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人間走一回

作者:陳國鎮 (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

 

 

                            

                               一、認識生命的多重結構

                               二、生命都在追求靈性的成長

                               三、人生就是學習的歷程

                               四、睡覺的信息觀

                               五、生死的信息觀

                               六、養生保健是為了維繫學程

                               七、世代交替是學習的接力

                               八、珍惜群體的生命

                               九、凡事應以修心為要

                               十、莫到人間白走一回

 

 

一、認識生命的多重結構 

  談到生命,通常都以為是從胚胎開始,然後出生、成長、衰老,最後到死亡,近乎百年的歷程。這樣的看法並不完整,因為只看到生命體的物質層次,也就是只認識生命在物質上的表象,並沒有深入體認到生命的其它層次。 

  身體是由各式各樣的物質構成的實體,它起源於父母的精卵結合,歷經胚胎發育、生產、成長和學習,才確立的具象實體。如此構成的生命實體,在佔有物質之前,難道它原本一無所有?生物都有一定的壽限,死亡之後,生命難道就化為烏有?當然不是! 

  要了解生死的真象並不容易,除非先認識生命體的多重結構,否則都會以生前本來無一物,死後也一切化為湮塵,生命完全終結。如果真是這樣想,那麼生死之謎就很難解得開。我們試著想一想,只有身體能夠成為一個生命體嗎?怎麼想也不可能! 

  有了身體,要它有力氣言語動作,就必須要有充沛的體力,也就是要有充足的能量,身體才有活動力。所以如圖()所示,能量是構成生命體的第二個必要層次。以電腦做比喻,身體相當於電腦的硬體部分,包括主機、螢幕、鍵盤、滑鼠、印表機等各種配件,都是由物質構成的實體。它們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期限到時就得報廢。電腦有了硬體,還需要通電才能啟動,電力就是電腦所需要的能量,要它能啟動持續做事,電力的能量供應絕對不能缺少。 

  除了硬體的設備和電力的供應,電腦還需要軟體的程式指令,來告訴它做各種邏輯的動作,才能彰顯電腦的功能。一道道指令不斷指揮電腦,它才能按部就班完成一件件的事情。在生命體內也一樣,生命指揮中樞的大腦,從潛意識和意識的層面,不斷下達各種生理和心理的指令,指揮身體的五臟六腑,進行各種複雜的運作,才能表現多采多姿的生命現象。 

   圖() 生  

  心性/識心----- -----使用人 

  生理/心理----- -----軟體程式 

     體力----- -----電力 

     身體----- -----硬體設備

  這些指令可以透過物質或能量為媒介,指揮身心的各種運作,可是它畢竟不等於媒介,它就像電腦的軟體一樣,有它的獨特性,我將它統稱為「信息」。有些人也用訊息或消息等名稱,用詞雖然各異,實質上卻沒有差別。 

  信息是各式各樣的波動,它可以依附在能量上,形成帶有訊息的彈力波或電磁波;它也可以依附在物質上,形成各種物相不同的物性。能量和物質都是信息依附的媒介,而不是信息本身。信息的主體和載運信息的媒體,各是不一樣的東西。所以如圖()所示,信息是構成生命體的第三個必要層次。 

  縱然有了物質、能量和信息三個層次,還是無法叫做生命體,仍然不能表現生命的現象。在這三個層次之上,必須要有心智,生命體的組成才算完整。心智相當於電腦的使用人,由於它的智慧主導,前三個層次才能有生命的現象,有了它才稱為生命體。 

  心智包括識心和心性兩部分,識心指的是潛意識和意識,兩者都是可以被覺知和探討的生命功能。心性是覺知的主體,生命真正的本體,亦即佛經所謂本來面目、自性或佛性。它是覺知外在世界的主體,不是被覺知的客體。因此無法描述它,任何思維推理都碰不到它,即使是佛經和禪宗的典籍,談到它時,也不得不嘆道「不可說!不可說!」或稱之為「空性」。勉強言語描摹心思推想,就落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窠臼。用識心思維推理,根本無法彰顯心性。要體悟它,只有從漸修中,慢慢翦除動用識心的習性,才有機會頓悟心性,了解它是生命的緣起和主宰。 

  識心是心性所流現的各種功能,它能夠創造、接收和掌握各種信息,信息可以調變能量的展現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驅策不同的物質,使生命體在物質層次上,表現形形色色的生命現象。 

