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鞋子的啟示】篇的感想

 

  「鞋子的啟示」這篇文章,除了講述它的材質、功能、場合之外,另外帶給我們許多的啟示,也就是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做人不能太小氣,也不能太阿凱,不要當冤大頭,同時要能看破世間無常,不但要照顧當下,更應該站穩腳步,立定腳根。

  當個赤腳大仙,與眾生裸裎相見固然純真,有時候卻不能登大雅之堂,有一雙鞋子,將腳丫子包裝起來,增加莊嚴,可以使足下更風光。

  大師說人體的這一雙腳,用來走路,有很重要的功能,所以人們發明了鞋子,把腳包裝起來,既美觀,又保暖,而且避免受到傷害,真是好處多多。

  同樣被命名為鞋子,但是依特殊功能來分,有爬山的登山鞋、溜冰用的溜冰鞋,騎馬用的馬靴,運動用的運動鞋,休閒旅遊用的休閒鞋,打高爾夫球的高爾夫球鞋,打保齡球的保齡球鞋,出家眾則穿羅漢鞋,現代青年朋友則玩直排輪。

  依材質來分,又有木屐、皮鞋、膠鞋、草鞋等,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難怪前菲律賓總統夫人伊美黛要收藏那麼多鞋子。其實我們的家庭何嘗不是,家家戶 戶鞋滿為患,尤其住公寓大樓的,經常可以看到門口一堆鞋子,講公德心的會擺一個鞋櫃,地方小的,任令一堆鞋子在門口亂成一團。過去我們要知道這一家人是不 是注重整潔衛生,只要到他們家的茅房看一下就知道了。現代人,只要看看他們家門口鞋子擺得怎麼樣,也可以透視他們這一家的德性與生活品質了。

  朋友們,鞋子固然照顧我們的腳下,也關係到我們的顏面,是不是請你把一家人的鞋子管理好呢?

  在這篇文章中,大師講了一個善惡因果、報應不爽的故事,敘說一頭驢子不肯馱負主人,主人打牠,牠就倒在地上不起來,原來是「前世穿你一雙鞋,今生馱你十里來」,債還清了,帳就一筆勾銷。

  我也來說一則阿呆的故事,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座,至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仍曰「忘持度」,返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適之以足。」曰:「寧信度,不自信也。」此人也未免太迂了罷。

  穿鞋子,不管它的功能如何,材料怎樣,總要以合身、舒適最重要,太小了削足適履,不是自討苦吃嗎?太大了空空蕩蕩也不方便走路呀!這就像我們政府機關 辦事,計劃週詳偉大,但是為了經費不足,像中山高一樣,有些路段不曉得什麼原因,過去做得太狹了,現在一天到晚看到工程人員不斷在那裡拓寬,無形中浪費了 金錢,同時也因為施工造成交通的不便,都是因為缺乏前瞻性的眼光,削足適履,先應付一下,有問題以後再說。

  為什麼說公門好修行?為什麼說決策可以造福百姓,這就是穿鞋子的學問,要適中合用,不可大而無當,也不可小鼻子小眼睛,顧前不顧後。

  佛門裡面,僧眾所穿的羅漢鞋,鞋面有六孔,象徵六度,表示修道人應該勤修六度波羅蜜,同時也象徵看破世間一切無常的事物。

  原來羅漢鞋有這樣神聖嚴肅的使命感,所以出家法師他們都時時警惕自己,步步為營,照顧當下。

  而我們一般世俗凡夫,穿鞋的動機、目的,不說是千奇百怪,至少是花樣百出,我想這些都無關宏旨。最重要的是這一雙有用的腳,它要替我們做很多善事︰ 「趙州八十猶行腳」,為的也是要解開心中那一團疑問。因此想要存好心,做好事,這一雙腳確實應該找一雙最合適的鞋子把它包裝起來,讓他安份守己,讓它大展 長才,不要裹足不前也不需要空前絕後,留一點空間似乎會更美好。

