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像一陣風,也許是人為作怪,也許是大勢所趨。流行本無罪,端看您如何趕流行?搭對了流行列車,或許可以讓你小賺一筆,搭錯線了,則可能身敗名裂,成了流行的受害者,甚至於終身成為流行的奴隸,你想抽身而逃,恐怕就不容易了。
有一句話,寫盡「流行」兩字被一般人盲目追趕的下場,那就是「台灣無三年好光景」,記得我在念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老師要我們捕捉蝴蝶,交給老師蒐
購,結果是在一陣風潮之下,把台灣的蝴蝶捕得精光,差點弄得蝴蝶絕種了。民國五、六十年間,台灣也掀起一陣養鳥熱,什麼十姊妹、錦紋、白錦的,雖然食量不
算大,但是繁殖力特別強,一下子就成幾何級數般的增加,弄到最後,只好「放死」了,因為牠們沒有野外謀生的能力,拿去放生,結果都死掉了,真正阿彌陀佛。
再如一窩蜂養草蝦、養鰻魚、做蛋撻,現在呢?煙消雲散,盛景如何?帶頭引領流行風潮的人,都賺錢了,後來跟著流行走的,就血本無歸,成了流行的奴隸。這是
流行的罪過呢?還是自己踏入錯誤的第一步。
我記不得是那一個人說:「第一個用花形容女人的,是絕頂聰明的,後來也跟著東施效顰的人,就愚不可及。」這也是說明,自己要走自己的路,不要老是跟著流行走,否則住進總統套房,你可得做奴隸了。
星雲大師在這一篇文章中,一開頭就說有人做了兒女的奴隸,也有人做了愛情的奴隸。我們且看念菴禪師的詩偈:
斗米千錢我不收 十三年返故家園
兒孫自有兒孫福 莫為兒孫作馬牛
念菴禪師平常很安貧樂道,「斗米千錢我不收」,人家供養他的資糧、金錢,他都不願收。「十三年返故家園」,他參禪學道十三年,回到故鄉探親後,他的見解是: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他認為對兒孫不須溺愛,積德給兒孫,比留遺產還要好,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古今中
外,屍骨未寒,兒孫已為爭奪遺產大打出手,不勝枚舉。一個人如果一生勞勞碌碌,鏗吝貪取,一文不花,留下大批財富,做了一輩子的金錢奴隸,到最後演成骨肉
相殘,死而有知,應該要大嘆「何必當初」。
還有一首詩偈,把人間父母子女的關係,說得更透徹
記得當初我養兒 我兒今又養孫兒;
我兒餓我由他餓 莫叫孫兒餓我兒。
這是父母心甘情願為子女做馬牛、做奴隸的寫照。
那麼,我們現代的父母要如何對待兒女才好呢?大師說:「應該多為他積德,不要積財,讓兒女有開創自己前途的意志、能力,不要使喚兒女,壓迫兒女,要他
們這樣、要他們那樣,強迫他們照父母的模式成長,這都不對的。」兒孫自有兒孫福,不必對兒孫太多罣礙,應放手讓他們自由去發展,創造自己美好的前途。
在這篇文章中,星雲大師給我們舉了很多很多目前社會上趕流行的怪現象,可以說針針見血,我也舉一點例子與大家分享。
前二個月,我在宜蘭監獄少年觀護所為被收容的青少年說教,一眼就看到坐在最前面一個大個子,全身,包括手腳,除了面孔以外,全部刺青,而且其面積大到
只有用「龍蟠虎踞」差可形容。我問他為什麼要全身刺青?他說「好玩嘛!現在很流行。」我再問:「你後悔嗎?」他說「會」。想想看,一個十五、六歲的青少
年,人生要走的路還很長,就算他從此改邪歸正,假如我是一個公司的負責人,儘管用人若渴,但是一看到那全身的花紋,我絕對沒有勇氣僱用他。當然,我要是一
個女孩子,想要跟我親近,我那裡會不害怕呢?這一時的糊塗,趕流形,顯然地要付出的代價,何止是流行的奴隸?
還有,現在正流行在身上穿洞,耳朵穿洞,鼻孔穿洞,舌尖穿洞,肚臍眼穿洞,聽說還有乳頭穿洞。這些人現在都還年輕,隨興所至,愛怎麼做就怎麼做,等到
年紀較大,有一點人情事故時,想謀職就業,才知道不能登大雅之堂時,恐怕要後悔莫及,也註定要成為流行文化的犧牲者。
以前,我父母在世的時候,晚年常常生病,每當送他們到醫院候診時,一大堆的歐吉尚、歐巴尚,他們所談論的話題,大都在炫耀子女的成就,一個月賺幾十萬
啦,現在已經研究所啦!在美國哈佛攻讀博士啦!我的父母有時候也會感慨的說:「咱的囝仔,那也這呢憨慢!」其實,我們做人處事,與人競爭,有時候有其必
要,但是千萬不排擠。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如果你喜歡比較、喜歡計較,別人有的,我不能沒有。有這樣的心態,那就非做流行的奴隸不可,就得在得失
之間掙扎,永不得安寧。
我們還是再來欣賞一首偈語,或許可以帶給我們心寬體胖;這首偈語是:
你騎馬來我騎驢 看看眼前我不如
回頭一看推車漢 比上不足下有餘
你開進口轎車,我駕駛國產車;你坐汽車,我騎摩托車,你騎摩托車,我踩腳踏車。固然我不如你拉風,但是同為有車階級呀!可是,回頭一看,還有很多人推
著車子走路的,顯然我也高人一等了。因此大師要我們「凡事不要過份妄想、高攀,人要知足,不要在金錢、名利、物質、享受上和人家比較,要在道德、能力、學
問、心量上跟人家比較。要比的話,就比我的肚量比你大,我的道德比你高,我比你有智慧,我比你有眼光」。但是最好還是不要比,所謂曖曖內含光,自己心裡明
白就好了。
我深深覺得,我們台灣這些年來,流行風似乎吹得有點歪了。為了一場演唱會,可以排三天三夜的長龍,不是閒得無聊,是什麼?甚至有的媽媽還說是替兒女來排隊的,放著家務事不做,而來趕這場熱鬧,真讓我們搞不懂為什麼?
再如最近染髮風氣特別盛,影歌星作怪,他們為娛樂大眾,或許尚有道理,可是一般的青年男女朋友,也跟著大染特染,除了給人膚淺、虛榮、幼稚的印象外,又能說明什麼呢?
今天,在節目一開始,我就說過,流行本無罪,趕搭流行列車,也許是大勢所趨,不隨著社會脈動走,你將會落伍,那就跟著流行吧!譬如現在星雲大師極力提
倡讀書會,我們就趕快加入這樣的流行行列,所謂「開卷有益」,所謂「一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在這樣的前題之下,流行有什麼不好呢?總之,如何拿捏,如何
做得恰到好處,真的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