  眼睛可見的所有生物,都是由物質、能量、信息和心智四個層次,彼此頻繁互動,整合而成的生命實體。這樣的生命體所產生的生命現象,就是人類的五官所熟悉的生命。凡是不在物質層次上表現的生命現象,五官自然無從認識,通常我們就不承認它的存在。可是這樣的認定並不正確,因為人類的五官所能覺察到的世界實在太小了。

 

 

二、生命都在追求靈性的成長 

  人類從早到晚從小到老,總是忙不迭地過日子,這麼忙碌的人生,到底在追求什麼?自古以來,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很多,答案也各式各樣。很多人都說「人生如夢」「人生就是一場戲」「人生來也空空,去也空空」,還有些人更無奈,認為人生只是為了傳宗接代,一代接一代無可選擇地活下來。人生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走過了半個世紀,我發現這些說法,都有所知不全的偏差,他們並沒有正確認識到生命的多重結構,因此在詮釋生命的意義時,難免有偏失或瑕疵。首先就生命的存在而言,很多人就不知道生命是永恆存在的事實。絕大多數人,也許只是懷疑而已,然而我們現代的知識份子,卻會以科學為藉口根本否認,完全不認為人在生前死後會有任何生命的存在,判定生命永恆的說法,是那些無知的人才信奉的一派胡言。 

  我們的想法會走進這樣的死胡同,導因於近百餘年來自己的因循苟且和外強欺凌,使國家長期動盪不安。為了生存和生活改善,於是一切教育制度和措施,完全揚棄自己的文化傳統,全心全力模仿別人,而且只重視實用的部份,卻忽略人家的文化背後所憑藉的精神本質。所以我們所學到的盡是些皮毛的東西,就連生命的自覺也膚淺了,不僅沒有警覺,還沾沾自喜自以為是。 

  如果我們繼續堅持這樣短視的生命觀,人家身後還可以上天堂,我們卻自認身後一無所有或者下地獄。比較人生的意義,我們永遠不如西方社會,視野永遠狹隘局限,國運又如何能否極泰來?談論人生意義,只想到有身體的這一段,難怪所得到的答案,盡是人生如夢、如戲或傳宗接代等說詞,語中常帶有酸楚的味道。

  相反的,假如能知道生命有永續不斷的本質,許多解讀生命意義的說法,就會有長遠的時空觀,得到的人生觀念絕對和現有的很不一樣。要接納生命永恆的觀念,並非一蹴可幾,必須透過潛心的修為,才能略窺其門徑。我也是走到了知天命之年,才明瞭生命體的物質層次縱然死亡,而心智和信息的層次,卻會不斷的延續下去。生死一次,只不過是物質和能量的得失而已,上層的信息和心智卻依然存在。 

  知道生命永恆以後,我不禁要問,生命一直延續下去,到底在追求什麼?難道是毫無目的嗎?經過多年的觀察和體認,我終於明白,所有的生命都在「追求靈性的成長」。六道眾生各自有所追求,人追求人自以為是的成長,其他生物追求他們自以為是的成長。 

  在成長中各自的靈性,不斷地尋求更大的活性,更自在更有智慧的活力。所有生物都是如此追求,這種生命的共同動力,促使所有的生物都在進化,由低等而高等不停地尋求演化。地球其實是一個大演化場,眾生都在這裡來來去去不計其數,一次又一次在歷練中,讓自己的靈性不斷成長。

 

 

三、人生就是學習的歷程 

  生命是永恆的,人生是在追求靈性的成長,那麼生命中的各種作為,代表著什麼意思?我們看到有些人一生平順安樂,有些人卻一生波折困苦,大多數人是苦樂參半。這些人世的種種經歷,我們要用什麼眼光去看待它們? 

  生活給人的每一次洗禮,就會讓人留下一點經驗和心得。這些經驗和心得,會給靈性帶來一些衝擊,有時候會讓它從中獲得解脫和智慧,有時候也會使它深陷其中,飽受痛苦和煩惱的煎熬。但是經過夠長的折磨後,心靈總是會轉念,從煎熬中解脫出來。所以人生無論是甘是苦、是歡笑或是淚水,一切都是在學習,在一件件的人間事理中,學到心靈和智慧的增長。人生就是一段學習的歷程,「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說得非常貼切。 

  既然人生是來學習的,那麼碰到順境或逆境應該先自問,我們的心靈學到了什麼?而不是問世間的得失,也不是計較運氣的好壞。凡事反躬自省,自己的內心到底起了什麼變化?是智慧的還是愚昧的反應?自己的靈性是提昇了?還是下降了? 

