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我在想什麼?】篇的感想

 

   

  星雲大師說:「一個人身體上最寶貴的,就是大腦。以前我們中國古聖先賢,都把大腦的活動,歸於『心』的活動,所以創造出了許多有關『心』的詞兒來,所 謂『心識』、『心田』、『心理』…等等,其實,我們的思想活動,完全來自大腦的反應。但是這寶貴的大腦也為我們人生製造了許多的煩惱,想要馴服『心猿意 馬』,想要『一心不亂』,只有勤修戒定慧。

  人類的人識活動,在二六時中,如千軍萬馬,如波壽洶湧,一下子到了天堂,一下子墮地獄,無有了期。

  如果你現在問我,你在想什麼?那我是不是應該回答「我在想『下一句』」。

  兒童時代有兒童時代的想法,青少年有青少年的想法、壯年、老年也都各有想法;窮人有窮人的想法,富人有富人的想法;農人、商人、軍人、老師,他們也都 各有想法。真是「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想要問自己「我在想什麼?」一下子確實很難回答。這要看隨境隨緣了,完全沒有標準答案。

  不過,我們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別人;只想利益,不想功德;只想近利,不想遠憂;只想煩惱,不想快樂。」

  民初太虛大師常說:「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就是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常想「我為國家社會做了多少,而不要問社會國家能給我多少。」要懂得回饋,懂得感恩。

  大師在文章中説:「佛教有謂『不怕念頭起,只怕覺照遲。』」人,有時連自己在想什麼、自己都渾然不覺;一個無法掌握自己思想的人,如何為自己的人生掌舵。

  讓我們來看看唐朝,布袋和尚是怎麼說的:

  「趨利求名空自忙 利名二字陷人坑

急須返照娘生面 一片靈心是覺皇」

            ─唐.布袋

  唐朝布袋和尚,相傳就是現在大肚能容的彌勒菩薩的示現。他常常行腳雲遊世間,看到世人懵懵懂懂,忙來忙去,有的為生活忙,有的為兒女忙,有的為職業忙,也有不少人為了理想、為了慈悲而忙。

  我們站在火車站前,看那些熙熙攘攘、來來往往的人潮,除了少部份是為人、為公而忙,大部份都是為名與利奔忙,真正是「趨利求名空自忙」,一個個不是為 了沽名釣譽,就是財迷心竅,其實為名也好,為利也好,都像蜜蜂採蜜,最後空忙一場。人如果一心只是求名求利,倒也罷了!怕的是在求名求利的同時,利慾薰 心,見利忘義,為了貪財、貪名不擇手段的害人,那就罪過了。

  「利名二字陷人坑」,一不小心掉進了名利的深坑,就無法超拔。很多人在沒有錢時,一直追求金錢,枉費多少時間、多少辛苦、多少煩惱。一旦有錢了,被錢 所害的也不知多少。沒有名的時候,百般求名,一旦名成利就,盛名之累帶來的痛苦、束縛、不自由,也是山積海深。

  所以,一個修行學道的人,即使不能完全離棄名利,至少也要淡泊名利,就像 國父孫中山先生說的「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多多為社會人群服務而設想。

  「急須返照娘生面,一片靈心是覺皇」,要緊的是要知道自己,知道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把內在的一片真心體會出來,才是一個覺悟的尊者!

  這篇文章的最後一段:一個人的身口意三業,身行口說,都是經由意念所想,發而為行,所以照顧好自己的念頭想法,行為就不致於有了偏差。

  我們再看唐朝布袋和尚的另一個偈示:

  「若逢知己宜依分 縱遇冤家也共和

寬卻肚皮須忍辱 豁開心地任從他」

           ─唐.布袋

  我們做人處事,有時會遇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有時也會遇到怨恨計較的冤家對頭。「若逢知己宜依分」,再好的朋友,也應該有個限度,如友誼的尊重、不共 金錢的來往。固然朋友有通財之義,但一沾上利害得失,一有行差步錯,錢財往往成為反目成仇的導火線,多年友情毀於旦夕,只因一時逾越本份,實在可惜!

  「縱遇冤家也共和」,若是遇到冤家怨恨,也不必太過於計較,不必強人同己,要有容納不同意見觀念的雅量,冤家也是我們的逆增上緣,可以激發我們精進修 行。因此,真正有為的人,做事要做難做之事,處人要處難處之人,最好能有「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的修養。

  寒山大士曾問拾得禪師說:

  『如有人辱我、罵我、欺我、謗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惡我,我應如何?』

  拾得禪師回答:

  『你忍他、由他、耐他、讓他、不理他,且過幾年,看他又如何?』

  所以我們與人相處,不必太斤斤計較,不要為了利害、得失反目成仇,甚至親人眷屬竟成陌路。如果希求人間太平無事,最好彼此有忍讓的胸襟氣度,心中常想著: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濶天空。

  大師在文章中也提到:做事之前,先想想,這麼做有益於人群?說話之前,先想一想,這句話說出來合理嗎?說話人不愛聽,做事侵犯他人,終究會遭到反彈。

  唐朝,龍牙禪師有偈語說:

  「粉壁朱門事甚繁 高牆大戶內如山

莫言山林無休士 人若無心處處閒」

         ─唐.龍牙

  「粉壁朱門事甚繁」,我們看到粉刷過的牆壁、朱紅色的大門,多為豪門鉅富所居,以為他們身心安適,事實上他們並不安閒,有時忙得連飯都來不及吃,連覺 都睡不安然。「高牆大戶內如山」,看到有錢人高築的圍牆,值得羨慕嗎?高牆大戶裡,人我是非、權勢爭奪、貢高我慢,如山一樣層出不絕的阻礙著,生活並不是 很平坦,很順利的。

  「莫言山林無休士」:不要說深山僻林還沒有隱者,沒有凡事看開不計較,萬事都能放下的休士。「人若無心處處閒」,人到了無心的境界,不是不用心,而是 不計較,不患得患失,就像無門禪師說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自然是「處處閒」了。

  人,真能閒得下來嗎?有的人能忙不能閒,閒下來就很難過;有的人能閒不能忙,沒有事時安然自在,事情一來就受不了。其實這都偏於一邊。一個人要能忙能 閒,能早能晚,能飽能餓,能大能小,能進能退,能有能無,能苦能樂,無所不能,那就是無心了!一旦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假圍繞?

  在世間上,不管功名富貴也好,為人服務也好,重要的是要人忙心閒。無心不是不用心,而是不計較得失,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依昱法師在她的著作「與心對話」的序文中說:「人心變化無常,心有所思,行就有所作為;清純的心中,所呈現的是清純的世界,反之則濁。」

  「人性之所以奧妙,在於人能自我調適;人格之所以崇高,在於賢明中寓有愚直,在愚直中蘊藏著智慧與清淨佛性。」

  所以我們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念頭,常常觀照「我在想什麼?」當你在八識田中種下好的、善的念頭,你的人生就會是彩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