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之間【聚散總是緣】篇的感想

 

  


  西方小說家說「人因誤會而結合,人因瞭解而分離。」我們東方人則說「緣定三生」,五百年前就結了冤家對頭。看那「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紅樓 夢,不也是青埂峰下一塊無才補天的石頭,和西方灵河岸邊,三生石上一株「絳珠仙草」的奇遇,而譜下了「木石情緣」。只可惜這對有情人,終不能成為美滿眷 屬,而賺盡了天下人的眼淚,真是「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緣」之一字不知害苦多少人哦!

  一句「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見面不相識。」道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有情無緣,也如空花水月,往往緣盡情不了。但是「千里姻緣一線牽」、「情人眼中出西施。」則是叫人既歡喜又忌妒。

  大師閱歷深,看盡了人生百態,因此他在文章一開頭就說:因緣實在是宇宙人生最奇妙的真理!世間萬事,成也因緣,壞也因緣,就例如人生的聚散、聚散總是緣。

  這一番話說得貼切極了,我們今天能在空中見面,能成為星雲大師的弟子,能成為佛光人,我們的理念相同,我們的信仰相同,只要蓮花指一比,就能找到四海皆兄弟,海內海外存知己,這就是我們都有善緣。

  但是,很可惜,我們宜蘭的佛光人,福份是有了,但是情緣太薄,此時此刻,因為因緣條件不具足,我能在這兒和海內外的師兄弟分享大師的智慧,但是宜蘭人就要等到明天中午十二點重播的時候才能看得到,難道這不是因緣條件的不具足嗎?

  大師說得好:「一朵花,就算有了種子、有了泥土、陽光、空氣、水份,假使沒有『緣』的結合,他也不會開花結果」。

  讓我來舉唐朝 龍牙禪師的詩偈來作個引伸闡述。

  「朝看花開滿樹紅 暮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 花與人間事一同」

           ─唐.龍牙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早上看花開,一時繽紛,滿樹都是燦爛紅花;晚上紅花凋謝了,美景不再,空餘一樹枯枝。花開花謝,可以悟到人生的無常!無常並不可怕,因為有無常,才有進步!

  如果人生不是無常,我們凡夫就永遠是凡夫了,因為有無常,我們才有成佛的可能。無常,對我們來說,充滿希望,而非充滿絕望。

  過去有一個秀才,清明節回老家祭拜祖墳,偶然在村莊上遇到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內心非常歡喜,又不好意思直接表達出來。第二年清明,他又回鄉掃墓,希望在村莊上重新邂逅那位姑娘,可是怎麼樣都找不到,原來她已香消玉殞了。秀才就很慨歎的作了一首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所以「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都是少年人」,年輕時不要以為自己青春美貌又健康,這些都是不可長久依賴的。「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假如我 們用花來比擬人生,花的朝開暮謝是無常,人的有生有死也是無常;人與花的事理一樣,世間上沒有不變的東西,沒有獨有的東西,一切都要仰賴因緣才能存在。所 謂「緣聚則成,緣散則滅」,因此我們要珍惜目前所擁有的因緣,這是非常重要的。

  「緣」之一字,說來簡單,可是,釋迦牟尼佛修行多年,最後覺悟到的,也只是「緣」之一字。從知識上看,緣是很好懂的一個道理,從人間成敗的上面,大至宇宙,小至微塵,都在一個「緣」字之中,那就不是一般人容易明白的道理了。

  「三生石上舊精魂 賞月吟風莫要論

慚愧情人遠相訪 此身雖異性常存」

            ─唐.圓澤

  圓澤禪師與儒生李源是好朋友,兩人相約出外旅行,圓澤希望走山路,李源執著要走水路。圓澤歎息:果真因果輪迴不可勉強。只好取道水路,在水邊遇見一個 大腹便便的婦女在洗衣服,圓澤一看,命中註定逃不了,原來這婦人已懷孕多年,就等圓澤投胎來。圓澤就對李源說:業報如此,我要投胎去了,不能再陪你旅行, 希望十三年後,杭州天竺寺外,我們有緣再相見。

  洗衣婦回家後,就生下了一小孩。一晃十三年過去,李源如約到了天竺寺外,看到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吟唱─

  「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

吳越山川尋已遍,欲回煙棹上瞿塘。」

  李源一聽,知道牧童就是過去的故人。

  這首詩偈說明佛性不變,人在五趣六道裡流轉,是真真實實的。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我們在三生石上走過,都是有情人、有緣人,是賞月吟風的好朋友。

  「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不要以為老病死了,一切都化為烏有,人是死不了的。死就是再生,生就是赴死,生生死死是二合一的,我們如果對生命有信心,不管五趣流轉、六道輪迴,只要播種功德,總會有美好的來生。所以我們不得不相信「緣」之一字了。

  星雲大師說:「緣是相互的,緣是彼此的,緣是合成的,既然聚散總是緣,緣在那裡呢?」

  我們來看宋朝 蘇大學士東坡居士的詩偈: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復計東西」

           ─宋.蘇東坡

  蘇東坡這首詩偈,將人生形容得非常深刻透徹。人生如浮萍,隨水飄浮不知所終;人生也像白雲,飄盪空中,不知何處安住?在動盪的世局下,多少人有國難 歸,有家難投,為了功名富貴,找一個安頓,找一個進階,不惜到處追求,甚至移民,真是「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鴻鵠飛鳥在下雪的泥土上,偶而 留下了爪印,可也只是短暫的一痕,一剎那又飛走了,牠哪裡會知道飛到何處去?

  我們日常生活中,夫妻、父母、子女、朋友的關係就像相逢的旅人,偶然在途相遇,打個招呼,點個頭,慰問幾句,馬上又要各奔前程,人與人間的關係,都像偶然的結合,大限來時,各奔東西,還有什麼好計較的呢?

  我們在生活中,若不知隨緣,常與人計較;做事不隨份,常常不得當;說話不隨理,便沒有原則,人家也不信服。不能隨遇而安,每天如在空中飄盪,時時處處與人計較得失,日子會很難過,很煩惱。

  所以,佛法的生活,就是要我們不要太執著、計較,要隨緣自適,隨份做事,隨理說話,隨遇而安,隨人相處,隨心自在!這首詩偈,很值得我們參悟。

  學佛的人,常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大師也說「很多好事,因為一句話破壞了因緣,很多看似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因為有人從中給予一點助緣,反而使其 成功了。」所以,成也是緣,敗也是緣。然而,結緣總比結怨好,信佛總比信神高。今年是馬年,我們用大師的話「善緣好運」,祝福大家「馬到成功」。