  無論我們願意與否,生命的潛在意識都催著我們去一再去反省,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生命的歷程就是學習,學習的目的就是追求靈性的成長,生命是心靈主導下所要進行的活動,所以它會自動反省。這樣的機轉不僅在白天進行,在晚上每天的睡覺,也照樣在進行。

 

 

四、睡覺的信息觀 

  許多生物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到夜晚就進入睡覺的休息狀態。科學家到現在還不能解釋,許多生物為什麼要睡覺,卻知道不睡覺會影響生物的生理和心理,嚴重的還會危及生物的生存。 雖然大家都認為,睡覺可以讓疲倦的身體,得到休息消除疲勞,也能補充營養,恢復損耗的體力。但是多年來,我總覺得這樣的解釋頗為牽強 ,很難令人信服。 

  首先,白天佔一天三分之二的時間,這段時間人身都以較高的生理代謝機能在活動,所產生的廢物屯積在身體內,卻要以三分之一的睡覺時間,在較低的代謝機能下予以清除,達到消除疲勞的效率,這是多麼不合理!所以說睡覺是在排除體內的廢物,消除一天的疲勞,這樣的講法與睡覺的實際生理機轉,可能有相當大的差距。 

  其次,談到睡覺是在補充營養恢復體力,這樣的說法也有些問題。我們白天要吃兩餐,營養物質隨時都在補充全身各處的需要。甚至於整天吃,營養充足無缺,也不能取代睡覺。每天疲倦時還是要好好睡一覺,才會覺得舒服。當一個人又餓又睏時,很多時候他會選擇先睡一覺再吃東西。這表示此時的身心,感覺到睡覺比吃東西還重要,睡覺的需求不能用飲食取代。所以說睡覺是為了補足身體所損耗的物質,用這樣說法來理解睡覺的功能,也不盡合理。 

  如此說來,以物質和能量兩個層次,想解釋睡覺的必要性,似乎都不能令人滿意。所以我試著用信息的層次,來詮釋睡覺的可能機轉。十餘年來,從學理和臨床實驗裡,我發現人身體內的生理和心理的信息布局,每天都有一治一亂的循環。 

  早晨起來時,體內的信息排列整齊,所以神清氣爽。可是到了夜晚,體內的信息布局就很混亂,於是身心昏昧疲憊。如果能好好睡一覺,第二天醒來,亂掉的信息又恢復整齊的局面,精神也跟著回復了。為什麼能這樣呢?睡覺時到底做了什麼?居然能讓信息的布局撥亂返治! 

  十餘年前我突然明白入睡時,心智會稍微離開身體一點,不再完全受制於身體的物質牽絆,所以它能恢復一部分靈活的本能。這樣的心靈本能,就可以在短短的睡覺八小時裡,將自己身心內部混亂的信息,整理成井然有序的局面。 

  在整理中,心智能從事理獲得領悟,跟著這些領悟,靈性也逐漸成長。每個人每一天,無論我們知道與否,在意識或潛意識裡,都在處理信息。所有生物的睡覺,都在消化當天所得到的經驗,整理弄亂的身心信息。在學習之間紊亂的信息必須每天整理,讓身心經常恢復秩序,我們才能應付第二天的學習。經常失眠的人,會導致身心的信息長年無法恢復秩序,每天的生活就過得糊里糊塗,人生的學習成效也比較低。 

  深入來看,五臟六腑若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混亂的信息始終沒有恢復條理,生理的功能就會加速減退。長期失眠的人,總是比別人老化得快,應該是這樣的道理。許多好睡又睡足的人,時光雖然一樣飛過,別人老了,他們卻還是青春如昔、活力依舊。我想並不是他們的飲食特別優渥,而是他們的身心信息能夠常保整齊不亂,所以比較能延續青春和活力。

 

 

五、生死的信息觀 

  人生百歲從嬰兒到少年,由少年到成長,以至老年,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人生學習。我們每天雖然都能消化一些經驗,但是無法將過往與今來的經驗,做整體消化。於是一生的所學,會累積很多的經歷資料。 

  每個心智都有它的承受度,當經歷的資料累積夠多時,就要騰出一段長時間來,做一次全面的整理,才能夠減輕心智所承受的壓力,再接受新的經歷。這時候,經常也是身體的使用年限到期了,許多生理都功能不彰,再也無法承受繁重的學習,在學習中所蒐集的資料,常會失真或缺漏,有時候甚至會損壞前面資料的完整性。因此在適當的時機,心智就離身體而去,不再依託它,這種轉變就被人稱為死亡。 

