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薪水】篇的感想

 

  

        

  開店,經商的向客戶討薪水,農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向老天討薪水,一般的白領階級與藍領階級,則向他們的老闆討薪水,太太向先生討薪水,阿兵哥向國家討薪水,國家向百姓討薪水,這樣看起來,也是一個很自然的食物鏈,真是冤有頭、債有主。每一個人都活在薪水裡,沒有薪水的日子將會寸步難行。

  隨著經濟蕭條,失業率增加,到那裡去領「薪水」已經成為一般人的夢魘,你、我、他,大家摸摸看,自己的薪水縮水了嗎?

   我們常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話一點沒錯,我們每天一大早醒過來,呈現在眼前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開門七件事,一樣也少不了,而且樣樣非錢莫辦。

  談到錢,那就跟「薪水」脫不了干係,我想除了自己當老闆,有田有地之外,大概大部份的人,都要靠領「薪水」過日子。以前景氣好的時候,一般公務員對薪水的看法是「脹不肥餓不死」,馬馬虎虎過日子。這話曾幾何時,到了現在,有一份穩定的「薪水」可拿,似乎變成天之驕子了,所以只要那裡有招考,博士、碩士也可以降格以求,願意跟國中畢業生同船競渡,大家爭一碗飯吃,「薪水」兩字想不到也有這麼值錢的一天,我們真要為「薪水」高呼萬歲。

   這世間也真好玩,什麼事情,我們都可以替人服務而不計較,就如孔子的學生,也有人「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唯獨翻遍古今中外藏書,還找不到有人說:「我的薪水多少沒關係,你們隨便給個意思意思就好了」或者說:「你們比較辛苦,你們多拿一點,我少算一點好了。」

  我敢這麼說:「只要是領薪水的,人人都希望多拿一點」,尤其前幾年,立委諸公為自己加薪那件事,看得我們這些小老百姓都血脈噴張,立志下一屆無論如何,也要去參選一下,大家都說到了立法院去擺個架式,喊喊打打就有那麼多的薪水可領,小老百姓為什麼不向錢看齊呢?

  主要的問題在於目前社會上薪水差距太大,讓我們心生不平,尤其現在大家都在苦哈哈的時候,勞、健保局還拿我們繳交的保費,當作他們的營利收入,而列為年終獎金來發,硬說是有理,不知天下還有什「理」可說呢?

   有的人靠體力勞動賺錢,真是「一粒汗水換一粒米」,賺起來不但很辛苦,而且很少,少得可憐,因為知識能力不足,能夠養家活口也就滿足了;有的人靠腦力、靠運氣、靠機會賺錢,真的是簽一個名,寫一個字就是幾百幾千萬的進帳,當然叫我們羨慕得很。但是話說回來,那些靠腦力賺錢的人,像科學園區裡的高科技人才,他們的辛苦有誰知道呢?還有醫師也被視為高所得的族群,其實他們所背負的心裡壓力之大,大概也不是我們所說的「自來水就可以賣錢」那麼簡單吧!一個處方開下去,一刀劃下去,病患的生命就操在醫生的手中,我想權利義務是相等的,既不必羨慕,也不用嫉妒。致於投資理財,那本來就是靠運氣的,也許一夜致富,也許血本無歸,那是要擔風險的,成敗自己負責,實在不用我們操心,我們只要「看他平地起高樓,看他樓塌了」世事無常,端看造化了。

   一個人應當領多少薪水才合理,我想是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吧!重要的是對這一份薪水如何去分配使用才比較重要。

  星雲大師在佛光菜根譚裡說:

  有錢的人不善用錢,反被錢役;

  無錢的人心滿意足,反有所增。

  同時,大師也說:「錢用了,才是我們的。」

  可見會賺錢是一回事,會用錢又是一回事。我曾經在監獄和一位受刑人談到賺錢的事情,他說只要他想賺,不管粗細,一定會把錢弄到手,但賺得容易,也花得輕鬆,三二下子又是口袋空空,什麼也沒有了,只好另起炉灶,再想辦法去賺,那都是做金錢的奴隸,不是我們正常人的生活模式。我們要的是量入為出,衣食足是起碼條件,最好能再剩兩個。

   現代的人,為爭一份薪水,常常弄得雞犬不寧,精疲力盡?就一般社會大眾來說,之所以被金錢所役,都是被貸款牽著鼻子走。一個人成家立業了,首先就是先買個房子,再買個車子,這是起碼的生活工具,不要也不行,錢不夠,當然用貸款的,尤其買房子,還款期間動輒一、二十年,這種寅吃卯糧的日子,拿到薪水,先得扣下貸款的數目,然後水電費、勞健保、孩子的牛奶尿布,甚至於還有會錢,一個月的薪水才剛剛拿到,三分之二已經這樣不見了。所以我們可以理解一般藍領階級的薪水,拿回家的用度實在很辛苦。這樣的日子,一、二十年才能翻身。現在因為經濟不景氣,有的薪水縮水了,有的失業了,所以房貸、車貸繳不出來,法拍屋一大堆,有殼的蝸牛又要變成無殼蝸牛。

  但是誰來替他們加薪呢?實在不知道,大家都在叫苦,因為景氣不好,成本跟著水漲船高,老闆也苦哈哈,只有大家咬緊牙關,共渡難關囉。

   本文提到「剝削勞工」的問題,其實深入瞭解,也是見仁見智的問題,譬如說以一般工廠來說,加班四小時就算一天的工資,就勞工來說,他已經持續十二小時的工作,算是精疲力盡了,但就老闆來說,四小時的工作量,再怎麼賣力,也抵不過八小時的工作成果,那麼四小時的加班,要付出一天的工資,是不是很不合算呀!但是為了交貨,為了商譽,也得咬緊牙關忍受呀!

