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合適最好】篇的感想

 

  

  世間上什麼最好?有「什麼」兩個字,可見這其中就有計較與比較的成份,那就不太好了。星雲大師教導我們,「合適最好」。黃金鑽石雖然最為名貴,但既不 能當飯吃,也不能隨便把玩,在我看來一點用處也沒有,不如賞我一份工作,既有薪水可領,又有工作可做,這就是騷到癢處,錢花在刀口之上,也就是恰如其份, 各得其所。

  綾羅綢緞、錦衣玉食,不見得人人可穿、可用。以現代時麾女性的衣著來說:抱歉,我不是在批評,而是就事論事,如果不幸有所冒犯的話,也請你原諒。

  現代年輕的女孩子,都以穿得少為時尚,但是你要有本錢呀!沒有足夠的本錢,儘管穿得坦胸露背,只有自暴其短。有的人又矮又胖,偏偏他又穿著橫條紋的衣服,只更增加肥胖的份量,如果是又高又瘦,他卻喜愛穿直條紋的衣服,看起來就像竹竿,這些都是不合適的。

  最近我喜歡帶頂帽子,其目的不在標新立異,而是在遮醜,因為我的頭頂秃光了,在鏡頭面前,顯得又老又醜,我的兄弟姊妹建議我戴一頂帽子,也許會好些。 但是戴帽子也有戴帽子的規矩,有的適合室外戴的、有的晴天戴的、有的雨天戴的、有的室外可戴、室內必須脫下來,選來選去,只有這一頂童軍帽最合適,任何場 所都可戴,而且還有一個附加價值,戴上去水水的,好像年輕十幾歲了,是不是?這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逛百貨公司,消費者購買東西,都是選擇自己覺得最合用的東西,但不一定是最名貴,最有價值的東西。百貨公司貨架上琳瑯滿目,看得人眼花撩亂,但是你評選的結果,還是買最合用的東西,而不是來買最好的。

  所謂「適者生存」這就是合適最好的哲理。

  前些日子,我們宜蘭地區佛光衛視被完全斷訊了,大伙兒不斷向電視系統公司反映,所得的答案大都是「佛光衛視」沒有了,還有別的佛教電視可看呀!譬如有 某某、某某台也一樣是播佛教節目呀!我們的督導張肇居士,他就反駁得很有道理,他說:如果你開的是一家飯店,客人點了一客蛋炒飯,結果卻端出一碗牛肉麵, 你硬要說吃飯吃麵都一樣啦!反正都是餵肚子的嘛!這樣能叫人接受嗎?生意人以客為尊,要合他的胃口,他才能滿意,那是無法取代的。

  明白了「適者生存」的道理,就是了知合用最要緊,好壞倒在其次。同樣的道理,一個機關裡缺少職員,不是徵聘最高學歷的學術人才,他也一定聘請堪任其位的職員。譬如清潔隊徵清潔員,考試是負重賽跑,看看你的體力條件夠不夠?有沒有學歷,並不重要。

  聽說現在有很多師大的學生,甚至於擁有碩士學位的畢業生,跑到國小去教書。這個問題不在他有愛心而在他認為國中、高中的學生,現在已經很難管理了,遠 不如小學生乖巧聽話,而且薪水差不多。如果是這樣的反其道而行,那真是教育的悲哀,人才的浪費,殺雞用牛刀,可惜了。

  學生考試,也是鍾鼎山林,各有其志。做家長的應當不要去干涉,只需給予關懷,指導就可以,文科、理科、工科,行行出狀元,真的符合自己的興趣,就是第一志願。男婚女嫁,重要的是門當戶對,情投意合,不一定是美女或帥哥。

 

  星雲大師說:

  無錢無緣由他去,只修福慧作慈航,少衣少食不計較,只求心內有寶藏。

  這就是歡喜就好,能使人歡喜,就是合適、合用,畢竟花瓶不比一個飯碗有用,廣場也不如一間小木屋安適。

  一個登山的人在懸崖峭壁,所迫切需要的是青藤小樹。可以給予提取,獲得營救的機會—絕處逢春。一個上進的人在人生險途,所急於需要的是善言指導。親聞教誨,可以茅塞頓開—雪中送炭。

  不吃過頭的飯,不講過頭的話,

  不走過頭的路,不做過頭的事,

  本份,照顧當下;過頭,失去未來。

  一個人的身份地位,總有一定的格局,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也是講究恰如其份,合適最好。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復計東西」

             ─宋.蘇東坡

  蘇東坡這首詩偈,將人生形容得非常深刻透徹。人生如浮萍,隨水飄浮不知所終;人生也像白雲,飄盪空中,不知何處安住?在動盪的世局下,多少人有國難 歸,有家難投,為了功名富貴,找一個安頓,找一個進階,不惜到處追求,甚至移民,真是「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鴻鵠飛鳥在下雪的泥土上,偶而 留下了爪印,可也只是短暫的一痕,一剎那又飛走了,牠哪裡會知道飛到何處去?

 

  我們日常生活中,夫妻、父母、子女、朋友的關係就像相逢的旅人,偶然在途中相遇,打個招呼,點個頭,慰問幾句,馬上又要各奔前程,人與人間的關係,都像偶然的結合,大限來時,各奔東西,還有什麼好計較的呢?

  我們在生活中,若不知隨緣,常與人計較;做事不隨份,常常不得當;說話不隨理,便沒有原則,人家也不信服。不能隨遇而安,每天如在空中飄盪,時時處處與人計較得失,日子會很難過,很煩惱。

  所以,佛法的生活,就是要我們不要太執著、計較,要隨緣自適,隨份做事,隨理說話,隨遇而安,隨人相處,隨心自在!這首詩偈,很值得我們參悟。

  「天下叢林飯似山 鉢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 惟有袈裟披肩難」

         ─清.順治

  這是清朝順治皇帝讚僧詩的偈語,把出家人修道的崇高神聖境界,形容得很明白:

  「天下叢林飯似山」,天下的叢林寺院,多得讓出家修道的人吃飯不愁,掛單不完。

  「鉢盂到處任君餐」,只要具有出家人條件,就可以鉢盂隨身萬里遊的到處參學,多麼灑脫逍遙。

  「黃金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肩難」,世間上什麼最寶貴?以世俗的眼光來看,當然是黃金、白玉,但是以修道者的眼光看來,最寶貴的莫過於一生披搭的袈裟。晉朝慧遠大師說:「袈裟非朝宗之服,鉢盂乃聖賢之物。」

  出了家以後,瀟灑超越的生活與一般人不同。袈裟又稱福田衣,披了袈裟就等於穿了福田衣一樣,可以做為世間上的福田。袈裟的寶貴,不在於它的價值,只因袈裟代表了一個出家人的責任─紹隆佛種,光大如來遺教,弘揚佛法,普渡眾生。

  出家人,肯犧牲小我,把自己奉獻給大眾,為眾生消災解殃,祈福化難,是生命的大醫師。惟願世間上的出家人都能知道自己任重道遠,寶貴這一肩袈裟!

  孔子雖然講有教無類,但更重視「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講的「合適最好」。人要守本份,不要盲求妄想;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功道自然成熟。

  一個人福德因緣具足,不要說求富求貴,求聖求賢,就連成佛做祖都是很自然的事。世間沒有天生的彌勒,沒有自然的釋迦,也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只要努力認真,不可眼高手低,言行恰如其份,自可行行出狀元,個個都是最傑出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