  人在臨走時,心智會將過去暫存在身體內的資料,全數下載帶走,以備回歸純心智狀態時,能做一生的總整理。所以佛教的經典所說的臨終現象,人在彌留時,自己一生所有的經歷,都會在眼前重演一遍。實際上,大概就是為了帶走一輩子經歷所得的資料,在做下載程序的現象。 

  回去以後,心智也許要用百年或千年的時間,才能將這些資料消化殆盡。消化以後,心智還覺得需要進一步成長時,則從有緣的父母親再獲得身體,重入世間過一生的生活,再來學習歷練,學到另外的經驗,使靈性得到另一層面的成長。 

  生與死不是一切的有與無,而是物質世界的入與出,進入物質世界就擁有身體,出去了就消失。有身之年,只是整個生命循環的片段,而不是全部。生固然令人歡喜,死也該令人無忌,生在世間要學習,死後還是要繼續整理生前所得的資料,也要從中學習到心靈的成長。在生命的循環裡,陰陽兩界隨時都在學習,這是所有生物不斷在追求自我靈性的提升,所顯現出來的自然現象。

 

 

六、養生保健是為了維繫學程

  從生命的學習角度來看,一生最重要的是完成學習的歷程,讓靈性獲得成長,才不枉過此生。每個人一路走來,如果不能讓靈性得到成長,兩手空空而歸,何其浪費生命也? 

  如前所述,生命體是由物質、能量、信息和心智四個層次,重重交織構成的實體,任何一個層次缺損,都會造成整體功能的障礙。不健全的生命體,無法有效學習事物,會影響心智成長的效率。所以養生保健的真正目的,是在維護學習的過程,保障其過程的完整和效率,而不是在追求長生不老。 

  現在我們所熟悉的養生保健方法,太集中在物質和能量的層次,以美食養生,借醫藥袪病保健,卻忘記生命體還有其他層次的需求。結果物質生活雖然富足,可是惱人的疾病依舊糾纏不去,很難減少。 

  以物質和能量而論,現代人的生活所得,已經遠超過需要。此時應該著重的是信息和心智的生活,才能讓生命體的這兩個層次跟著成長,生命的追求才不至於捨本逐末。但是現在的人好像不知道要這樣,物質越文明,文明病卻越嚴重,人生的學習目的也越模糊。 

  信息的養生保健是什麼?它的內容非常豐富,無法說得完,信息無所不在,瀰漫滲透在宇宙萬象裡,形成無量無邊大小不等的信息環境。我們生活在其中,隨時隨地都和它交換著各種的信息,這些信息也是生命體的滋養。所以維持良好的信息環境,循著自然的信息規律而生活,就是信息的養生保健。 

  每天日夜的作息正常、飲食有節度、心思光明正大、待人慈悲體恤、經常保持安寧的身心等等,都屬於信息的養生保健,也就是都有調理身心信息的作用,直接影響健康的效益。 

  信息受心智的指揮節制,因此討論信息的養生保健,不能置心智的保健於不顧。心智是生命的主體,各種身心功能的中樞。中國人談養生之道,總是要性命雙修,所謂「修性」者,所指的就是心智的保養。心智的健康,要從修心之道下功夫。能讓心智健全,就像能讓河流的源頭清淨無染,下游的河水自然清澈沁人。信息發自心智,是心智的下游流水,所以真正的信息保健之本,就是心智的淨化。

 

 

七、世代交替是學習的接力 

  父母傳兒女、兒女傳子孫,一代接一代在維繫什麼?我們只知道生命有傳宗接代的任務,卻不曉得傳宗接代又是為了什麼。從生命的學習觀而言,傳宗接代正是在維繫生命的學習絲帶,不可令它斷絕,唯有如此才能讓還想要來世間求學的人,能有通道可以來。 

  過去的時代要維繫這樣的學習傳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個人都是母親十月懷胎,孕育而成的胎兒,經過許多天災人禍的艱辛歷程,才幸運地存身在人世間。這段歲月裡,沒有父母無比的愛心呵護,我們無法長大成人。父母雖然可以分享兒女成長的喜悅,所付出愛心、焦急和驚嚇,卻無可計量。這樣的傳承,每一代都得全力以赴去維繫,才不至於斷絕。 

  如今我們能存身於人世間時,對於養育我們成長有恩的人,又怎能不感激在心、知恩圖報呢?不是他們無私的付出,如何換來今生有我?我想要來世間學習的願望,又何以能實現?我們有今生,一路走下去,無論有風雨還是有陽光,都將學到很多功課,裨益我們的心靈成長,這樣的恩賜,教人如何能不衷心感念? 

