這國土地平穩,因為須菩提所修心地平等了。土地都是由玻璃造成,也是因為須菩提有具足的智慧光明所照耀。又有七寶行樹莊嚴,沒有山丘土沆、沙礫、瓦片、荊棘等。人民都沒有大小便的不整潔。地上覆蓋了七寶華,周圍環境都是清淨莊嚴。人民居住在七寶臺上,所有的樓閣也是用七寶造成的。[/p][p=30, 2, left]在此國土,二乘的聲聞弟子有無量無邊,即使用如來的計算,也不知道他們的數量。所有的諸菩薩眾也有無數千萬億那由他那麼多。佛的壽命是十二個小劫。正法和像法住世各有二十個小劫。名相如來常在虛空中,為大眾說出微妙法,度脫了無量的菩薩及二乘聲聞眾。[/p][p=30, 2, left]當爾之時,佛想把前面所說的長行意義,再詳細的告訴大眾,所以說出下面的偈頌。[/p]6g4B1zeK|F0\;l h3n+N
[p=30, 2, left][b][color=teal]諸比丘眾    今告汝等    皆當一心    聽我所說    我大弟子[/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須菩提者    當得作佛    號曰名相    當供無數    萬億諸佛[/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隨佛所行    漸具大道    最後身得    三十二相    端正姝妙[/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猶如寶山[/color][/b][/p]
Ou1x{C3ee n [p=30, 2, left]佛告訴諸大比丘們,你們都應一心聽我所要說的法。我有一個大弟子,須菩提(須菩提有三個名字;第一為空生。因為他父親有許多財寶,一百八十個倉庫都裝滿。可是當須菩提出生之後,他父親的財寶突然都不見,所以就給他取名為空生。他父親見到倉庫的財寶都不見了,於是就焦急起來,趕快去找一個卜相的人來替他兒子看相。這看相的人見到須菩提的相貌又慈善又吉祥,認為他是一個很有善根和吉祥的小孩子,所以他的父親又給他取一個名字叫善吉。等到七天過後,倉庫裡的財寶又出現了,所以又給他多取一個名字叫善現,所以他一共有三個名字。)[/p][p=30, 2, left]須菩提將會成佛,他的佛號為「名相」。他在未成佛的世界中,會供養無量數萬億那麼多的諸佛。他跟隨著佛修行,常行佛所行,修佛所修,一步一步的認真修道而達到成佛的大道。真正修道的人不可以急著開悟證道,必須一步一步的修,天天用功辦道,日久道行自然會圓滿。所謂:「緊了繃,慢了鬆,不緊不慢才成功。」須菩提就在他行菩薩道的最後一身,得到了三十二相。相貌端正妙好,就像一座寶山,那麼圓滿莊嚴。每一個人見了他都會生出恭敬和歡喜心。[/p]
rjZ2\#B!E(qX9X [p=30, 2, left][b][color=teal]其佛國土    嚴淨第一    眾生見者    無不愛樂    佛於其中[/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度無量眾    其佛法中    多諸菩薩    皆悉利根    轉不退輪[/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彼國常以    菩薩莊嚴    諸聲聞眾    不可稱數    皆得三明[/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具六神通    住八解脫    有大威德    其佛說法    現於無量[/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神通變化    不可思議    諸天人民    數如恆沙    皆共合掌[/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聽受佛語[/color][/b][/p]
*G:Dm4{4b [p=30, 2, left]名相如來的國土,莊嚴清淨為第一,在這國土裡的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歡喜的。名相如來在這國土裡,度脫了無量無邊的一切眾生。有很多諸菩薩,都有利根,轉不退轉的法輪,教化眾生。這國土常以這些菩薩來莊嚴道場,所有的聲聞眾,也有說不盡那麼多。他們都是得到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也具足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還住於八種解脫。所有的菩薩、聲聞、弟子眾都具足大威德之相。當佛說法的時候,佛就現無量種種的神通變化,在虛空中說法。有恆河沙數那麼多的天上和世間的人,都合起掌來,一心聽佛所說的法。[/p]
.\m luo(g [p=30, 2, left][b][color=teal]其佛當壽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二十小劫[/color][/b][/p]
(@7c4m8p;D5w r [p=30, 2, left]佛的壽命有十二個小劫,正法住世有二十個小劫,像法住世也有二十個小劫。[/p]
r*T1P fhN ^#q gc [p=30, 2, left][b][color=teal]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眾。我今語汝。是大迦旃延。於當來世。以諸供具。供養奉事八千億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旛。供養塔廟。過是已後。當復供養二萬億佛。亦復如是。供養是諸佛已。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曰閻浮那提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color][/b][/p]
