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達人」這兩句話本來是用來說明孔子的中心思想─仁。但是它的內容卻包羅萬象,根據不同的解釋,而有不同的風貌。假如我們已設身
處地、將心比心,在尊重自己的同時,相對地也尊重別人,這便是一種倫理的尊重,可以使社會更安定、祥和。
台語說:「屘房出叔公」,我和我最小的弟弟相差十九歲,而他又晚婚,結果他的長公子和我的長孫,還相差五、六歲,我的長孫當時就說了:「他才剛出生,又比
我小,為什麼要我叫他叔叔?」小孩子當然不懂道理,須要對他費一番口舌,讓他理解其中的奧妙。民國五十三年,我初執教鞭,那個時代,體罰還相當盛行,正所
謂「教不嚴,師之墮」,稍為認真一點的老師,都是一鞭在手,視為理所當然,充滿了使命感。當我打得紅了眼睛的時候,才赫然發現等待痛鞭一頓的行列裡,我的
堂姑姑居然在行列裡,打與不打,真叫人為難,最後只好效法孔明揮淚斬馬謖,高高舉起,輕輕落下,還好學生們倒也頗能體會老師的親情糾葛,沒有人提出抗議,
因為這裡面關係到家族倫理。
明、清兩朝末年,都是小孩子當皇帝,滿朝文武加上皇親國戚,那個不在廟堂之上行三跪九叩禮,高呼萬歲、萬萬歲。但是皇上下殿回家之後,除了再行君臣之禮外,還得先來個序見禮,照樣請安問好,尊一聲太后吉祥。
到了課堂上,雖然那是個專為皇上設的私塾,除了皇上之外,再加上幾個陪讀的小王爺,馬馬虎虎算個學校,老師見到皇上被太監抱著來上課,就得趕快行禮高呼萬
歲,在地上叩個响頭,然後角色互換,小皇帝向老師行禮道早安,因為課堂上供奉著「天地君親師」的牌位。想當年翁同龢就這樣握著皇帝的小手臨摩「大中至正」
四個字,第一天開學典禮就這樣禮成了。這裡面就有政治倫理,也有師生倫理。
星雲大師在「一池落花兩樣情」一書中,給我們講了一個「老做小」的故事:話說有一天,某信徒到寺院去參訪,拜見了年輕的住持。兩人在談話當中,年輕的住持對老和尚呼來喚去,一下要茶,一下要水果,一下又交待招呼信徒到齋堂吃飯。
待住持出去了,信徒實在按捺不住,問一下老和尚「這個住持是你的什麼人?」老和尚回答說:「他是我的徒弟。」那個信徒搞不清楚什麼叫職務倫理,還在那裡生
氣地說:「他既然是你的弟子,為什麼可以對你老人家這樣沒有禮貌,呼來喚去的?」而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成為一身補處菩薩,這也是宗教倫理的具體典範呀!
「人生似戲」用來形容職務倫理倒是蠻恰當的,演什麼角色,就要像什麼角色,絲毫不能馬虎的。通常兒女有成就,要開公司行號,為了避免職務倫理與家庭倫理的
錯亂,往往會將父親掛名為董事長,自己稱為總經理或經理,這樣在輩份上,就不會有誰大誰小,在職務上也不會有誰聽誰的困擾,確實是戲法人人有,只看會不會
變而已。
在這裡,我想到大師說的,狗告人狀的故事:說一條狗到法院按鈴申告,法官問牠原因,狗回答說:「狗上門向人家要飯吃,只有前面兩條腿可以伸進門檻裡,後面
兩條腿一定要在門外,我遵守狗的規矩,那主人李四怎麼可以打我呢?」從這個故事裡邊,就可以明白看出社會各行各業的倫理吧!
星雲大師的剃度師父志開上人,是棲霞佛學院的院長,平日不苟言笑,教育徒弟十分嚴厲。曾對星雲大師說過「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話,在佛門中不可「以年齡
為老大」,不可「以年資為老大」,不可「以先入山門為老大」的規矩。讓大師記憶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早課剛完,天色未明,大家正在晨跑,大師發現一條戴著帽
子人影在前面幌呀幌的,於是大師就以班長的身份,大叫一聲:「你這個拖拉鬼,還不快點跟上前面的人!」再定睛一看,竟然是院長師父上人!
星雲大師說:「他居然沒有生氣,反而還對我微微笑著。」可見這也是職務倫理呀!
不僅佛門中不以年齡、年資稱老大,在一般的各行各業,甚至軍隊的編制,也都如此。我們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是一個以職能為導向的社會結構,所以各人職司不同、角色不同、經驗不同,絕不能依老賣老,什麼都要以老大自居。
大師說:在寺院裡,方丈為一寺之主,但外出必須先向客堂知客招呼請假,這是對職務倫理的尊重。
佛光菜根譚裡,大師說:
擔當「老大」,能夠領導群倫,固然很好;
作個「老二」,配合成就他人,也很偉大。
老大要能愛護弱小,老二要能尊重前輩。
能做到這樣的人際關係,就是對職務倫理與專業倫理都能兼顧到了。
前不久,中華民國出現了第一位女將軍而轟動一時,記者問到女將軍的上校丈夫,今後他的角色定位如何?那位上校丈夫說:「在家我是主人她聽我的,到部隊,她是我的上司我聽她的。」這也是家庭倫理與職務倫理的分際關係。
大師常說:
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
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信徒。
這就是佛光山的宗教倫理,也就是大師說的,佛光山的成就,都是集體創作,師徒一起努力的成果。
美國職業棒球界有一位最傑出的球員,叫做T.R.
Cobb,
他打了廿三年的棒球,跑壘的時候,就像黃河潰堤,萬馬奔騰般,擋都擋不住。如果對方的球員到跑道的邊線上來接球,往往經不起他連衝帶踢而四腳朝天,吃了虧
的人只有知難而退,也無法向裁判抗議。因為根據棒球的球規,跑壘員有權在跑道上「自由行動」。這就是專業倫理,誰也奈何不了。
漢文帝的時候,宗正劉禮防守霸上,將軍徐厲防守在棘門,而河內太守周亞夫屯軍在細柳,共同防備胡人的入侵。有一天,漢文帝親自去勞軍,到了霸上和棘門
兩個地方,皇帝的勞軍隊伍都長驅直入。想不到周亞夫屯守的細柳營,竟然吃閉門羹,不得其門而入。最後只得勞動皇上派遣使者,拿著皇帝的信物讓周亞夫驗明正
身之後,才開中門迎接,並以軍禮相見。
皇上因此動容說:「此真將軍矣,霸上、棘門如兒戲耳!」這是一則「軍令倫理」的歷史典故。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就是大師說的:「權勢威武的主管,對於他請的幕僚、顧問,不得忽視,因為有他們的專業倫理。」
星雲大師很感慨的說:現代社會,父子不像父子,師生不像師生;主僱之間沒有倫理可言,如何成為清明盛世?
尤其最近的社會現象,真不知道何時才能重建良好的社會倫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