  今生無論碰到多大的困難,我們都不應該氣餒或自毀前程,這不僅對不起帶大我們的恩人,也否定了當初自己要來世間的意願。這樣的自我矛盾,在自己的心智裡,會造成莫大的學習障礙,生生世世困擾自己,也困擾著別人,難以自拔,其情形佛經稱它為墮入金剛地獄。 

  從積極面來看,每一個人都是人身難得,應該善自珍重,注意身心的保健,維護自身的學習歷程,不要莽撞歷險,中斷學習的歷程。同時也應該推己及人,尊重別人的生命,不要傷害他人的學習權利,彼此將心比心,共同在人世間完成學習的歷程。能如此看待自己和其他人的生命意義,人世間不僅可以減少許多暴戾之氣,還能營造出普遍而祥和的同理心。 

  父母年老即將賦歸時,做為兒女的晚輩,要懂得「您迎接我來,我歡送您回」的相續之道,讓父母能帶走一生完整而豐富的經歷資料,那才是最好的叩謝報恩。怎麼做才能讓父母帶走完整而豐富的資料? 

  首先要照顧他們的起居飲食,常保其身體健康。其次是多陪他們聊天,在言談間,跟他們一起回顧人生的經歷。親子彼此注入心靈的領悟,從交心的探討中,獲得彼此的智慧成長,使父母能安於此生的一切際遇,覺悟生命的價值,流露出解脫自在的心光。 

  上了年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常會述說年輕時候的種種經歷,而且一再重複。作為兒女的年輕人,總是嫌老人家嘮叨,親子之間有時候竟鬧成水火不容。每一個人都會老,也都喜歡談論當年英勇和得意的事跡。從生命的學習觀來看,每個老人這樣的行為轉變,正是在生前就開始整理資料的現象。 

人生經歷資料的總整理,不全然是身後的事,我們每天都在整理。到了老年,在學習和吸收新經驗的能力減弱時,心智自然轉向,以反芻消化既有的資料為主。所以這個階段的人,一定會叨念著往事,在不斷的叨念中,他們可以慢慢領會,一生經歷的生命意義,這是極其自然的人生過程。 

  可是有多少人能體諒呢?我們總是嫌惡嘮叨,卻不知到這正是總結經驗的開始和必經之路。如果我們能明白這樣的意義,多陪父母談天說地,在歡送他們賦歸時,我們不僅做了應盡的相續之道,也能從父母的人生反省裡,得到他們無價的人生經驗。「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豈是虛言? 

  我們面對兒女時,也應該本著父母曾經給過我們的慈愛,細心呵護自己的孩子,教養他們長大成人,讓他們能夠健全地生活在人世間,學到各種經驗。這是為人父母應盡的義務,也是讓生命的學習傳承,能夠永續不斷的責任。所以說父母親慈愛、子女孝順,乃是天經地義的親子傳承關係,何以現代的世人,竟然那麼人都在互相推諉?這不是在自絕後路嗎?

 

 

八、珍惜群體的生命

   我們的成長,除了需要父母的愛護,還需要周圍許多人的奉獻,彼此供應各式各樣的給養,才能給大家帶來生存的保障。每個人都要衣食住行育樂,一個完整的社會,需要各行各業的人,互相奉獻所能,各取自身所需,才可能共存共榮。因此生存絕不是個人能自行解決的事,要維繫代代相傳的學習環境,也不是一個人就挑得起來的擔子,必須和別人合作無間,才可能獲致。 

生而為人,更應該明白群體生命的重要性,在過去生活艱難的環境下,人類懂得無私合作的重要性,大家都能相惜相守,不敢隨便破壞生態環境,漁獵取材知道時節和分際,了解相生不息的道理,因此能走過千萬年的歲月,而持續生存下來。 

  可是現代人,生存的環境改善了許多,不需要擔心給養的不足,就能輕易地存活。漸漸地,大家以為生存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不能體會彼此共存的環扣,是多麼脆弱的銜接,竟然肆意破壞生態環境的平衡,人與人也發展出鬥爭對立的局面,彼此競爭勢不兩立。這樣的心態發展,就維繫世間的學習命脈而言,早已隱含莫大的劫難。人類之不智,莫此為甚! 

