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之人,總以拳頭、槍砲為最強。可是鋼鐵,也經不起烈火的冶煉,猛火也經不起大水的沖灌,雄獅猛虎也怕蚊蠅的叮咬;看似柔弱女子、護子心切,她可以
螳臂擋車,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前幾年幼稚園娃娃車失火,老師抱著兩位小朋友同喪大火之中,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所以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大師告訴我們最堅強的,只有慈悲與因果報應。不信請看「長城今猶在,不見秦皇在那裡?」
在本文中,大師舉了十個例子,說明一物剋一物,所謂「螳螂在前,麻雀在後」再剛強的東西,還是有被征服摧毀的一刻。鑽石算是很堅硬的吧!但是仍然被切
割成各種形體;幾年前「白曉燕命案」中,罪大惡極,殺人不眨眼的陳進興,被關進了鐵窗,他也會心懸妻子兒女,在獄中不免潸然淚下!
因此,我想只有心念才是無堅不克的強者。大師在文章中說:「有信仰的人最強」、「有正見的人最強」、「有智慧的人最強」、「有慈悲的人最強」、「有柔
和的人最強」。這些都足以說明「什麼最強」?所以我們應當善護念我們的「心識意志」,時時浸淫在佛法僧三寶的指導下,好好培育我們的般若智慧,就可以無剛
不摧了。
大師舉出有五種人最強,我就其中第二種:「有正見的人最強」來加以闡釋。我們從慈莊法師的著作「法相」中讀到「在人生的旅途上,要想成功立業,必須要
走正路,否則一旦誤入歧途,再回頭已是百年身;學佛的人要想成佛做祖,必須奉行八正道,否則背道而馳,終難達成目的」。
慈莊法師在書中給我們說了另一個故事,她說:「以前有一個叫黔婁的人,由於家貧,死後連覆蓋屍體的白布都不夠長,於是有人建議斜著蓋」,但是黔婁的太
太說:「寧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餘。」這句話即可說明「正」的重要。星雲大師說:「有正見的人,知道是非善惡,知道因果報應,知道好壞利弊,知道正邪迷
悟,不會誤入歧途。」
一個人的觀念,往往可以決定一生的成敗;正見就是正確的觀念,正確的見解。正見來自佛法的信仰,學佛首先要正見因緣果報,善惡業力,無常苦空,佛道永恆的觀念。能夠具備正知正見,才能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才不會產生錯誤或偏執的思想與行為。
因此,我們的先賢說:「理直,雖千萬人吾往矣!」理直:就是正知正見,我哪怕你千軍萬馬呢?
道家老子認為:萬物之所以成為萬物,是因有某種「存在」,這就是「道」,那是老子的生存智慧,也就是「正知正見」的智慧。
有句話說「柔能克剛」,也有說「柔勝剛,弱勝強」。因為有時候看起來很強的東西,其實有它極脆弱的一面;反之,看似柔弱的東西,卻有它不為人知的堅韌
處。因此,會做出理性的判斷,可以化戾氣為祥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那才是般若智慧,才是真正的強者。
我想世間沒有金剛不壞之身,卻有三寸不爛之舌,牙齒雖然堅硬,但是難以下嚥,非得靠那柔軟的三寸不爛之舌才能將食物吞下去。所謂「強人還有強中手」,
不要目空一切;紅鬃烈馬,碰到關雲長還是要乖乖聽話。死諸葛嚇走活司馬,智慧有高下,慈悲無敵手,因此,星雲大師告訴我們,世間上沒有什麼真正最大、最
強,只有慈悲最大,只有因果最強。
古代有一個著名的劍客,正乘船要到彼岸;船上有一個健壯的武夫和一名老百姓起了爭執,眼看武夫就要把對方給殺了,這時,劍客上前去阻止,武夫便掉過頭
來想殺劍客,劍客不得已,只好令船伕將船靠近河中的小島,以便在陸上決一勝負。船一靠岸,武夫就跳下來準備好架式,沒想到劍客並沒有下去,而是請船伕馬上
把船划走,避免一場災難。
就算拔刀相向,以劍客高明的劍術也絕不會失敗,可是,這樣必然會連累到同船的人,所以劍客採用這個辦法,不戰而勝,這才是有智慧的強者。
「智慧」的重要作用,就在避免發生糾紛,因為等到糾紛擴大了,後果往往不堪收拾。有智慧的人,在緊要關頭如「滴水穿石」,「疾風知勁草」都是很好的例
子;再如打太極拳、摔柔道,你別看他慢條斯理,但要知道他是借力使力,看似紋風不動,其實是波濤洶湧,讓你不得不服氣。
人間多愛,世事無常,隨著歲月的遞嬗和身心的磨難,強者無法保證自己永遠是強者,永遠居處人上;唯有以柔曲之姿,觀時而動,才可能是人生舞台上的不倒翁,你說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