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看得見】篇的感想

 

  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明。」這是因為有燈,才有光明,所以我們看得見。看得見不一定是正確的,看不見的也並非一無是處。凡夫之見與禪者之見,所見不同;一個是用肉眼看的,一個是用心眼去看。

  星雲大師要我們用「慈眼、慧眼、法眼、佛眼來看內外、看遠近、看好事、看善事、看美事。」你就會覺得世間真美好。

  大師說:「裝一盞燈,為了要看得見室內的一切;開一扇窗戶,為了要看得見窗外的世界。這是說我們一般人之所見。

剛入佛學院念書,偶爾也進入禪堂參禪,堂主明度禪師說:『真正會聽的人,要聽無聲之聲;真正會看的人,要看心內的世界。』這就是,做人眼睛要亮,心眼要開,才能看得見世道安危,將心比心,互換立場,才能看得見別人。

  不見不聞的世界(星雲大師—往事百語)

  十五歲時,受三壇具足大戒,當我好奇地瀏覽戒壇風光時,戒師的一根籐條狠狠地打在我身上:「你看什麼?這世間上那一樣東西是你的?」於是,我閉目不 看,在漆黑的世界裡,我燃起一盞心燈,世界的一切原來都在自己的心中。我學會了不看外而看內,不看有而看無,不看妄而看真,不看他而看己。三個月後,我在 長廊上睜開眼睛,見到外界的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真是美不勝收!經過一番反觀自照的日子,雖然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但是心裡的感覺已經和以前大不相同 了。直到現在,我走夜路,上下樓梯,即使不用眼睛看,也都很自如無礙。甚至我常覺得:用心眼去感受世間事,比用肉眼去觀察還要來得如實真切。

  看得見,才能感到安心,人情世故看得見,才能把人際關係經營好;看不見人我關係,冒冒失失,就會衝撞別人。察顏觀色,上山看山勢,入門看人意。

  卅多年前,剛買下佛光山時,信徒們看到滿山都是野草刺竹,交通又不便利,不禁大失所望,個個都説:「這種地方,誰願再來!」我不管眾人的看法,率領出 家弟子們同心協力,搬石運土,移山填海,終於將荒山曠野開闢成道場。現在,佛光山不但是臺灣的觀光勝地,而且也成為國際佛教的重鎮,當初說不來的信徒,已 經不止百次上山,可見當時親眼所見的,親口所說的,也不一定正確啊!「有願必成」,我們要相信自己心中的願力。

通身是眼

  有一次,道吾禪師問雲巖:「觀世音菩薩有千手千眼,請問你,哪一個眼睛是正眼呢?」

  雲巖:「如同你晚上睡覺,枕頭掉到地下去時,你沒睜開眼睛,手往地下一抓就抓起來了,重新睡覺,請問你,你是用什麼眼去抓的?」

  道吾禪師聽了之後,說:「喔!師兄,我懂了!」

  「你懂什麼?」

  「遍身是眼。」

  雲巖禪師一笑,說:「你只懂了八成!」

  道吾疑惑的問:「那應該怎麼說呢?」

  「通身是眼!」

  「遍身是眼」,這是從分別意識去認知的;「通身是眼」這是從心性上無分別智慧上顯現的。我們有一個通身是眼的真心,為什麼不用他徹天徹地的觀照一切呢?

  一九六三年,我到日本訪問,在日本國立日光公園看到天照宮的樑上雕有三隻猴子,個個栩栩如生:一隻猴子雙手蓋住眼睛,一隻雙手按著耳朵,一隻雙手捂住 嘴巴。我站立片刻,若有所悟: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每天總是不斷地向外界攀緣,對於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虛妄分別,因而產生許 多煩惱,如果我們能時時反求諸己,不讓心在外境五欲六塵上流轉,不當看的不看,不當聽的不聽,不當說的不說,也就不會起惑造業,頻生無明煩惱了。我的思想 心境,又獲得一次證實。

  老子曾經說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光十色、塵世喧囂使我們如聾若盲,失去自己的方向。我們要安身立命,就必須洞察「無相之相」,傾聽「無聲之聲」,訴說「無言之言」。

  儘管無聲無相,我們仍然可以轟轟烈烈地活在有聲有相的世界裡。過去大陸戰亂時期,我曾經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在街頭散發傳單,張貼標語,鼓吹革新佛教的 思想。回想當年,我眼裡看到的只是佛教未來的前途,耳裡聽到的唯有蒼生悲苦的吶喊,因此,眼中沒有刀槍,自然無畏;耳中沒有炮聲,自然無懼。

  我常常率領信徒出國訪問或者朝拜佛陀聖地,無意中發現:無論走到那裡,當嚮導在宣布事情時,團員們總是七嘴八舌,我行我素,等到出了事,卻去埋怨別 人;明明走廊大廳上有標誌指示,團員們卻橫衝直撞,到處問人。有人說:這就是現代人類的通病─慣於用嘴說話,而少用耳朵與眼睛。

  其實,人們不但小看眼耳見聞的作用,即使用眼睛看了,用耳朵聽了,用嘴巴說了,也不見得會看、會聽、會說呢!

