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敢」的力量】篇的感想

 


        今天的話題,要討論「敢」的力量,我認為「敢」就像馬達或引擎,一發動,就能產生無比的力量,像火藥,有威猛的爆炸力,像海浪、像颶風、像迅雷、力大無窮;「敢」的暴發力在「有信心、有膽量、有衝勁、有夠力、有担當。」

大師在這篇文章裡說「學語文、學音樂、要敢說、敢唱」,真的一點也不錯,比方說學英文、學法文,你不天天去說它,光用眼睛看、用手寫,那一輩子也學不會,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以前念小學時,老師訓練我唱高音,每天早上七點到音樂教室,鋼琴架上有一杯雞蛋楊桃蜜等著我,在民國四十一、二年是無上的奢侈享 受。可是上初中以後,聲音變沙啞了,有一天回母校,音樂老師說「你的聲音怎麼變成這樣?」從此我不敢開口再唱歌,害得初中、高中的音樂成績都是同情分數六 十分,因為我不「敢」唱了。

冒險犯難,見義勇為,身先士卒,都是「敢」的正面意義,因為靠著「敢」的力量,就會將生死置諸度外,義無反顧,為所當為。

但是如果說「敢死第一猛」,用在少年兄弟身上,恐怕就要三思而後行了,因為少年兄戒之在「血氣之勇。」少年郎大都不知天高地厚,憑著匹夫之勇,若「敢」拼的話,拼過頭了,那恐怕不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敢」的力量的原意了。

這篇文章中,給我們舉了許多名人「敢」向現實挑戰的事證,在在說明「敢」的力量之偉大。當然,成功絕非偶然,「敢」與「成功」的或然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因此「敢」的動力,充滿了許多不可預知的變數。

九一一奧薩瑪賓拉登敢於向美國挑戰,摧毀雙子星商業大樓,美國佈下天羅地網追擊他,最後結局如何,也是充滿變數。但是對於賓拉登那種「敢」,我們只有說「野蠻」與「恐怖」,是「人神共憤」的盲撞行為。

這幾天電玩小子,由於「敢」玩,玩出名堂來了,網咖的議題也因而發燒,對於問題的重心,頓時成為爭論的焦點,誰是誰非,這問題以前誰「敢」去想?

前幾天,我在宜蘭監獄少年觀護所上課,發現教室裡新增加了五部電腦,我一面替被保護收容的青少年慶幸,一面也勉勵他們要勇敢地去學習打電腦,但不是要他們 玩遊戲,而是要他們規規矩矩,把電腦基本常識,文書處理、排版打字,好好學習,敢於天天勤練習,相信出所以後就有飯吃,從此走上光明的大道。

有立法委員在立院用粗話辱罵女性同僚,有人開廿四部凱迪拉克禮車向呂副總統求婚,有人拿假鈔到菜市場買菜,新聞炒得熱鬧非凡,充分發揮「敢」的力量,不過 那些勇敢的示範,都是錯誤的,那是一種最粗魯、最無禮、最無聊、最愚笨的方式,但願我們的小朋友都沒有看到,都沒聽到,阿彌陀佛。

星雲大師在佛光菜根譚裡說

「要作正直的君子,敢言、敢為;

不做消極的好人,糊塗、昏庸。」

  但是社會上,尤其在機關、公司行號裡,總有一批唯唯諾諾的忠貞之士,表面上他們是絕對的忠貞不二,老闆說一,他不敢說二的爛好人,一味討好上司,只求 個人昇官發財,而不管團隊的死活。他們是極盡的糊塗、昏庸,因為他們「敢」拍馬屁,「敢」逢迎奉承,所以他們深得上司喜愛信賴。

  但是那些敢言、敢做的諤諤之士,說的可是出自肺腑之言,可惜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老闆、上司聽不進去,反而被打入冷宮,往往被冷凍起來,下場當然不會太好。

  哥倫布穿越大西洋,發現美洲新大陸,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海天一色、波濤起伏,那種沒有經驗的經驗,如果沒有勇氣、不敢嚐試,那裡會成功呢?