  從學習傳承的環境塑造來想,我們的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隨時都應該教導群體相處的重要性,不應該太強調個人主義。從佛法的我、人、眾生和壽者四相來看,也在教導人的生命昇華,要由個人而群體,以至一心能包容萬物。生命靈性的提升,也是無量博愛心的體現,在人世間最需要學到的功課,就是這樣的胸懷。因此我們要隨時檢討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也照顧或尊重到群體的生命?而不應該只圖一己私欲,傷害了群體的生機。 

  所謂群體不是單指人類本身,其他的動植物也要一併包含在內,我們都要衷心關照和尊重它們。其實每一個人的生活,隨時都會和周遭環境,有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也有信息的交流。這些繁複的交流互動,使我們的身心獲得無量的滋養,也一直在演化,彼此和諧的互動,才能使身心獲得安適。一旦環境被破壞,和諧的關係也被破壞,人與自然失去平衡,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和諧時,人類的生存就岌岌可危。所以愛護群體的生命,實質上就是在愛護自己的生存,所有的教育措施,都應該切實實踐這樣的基本觀念,才不致於自作孽不可活。

 

 

九、凡事應以修心為要 

  各種文化對生命的理解都不盡相同,若從生命的多重結構來看,不難看出都偏重在一隅,沒有看清楚生命的全貌。尤其是近代人,在科學的光環下,多數偏重物質層次的認知,不知道心靈的存在,以至人生的本義逐漸模糊,忘記一生是在追求生命靈性的成長。汲汲營營一世,盡是做些無補於心靈提升的事物,等到行將賦歸時,才懊悔自己的努力毫無裨益。 

  生命無論有多少起伏、多少光彩和血淚,最重要的是常回頭問自己,到底我們的心靈,從這些經歷中學到了什麼?是否更開朗了呢?還是更鬱卒?將來碰到同樣的情境,會更聰明嗎?還是一樣糊塗?心裡常起的是善念還是惡意?如果察覺到的心是正面的反應,心靈就是在提升。相反的,若心中起的盡是負面的反應,心靈不僅不是在提昇,反而是在沈降,累世如此惡性循環,人生苦難何以能了?也有何樂趣可言? 

  想要讓自己的人生離苦得樂,不能不奮發圖強,試著多行善事、多體恤別人,在身體力行中,改變自己的心地本質,不要凡事都從負面心態想起。多從正面起心動念,以生命的多重觀來看,能轉向有正面的心念,在心智層次就出現清流。清淨的心智所流現的信息才能清淨和諧,位於下游的體力和身體,所展現的生命活力,才是健康快樂的行為。因此人世間任何措施,只要看它能否為人類注入心智清流,就能論斷其善惡是非。 

  百年時光雖然一閃而過,但是人生仍然會碰到許多不可預期的事情,您我所需要的知識和經驗,不是事先能充實準備齊全的。很多前人的經驗或書本裡學得到的東西,都只是些參考,很少能照樣套用。如果我們善用自己的心智潛能,又如何面對山重水複的生活際遇呢?因此凡事應以修心為要,及早在成長的教育中,琢磨出剔透明亮的心智能力,人生的路走起來,才有足夠的智慧,克服顛簸起伏。

 

 

十、莫到人間白走一回

   用心想想看,自己從出生到現在,在做什麼?在忙什麼?在追求什麼?得到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從潮來潮去的世代交替裡,我們領悟到什麼?是人生轉頭空的悽悵無奈心境?還是像我一樣,生死了然的歡喜心境?如果是前者,心靈不就陷入抑鬱的情緒,不能開朗、沒有光亮了嗎?您為什麼要起這樣的心?難道不能換一換?平日努力修持,讓自己了悟生死永續的意義,心中的感受不就光明自在多了嗎?每個起心動念,為什麼不選擇這樣呢? 

  不管我們願意承認與否,今生來到人間,就是來學習的歷程,生活的甘與苦都是珍貴的功課。既來之則學之,別讓自己來到人間卻白走一回,活到老學到老,盡其可能地學習。等到那一天,要打起經驗的包袱,回歸真空妙有的家鄉時,應該讓自己滿意一生的所學,完成心靈的預期成長,使生命綻放更自在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