  佛光山的大佛城,中外馳名,每天到這裡來的人絡繹不絕,但是也曾經有人看到大佛城的佛像都是用水泥塑的,不禁批評說:「這是水泥文化,沒有什麼價 值!」這樣說話,姑且不論他的心態如何,但是我在佛光山二十餘年來,只看到佛陀聖像,而沒有看到水泥文化,為什麼有些人只看到水泥,而沒有看到佛陀呢?原 來,只是「觀看」還是不夠,我們要進一步做到「洞察」、「善觀」、「善聽」。

  儘管目睹世事紛紜,如果我們能將森羅萬象匯歸佛法,就可以做到觀人自在、觀事自在、觀物自在、觀理自在、觀心自在,一切就會無有罣礙,無有恐怖,無有顛倒,當下我們自己即是「觀自在菩薩」,又何須向外尋覓?

  所謂:「明察秋毫,洞燭機先」。就是告訴我們不但要用肉眼去看(表象),更要用心眼去看事理。

  別人的表情、是歡喜、是惱怒,要看得見;而且很容易看得見,所謂「見風轉舵」就是要我們「察顏觀色」,才不會冒冒失失、衝撞別人。

  自己的心裡、是好心、是歹念、也要看得見。不過「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能不能看穿自己,就要有些慧根與定力了。歹念提起,要記得想一下「老天有眼」。

  星雲大師在佛光菜根譚裡:

  不要只看自己,要看大眾,

  不要只看現在,要看未來。

亦即「能看現在,也要看得見未來;能看得見別人,也要看得見自己。」

  佛教講悟道前後的三個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唐代朗州刺史李翱非常嚮往藥山惟儼禪師的德行,一天特地親身去參謁,巧遇禪師正在山邊樹下看經,雖知太守來,但仍無起迎之意,侍者在旁提示,仍然專注於經卷上。李太守看禪師這種不睬態度,忍不住怒聲斥道:

  「見面不如聞名!」

  說完便拂袖欲去,惟儼禪師至此,才冷然說道:

  「太守何得貴耳賤目?」

  短短一句話,李太守為之所動,乃轉身拱手致歉,並問道:

  「如何是道?」

  惟儼禪師以手指上下說:

  「會麼?」

  太守搖了搖頭回說不會。

  惟儼:「雲在青天水在瓶!」

  太守聽了,欣然作禮,隨述偈曰:

  「鍊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今日社會上,人與人初見時,常說「久聞大名」,其實心中可能在想「不過如此耳」,此皆貴耳賤目之人。見面不如聞名,聞名不如死後說好,此皆人之劣根性耳。李翱居高官,性倨傲,以儒者自居,何能忍受藥山禪師之冷漠,此即禪與儒深度不同之明證。

  慈莊法師在「法相」那本書中說:

  「明珠蒙塵」,是佛教用以形容我們的真如自性被「五欲六塵」所蒙蔽,使佛性不得顯現的譬喻。「六塵」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相應的六種對境,也是六識所感覺、認識的六種境界。

  人之所以會有煩惱,就是因為六根經常對外追逐五欲六塵的緣故,五官要吃好的、用好的、聽好的、看好的,內心又不希望別人比自己好,於是自私、執著、無 明便因此而生起。由於這些境界如同塵埃一樣,會污染我們的真如自性,所以稱為「六塵」;六塵能引生貪瞋痴等無明煩惱,使人迷妄、使善心衰滅,甚而劫持一切 善法,所以又稱六妄、六衰、六賊。

  六塵雖然會染污我們的心,但是它必須透過六根去執取外境才能生起,所以佛陀曾經告誡弟子要「藏六如龜,防意如城。」也就是要關起六根的門戶,就像烏龜 把頭和手腳都藏在龜殼內,如此則不怕水瀨的覬覦。因此修行不是一味的杜絕外緣,而應從不攀緣外境做起,也就是不去追逐權勢名位,不貪圖生活享受,不過聲色 犬馬的生活,如此六根不執取六塵,外魔自然無由入侵。因此《六祖壇經》說:「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般若三昧 自在解脫。」

  平常我們生活在五欲塵勞中,若能不隨俗浮沉固然難得,如果隨俗同流而能不污,則更是可貴。所以遠離外境,潛居山林修行,並不是上上乘;住於鬧市,而仍然能夠不為外境所轉,才是大乘道。古人說:「大隱隱於市。」就是這個道理。

  大師說:人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人的肉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外不見內、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而且眼睛會老化、會病變,所以人要以慈眼、慧眼、法眼、佛眼來看內外,看遠近、看好事、看善事、看美事。

  呼我馬也,而謂之馬

  一名男子聽到有關老子的批評之後跑去見他,看到老子家中亂七八糟,感到很驚訝,於是狠狠地罵了一頓後離去。回到家中,愈想愈過意不去,便於次日再度登 門拜訪,為他的不禮貌道歉。老子很不以為然地說:「你深受自責觀念的束縛,而我從來不會。昨天你說我是馬,我很快就承認了,因為人家這樣說,一定有他的道 理,如果加以反抗的話,會被批評得更厲害,不如永遠不予以反駁。」

  《莊子》對什麼事物都不執著,所以他對老子的這種生活方式是全面地贊同。

耳聞目看?