  唐朝,玄奘大師,西天取經,歷經中亞沙漠不毛之地,寧願向西一步死,不願回頭一步生的願力,就是他「敢」於向不可能挑戰,而能完成驚天動地的大事業。所以星雲大師說:

  「沒有勇氣,克服不了困難。

沒有毅力,成就不了事業。」

  勇氣、毅力,它們的原動力就是在於「敢」與「不敢」。

  大師說:武器落後的中國人,敢於向武力強大的侵略者日本全面應戰,所以能得到最後的勝利。不錯,日本攻打上海,包圍四行倉庫的時候,我們的國軍步槍只 能打一發,日本軍隊可以打三發子彈,每次開仗,日本就「怕不怕」,我們國軍只能「怕」一聲,所以節節敗退;後來,展開焦土政策,這也是勇敢的嚐試,如果功 敗垂成,國家就面臨滅亡的威脅。

  太空人阿姆斯壯是登陸月球的第一人,他要嚐試前無古人,後有來者的挑戰,那一趟太空之旅,成功或失敗,雖然有科學家的掌控,但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萬一上得了月球,回不了地球,那怎麼辦?這不僅僅是憑著勇氣就可以的,那是要勇敢再加上智慧以及集體創作,敢於嚐試,敢於合作的結果。

  文天祥、史可法、鄭成功、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他們敢於拋頭臚、洒熱血,知其不可而為之,所以能留芳百世。秦檜、張獻忠、吳三桂,他們敢於為自己謀福 利,敢於陷害忠良,所以遺臭萬年。古人說:「虎死留皮,人死留名」,想要「留取丹心照汗青」,那得拿出你的勇氣,敢於向「不可能」挑戰,你才能嶄露頭角。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就是「敢」的承擔,勇於扛責任,救天下蒼生於水火之中。

  星雲大師在完成焦山佛學院的學業之後,正值弱冠之年,當時國內軍閥混戰,日本侵華,接著又是國共內戰,佛教本身也處於窮途末路,大師一再思索如何改革 佛教,以開創新機。他說:「不要想佛教給我什麼?要想我為佛教做什麼?」這就是大師「敢」於向時代挑戰,在那樣內外牽引的激盪下,結果塑造了他一生的思想 體系。

  還有民國初年,當時太虛大師喊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佛教興亡,僧伽有責。」令青年學僧十分振奮感動,太虛大師的主張是,應將消極避世的佛教,導入 積極入世的道路,因此提出「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發動教制革命,教產革命及教理革命。因為太虛大師「敢」於改革,才能開創人間佛教的一線生機。

  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當初決定割親捨愛,到雪山修行,探求生命的真理,他的源動力,也是一個「敢」字,因為他敢於追求真理、敢於揭開宇宙的生命,敢於離開富裕的王宮、敢於捨棄親情,這樣的「敢」做「敢」為,才有今天的佛教,怎麼不令我們敬佩呢?

  星雲大師創辦學校,從幼稚園,到中等學校,以至於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再再表現出他「敢」於為眾生留下般若智慧,敢於為文化的傳承盡心盡力。儘管他兩袖清風,由於他「敢」做「敢」為,所以他的心願達成了。

  現代的青少年「敢」做的事情,常常令我們錯諤不已,譬如說,他們「敢」飈車,「敢」吸毒,「敢」殺人,「敢」玩成人遊戲,「敢」逃學,「敢」離家出 走,這些都是血氣之勇,奉勸年輕的朋友們,你們要勇敢,大聲地向飈車、吸毒、殺人、邪淫、逃學、離家出走等說「不」,勇敢向叛逆行為說「不」,人生才有指 望。

  某電台有所謂「××學分」的節目,在大庭廣眾之間,那些來賓貴客,個個「敢」於陳述,「敢」於表達,對那個學分的大膽描述,讓我們偶而不小心轉到那個頻道時,聽得面紅耳赤、羞愧得很。

  但是,他們津津樂道,毫無隱諱,那種大膽作風與「敢」於披露,實在叫人嘆為觀止,叫我們不知今夕何夕。

  星雲大師說得對,世間上無論做什麼事,一定要敢。敢,才有力量,才會成功。敢,就是戰勝自己。敢,才會精進,才會知恥,才知道慚愧,才知道懺悔,才知道感恩。

  夫妻吵架,絕不能說「敢」,你「敢」打嗎,你「敢」殺嗎,那是絕對會留下千古遺憾的。做太太的常常死鴨子硬嘴巴,失手打死了,就是這樣造成的。夫妻之間要多說「不敢」、「不敢」。那就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