  我想勞資雙方,應當是吃同一碗飯,穿同一條褲子的,所謂「豬母那吔肥,豬仔子著有奶。」唇亡齒寒,老闆不賺錢,工人硬要爭工時工資,相信這裡有很大的商議空間值得討論。

  古人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勞資雙方應當是一體的,不可對立,尤其在景氣不好的時候,更應共體時艱,否則像一些產業外移,債留台灣,那工人怎麼辦呢?

   大師也在文章中告訴我們:「家財萬貫,不及一技在身」,這是千真萬確的。譬如現代的年輕人,流行打工,又要撿工作輕鬆的,那只有到麥當勞、肯德基、超商、加油站,每小時賺個八十塊錢,一天工作八小時,也不過六百多塊錢,一個月做三十天,還賺不到二萬塊,那怎麼養家活口呢?這是因為沒有一技之長,所以賺不到錢。

  今天科技,你只要有一樣精通的技藝,你便是一個炙手可熱的人才,等看有眼光的廠商來挖角吧!甚至於有一些工作,非靠手工不可,像廚師、裁縫師、美髮師、麵包師傅等,到目前還沒辦法完全由機器來取代,你只要會了其中一樣,吃穿還用發愁嗎?有本事,薪水多少不怕你來拿。

   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一個雙腿癱瘓的老闆,訴説他奮鬥的心路歷程。有一次,當他的客戶要載他轉往下一個客戶家時,正好來了一個中年人,表示要修理車子,那個客戶對顧客說:「我馬上叫阿弟仔來替你修理。」雙腿癱瘓的老闆上車後,告訴他的客戶説:「你應當說我立刻會請師傅來為你修理。」同樣是找一個人來修理,用「阿弟仔」和「師傅」兩種不同的稱呼,給人的觀感就有天壤之別。說一聲師傅,表示你工人的品質可以獨當一面,你很重視客人的權益,不是青青菜菜。同時對自己的員工也是一份尊重與激勵,勞資關係會更和諧。老闆進帳多了,員工的薪水就不愁發不出去了。

   「歹年冬,厚哮郎」,以前社會階級以士農工商為排列順序,總是認為「工」字沒有出頭,永遠翻不了身。但是現在隨著工商業的發達,工人反而站在時代的前端,工人翻身了,也出頭了,他們可以組織工會,可以推派代表,和老闆談判,談判不成,可以告官,可以綁白布條抗議,丟雞蛋,呼口號,成群結隊、聲勢壯大。每每在新聞媒體上看到老闆只有一個,勢單力薄,被罵得狗血淋頭,毫無招架之力,還得強顏歡笑,陪盡不是,無可奈何地接受抗議,若有不從,下一波還會有更激烈的行動,請等著瞧吧!這些抗爭,說明白了,只為爭「薪水」兩個字,其他一切好說。王永慶先生家大業大,為員工的加薪,也曾鐵青著臉,怒目相對,大概也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從前當學徒,真的要自己帶便當唉!因為你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你是去拜師學藝的,三年六個月,幸運一點的,換一口飯吃就不錯啦!那裡有什麼「基本工資」?畢竟時代不同了,我只是強調現代的年輕人找工作,不要眼高手低,老是想要工作輕鬆離家近,薪水多多放假不能少。天下那有這種白吃的午餐。

  勞資雙方要有一家人的觀念,我雖然是一個工人、職員,既然來到這個公司行號,就是以公司行號為衣食父母,我是來替你賺錢,因為賺得越多,紅利就會越多,大家分享利潤,老闆以員工為衣食父母,員工以老闆為生活的靠山,山要不斷地增高,薪水才有希望水漲船高,創造雙贏的機會。

  薪水已經是現代人主要的經濟來源了,婦女也走出廚房,跟男人平分秋色,可為自己爭一份薪水。那就齊心努力,共同為家庭打拼,多領一點薪水,以改善生活品質。與其向人家領薪水,不如靠自己發薪水,那就要有一技在身,靠自己的智慧,靠自己的雙手,應當可以研發相對滿意的薪水。如果不幸,需要靠別人來發薪水,那麼請你維持一點和諧的勞貸關係,不要老是說「抗爭有理」、「敢吵就有飯吃」,須知「殺雞取卵」的後果是很嚴重的,丟了飯碗,再要找薪水,恐怕沒那麼容易吧!

  「骨力吃,懶惰做,做鬼嘛討沒銀紙灰」。可見要獲得一份薪水,不是那麼簡單啦!領薪水就必須仰人鼻孔,那是以前的刻板印象;現代工人變成老闆的衣食父母,工人抬頭了,勞資糾紛也多了,這種現象也不是社會之福。發薪水的,跟領薪水的應當一鼻孔出氣,勞資雙方要和諧相處,互為表裡,工廠業務能蒸蒸日上,工人才有豐厚的薪水可拿,正是創造利潤、分享員工,合則兩利,散則二敗,「殺雞取卵」實在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