,u} C._W:B1Dl [p=30, 2, left]佛為須菩提授記完後,再告訴法會中的諸大比丘:今天我對你們說法,你們都要平心靜氣的一心諦聽。大迦旃延也會在未來世中,用種種的供具供養恭敬八千億諸佛。他以正法恭敬讚歎,尊重這一切的諸佛世尊。當這些佛入涅槃之後,他又建塔造廟來供養。所有的塔高度一千由旬,橫豎長寬都是五百由旬。皆用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造成。他又用種種的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旛,來供養這些塔廟。供養完後,他同樣的恭敬供養另外二萬億位佛。供養這二萬億的佛之後,他就具足菩薩道。當成佛道,名號為閻浮那提金光如來。因為他有智慧光明,猶如真金那麼光耀,故稱為閻浮那提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p]8cQ"a,sE ng!]3w
[p=30, 2, left][b][color=teal]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道側。妙華覆地。周遍清淨。見者歡喜。無四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多有天人。諸聲聞眾。及諸菩薩無量萬億莊嚴其國。[/color][/b][/p].PPl W-`a%b&T J ]
[p=30, 2, left]因為大迦旃延在因地,修行平等的法門,所以將來他的國土地面平正。地面上是用玻璃造成,種種七寶妙樹莊嚴,黃金做成的繩子圍繞著路旁,仙女從天上散下微妙清香的寶華,覆滿地面,到處都是非常清淨。為什麼他的國土如此清淨莊嚴呢?這是因為他在因地的時候,修行清淨,眾善奉行的緣故。見到這國土的人,都會生出歡喜心來。這國土裡沒有四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為什麼會有地獄呢?就因為人有瞋恨心,故墮地獄。有貪心的人就轉為餓鬼。專門嫉妒他人,將來就會做畜生。若剛強好鬥的人,將來會生為阿修羅。而這佛土的人民都是心地善良,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不受這種種的惡報,故此國沒有四惡道。[/p][p=30, 2, left]無量萬億那麼多的天人,還有二乘的羅漢、聲聞、緣覺及大菩薩眾都到這國裡來,他們都莊嚴著這個國土。[/p]$awa3_ ?y'_
[p=30, 2, left][b][color=teal]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color][/b][/p](y,Rv"@(fRq;s9a#t
[p=30, 2, left]彼佛的壽命有十二個小劫,正法住世有二十個小劫,像法住世也是二十個小劫。佛欲把所說的法,詳細的再說一遍,乃說出這段偈頌。[/p]kKw KA:W_2y6Y+w%jT
[p=30, 2, left][b][color=teal]諸比丘眾    皆一心聽    如我所說    真實無異[/color][/b][/p]
;[\0l)bU|v*U [p=30, 2, left]你們各位大比丘們!應該一心諦聽,我所為你們講的是最真寶而恆常不變的法。[/p]YxC m z/A
[p=30, 2, left][b][color=teal]是迦旃延    當以種種    妙好供具    供養諸佛    諸佛滅後[/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起七寶塔    亦以華香    供養舍利[/color][/b][/p]KNG.vmS!x'[+v
[p=30, 2, left]這位辯才無礙,論議第一的迦旃延,將會在末來劫中,用種種最莊嚴妙好的供具來恭敬供養一切諸佛。等諸佛滅度後,他用七寶來建塔造廟,又用華和香來供養佛的舍利。[/p]
S$J3ch9fx5t0F [p=30, 2, left][b][color=teal]其最後身    得佛智慧    成等正覺[/color][/b][/p]+w?&o"D)QL.~*z gZ
[p=30, 2, left]就在他最後的一身,得到佛的大智慧,得成正覺。[/p]
Z*Wd'dI6W(@Nl} [p=30, 2, left][b][color=teal]國土清淨    度脫無量    萬億眾生    皆為十方    之所供養[/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佛之光明    無能勝者    其佛號曰    閻浮金光    菩薩聲聞[/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斷一切有    無量無數    莊嚴其國[/color][/b][/p]
;V Nd8? T$rqRm [p=30, 2, left]他的國土非常清淨,所度脫的眾生也是無量無邊,有萬億的眾生,皆從十方來供養他,這佛的光明與智慧是最超越,並能勝過一切,故號名為閻浮金光。所有的諸大菩薩、聲聞眾,都已經斷欲有、色有、無色有,他們的數量也是有無量無邊。他們都來莊嚴這個佛的國土。[/p]
bY;{Hd;w0zd [p=30, 2, left][b][color=teal]爾時世尊復告大眾。我今語汝。是大目犍連。當以種種供具。供養八千諸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旛。以用供養。過是已後。當復供養二百萬億諸佛。亦復如是。[/color][/b][/p]