  大師說,鞋子穿在腳上,雖有護足的功能,何嘗不也是一種束縛。因此,脫了鞋子,就如卸下重擔,表示人要放下心中的掛念,隨緣自在。

  大師這一段精僻的見解,真是一言道破人間世。政務官也好,民意代表也罷,他們不但找一頂帽子戴,同時更找一雙鞋子穿,這雙鞋子尺碼對了,跟你的腳丫子 相稱,走起路來,自然有風可以幫你官運亨通。鞋子穿錯,就如同不適任,不免要面對逼宮的命運,要被疲勞轟炸,要請你下台嗎?這和鞋子太小,硬要穿著走路, 不是和寸步難行一樣嗎?所以為官雖好,所受的束縛也是相當大,真是權利義務完全相等。

  公務員退休下來,就像脫掉鞋子,多麼自由自在,應當把握機會,隨緣放曠,不要再迷戀過去穿鞋子的風光,那才是有智慧的選擇。

  據說:男人看女人,是從頭看到腳,女人看男人,是從腳看到頭。是不是這樣,我以前向來沒有注意過,以後可要仔細觀察一下。如果這個說法正確,那麼男人這一雙尊貴的腳,可真要好好選一雙好鞋子來穿了。

  其實,穿鞋子,不但要保護我們的腳,而且冬天要穿厚實的鞋子,以便保暖;夏天可以穿涼鞋,讓腳掌涼快一些。然而最重要的是要穿出健康,也要注意禮節。

  有的人穿鞋子不穿襪子,有的將鞋子的後腳跟踩平了,好像穿拖鞋;有的人流腳汗,懶得換襪子,尤其在人多的地方,那種臭鹹魚的味道,相當令人討厭;有的 人從新鞋子買來那一天開始,到鞋子完全壞了,該報廢的時候,從來不曾加以保養清潔;有的是將鞋子穿到空前絕後,還當寶貝一樣,真的無奇不有。

  我認為,穿鞋子跟穿衣服的道理完全一樣,它可以表現一個人的身份、地位、學養、德性。因此一定要注意穿鞋子的規矩、場合、目的;否則難登大雅之堂的時 候,就會很尷尬,甚至失去一次很重要的機緣。小小一個穿鞋子的道理,跟我們政府機構、公司行號,「用人唯才」的道理是完全相通的。

  過去封建時代,不曉得那一個男人,想出了裹小腳的點子,還完成一套美麗的說辭,稱讚女人裹小腳的種種美德,並美其名曰:「三寸金蓮」,其實那是極其殘 忍的桎梏,也是一種男性沙文主義的另類控制。還好,現在已經完全絕跡,否則真是男人的恥辱,怎麼用那樣不人道的方式來對待婦女同胞。我今大胆把他講出來, 替我老祖母那一代的女人鳴不平之冤,可見我是好男人吧!

  不過,我們人穿鞋子,走路方便,這是為人類自己謀福利,很不稀奇。但是人類役使動物,用牛、馬拉車,上戰場撕殺,我們人類也很體貼吔,你看過牛穿鞋子 嗎?你看過馬穿鞋子嗎?我是親眼看過的,現代的年輕朋友們可能看不到,只不過,牛穿的鞋子是用稻草編織的草鞋,黃牛在陸地上拉車,要穿草鞋;水牛在稻田裡 工作,則不能穿鞋子。馬兒跑起來,嘀嗒嘀嗒響,那是穿了鐵鞋的緣故,聽說馬兒的鐵鞋是用火烤後再釘上去的,是不是這樣,我沒有考證,只是記得以前老前輩是 這麼說的。這個疑問,就當作課外作業,留給大家去「參」吧!

  為了發揮雙腳的功能,人類發明了鞋子,而且惠及牲畜,真是仁民愛物,慈悲濟世,萬古同欽。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時時照顧你的腳下,有一雙漂亮體面的鞋 子,每每跨出一步,都應是腳踏實地,光明磊落的堅定步伐,不可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藉著包裝過的雙腳,做出偷雞摸狗的勾當,那就愧對那雙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