  韓國的鏡虛禪師,有一天晚上,帶一女人回到房中後,就關起房門,在房裡同居同食。徒弟滿空深怕大眾知道這事。一直把守門外,逢到有人找師父鏡虛禪師時,就以「禪師在休息」的話來擋駕。

  但滿空心想這樣下去也不是究竟的辦法,就鼓起勇氣去找師父。才進門口,竟然看到一個長髮披肩的女人躺在床上,身段苗條,細白的背是如此的美妙,並且還親見師父很自然在她身上摸著。

  徒弟一見,非常衝動,再也無法忍耐,向前一步,大聲問道:「師父啊!您這樣做還能算是人天師範嗎?您怎樣對得起十方大眾呢?」

  鏡虛禪師一點也不動氣,輕言慢語的說道:「我怎麼不可模範大眾呢?」

  弟子滿空用手指著床上的女人,以斥責的語氣道:「你看!」師父卻平和的對徒弟說:「你看!」因為師徒的對話,牀上的女人緩緩轉過身來,徒弟猛一看,只 見一張看不到鼻子、眉毛、連嘴角也爛掉的臉,原來是一個患了麻瘋病的瘋女人正哭笑不清的望著自己。這時,師父把手上的藥往滿空面前一伸,泰然的說:「喔! 那麼你來吧!」

  滿空跪了下來,說道:「師父!你能看的,我們不能看;你能做的,我們不能做!弟子愚癡。」

  世間上的人,對於是非好壞,常常自信的說:「我親耳所聽的,我親眼所見的」,其實由於短視,知其一不知其二,沒有深入瞭解,亦即愚癡短見盲聾之徒也。

貴其所長,忘其所短

  與對手曹操或劉備相比,東吳的孫權似乎沒那麼出色,給人家的印象好像配角一樣。事實上,他能劃地稱雄,與魏蜀鼎足而立,一定有其了不起的才能。

  孫權成功的祕訣之一,就是善於培養部下的優點,他說:「任用部下,對他的缺點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儘量讓他發揮出長才來。」「忘其所短」中的「忘」,不是忘記,也不是毫無所知,而是不要去揭發、指責的意思。

  與其指責對方的短處,不如稱讚對方的長處,這樣他工作起來才會帶勁。反之,一個不斷被人家指出缺點的人,信心一定深受打擊,在心理不平衡的狀態之下,怎麼可能創造佳績?

  就算在上位的人,身具再強的能力,若是缺乏孫權這種「貴其所長,忘其所短」的智慧,勢必難與部屬取得配合、相處愉快,更遑論要其能心悅誠服地效力戮命。

佛光菜根譚 大師說︰

見人一善,要容他、讚他,忘其百非;

見人一惡,要警我、惕我,盤算千遍。

  印證文章中大師說:男女交往,在未結婚前要用雙眼去看,考慮結婚的時候應用一隻眼來看,結了婚以後最好就不要看,不看對方的缺點,只要想對方的美好。

  戲台上出現紅臉的,三歲小兒也知道那是好人,代表仁義道德,善良的一面,白臉的一出場,大家也知道那是無情無義的人,代表邪惡的一面。這是中國人根深 蒂固的價值判斷。誠如大師說的:做人,不能沒有因果觀念,不能沒有道德仁義:沒有因果觀念的人看不見未來,沒有道德仁義的人看不見人情。人生的路,看得見 自己的目標,才有希望、看得見自己的理想,才有未來。

以管窺天

  「井底之蛙」的故事,眾所周知,是用來嘲笑視野狹窄的人。

  一個名叫扁鵲的名醫,一到虢國就聽說太子剛去世的消息,他就馬上和御醫碰面,詢問詳細情形後,就告訴御醫用什麼處方可以讓太子復活,可是御醫不相信。扁鵲就說:「夫子之為方也,若以管窺天,以郄視文。」

  意思是拿一根管子來看天,只能看到狹小範圍內的物體,並非全相。最後,扁鵲為太子做針灸治療,大約過了二十天,太子就完全恢復健康了。

  視野狹窄的原因,多半是因把自己埋沒在所屬的單位裡,沒有跟外界接觸的緣故。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發生,平常就應和別的單位,或別種行業的人多多來往,就算是和學生時代的朋友見面,敘一敘舊,也都會獲益匪淺。

  平常我們生活在五欲塵勞之中,若能不隨俗沉浮固然很難得,如果隨俗同流而不合污,則更為可貴。

  儘管目睹世事紛紜,如果我們能將森羅萬象匯歸佛法,就可以做到觀人自在、觀事自在、觀物自在、觀境自在、觀理自在、觀心自在,一切就會無有罣礙,無有恐怖,無有顛倒,當下我們自己即是「觀自在菩薩」,又何須用肉眼看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