1UR5[8e2Z n"th0f [p=30, 2, left]當爾之時,佛又告訴大眾說:今天我要告訴你們關於這一位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他在未來劫中,用種種的供具來供養八千位諸佛。他以最恭敬尊重的心作如是供養。等這些佛滅度之後,他又建塔造廟,高達千由旬;長豎寬闊有五百由旬。都是用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所造成,他又用種種的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旛,來供養塔廟。供養了這些塔廟之後,他又再用同樣的方法去供養二百萬億的諸佛。[/p]z O8m4Y%?L
[p=30, 2, left][b][color=teal]當得成佛。號曰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color][/b][/p]
v7v X-g iK n [p=30, 2, left]就在他供養二百萬億諸佛之後,他就得成佛道,名號為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多摩羅跋是梵語,意謂自性清淨,纖塵不染。「栴檀香」是一種最上等的香材。[/p];O)n:uM0K,m!~6P
[p=30, 2, left][b][color=teal]劫名喜滿。國名意樂。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散真珠華。周遍清淨。見者歡喜。多諸天人。菩薩聲聞。其數無量。[/color][/b][/p]'p!~(a%]GW`$I6y4b
[p=30, 2, left]這一個劫叫做喜滿。因為在這一劫中,充滿了喜樂,故他的國土也名為意樂。這國的地面平坦,用玻璃造成。七寶行樹莊嚴。從天上散下真珠做成的花朵。到處都非常清淨,見到這國的人都會生出歡喜心來。有許多天、人、聲聞、菩薩,他們的數量有數不盡那麼多。[/p]rCG:x!Zl!h
[p=30, 2, left][b][color=teal]佛壽二十四小劫。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color][/b][/p]
2kkN~QB8U| [p=30, 2, left]佛的壽命長二十四個小劫,正法住世有四十個小劫,像法住世也是四十個小劫。當佛說完了之後,再想把前面所說過的法,詳細的告訴大眾一遍,因此說出這段偈頌。[/p],mtOl2w#`;|0J
[p=30, 2, left][b][color=teal]我此弟子    大目犍連    捨是身已    得見八千    二百萬億[/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諸佛世尊    為佛道故    供養恭敬    於諸佛所    常修梵行[/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於無量劫    奉持佛法    諸佛滅後    起七寶塔    長表金剎[/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華香伎樂    而以供養    諸佛塔廟[/color][/b][/p]
kH @!^N [p=30, 2, left]我這位弟子,大目犍連,當他捨去此身之後,將會得見八千二百萬億的諸佛世尊。為了修成佛道,他很恭敬供養所有值遇的諸佛。他在每一個諸佛前,常隨佛學,修清淨梵行,在無量劫中,他一心奉持佛法。當諸佛滅度後,他又建立七寶做成的塔廟,用金來造塔的繒蓋幢旛,用種種的華、香、伎樂來供養這些塔廟。[/p]w VBqHnA
[p=30, 2, left][b][color=teal]漸漸具足    菩薩道已    於意樂國    而得作佛    號多摩羅[/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栴檀之香    其佛壽命    二十四劫[/color][/b][/p]B^d(f~0cS5AT
[p=30, 2, left]他漸漸具足圓滿六度萬行,降生在意樂國,而得成佛道,名號為多摩羅。因為他在因地修行清淨,故得莊嚴清淨無染,身上發出栴檀的香氣,這尊佛的壽命長二十四小劫。[/p]
o5`w[#ofP6x [p=30, 2, left][b][color=teal]常為天人    演說佛道    聲聞無量    如恆河沙    三明六通[/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有大威德   菩薩無數    志固精進    於佛智慧    皆不退轉[/color][/b][/p]
j g \4QY2_ [p=30, 2, left]他常為天人演說佛法,在他的國土裡有無量的聲聞眾,猶如恆河沙數,他們都具足三明和六種神通。個個都具有大威德相,又有無量無數的大菩薩,他們都是志願堅固,勇猛精進,得到佛的無上智慧,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p]
:}m#Kg;`5i/z [p=30, 2, left][b][color=teal]佛滅度後    正法當住    四十小劫    像法亦爾[/color][/b][/p]8cN6^8gh!S
[p=30, 2, left]這佛滅度後,正法住於世有四十個小劫,像法也如是。[/p]
,~ a'BXv3fW [p=30, 2, left][b][color=teal]我諸弟子    威德具足    其數五百    皆當授記    於未來世[/color][/b][/p][p=30, 2, left][b][color=teal]咸得成佛    我及汝等    宿世因緣    吾今當說    汝等善聽[/color][/b][/p]4g.Zsa `@2L
[p=30, 2, left]我的諸大弟子中,有五百個具足威德之相,都應當授記。在未來世中,皆得成佛。我和你們各位,因為有往昔的因緣,故我今應當對你們說出此法。你們各位必須仔細諦聽。[/p][/size][/font](B t7q d$F/f2^2R1rR
[/size][/font]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